記得自己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當過一節課的小學代課老師。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老師,媽媽被分配在鄉下的一個學校裡擔任小學老師,教一年級的所有課程,不過所有的課程也就是語文和數學,基本上沒有其它的課,偶爾也會教孩子們唱唱歌。學校的老師不多,基本上每個老師都教幾門課程,媽媽教的是全校最差的一個班,因為她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後來她那個班成為全年級成績最好的班級,媽媽也被評為先進教師。
有一天,我媽病了,她的身體一向不太好,且平時對工作非常上心,又加上要做家務照顧我們幾個小孩,也不知道怎麼就病了,躺在床上頭暈頭痛起不來,她就想著先讓學生自習,等她感覺好些就去上課,因為我家就住在學校,房子後面就是我媽教的一年級,我當時讀三年級,看媽媽躺在床上,便偷偷拿起媽媽的備課夾,也不知道怎麼頭腦發熱地直接到後面一年級的教室去上課去了。
當時我沒做任何準備,抱著媽媽的備課夾愣頭愣腦地進去了,一屋子的小孩好奇地看著我,我也沒看媽媽的備課夾,也不管課程表,上講臺就說:「老師病了,我來給你們上課,你們的語文上到哪一課了?」待幾個小孩七嘴八舌地告訴我後,我便打開書翻到那一課,開始教他們生詞與拼音。
小孩子們一邊跟著我讀,一邊用十分好奇的眼睛看著我,大概是覺得突然冒出個比他們大不了多少的孩子站在講臺上給他們講課很新奇。
我自小喜歡語文,從小到大的語文還是不錯的,因此,上起課來竟然絲毫沒感覺到有壓力,我在講臺上教,大家跟著我讀,教完了又開始提問,讓小孩舉手認讀,讀得好的獎勵他們一支粉筆,我拿出一支粉筆後猶豫了下,當時覺得獎勵一支粉筆有點太奢侈了,於是掰斷,只獎勵小朋友半截粉筆。小孩子們也非常配合,竟然沒有一個搗亂的,全都乖乖地聽我講課,我呢,也沒有什麼怯場的,比較淡定,一節課下來還比較自然熟練,好像早排練過一樣。
就這樣不知不覺到了下課時間,我沒有聽到下課鈴聲,還在繼續提問,繼續給小學生發半截粉筆作獎勵,發現窗戶上趴了不少看熱鬧的學生,才意識到下課了,也不慌,繼續講了一會兒才下課。
當時我媽根本不知道我代她上了一節課,事後聽學生們說的,後來全校老師都知道了,覺得我這個小孩子還蠻有意思的,我媽很高興,樂得真笑,心裡也很驕傲,覺得她的女兒很了不起。實際上,我讀書時除了語文好點其它的科目都比較差,不屬於成績好的學生,偏科比較嚴重,想起當時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還是很有意思的。
那些做了我一節課的學生們現在早已成家立業,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了,誰知道他們還會不會記得曾經那個比他們大不了多少的只教了他們一節課的小小代課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