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抽出時間為大家帶來一期乾貨教學,聊聊三國殺這款遊戲的規則。這次教學沒有花裡胡哨的PPT,也沒有精彩絕倫的視頻復盤,只有很乾的文字以及很多實戰中經常會出現的案例,希望帶大家更有深度地去探討一下三國殺的底層規則,而不是浮而上的花式操作。
第一期我們講三國殺的結算問題,提到結算順序幾個字,大家首先能想到的一個最常見的必考題就是:張角和司馬誰先改判?這個存在於三國殺有十餘年之久的問題,至今還有很多玩家弄不清楚答案,以至於在遊戲中出現隊友殺張角結果司馬後改判,魏國殺張角結果司馬先改判的尷尬情況。
遊戲裡確實沒有一個可以系統學習三國殺底層規則的途徑,導致絕大部分玩家對三國殺的很多規則、用語的認知是模糊的。在實際遊戲操作中,更多玩家的態度是讓系統去結算,我只用看結果就行了。但是如果自己不清楚具體的結算規則,確實經常會鬧出上面說得張角司馬改判等諸如此類的笑話。另一方面,了解三國殺的規則,你會發現這款遊戲的魅力遠不止於武將的臺詞、皮膚和你精彩的操作,這個嚴謹的規則世界,是讓老玩家流連忘返的資本,我相信任何一名玩家面對它時,都是肅然起敬的。下面我就結合一些實例談談三國殺的結算規則。
那麼是否可以說張飛的技能與三國殺的基礎卡牌【殺】的規則產生衝突了呢?
所以三國殺有一套默認的規則邏輯,即
①技能的描述>遊戲牌的牌面信息>遊戲規則、用語、操作規範與流程
所以按照這套邏輯,自然張飛無限出殺的技能優先級是大於卡牌【殺】描述中出牌階段限一次的優先級的。
再舉另一個效果衝突的例子:鄒氏對暗置的賈詡使用黑色錦囊,賈詡為什麼不能觸發帷幕?-例1
我們看完鄒氏和賈詡技能的描述發現,同樣是鎖定技,憑什麼鄒氏可以不讓暗置賈詡亮將?
這裡,三國殺有另外一套規則,即
②若兩個技能的效果/操作衝突,表示否定意思的效果/操作優先級更高。所以鄒氏技能描述裡的「不能」很明顯是一個否定意思,它的優先級是比賈詡技能優先級要高的。再舉個例子,馬岱潛襲黑色對甄姬,甄姬也是無法傾國的,因為馬岱技能明確有「不能使用相關顏色牌」的否定描述。-例2
①插入結算順序規則:
插入事件優先結算,然後再結算被中止的事件
什麼是插入事件,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魏延殺一血郭嘉,郭嘉求桃。此時郭嘉求桃事件為插入事件需要得到優先結算,如果沒桃插入事件結算完畢,郭嘉陣亡,魏延狂骨後執行擊殺獎懲。-例3
再舉個複雜一點的例子,曹丕郭嘉 殺 李典夏侯惇,李典夏侯惇掉血,選擇先剛烈,判定為非紅桃,此時剛烈事件為李典夏侯惇掉血事件的插入事件優先得到結算,李典夏侯惇通過剛烈對曹丕郭嘉造成一點傷害,此時李典的忘隙(通過剛烈造成傷害而觸發)又再次插入結算,雙方各摸一張牌,忘隙插入結算完畢,曹丕郭嘉受到剛烈傷害,繼續插入賣血事件,曹丕郭嘉發動放逐遺蹟結束後,繼續執行最先被中止的事件,即最開始曹丕郭嘉殺李典夏侯惇時的事件,李典夏侯惇掉血發動完剛烈執行完一系列插入事件後,李典發動忘隙(受到曹丕郭嘉造成的傷害而觸發),雙方又各摸一張牌。-例4
整套流程結束,中間插入了很多事件,有點繞,將思路理清楚就顯得沒有那麼麻煩了。
同一張牌、技能、事件對多名角色進行結算 或者在同一時機,均按照當前回合人的逆時針順序進行結算
挨個解釋一下
同一張牌:比如上圖D角色為丁奉,使用【殺】指定目標為E發動短兵帶上C,C和E成為同一張【殺】的目標,按照當前回合人D的逆時針結算,既C先響應【殺】,E後響應【殺】,無論你出【殺】時是先選擇的E還是C都會按照這個順序結算,太史慈的天義雙殺同理,和你先點誰後點誰沒有任何關係。這裡貂蟬離間除外,因為技能有明確寫到,先點的角色為被決鬥的對象。-例5
同一個技能:D角色為神曹操,在A的回合裡受到傷害,發動歸心,按照當前回合人A角色的逆時針依次拿牌(包括A)順序為:A→F→E→C→B -例6
再舉例,D角色為李典,李典回合對C造成傷害,發動忘隙摸牌,此時依舊遵循當前回合人逆時針原則,摸排順序為李典先摸,C後摸;反之,如果在C的回合對李典造成傷害,那麼忘隙摸牌的順序就是C先摸牌李典後摸牌,所以在面殺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摸牌順序,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牌局,同樣在網殺也有可能會有影響,比如影響觀星,詢詢等。-例7
同一個事件:D角色為龐統,在A的回合裡瀕死,此時瀕死求桃事件產生,按照當前回合人A的逆時針順序求桃,AFE均不出桃子,到D角色龐統選擇出桃或者涅槃,如果此時在不涅槃、C和B也不出桃的情況下,龐統直接陣亡,不會再詢問你是否涅槃。-例8
同一個時機:張角、司馬、諸葛瑾、張魯、張寶等判官同時在場時,D角色為郭嘉中樂,那麼他們的改判順序就是從郭嘉開始的逆時針按順序改判,如果E角色為司馬懿,那麼郭嘉是否能出樂全看司馬懿,無論前面怎麼改判都沒用。當判定牌全部改完生效時,郭嘉再發動天妒。-例9
其實這裡有一點需要特殊說明一下,理論上無懈可擊的打出順序也是按照當前回合人的逆時針順序打出的。也就是說一個錦囊在使用時,會按順序挨個詢問每名玩家是否要出無懈,我們在電腦或者手機端玩三國殺會發現並沒有遵循這樣的規則,而是誰手快誰就可以打出無懈,Online這樣做當然是為了更好的提升遊戲體驗,而我們在線下面殺時,出於嚴謹的考慮,還是要挨個詢問是否要打無懈可擊的。因為面殺如果說誰手快誰就可以打,很容易出現兩個人同時打無懈可擊的情況。
同一名角色結算優先級順序為,武將技能>裝備技能>牌的效果>執行遊戲流程中要求的操作
繼續舉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上面一句話
孫笨掛上雌雄雙股劍使用紅殺指定女性角色為目標後,此時的結算流程是怎樣的?首先孫笨的激昂時機與雌雄雙股劍的時機是一樣的,均為殺指定目標後。那麼按照武將技優先裝備技,所以孫笨先激昂摸一張牌,後發動雌雄劍效果,之後再觸發卡牌【殺】的效果,目標角色需要按照遊戲流程選擇出閃等後續一系列操作。-例10
另外這裡還有一個大家經常產生的疑問:為什麼暗將火殺藤甲孔融時,孔融不掉血呢?看一下藤甲和名士的技能描述先
首先確認事件的時機先後,事件為「當孔融受到火焰傷害時」,同時滿足藤甲與名士的觸發時機,按照武將技能優先裝備技的規則,那麼名士優先發動,也就是說孔融受到一點火焰傷害,觸發名士1-1=0,孔融沒有收到任何傷害,不能觸發藤甲,所以在實戰中你會發現暗將火殺藤甲孔融是不掉血的。-例11
結算規則(一)到這裡也就結束啦
後面我會為大家帶來結算規則(二)
以及更多鮮為人知的
三國殺底層規則邏輯
與大量實戰案例
敬請期待
如果文章對你起到了幫助
就點點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