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記者 吳鍾昊)日前,江西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中文系開設桌面遊戲「三國殺(微博)」的選修課,在學生中引起不小轟動。
德國心臟病、大富翁、「三國殺」……近幾年,桌面遊戲在中國年輕人中漸漸風靡,在很多城市還悄然興起了桌遊吧。但是,在課程設置一向嚴肅的中國大學,將桌面遊戲作為選修課搬進課堂顯得有些「離經叛道」。
「小遊戲有它的大智慧。」授課的中文老師饒豐介紹,他接觸「三國殺」已經四年,不僅是骨灰級的玩家,而且對「三國殺」遊戲中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和策略戰術也頗有研究。
作為一款角色扮演類桌遊,「三國殺」以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為藍本,由4到10個玩家扮演小說中的人物角色,並賦予其相應的「技能」。每個人物的「技能」都有歷史根據,想要玩好這個遊戲,玩家必須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如孫尚香的獨門絕技就叫做「結姻」,來源於孫尚香與劉備政治聯姻的典故。
「『三國殺』的規則很嚴謹,玩家需要有較強的邏輯判斷能力和表演能力。玩『三國殺』一方面可以研究它所蘊含的中國古代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啟發學生心智的一個過程。」饒豐說,但他在向學校申請開設這門選修課時遭遇了不少阻力。
「開始,學院領導和其他老師大多沒有深入了解過這款遊戲,覺得佔用2個學分開設一門教學生玩遊戲的選修課,缺乏內涵。」他說。
但是在學院剛剛發布選修課課程表時,就吸引了大批學生圍觀,本來計劃招收200名學生的「三國殺」課程,最後有298名學生報名,還有不少前來旁聽的外校學生。
饒豐注意到,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90後」,「我要通過『三國殺』,向學生展示歷史的本來面目,引導他們去讀真正的中國歷史。」饒豐說,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必須保持充分的活力,改變一板一眼的傳統講課方式。
「這比玩撲克牌難很多,老師會教你如何使用戰略戰術出牌,在這之前還會深入講一些中國的歷史典故。如果想成為高手,還真得多琢磨。」聽過兩堂「三國殺」課程的漢語言專業大三學生李夢月告訴記者。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去年秋季學期將「三國殺」列入選修課名單,成為本校學生理解中國古代軍事策略和古典文化的教學工具。而「三國殺」的開發者也已經推出了該紙牌遊戲的英文版,這套中國版的「龍與地下城」已經開始走向海外。
據了解,近年來,各種新潮、另類的選修課正逐漸走進中國大學課堂,為學生所津津樂道,如廣州大學開設了《生死學》,讓學生感悟生命意義;廣東中山大學醫學院則開設了《哈利·波特與遺傳學》課程。儘管這些「潮課」招來不少議論,但卻受到很多學生的熱捧。
「我覺得選修課就應該讓我們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課程,而不是強制性要選的課程。給學生多樣化的選擇,才是大學自由精神的體現。」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大四學生陳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