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有機紅棗讓且末棗農收入翻番

2020-12-22 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薛雲少 通訊員艾斯凱爾·賽麥提報導) 11月17日,且末縣且末鎮紅棗晾曬小廣場。

  陽光正暖。棗農巴熱提·麥麥提不停地用耙子耙著紅棗,隔一會兒就站直身體伸伸腰。他望著這一片紅燦燦的棗說:「再過幾天,紅棗就晾曬得差不多了,買家早就訂貨了,今年豐產增收沒問題。」

  巴熱提所說的豐產增收與他多年來的種棗經歷和思想轉變有關。

  2017年前,巴熱提種植了20畝紅棗樹。那時,紅棗市場價格起起落落,最差時,一年收入僅1萬餘元。這紅棗到底該怎麼種?他犯了難。

  如何讓紅棗產業健康發展,保障棗農豐產豐收?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巴熱提一個人的事,更是且末縣委、縣政府考慮的大事。2017年,且末縣啟動實施了重點打造且末有機紅棗品牌規劃,引導和鼓勵棗農種植有機紅棗,目的就是做精做強且末綠洲有機產業,打造中國最優有機紅棗生產示範縣,讓且末的棗農有信心、有盼頭。

  當鎮幹部把縣裡要發展有機紅棗的思路傳達給巴熱提時,巴熱提整整想了一夜:思路不變,就跟不上市場;方法不變,就做不成新時代的新農民。

  很快,巴熱提的棗園裡熱鬧起來。包聯幹部來了,技術人員來了,他們手把手地教巴熱提科學的田間管理技術。當年,巴熱提除了有機紅棗的收入外,他的棗園還通過了縣裡有機紅棗示範園認證,獲得獎金1萬元。

  巴熱提說:「這幾年,有機紅棗市場價格穩定,平均每公斤在15元至20元之間,比普通紅棗高出幾倍。2019年,我的紅棗收入是4萬元,有機紅棗給我家帶來了幸福的生活。」

  今年10月,在且末縣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上,巴熱提被評為「好棗農」,獲獎金3000元。

  實際上,巴熱提的紅棗種植經歷和思想轉變,只是且末縣許許多多棗農的一個縮影。政策引導加技術支持,人勤地好出好棗。近年來,且末縣按照「一棗二蒜三畜四特色」發展戰略,重點推進「且末紅棗」有機認證工作。截至目前,該縣紅棗種植面積達19.4萬畝,其中有機紅棗3.3萬畝,1.2萬名貧困群眾依靠紅棗產業實現了脫貧致富。

相關焦點

  • 新疆且末:種植有機棗 助民增收致富
    英吾斯塘鄉阿瓦提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村裡耕地面積6100餘畝,其中紅棗種植面積4100畝,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且末縣具有日照時間長、積溫高、晝夜溫差大等獨特自然環境優勢,於2017年1月1日正式確定了以有機綠洲發展戰略為引領的「一棗二蒜三畜四特色」的優勢主導產業發展方向。
  • 有機紅棗收購價突破19元,棗農豐收笑開顏
    近日,小編在且末小宛有機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繼續收購紅棗,對於有機棗的最高收購價達到了每公斤19.5元。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扶持,不僅給他派了紅棗管理技術專家,指導他種植有機紅棗,還免費給他培訓紅棗管理知識、發放有機肥。
  • 且末培育綠洲有機產業壯大紅棗經濟
    陳雪茹 胡嘉琛  「我種植的紅棗,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減少了成本,而且綠色有機紅棗還能賣出更高價格。今年,我賣棗收入預計有20萬元。」眼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正值紅棗採收季,且末縣阿熱勒鎮阿熱勒村棗農圖爾蓀·麥麥提不禁喜上眉梢。
  • 且末紅棗:開秤收購嚴檢驗 確保有機好品質
    今天是且末縣有機紅棗開秤銷售的日子,為確保有機紅棗品質,嚴把質量關,且末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在阿熱勒鎮、託格拉克勒克鄉、巴格艾日克鄉三個鄉鎮及且末縣小宛有機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紅棗開秤前農藥殘留和水分檢測,嚴格檢測棗果品質,杜絕以次充好、以非有機代替有機紅棗的現象。
  • 新疆且末:在北京世園會舉行「有機綠洲·且末紅棗」推介會
    「天邊小宛」且末棗,香甜世界美名揚。「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且末紅棗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且末人以且末紅棗特有的地理標籤、科技標籤、人文標籤及有機認證標籤為契合點,在科技、人文、品牌和有機方面探索了且末紅棗新的發展內涵,充分展示了且末有機紅棗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2019年,全縣共有16個紅棗基地獲得有機認證,18個紅棗基地獲得了有機轉換認證。
  • 以「棗」為媒壯大「有機紅棗」產業 且末縣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開幕
    10月24日,新疆且末縣第十一屆且末紅棗豐收節甜蜜來襲,這次節日不僅是和棗農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更重要的是搭建平臺,向外界展示且末紅棗優質品質,持續鞏固和拓寬紅棗銷售渠道,不斷提升當地紅棗產業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做優做強且末的有機紅棗產業,幫助更多得棗農致富增收。
  • 新疆且末: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開幕 13萬畝優質紅棗迎來銷售熱
    分享豐收喜悅的同時,為當地棗農提供了一個展示紅棗優良品質的平臺,也為13萬畝紅棗與各地的採購商提供了一次親密接觸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了且末有機紅棗影響力,幫助更多的棗農致富增收。近年來,且末縣不斷強化紅棗生產管理過程安全監督,推進「且末紅棗」有機認證,努力打造「中國有機紅棗生產基地」,加速提升加工轉化與市場開拓能力。
  • 紅棗成民眾致富果 新疆且末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甜蜜來襲
    王小軍 攝   中新網新疆且末10月24日電(倪菁菁 仲澤平 王安妮)以「棗」為媒發展壯大「有機紅棗」產業,紅棗分外甜。10月24日,新疆且末縣第十一屆且末紅棗豐收節甜蜜來襲,這次節日不僅是和棗農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更重要的是搭建平臺,向外界展示且末紅棗優質品質,持續鞏固和拓寬紅棗銷售渠道,不斷提升當地紅棗產業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做優做強且末的有機紅棗產業,幫助更多得棗農致富增收。疆內外媒體聚焦且末紅棗豐收節,媒體採訪且末縣委書記徐凱。
  • 新疆且末:縣長直播推介有機紅棗網友點讚
    中國日報網6月19日電 6月18日下午,「新疆巴州的禮物」公益助農直播帶貨且末站活動開啟。「大家好,我是新疆巴州且末縣縣長吐依坤·外力,在這裡,我將為您打開且末的禮物。」6月18日下午,在「新疆巴州的禮物」公益助農直播帶貨且末站活動現場,且末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吐依坤·外力和主播一道,向全國網友推介且末縣的有機紅棗。攝影:陳麗娜隨後,吐依坤向網友就且末縣有機紅棗進行全方位推介。
  • 巴州且末縣6800畝紅棗獲得有機認證證書 20萬畝紅棗開採
    記者在且末縣阿熱勒鎮看到,這裡家家戶戶都種植紅棗,地上隨處可見成熟後自然脫落的灰棗,密密匝匝的棗樹上更是掛滿了暗紅色的棗,大多數棗已經自然風乾,表皮上出現了均勻的褶皺,農戶正在地裡忙碌著採摘和撿拾紅棗。從浙江來且末的張先生正好趕上紅棗大豐收,品嘗了有機紅棗後感慨:且末的灰棗真甜,皮薄、肉厚、核小,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棗。他打算多買一些快遞迴去送給親戚朋友。
  • ...打造「有機綠洲」壯大「紅色經濟」——且末縣紅棗產業供給側...
    原標題:【聚焦「三農」】打造「有機綠洲」壯大「紅色經濟」——且末縣紅棗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掃描□通訊員/康輝娜目前,且末縣的紅棗已基本售完,價格也逐步走高,棗農收入頗豐。且末縣英吾斯塘鄉科臺買艾日克村棗農艾尼·艾散的紅棗園今年收入5.4萬多元,是去年的兩倍多。且末縣今年棗農實現增收的「秘訣」是什麼?
  • 新疆且末縣有機紅棗進入「北上廣」遠銷香港(圖)
    13日,在且末縣委副書記、第八批唐山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指揮長陳延傑的帶領下,且末代表團一行與唐山市委、市政府及唐山供銷社、商場、超市等銷售方進行了全面的接觸與交流,且末有機紅棗正式進駐唐山市場,各大商場鋪貨完畢。棗農艾薩·玉素甫紅棗豐收還未採摘完,已被商家定購。 且末縣委宣傳部供圖 攝  14日,新疆且末縣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行有機紅棗推介會。
  • 新疆且末;有機紅棗富農家
    10月20日,在且末縣阿熱勒鎮有機紅棗園裡,一名小朋友在幫家人撿紅棗。十月中下旬,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邊緣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有機紅棗大量成熟上市,這些優質紅棗受到市場認可,給棗農們帶來豐厚的回報。且末縣是全國優良紅棗生產基地之一。
  • ...有機棗」 熟了!央視記者帶您走進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和棗農們...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帶您走進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和棗農們一起慶豐收號外!號外!號外!每年10月份,都是且末縣「有機紅棗」成熟的季節。如今,在秋陽的映射下,在集中連片的棗園裡,一顆顆碩大的紅棗從茂密的樹葉中擠出,紅彤彤地掛滿枝頭,棗農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隨處訴說著春華秋實的喜悅。
  • 且末縣召開有機紅棗產業發展交流座談會
    天山網訊(記者薛雲少報導)10月24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召開有機紅棗產業發展交流座談會,就且末縣有機紅棗產業發展,提出更有益的發展思路。河北農業大學中國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毛永民表示,且末要利用好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堅定不移走有機紅棗產業發展路子。  且末縣地處塔裡木盆地南緣,遠離汙染、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著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條件。
  • 「玉都紅棗節」且末縣黨委書記徐凱:打造有機綠洲 向市場提供優質...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地沿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有機綠洲發展戰略的道路,加快夯實「一棗二蒜三畜四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其中紅棗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效。且末是如何實施有機綠洲發展戰略,讓老百姓增收致富的?10月20日,在且末縣第九屆玉都紅棗節開幕式之後,新疆網記者專訪了且末縣委書記徐凱。
  • 新疆且末縣舉辦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
    此次紅棗豐收節的主題為「慶豐收·助脫貧·促和諧·奔小康」,活動中,表彰了2020年且末縣好棗農、優秀紅棗合作社、致富能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民族團結一家親好親戚,通過表彰向他們表示誠摯的祝賀和問候,希望他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繼續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蓬勃的朝氣推動且末縣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 且末縣: 紅棗主打有機品牌
    新疆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宋衛國、通訊員薛雲少報導:不用化肥只施有機肥、不斷加大有機紅棗園認證力度、高標準編制「有機綠洲」發展規劃……在10月24日開幕的且末縣第11屆紅棗豐收節上,且末紅棗全方位打出有機品牌。近年來,且末縣堅持「棗業富民」發展思路,全面強化紅棗生產管理過程安全監督,推進且末紅棗有機認證。
  • 且末縣棗農種有機棗一年增收七八萬元
    2017年1月1日,且末縣將優勢林果產業發展作為「農民致富的金山銀山,生態改善的綠水青山」,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地沿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有機綠洲發展戰略的道路,在全縣範圍內推廣有機紅棗種植。  「開始我並沒有抱多大希望,但看到鄰居們種植的有機紅棗實現了優質優價,我就心動了。」於是,曾祥浩便抱著試試的心態,從41畝紅棗地分出13畝種植有機紅棗。
  • 若羌23.38萬畝紅棗自然掛幹 棗農採摘忙
    11月5日起,若羌縣23.38萬畝紅棗進入大面積採摘階段,當地棗農紛紛開始採摘紅棗,一派豐收景象。據相關測產統計,2020年若羌縣紅棗總產量預計達11.71萬噸(幹棗8.2萬噸)。  在若羌縣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高興權的紅棗園裡,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紅彤彤的棗子掛滿枝頭。竹竿輕輕一敲紅棗就如下雨一般譁譁地往下掉,看著滿地的紅棗,高興權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說道:「家裡的八畝地紅棗今天開始全面採摘了,每畝最低500公斤左右,今年農家肥上的多,紅棗品質特別好,一定能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