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起,若羌縣23.38萬畝紅棗進入大面積採摘階段,當地棗農紛紛開始採摘紅棗,一派豐收景象。據相關測產統計,2020年若羌縣紅棗總產量預計達11.71萬噸(幹棗8.2萬噸)。
在若羌縣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高興權的紅棗園裡,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紅彤彤的棗子掛滿枝頭。竹竿輕輕一敲紅棗就如下雨一般譁譁地往下掉,看著滿地的紅棗,高興權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說道:「家裡的八畝地紅棗今天開始全面採摘了,每畝最低500公斤左右,今年農家肥上的多,紅棗品質特別好,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和高興權同一個村的加馬力•託合提家有五畝地,今年嚴格按照縣裡綠色有機紅棗種植要求,增施有機肥,科學管護,雖然產量不如去年,但紅棗品質不斷增強,一打完棗就有老闆上門收購。「紅棗一打下來就有老闆來收,價格賣的也差不多,明年要繼續努力,把紅棗品質保證好,只有品質好才能賣個好價錢。」若羌縣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村民加馬力·託合提說。
為了讓紅棗在樹上自然掛幹,確保卓越品質,若羌紅棗每年採摘時間比其它地方稍晚。在樹上自然掛幹的若羌紅棗,糖分、微量元素等各項元素能夠得到充分積累,達到最佳狀態,有效保證了紅棗的品質。若羌崑崙情紅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喜華說:「今年紅棗在樹上掛的比較幹,質量也很好,計劃是收兩千多噸,目前已經收了三百多噸,只要質量好、品質高,我們會一直收。」
近年來,若羌縣以產業興旺為基礎,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建設中國最優紅棗基地為目標,強化病蟲害防治、田間管護、市場流通等環節,多管齊下,推進標準化生產,引導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棗農從以往的重「產量」向優「品質」轉變。縣委、縣人民政府也將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宣傳推介、大力開拓市場,著力打造中國最優紅棗基地。截止目前,若羌縣紅棗種植面積已達23.38萬畝,其中綠色棗果面積11萬畝,有機紅棗面積1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