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五穀豐登。在這碩果飄香的季節,柳林縣近百裡的沿黃紅棗林帶,到處可以看到紅彤彤的棗兒掛在枝頭,一派豐收的場景。棗樹在柳林縣有著1300餘年的種植歷史。柳林紅棗主要品種木棗是全國十大名棗之一,自古有著「中華木棗源遠流長,柳林紅棗甲天下」的美譽。
為進一步提高柳林紅棗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佔有率,同時讓更多的目光匯聚柳林,讓更多的人走進柳林,了解柳林紅棗,支持柳林紅棗產業發展,9月29日至30日,柳林縣舉辦了第二屆紅棗文化節。
紅棗文化節期間,「漫山紅透」採摘季,遊客可以沿途觀摩各紅棗觀光採摘園,在紅棗觀光採摘區進行採摘,找回兒時摘棗的記憶;「棗王」評選、認領棗樹、「墨香棗園」書畫展及筆會、「光影柳林」攝影展覽及「說唱柳林」地方特色文藝展演+匯演等多項活動,會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紅柳林」創意籤到(在柳林版圖形狀的籤到板上摁上紅手印,寓意柳林紅起來),棗農自發用35萬顆紅棗(代表了全縣35萬人民群眾)組成的巨幅國旗獻禮國慶、「農產國潮·助力柳林」大型直播活動,令人耳目一新,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柳林紅棗。
因柳林地處黃河沿岸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依山傍河,海拔低,氣溫高,日照強,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促進了果實的糖分積累,是紅棗生長的絕佳環境,因此柳林紅棗的品質極好,個大、核小、色鮮、肉厚、質脆,且糖分高、味甘美、耐儲藏、易運輸,富含Vc以及多種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與鈣、鐵、磷等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每克中高達500毫克,所含抗癌物質「環磷酸腺苷」居全國紅棗品種之首,具有極高營養、保健和藥用價值。
1998年,輻射秦晉兩省六縣、年交易量逾8000萬公斤的柳林縣三交鎮,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紅棗第一鎮」,2008年又被有關部門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2009年,柳林紅棗成功註冊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商標使用權,成為「綠色柳林」又一張靚麗新名片。
柳林現有28萬畝紅棗林,年產量3000萬公斤,有達滋、六郎、億得利、呂梁山、山嬌等一批享有著名商標的知名紅棗品牌企業,年加工轉換量1.2億公斤,紅棗產業及其連帶產業年產值達5億元。
近年來,柳林縣積極順應現代農業興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潮,將紅棗這一富民產業放到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重要位置予以推動發展。全面打響紅棗振興戰,制定了紅棗振興規劃、組建了紅棗振興公司,與山西農大開展了校地合作,高標準打造科技示範園,推進紅棗產業提質增效;藉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東風,在北京、深圳、太原等地成立了柳林商會,暢通紅棗外銷渠道。去年,柳林縣成功舉辦了首屆紅棗文化節,吸引5萬多市民、外來客商參觀、購物,實現銷售總額48.4萬元。來自北京、山東、浙江、福建、內蒙等地的友商達成16項紅棗及特色農產品貿易協議,籤約總金額4080萬元,讓紅棗、幹制紅棗、棗夾核桃、黑珍珠小米、南瓜子等柳林更多優質農產品走向了全國。
目前,柳林縣已建起10個紅棗初級科技示範園區,培育壯大了3家省級、16家市級紅棗加工龍頭企業,加工生產有蜜棗、貢棗、灘棗、空心棗、玉棗、脆棗、珍珠棗等二十餘個加工產品,產品遠銷全國二十餘個省市和東南亞各國,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重要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