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之鄉山西稷山板棗大豐收 總產量6000多萬公斤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中國紅棗之鄉山西稷山板棗獲大豐收 總產量6000多萬公斤

  中新網太原9月27日電 (任麗娜)27日,中國紅棗之鄉山西稷山縣相關部門傳來消息稱,稷山板棗今年獲得大豐收,板棗總產量6000多萬公斤,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產值達到了6億元人民幣,棗農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人均增收2300多元。

  稷山縣是中華農耕始祖后稷故裡,全國紅棗之鄉。稷山板棗以皮薄肉厚、營養豐富、食藥俱佳享譽國內外,多次在全國紅棗評選中拔得頭籌,名列全國十大名棗之首,榮獲全國紅棗生產10大基地縣。

  目前,稷山縣板棗面積已達15.3萬畝,板棗產值和棗農收入不斷增長。稷山板棗系統被列為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國家板棗公園已獲得國家林業局批准興建,成為山西省第一個國家級林木專類公園。

稷山板棗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任麗娜 攝

  當前,稷山板棗銷售已延伸到北京、上海、廣州和各大沿海城市,暢銷全國24個省市,1957年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

  山西稷山縣委書記廉廣鋒表示,該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板棗產業發展已經實現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板棗產業已成為稷山棗農致富增收的「搖錢樹」和「聚寶盆」,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產業振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稷山縣委、縣政府立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板棗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來抓,繪製了建設全國板棗產業基地的宏偉藍圖,制定了稷山縣板棗基地五年規劃,充分發揮政策引領、資金撬動、項目帶動作用,將現代農業要素向板棗開發改造項目聚集,提升板棗生產科技水平,推進板棗產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為打造「全國板棗生產銷售加工基地」,實施「提質增效創品牌」和「開拓市場抓營銷」舉措,強力推進新時代棗業高質量發展。稷山縣成立全國第一個板棗專業合作社聯合社,48個專業合作社,6萬多名棗農成為聯合艦隊、集約經營的團隊主力軍,投入板棗管理,參與市場競爭;組建了無害化實施病蟲害防治和無人機飛防大隊,建成了白色農業、有機農業、防果裂等5個新型板棗示範園,為板棗產業優質、高效、無公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稷山板棗系統被列為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任麗娜 攝

  稷山縣以新型農民職業培訓學校為依託,採取課堂與田間、點與面相結合的培訓方法,及時為棗農提供關鍵管理信息,推廣板棗管理新技術,重點解決生產難題,加大低質低效林改造力度,大力推進板棗無公害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使板棗品質有效得到提升。

  同時,該縣充分發揮板棗產業特色和優勢,通過搭建板棗產業發展論壇、板棗遊園採摘、全國電商推介、文化研討、擂臺賽棗等載體和平臺,讓更多棗農學習先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板棗品質,把稷山板棗打造成享譽全國全省的響亮品牌,使板棗成為興農富民的支柱產業。

稷山板棗行銷海外10餘國家。 任麗娜 攝

  此外,該縣有關部門聘請棗業專家,對260餘名棗農分批開展板棗烘烤、管理技術培訓。專家詳細講解了通氣、排溼、烘烤房建設、烘烤後板棗管理存貯及施肥剪枝技術,提升了農民科學管理貯存的技術和能力。

  稷山縣長吳宣表示,稷山縣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板棗產業持續發展,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動稷山更高層次開放發展,為富民強縣提供有力支撐,真正把稷山板棗打造成享譽全國全省的響亮品牌。(完)

相關焦點

  • 稷山板棗位居「中國十大名棗」榜首
    時間:2009-12-05 03:08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江南橘綠日塞北棗紅天  本報訊11月29日,在國家農業部、中國農科院、中國果蔬流通協會等單位舉辦的2009年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會上,稷山板棗被評為「中國十大名棗」並位居榜首。
  • 中國板棗之鄉舉辦第四屆板棗科技文化活動周
    中國板棗之鄉舉辦第四屆板棗科技文化活動周 山西第四屆板棗科技文化活動周稷山縣同時是「全國紅棗之鄉」,是「全國紅棗產業十強縣」之一。稷山板棗位居「中國十大名棗」榜首。據史料記載,栽培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紅棗栽植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發展於唐朝,興盛於明朝。稷山縣,是中國棗樹栽培發源地之一。  運城市常務副市長王殿民稱,稷山是中國板棗之鄉。當地文化底蘊深厚,產業特色明顯。
  • 新疆洛浦:紅棗豐收 農民增收
    原標題:新疆洛浦:紅棗豐收 農民增收成箱的紅棗正在裝車(買買提艾力攝)  寒冬凜冽,新疆洛浦縣依然冬陽和暖。12月9日,在該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提帕克吾斯塘村的紅棗晾曬場,棗農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帶著家人正在將晾曬好的紅棗裝箱打包。
  • 永和2000多萬斤紅棗滯銷 六位第一書記聯合推銷
    永和縣2015年紅棗產量達4000多萬斤,但受到市場、宣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量紅棗滯銷,農民非常發愁。  2015年8月,我省選派近萬名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進行精準扶貧,為民辦事。臨汾市永和縣閣底鄉的6個村迎來了第一書記,這幾名第一書記同時也是省委駐永和縣農村工作隊隊員。
  • 新疆且末: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開幕 13萬畝優質紅棗迎來銷售熱
    中國日報且末10月24日電 (記者 毛衛華)又是一年豐收季,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南緣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的13.1萬畝紅棗也開始逐步進入採摘環節。24日,且末縣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盛大開幕。分享豐收喜悅的同時,為當地棗農提供了一個展示紅棗優良品質的平臺,也為13萬畝紅棗與各地的採購商提供了一次親密接觸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了且末有機紅棗影響力,幫助更多的棗農致富增收。近年來,且末縣不斷強化紅棗生產管理過程安全監督,推進「且末紅棗」有機認證,努力打造「中國有機紅棗生產基地」,加速提升加工轉化與市場開拓能力。
  • 有機紅棗收購價突破19元,棗農豐收笑開顏
    近日,小編在且末小宛有機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繼續收購紅棗,對於有機棗的最高收購價達到了每公斤19.5元。今年27歲的加帕爾•吾布力艾散2016年承包了4.8畝有機紅棗地,由於按照有機紅棗模式管理,去年他的紅棗以15塊錢一公斤賣出。嘗到了有機紅棗的甜頭,今年四月份他又繼續移栽了12畝地的棗樹。
  • 又是一年紅棗節,柳林棗香醉世人
    在這碩果飄香的季節,柳林縣近百裡的沿黃紅棗林帶,到處可以看到紅彤彤的棗兒掛在枝頭,一派豐收的場景。棗樹在柳林縣有著1300餘年的種植歷史。柳林紅棗主要品種木棗是全國十大名棗之一,自古有著「中華木棗源遠流長,柳林紅棗甲天下」的美譽。
  • 「中國棗鄉」棗又紅:山西柳林以棗為媒振興鄉村
    「中國棗鄉」棗又紅:山西柳林以棗為媒振興鄉村 2019-09-2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中新網太原9月24日電 (劉小紅)23日晚,「中國棗鄉」山西呂梁柳林縣
  • 若羌23.38萬畝紅棗自然掛幹 棗農採摘忙
    11月5日起,若羌縣23.38萬畝紅棗進入大面積採摘階段,當地棗農紛紛開始採摘紅棗,一派豐收景象。據相關測產統計,2020年若羌縣紅棗總產量預計達11.71萬噸(幹棗8.2萬噸)。  在若羌縣吾塔木鄉果勒艾日克村高興權的紅棗園裡,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紅彤彤的棗子掛滿枝頭。竹竿輕輕一敲紅棗就如下雨一般譁譁地往下掉,看著滿地的紅棗,高興權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說道:「家裡的八畝地紅棗今天開始全面採摘了,每畝最低500公斤左右,今年農家肥上的多,紅棗品質特別好,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 棗想告訴你 紅棗期貨上市必知小知識!
    阿克蘇鮮棗畝產為805公斤,為新疆棗單產最高的地區。阿克蘇鮮棗產量佔新疆鮮棗總產量的49.33%,同時也是新疆產量最大地區。阿克蘇地區棗樹種植主要集中在阿克蘇市、沙雅縣、新和縣、庫車縣、溫宿縣,以灰棗種植為主,部分地區種植駿棗。
  • 國家板棗公園千年板棗古樹認養與保護正式啟動
    神奇的地方、通靈的古樹運城市稷山縣處在山西省最南邊,這裡是關公之鄉、后稷的故裡。這裡最早叫「中國」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稷山板棗園區存活著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棗樹1.7萬多棵,古棗樹數量為中國之最,世界罕見,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十分稀缺的農業自然文化遺產。2017年7月,稷山板棗生產系統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9年,躋身中國12個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其為山西省唯一。
  • 以「棗」為媒壯大「有機紅棗」產業 且末縣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開幕
    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24日電 (倪菁菁仲澤平王安妮陳雪茹)以「棗」為媒發展壯大「有機紅棗」產業果香惹人醉,紅棗分外甜。10月24日,新疆且末縣第十一屆且末紅棗豐收節甜蜜來襲,這次節日不僅是和棗農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更重要的是搭建平臺,向外界展示且末紅棗優質品質,持續鞏固和拓寬紅棗銷售渠道,不斷提升當地紅棗產業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做優做強且末的有機紅棗產業,幫助更多得棗農致富增收。
  • 若羌縣的「連心棗」
    8月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陽光炙熱,蔚藍色的天空下,一片片棗園裡,樹上的大棗已經開始泛紅,豐收在望。    這些棗樹大多來自河南省新鄭市。從2003年開始,每年都會有100多萬株灰棗樹苗從河南新鄭運往新疆,在與當地棗樹嫁接後,產出的樓蘭紅棗,皮薄肉厚、清甜爽口。
  • 山西芮城縣:10大特色農業有點「特」
    地處晉、秦、豫三省黃河中遊金三角地帶的山西芮城縣,到今年8月底,發展有蘋果35.5萬畝、紅棗10.4萬畝、花椒11.2萬畝、核桃5.8萬畝、蔬菜8.6萬畝;以中魯果汁、溫氏畜牧、天之潤棗業等為龍頭,發展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50餘家,形成了規模化生產、組織化推動、職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營的良好態勢。
  • 新疆且末縣有機紅棗進入「北上廣」遠銷香港(圖)
    13日,在且末縣委副書記、第八批唐山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指揮長陳延傑的帶領下,且末代表團一行與唐山市委、市政府及唐山供銷社、商場、超市等銷售方進行了全面的接觸與交流,且末有機紅棗正式進駐唐山市場,各大商場鋪貨完畢。棗農艾薩·玉素甫紅棗豐收還未採摘完,已被商家定購。 且末縣委宣傳部供圖 攝  14日,新疆且末縣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行有機紅棗推介會。
  • 好想你棗-(棗 紅棗、青棗、黑棗、蜜棗)
    老媽是紅棗的忠實擁護者。以前每次開學的時候,她總會在我的背包裡塞上大袋的紅棗,還不斷叮囑,「紅棗可以補血安神,多吃點對身體好。」我們家位於黃土高原上的紅棗主產區,總能買到質量最好的紅棗。但是我對紅棗的味道並不感冒,除了甜味,似乎也沒有什麼獨到之處,特別是棗皮時不時還會塞到牙縫裡。
  • 灰棗與紅棗有什麼區別 新疆灰棗和紅棗的區別
    紅棗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食物,很多養生人士不僅會用紅棗泡茶喝,還會與各類食材一起燉湯。現在市面上紅棗也分很多種類。例如灰棗,它雖然也是紅棗的品種,但它的顏色比較暗,呈現出灰色所以被稱為灰棗。那麼,灰棗與紅棗有什麼區別呢?
  • 新疆且末:種植有機棗 助民增收致富
    中棗網訊 採摘、篩選、拉運、晾曬……近日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英吾斯塘鄉阿瓦提村的有機棗園裡,棗農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豐收的喜悅掛在每個人臉上。英吾斯塘鄉阿瓦提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村裡耕地面積6100餘畝,其中紅棗種植面積4100畝,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且末縣具有日照時間長、積溫高、晝夜溫差大等獨特自然環境優勢,於2017年1月1日正式確定了以有機綠洲發展戰略為引領的「一棗二蒜三畜四特色」的優勢主導產業發展方向。
  • 紅棗期貨即將上市!你要的品種概況都在這了
    紅棗期貨的交割品為幹制紅棗。中國林業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幹制紅棗產量562萬噸,新疆幹制紅棗產量為275.17萬噸,佔我國幹制紅棗總產量的48.91%。2016年,河北、山東、陝西、山西、河南紅棗乾重產量佔全國比例合計為46.76%。新疆在2004年之後快速擴種,2004年新疆紅棗產量僅佔全國0.79%,2012年躍居全國最大主產區。
  • 黑棗椰棗大青棗,誰才是真正的棗?
    除了紅棗,還有黑棗、大青棗,甚至不少人印象頗深的伊拉克蜜棗(又稱椰棗),全都是掛上「棗子」名號的食物。 棗之正宗是鼠李科棗屬的植物,整個棗屬的成員就170來號,且絕大多數種類集中在亞洲南部地區。那不少人熟知的黑棗、大青棗、伊拉克蜜棗,它們和紅棗家族又是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