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北京一些媒體刊登了由雀巢公司提供的消息:《雀巢更換市場上金牌成長3+奶粉》。乍看起來這是一個好消息,中國消費者離雀巢問題產品的「召回」似乎更近了一步。然而,當天隨後傳出的消息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卻是「雪上加霜」:雀巢同樣產品的另一個批次碘超標奶粉在雲南昆明被發現,「20050120」批次雀巢金牌成長3+奶粉每百克碘超標49微克,超標問題比浙江的「20040921」批次更為嚴重!
雀巢還在找「替罪羊」
雀巢技術總監顧德對媒體介紹說,金牌成長3+奶粉加工過程中,工廠會在原料奶中添加一定量的配方粉,這種配方粉就包含了一定量的碘,如果原料奶本身含碘量偏高,那麼在添加配方粉後就會造成碘超標。
買過雀巢嬰兒奶粉的人都知道,其精美的包裝上五顏六色的卡通圖案讓人感覺到雀巢的「人性化」,其高價位更讓中國消費者感覺其「高品質」,然而這位技術總監的解釋讓「味道好極了」的雀巢頓時「索然無味」,這麼大的跨國公司,竟然對奶粉中的「碘含量」做出如此彈性的檢測,到現在還把問題歸於「原料奶碘波動」,而沒有對其檢測本身的漏洞有任何自責的表示,其誠意何在?
精力放在「對付」消費者上
「雀巢到現在還不提召回,這是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認為,雖然和中國消費者搞迂迴戰術,但雀巢的兩個責任是不可逃避的:
一是違法經營付出的成本。雀巢問題奶粉從最初被發現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在媒體和有關部門的推動下,雀巢一會兒說產品是「安全」的,一會兒說只換不退,一會兒又說要更換所有金牌成長3+奶粉……出了問題之後,雀巢不是主動承認錯誤,主動召回產品,而是抱著僥倖心理四處「滅火」。「到最後,雀巢不僅要退產品,而且還有可能被消費者告上法庭。」邱寶昌說。
二是信用缺失,這個代價是無形的。邱寶昌認為,一個企業要發展,對消費者的誠信是非常重要的,雀巢公司在問題發生後,不是主動對問題產品進行處理,而是把精力放在「對付」消費者上,散發「新聞稿」,跑政府部門「公關」,和新聞單位拉攏關係等等。「雀巢忽視了企業最基本的服務對象——消費者,你不尊重中國的消費者,消費者也有權利不選擇你的產品!從長遠看,雀巢將失去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還有多少「問題雀巢」等待發現
「雀巢是國家免檢產品,如果不是工商部門去檢測,誰會懷疑到免檢產品也會出問題呢?」邱寶昌擔心地對記者說,由於免檢的「漏洞」,讓碘超標的雀巢奶粉堂而皇之地進入市場,「現在浙江、雲南檢測出來了,其他地區的雀巢奶粉有沒有問題,其他批次的雀巢奶粉有沒有問題,誰敢保證?」
雀巢的所謂「檢測」讓人不得不有這種擔心。天津的雀巢亞洲質量保證中心在明知原料奶可能存在碘含量波動的情況下,在出廠前沒有對碘含量進行必要的檢測,而是將碘、維生素A、鋅等列入「監測指標」。
雀巢事件發生以來,表面看中國消費者被雀巢折騰得心力交瘁,但實際上,雀巢在拿一個跨國公司的信譽「博弈」,輸贏勝負,將自有公論。據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新聞連結
免檢產品質量問題頻出
北京一律師欲對主管部門提起行政訴訟
據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劉浦泉)近段時間,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列為「免檢產品」的光明乳品、雀巢奶粉等產品相繼曝出質量問題。以「專與免檢制度作對」而名噪京城的律師張顯峰14日明確聲稱:「要提起行政訴訟促使國家主管部門履行法定職責」。
今年3月下旬,中國名牌產品「南極人」牌棉絨內衣抽檢不合格,北京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顯峰當即致函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提出了「撤消南極人中國名牌稱號從而撤消其免檢資格」的維權申請,但至今沒有答覆。張顯峰說:「這已經超過了法律規定的60天期限。」他表示,將依法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上述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然而,就在「南極人」事件餘波未息之際,雀巢奶粉、光明乳品等問題產品又頻頻被曝光,不免使張顯峰律師對名牌免檢制度再次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