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幾年來,中國公民出入境證件辦理愈發方便。像今年8月,國家移民管理局就出臺了22條改進服務管理的新舉措,包括內地居民可在全國範圍內異地申請換(補)發出入境證件。但在全球化時代,海外中國公民的護照辦理服務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個領域同樣需要便民改革。
據央視報導,外交部領事司日前透露,為更好滿足海外中國公民申辦護照的需求,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政策將進行大幅調整。調整後,海外中國公民護照申辦的受理範圍將進一步擴大,申請材料要求進一步放寬,未成年人辦證也將更加便利。這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
這是目前力度最大、惠及人群最多樣的一次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政策調整。主要內容包括,調整前,已有過護照的中國公民如果在國外換領新護照,原則上必須要在國外長期居留,調整後,海外中國公民換領護照將不再要求一定要在國外定居;調整前,人們向駐外使領館申辦護照時必須提供當地有效居留證件或籤證,有時還需開具國籍狀況的第三方證明,調整後,借鑑國際通行做法,引入了國籍狀況聲明制,即由護照申請人就自己的國籍狀況做出聲明;另外,未成年人辦證不再要求必須父母雙方到場,只需一位法定監護人到場同意即可。
這些調整,雖然專門針對的是海外中國公民的辦證服務,但其本質其實依然是出入境服務改革的一種延伸,落腳點還是「便民」二字。這也是放管服改革不留盲區的體現,本質上,放管服改革走出國門,讓所有中國公民在公共服務上都能得到一視同仁對待,也契合公眾期許。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進入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相應的,中國公民走出國門,在規模上也可謂是蔚為壯觀。
報導中提到一個現實背景:過去,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主要以華僑為主,也就是在國外長期居留生活甚至是定居的中國人,駐外使領館的護照工作也主要是服務於華僑。但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除華僑外,去國外經商、留學、探親、訪問等的中國公民越來越多,他們雖然未在國外定居,但也需在國外停留較長時間。
如果這部分人辦理護照還要來回奔波,或開具一些不必要的證明,實質是讓他們無法享有等同的「放管服」改革紅利,也不利於促進中國公民走向世界。
國與國之間的人口流動,是全球化時代的必然景象。更多的中國公民走向海外,也是中國越來越開放,與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的一個重要表現。作為全球流動通行證的護照的辦理規則,理當跟上這一新趨勢,向國際標準看齊,讓海外中國公民亦能夠享受到更便利和人性化的護照辦理服務。
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政策將進行大幅調整的背後,一條主線是「放管服」改革走出國門,進一步照拂那些容易被忽視的領域,另一條主線則是中國的人才政策越來越開放。
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的人才政策,不僅包括要為更好參與全球化時代的人才競爭,吸引更多優秀的國外人才進入提供政策支持,也包括要為本國公民更便利的「看世界」創造條件。這是一個國家體現自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強與世界交流交往的重要途徑。事實上,機構改革後新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就在這方面發出了直接信號。此次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政策進行的大調整,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閔蕭(媒體人)
編輯 孟然 楊林鑫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