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蘇東找錢小編獲悉,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日前通報:今年以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持續高發。廣州警方不斷加大對詐騙案件的查處力度,從源頭上進行宣傳和防範。全年破獲詐騙案件3779件,比上年增長21%,抓獲犯罪嫌疑人2804人。廣州打擊詐騙中心全力打造打擊詐騙宣傳服務平臺——「廣州打擊詐騙」微信公眾號,該平臺的用戶數已超過156萬,在穗治安防範詐騙的註冊用戶已突破100萬。根據分析,18-30歲是主要受騙群體,涉及「投資理財」與「殺豬盤」詐騙案件中,事主受騙金額最高,每起案件平均詐騙金額分別為18.9萬元和18.8萬元。
電信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給人們提供了「網際網路+」新生活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被不法分子利用,衍生出新的犯罪活動。而且今年受疫情影響,市民們住在家裡的時間更多了,對電信網絡的依賴性更大了,通過網絡做生意、資金周轉、上班上課、找工作購物,成了越來越多市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它還將新的網絡犯罪盯上了更多人。與此同時,不法分子充分抓住事主的某些心理弱點,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例如利用事主「貪圖高額利潤」的心理,設立投資平臺騙局;利用事主「害怕害怕」的心理,假扮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將事主的資金轉移到「安全帳戶」;利用事主企業「疏於防範,貪圖方便」的漏洞,假扮公司老闆,讓財務人員轉帳匯款。最近,越秀區一家設計公司的會計在 QQ上收到了「公司領導」發來的「急需資金周轉」的要求,被不法人員騙走500多萬元,目前越秀警方已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據八月份的數據顯示,在18-30歲的人群中,受欺騙最多的並非社會信息相對缺乏的中老年人,而是高度依賴網絡的18-30歲人群,佔60.7%。受欺騙的學生所從事的職業佔到32.7%。失業者、銷售者、個體經營者和公司職員也比較突出,分別佔14.9%、12.6%、9.6%和6.8%。
在電信詐騙中,「冒充客服」「代辦貸款」「刷單」和「購物交易」仍然是主要手段。在這些欺詐警情中,有40%為有違法違規意圖的詐騙警情,如「代客理財」「刷單」等;有違法違規意圖的詐騙警情,如「冒充客服」「購物交易」等,佔六成左右。
公民特別是在校學生要注意不能過度消費,防範「網貸」陷阱,提高自我防範意識,不要隨意在網上申請貸款,更不能在網上隨意提供個人信息。還要記住,天上不會落下免費的餡餅,千萬不能貪圖小利,想通過「兼職刷單」來賺快錢,而所謂的「刷單」本身就是一種欺詐,大家千萬不要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