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圳市直屬學校「年度教師」評選活動於8月6日下午在深圳市明德實驗學校舉行。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深圳實驗學校徐怡華、深圳市高級中學劉靜、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沈光銀從10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市直屬學校「年度教師」。其中,徐怡華將和各區選出的年度教師,參加全市「年度教師」評選,角逐2020年深圳市年度教師榮譽稱號。
深圳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為參賽教師頒發證書
「年度教師」從一人增至三人
據了解,經各直屬學校推薦評選,共推選產生了10位2020年市直屬學校「年度教師」候選人,他們分別是深圳市育新學校楊宏英、深圳外國語學校嶽強、深圳市高級中學劉靜、深圳大學附屬中學王麗麗、深圳市第二實驗學校黃正玉、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沈光銀、深圳中學杜雲、深圳實驗學校徐怡華、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唐筠、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高志。
學生代表為參選教師獻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市直屬學校「年度教師」評選活動評選出來的「年度教師」從往年的一人增加到三人,而排序第一的「年度教師」將代表市直屬學校,和各區選出的「年度教師」角逐深圳市年度教師榮譽稱號。
評選過程包括上午的材料評審環節和下午的現場評選環節。材料評審反映的是參賽老師平時實打實的日常工作,而現場評選活動由候選人視頻展示、自由演講及現場答辯等環節組成,更是全方位考察年度教師的綜合素養。
「從原來選一名年度教師到今年選三名,從原來只是現場展示,到材料評審結合現場展示,可以看出我們直屬學院的選拔機制越來越完善,評審機制越來越好。」深圳市教科院院長、研究員葉文梓對選拔活動評價道。
深圳市教科院院長、研究員葉文梓進行點評
展示答辯環節過後,專家評審團共8位專家參與了評分,最終選出了2020年深圳市直屬學校的三名「年度教師」:深圳實驗學校徐怡華、深圳市高級中學劉靜、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沈光銀。
為什麼這三位教師得以獲選呢?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表示,作為評委,活動希望評選出最優秀、且能夠展示深圳教育形象的老師,因此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業績是考量標準之一;另一方面還要看教師的現場展示力。「因為這些老師將代表我們深圳教育的形象,並且後面還要去一些地方去巡講,無形中為很多老師提供了一個標杆。老師有業績,但是也不能自默默無聞,還要去展示、去影響其他人,這就是我們評選的目的。」許建領表示,今天評選出來三位年度教師都是非常優秀的。
許建領指出,第一名的徐怡華最打動他和其他評委的點是,她雖身患重病,卻始終堅守在教育崗位上。「她不僅沒有耽誤一節課,同時學生培養得特別好。並且,她不是僅用生病這個點來打動人,更重要的是,她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把患病的經歷作為一個生命教育教給學生,讓孩子們也體悟人生。她的育人不僅是教學,還包括生命教育,這就達到了我們教育立德樹人的結果,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徐怡華:將病痛變成生命教育】
徐怡華
徐怡華擔任高中歷史老師33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在她的班級裡,她開展「四個一」的活動——每周一次的「心語本」,讓孩子在「心語本」裡和她談心;每周一封電子郵件,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班級學生的情況;每月一封家校信,進行家校互動;每月一次家校課,讓家長走進課堂,讓學生了解社會。1991年由於基因突變,她黃體破裂引發大出血,此後每三年她都要住院治療,身體和意志經受著極大的考驗。2011年她被查出患上C肝,要接受連續56周的幹擾素治療。每周一次的幹擾素使她的白細胞僅有正常程度的20%。三伏天裡蓋著兩床被子還瑟瑟發抖,骨痛、瘙癢、出血讓她極度乏力,幾乎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但她沒有接受學校停課休息的建議,整整一年,她依舊帶兩個畢業班,培優、答疑、管值班,她一樣也沒落下。之後,在2003、2006、2009年,她給這三屆學生開展了「生命教育」課,將自己隱去名字的病歷發給學生,讓學生幫忙為「病患」找解決方案,以此種方法暗示學生,自己就是這個「病患」,隨時可能短暫離開他們。正因為這一課,學生不僅在她需要暫時離開手術時繼續認真備考,不受影響,同時也開始跟隨徐老師增強體育鍛鍊,更加熱愛生命。
【劉靜:Globe教育引領者】
劉靜
劉靜從教18年,2011年她走進深圳高級中學,成為「紫色城堡」的一員。劉靜作為深高科研處副主任,把學校的教科研工作與工作室建設有效結合,深入研究深圳高級中學的特色教育項目——Globe教育項目。三年之內她帶團隊開發了公民基本素養、領導者情懷、開放視野、全球公民身份4個學習領域近百門課程,面向全國開展了近百場講座和公開課,並成立導師制的學生課程開發委員會,讓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之下,全程參與課程的設計。2017年,劉靜工作室加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學習科學實驗室,與來自北大、港大的優秀學者共同開發合作項目。2019年劉靜受聘為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學術顧問,搭建起京滬深港四地科研平臺,實踐與推廣Globe項目。
【沈光銀:做有使命感的特教員】
沈光銀
沈光銀自稱是一個地道的特教人,學的特殊教育,教的特殊孩子。曾經一個雙目失明的8歲學生使得他開始研究盲人教具。他前後設計了盲教全科教具150餘項,獲國家專利23項,這使得元平特殊教育學校成為中國特殊教育學校中發明教具數量越多、獲國家專利最多的學校。2019年他到一所普通學校開展生命教育的活動,他通過設定三種角色——盲人、聾人、肢殘人,要求學生從中選定一種角色開展搶凳子的活動,讓一群小學生深刻感受到做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在他看來,特殊教育無法救治人的身體,但是它可以治癒人心。
在評選現場,記者還發現,今年市直屬學校「年度教師」的現場答辯環節主要聚焦於這些議題上:「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的變革」「勞動教育」「未來教育」「教育評價改革」「國家安全教育」「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愛國主義教育」「項目式學習」,議題多數扣緊今年和教育相關的政策和時事熱點,引發教師對教育前沿問題的思考。
「參加這次評選活動讓我更打開視野。」劉靜表示,由於每個教師面對的學段和學情不同,很容易會局限在自己的維度裡。對她而言,平時面對的更多是優秀卓越的學生,但她在這裡,可以看到特殊教育、心理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等多個教育的面向,感覺打開了教育的認知邊界,可以更開闊地去思考。
據悉,深圳市「年度教師」評選活動自2015年啟動,今年已是第六屆。這次參評的10位候選人中,既有50多歲的資深教師,也有30多歲的年輕教師,涵蓋學科除了語數英、物理、歷史,還有體育、心理,更有特殊教育,充分反映了直屬學校老師在各個年齡段、各個學科領域都有優秀的代表。這項創新評選對深圳的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並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
【撰文】蔡敏玲
【攝影】蔡敏玲
【作者】
深圳大課堂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