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39年,他堅守B超臨床第一線,接診30多萬名患兒,確診7萬多例患兒的疑難雜症;為擠出時間多給患者做檢查,他與家人擠在醫院附近的職工宿舍,24小時隨叫隨到;為了避免患者塞紅包,他把白大褂上的口袋縫死……他,就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主任賈立群。
在同行和患者眼中,「賈立群B超」「B超神探」「縫兜大夫」早已是響噹噹的「品牌」。但63歲的賈立群卻認為,這些「品牌」都不夠分量,因為在他心中,「共產黨員就是金字招牌」。
年復一年成就「B超神探」
來到醫院,很多家長點名要做「賈立群B超」。賈立群做B超有個習慣,在為患兒查完臨床醫生申請單上要求的部位後,再用探頭在患兒的腹部橫掃三下。這額外的三下,讓不止一個患兒隱匿的疾病得以發現,從而得到及時的治療。賈立群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讓一個孩子漏診誤診。」
曾有一名6歲男孩腹痛,來北京兒童醫院就診。此前,其他醫院的診斷是疑似闌尾炎,家長不放心,點名要做「賈立群B超」。由於男孩是個小胖子,腹壁偏厚,賈立群找得滿頭是汗。10多分鐘後,賈立群確定孩子的闌尾沒有問題。
為什麼孩子總是腹痛呢?賈立群依照慣例,沿著孩子的腹部習慣性地橫掃了三下。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三下,孩子的病因找到了。
B超顯示,孩子肝下有一個同心圓包塊。診斷結果:腸套疊。這種疾病,如果診斷及時就無需手術,但時間久了則會因腸壁血運障礙導致腸壞死,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為診斷及時,醫生僅用空氣灌腸復位的方法就成功解除了孩子的病痛。
39年來,賈立群跟B超打了20多年交道,確診疑難病症7萬多例,有的是世界罕見的病症,挽救了2000多個危重患兒的生命。年復一年,老實認真的賈立群兢兢業業,把B超大夫這樣一份幕後工作,做成了品牌。
只要患兒需要,全天候隨叫隨到
精湛的醫術讓賈立群成了兒科大夫的「眼睛」。可是,像他這樣資深的專家,一家三口卻一直「蝸居」在一處50平方米的職工宿舍裡,與北京兒童醫院只有一牆之隔。「怕住遠了,碰上急診我趕不回來。」賈立群承諾,只要在北京,患兒有需要,24小時隨叫隨到。他記得,最多的一天夜裡曾被叫起來19次。每次都是剛躺下,電話就響了,趕緊穿上衣服往醫院跑。用他愛人的話說:「這一宿你光在這兒做仰臥起坐了。」
由於醫生少患兒多,以前北京兒童醫院的B超預約排隊要差不多兩個月,賈立群就帶領著科室同事們早晚加班,增加小夜班,硬是把預約時間縮短到了兩天。
是「愛心叔叔」也是「縫兜大夫」
面對前來就診的孩子,賈立群總是充滿無限關愛。有一次檢查前,家長抱著大哭的孩子說:「大夫,您能把白大褂脫了嗎?我家孩子一看見白的就害怕。」賈立群立即把白大褂脫了下來,露出裡面的羊毛衫。可孩子還是哭個不停,家長又說:「您那毛衣上還有白色的條塊,您能不能把毛衣也脫了呀?」賈立群又把羊毛衫脫了下來。他風趣地說:「好在我裡面還有一件襯衣,是藍色的,孩子這才安靜下來。」做B超用的耦合劑特別涼,冬天直接用很容易驚著孩子,每次他都先用手焐熱了,再給孩子抹上。後來覺得這樣耽誤工夫,他就乾脆把耦合劑放在暖氣上烤熱了再給孩子們用。
多年來,有些患兒家長為了表示對賈立群的感謝,總是想方設法給他塞紅包。「數不清多少回,家長放下紅包就跑,老賈總得衝出去追。」 賈立群的同事說。賈立群的拒絕,一開始家長們都以為是他客套,就硬往衣兜裡塞。來回的撕扯,白大褂的兜都給撕壞了。於是,他乾脆就把兜給撕下來了。後來同事們說:「你這白大褂怎麼沒兜呀,看著特像廚房大師傅。」他聽完後雖然讓護士長把兜縫回去了,但卻特意囑咐她把兜口也給縫死了。再有家長塞錢的時候,塞不進去,就放棄了。
「不是我認死理兒。」賈立群說,「共產黨員必須要守住底線。穿著縫死兜的白大褂上班,我心裡豁亮!」
賈立群一直堅持培養思想政治合格、業務能力過硬的團隊,把技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如今,賈立群培養的團隊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患者除了預約「賈立群B超」,還爭相預約「王曉曼B超」「王佳梅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