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全新的傳球追蹤資料庫以及配套的應用程式,我們得以在接球投籃三分的這個進攻模式裡,追蹤到傳球者和射手們的場上位置。
人人都喜歡三分球。它是籃球比賽裡最有價值的投籃,教練們會為三分球去設計戰術,設計進攻原則,甚至說會去為三分球設計球隊的進攻體系,以此為球隊創造出儘可能多且能帶來豐厚回報的三分球出手機會。2019-2020賽季,全聯盟的射手們投出了37%的三分球命中率(相當於每支球隊的每次三分球出手都能得到1.11分)
但是,這些接球投籃三分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又要如何幫助球隊,去獲得更多的三分球出手機會,或者說我們要如何阻止對手的接球投籃三分呢?讓我們利用一下Darryl Blackport依靠自己收集並在tracking.pbpstats.com發布的數據從而開發出的這個分離追蹤應用程式,看看這個應用程式能不能幫助我們找出一些能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
該應用程式可以向用戶分別展示出,在一次能直接帶來接球投籃三分出手機會的傳球中的兩個不同的視角:即傳球球員的位置,以及接球投三分的球員的位置。舉個例子,讓我們來看看在Blackport的傳球跟蹤資料庫中,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傳出的90次傳球是什麼樣的。
(譯者註:左側圖為威少傳球時的位置圖,越亮的區域,說明從這個位置傳出的球的數量最多,而右側為接球人接傳球後,嘗試三分球出手的位置圖,顏色越亮證明這個點的接球三分出手數越多)
上個賽季,威斯布魯克的場均底角三分球助攻數上領跑全聯盟,每晚他能為離籃筐22英尺外的隊友,提供1.72次的助攻。對於威少(和很多其他的進攻發起者們)來說,要想為隊友在底角製造出投籃空間的話,那麼最關鍵的點在於,傳球人需要有能瓦解對方防守的能力,把對手的防守注意力都吸引到中路位置。平均來說,威少的傳球位置大多數是在距離籃筐13.9英尺附近的地方,並且有超過一半(51%)的傳球是從油漆區往外傳球——這些數據表明和應用程式中的其他傳球者相比,他是離籃筐最近的傳球者 (威少是資料庫中,每場超過45次傳球的這50個球員裡,傳球位置離籃筐最近的球員)。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阿德巴約的傳球熱區圖,他的傳球熱區圖和威少的可就截然不同了。
(譯者註:左側為阿德巴約傳球時的位置,越亮的區域,說明從這個位置傳出的球的數量最多,右側為隊友接傳球後出手三分的位置,顏色越亮證明這個點的接球三分出手數越多)
Michael Pina曾出色地為我們分析了阿德巴約和鄧肯·羅賓遜之間的手遞手擋拆配合(https://fivethirtyeight.com/features/the-miami-heats-dynamic-duo-could-make-noise-in-the-playoffs/)。根據PBPstats.com的數據顯示,在阿德巴約的幫助下,羅賓遜上賽季命中了78記三分球。你們可以看到阿德巴約喜歡在高位進行掩護,送出了大量的手遞手傳球,而羅賓遜則喜歡在阿德巴約偏左的位置出手三分。
那麼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如何解讀這些接球投籃三分的數據呢?
為了創建出他驚人的接球投籃三分數的資料庫,Blackport一直在手動記錄,並用肉眼追蹤這些傳球球員們的位置,然後將這些追蹤數據匯總,並與stats.nba.com上每天記錄的每場比賽數據建立起關聯。他在收集數據時所經歷的這一系列過程,最終為我們呈現出了和那些我們能獲取到的已公開數據相比,更為詳盡的鏡頭級數據。而他所建立起的這些數據關聯裡最優雅的部分就在於,它允許我們在投籃計時器走完之前,去評估球員們的傳球模式是如何變化的。
例如,讓我們看看安東尼·戴維斯在計時器還剩6秒的時間裡,他會在在什麼位置給三分射手們傳球。
(譯者註:左側為戴維斯傳球時的位置,越亮的區域,說明從這個位置傳出的球的數量最多,右側為隊友接傳球後出手三分的位置,顏色越亮證明這個點的接球三分出手數越多)
圖中顯示,戴維斯傳球起始點(他的左手邊,球員面框時和圖標剛好相反),多數集中在他最喜歡背身單打的限制區的邊緣線位置。控球回合開始之後,戴維斯會些時間移動到油漆區附近要球,在接到球之後,他通常會把球傳到和他位置相對的另一側翼位或是底角位置(以上所述在這幅圖裡沒有顯示);然而,隨著回合時間的減少,戴維斯更可能會把球傳向和他相同一側的翼位(如圖所示)。不幸的是,這些傳球不太可能為隊友打開投籃空間,他在這種情況下傳出的54次傳球中只有13%的傳球為隊友帶來空位出手三分球的機會。相比之下,那些擁有特別傳球技巧的大個子們,比如約基奇(21%的傳球能傳出空位三分)和小加索爾(30%的傳球能傳出空位三分)的傳球,即便是在最後一秒,他們也能為隊友創造出更多的空位出手機會。
當然這個應用程式也有一個過濾器,可以幫助我們聚焦於這些能為隊友帶來空位三分球出手機會的傳球。下圖是詹姆斯·哈登的164次傳球,這些傳球要麼是一些富有爭議的傳球,要麼是給隊友傳出了空位出手三分球的機會(這些傳球數據,都是基於NBA官網上在防守人距離哈登最近時的傳球跟蹤數據,而離他最近的防守球員至少有6英尺距離)。你們可以看到,這兩組傳球的傳球目標點看起來非常的不一樣。
(譯者註:左側圖為哈登傳球後隊友出手爭議性三分的位置熱圖,右側為哈登為隊友傳出的空位三分球出手位置熱圖)
哈登在他左手邊的底角位置製造了很多空位三分球出手機會(如果你們盯防他的話,對你們來說應該是在你們的右側),而他自己更喜歡在三分線外的另一邊傳出一些會讓隊友投出富有爭議性的接球投籃三分。有趣的是,這些傳球目標點,並不是他下意識選擇的——因為他更喜歡用單手傳球,把球甩到他的右邊(防守人的左邊)。這種跡象可能也表明,當哈登看到,在對面底角落位的隊友面前空無一人時,他可能會更願意嘗試這種,他傳起來不舒服的傳球。
這個應用程式還有另外一個功能,那就是可以查看某個球員在對陣特定對手時所做出的傳球選擇。當我們想去思考季後賽裡的一些傳球,是如何失去它們的作用時,這個功能還是挺有用的。上個賽季,多倫多猛龍隊是防底角三分最差的球隊,對手在對陣他們時,有14%的出手集中在三分線兩側的底角位置。相比之下,費城76人隊則是全聯盟防底角三分最好的隊伍,對手出手數裡僅有6%的三分球出手是在76人隊的底角位置。巧合的是,在去年的季後賽前兩輪,波士頓凱爾特人分別和76人隊和猛龍隊有過交手。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防守模式下,他們的防守是如何影響到凱爾特人的主要傳球手傑森·塔圖姆的傳球模式的。
(譯者註:左側對陣76人隊,右側對陣猛龍隊)
正如我們所預料到的那樣,塔圖姆在第一輪對陣費城的比賽中,更多時候會為翼位傳出大量的接球投籃三分出手機會,而在第二輪對陣多倫多的比賽中則更多的是為隊友傳出底角接球投籃三分出手機會。
TL;DR — the Kick-out Tracking 應用程式,允許我們在這些圖中標註出50位不同球員的6000多次傳球,我們可以通過過濾一些比賽的細節(如常規賽vs.季後賽,時間和得分,投籃時間和對陣的對手)和投籃細節(投籃結果,投籃位置和投籃的質量),讓這些數據為我們直觀的解釋了這些接球投籃三分到底是怎麼來的——因此,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就去試試吧,看看你們能從中發現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