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的跑位藝術:新生代球星們正在改寫籃球的古老戰術

2020-12-25 英旋的籃球屋

跑位如同人體的血液循環,在籃球場上沒跑位便沒機會。

從籃球誕生的第一天起,跑位便無形地存在著。會打球但不會跑位的球員不是一名好球員。每個球員都有他們的投籃熱區,如何在投籃熱區中找到高效的出手機會是一項團隊化的工作。好的跑位能讓做掩護的隊友價值最大化,能創造輕鬆取分的機會,在關鍵時刻一劍封喉。往哪兒跑?怎麼跑?是一門高深的籃球哲學。

跑位的基本理念

跑位最重要的,不是為了得分,而是讓自己的能力為團隊所用。在合適的時機和位置創造出更好的進攻機會。空手跑位的球員獲得的關注不如那些「一手持球打天下」的球員,但教練們最明白他們的價值。

對控球者而言,一名傑出的控球者往往不是運球技巧多麼出神入化,而是懂得出球。內線卡住位置了就喂,投手跑出機會了就傳,盡其所能地激活全隊的得分火力。

35歲的詹姆斯仍在領跑三雙榜

無論戰術配合的變化多麼複雜,萬變不離其宗的跑位戰術有4種:掩護配合、傳切配合、策應配合和突破分球配合。目前,變化最小的一個就是相對純粹的突破分球,他們把自己當做靶子一樣突入禁區吸引對手注意力後形成傳球機會。傳球機會是如何產生的?來源於他們在訓練場上不斷練習的戰術,有球員和持球人一併殺往籃下,有球員遊走到外線,考驗的就是跑位的藝術。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戰術被時代賦予了不同的定義,由技術特點截然不同的球員在場上呈現出來。21世紀初期,強如「大鯊魚」奧尼爾,也需要湖人球員的無球跑位來拉開空間,創造籃下碾壓式單打的機會。我們正處於一個更強調換防、機動性以及外線投射的時代,跑位,作為籃球運動中最基礎的理念同樣在發生變化。

掩護配合:盧卡-東契奇如何利用體型打好擋拆

1922年,一名叫內特-霍夫曼的籃球運動員寫了一本名為《科學籃球》的書,並在書中嘗試用專業的籃球術語來闡述這項新興運動的方方面面。在他的「第8號執行戰術」中闡述了擋拆的原始定義:通過幹擾持球防守人位置的擋拆戰術,給進攻球員創造直通籃下的空間。通俗來理解,就是由一名球員充當「障礙物」來製造進攻錯位。

本賽季,擋拆戰術執行得最多的球隊就是達拉斯獨行俠和波士頓凱爾特人。

觀籃球史,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擋拆戰術開始在賽場上流行,但尚未形成明確的章法。約翰-斯託克頓和卡爾-馬龍是第一對真正把擋拆戰術提升至主要進攻手段的黃金組合。馬龍是大前鋒位置上的傳奇得分手,掌握面框、背框,持球打和空切等一系列組合技,爵士擋拆的主要目的就是製造錯位來為馬龍創造更多得分機會。

在這對經典搭檔展示了擋拆的諸多可能性後,太陽隊則延伸出了一個更快的版本:7秒快打旋風。相比於爵士二老,太陽隊的擋拆更多地以2屆MVP納什為核心,利用他的突破和投射威脅來吸引防守,為小斯和其他三分射手(馬裡昂、貝爾)創造得分機會。

在這一階段,教練已經更多地用優質三分射手來創造球場空間,更加接近現代的擋拆風格。而現代籃球體系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持球人正在變得越來越高大,盧卡-東契奇2米01的身高和超100公斤的體重會迫使防守人改變策略

面對擋拆,第一種防守策略是防守球員選擇繞過掩護牆去追防東契奇的處理方式是在擋拆後用體型卡住上來追防的球員,讓他處在身後或側面的位置。此時掩護人往籃下跑,對方內線防守人必須在補防東契奇和保護籃下中做出抉擇。

近三個賽季,換防成了聯盟中應對擋拆的主流模式。介於體型的優勢,一種更簡單粗暴的創造「空位」的方式出現了:利用假動作騙過防守球員後用後撤步投籃完成終結。面對小個陣容的球隊,東契奇的身高能讓他獲得足夠的空間和傳球視野。面對換防,小個後衛可能會宣告一次擋拆戰術的失敗,而東契奇則可能藉助身材和技術上的優勢將其完成。

高大型持球人的影響對防守人帶來更強的衝擊,而像盧卡東契奇面對對方的前鋒甚至內線的時候,身材也並不吃虧。這給了他更多的一對一選擇,讓「假掩護」變得更有優勢。

在東契奇持球進攻時,隊友伺機而動假裝從底角或是側翼走上前去掩護持球人,再快速向外線拉開。給東契奇提供更充分的啟動空間的同時,又不必擔心他會在對面鋒線和內線的錯位防守下吃虧,豐富了戰術靈活度,讓角色球員更加自在。

傳切配合和策應配合:新老風格內線的對決

傳切和策應這2大類配合可以放在一起來說,這兩項配合對於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極高的跑位要求。但又存在細微的差別:傳切配合是進攻隊員利用傳球、切入的技術組成簡單配合,通過不停地移動和恰到好處的傳球來製造機會

對於選擇切入的球員來說,時機非常重要。抓住防守上的破綻完成得分。而傳球人則要負責吸引防守,同時利用假動作轉移視線,為隊友創造接球機會。科爾的傳切體系讓勇士隊的比賽打得行雲流水,場上5名球員得以全部參與到進攻中來。

策應配合指由一名進攻球員來做軸,其他球員圍繞軸心跑位。這一戰術在本賽季的典型例子就是約基奇和他的掘金隊。作為一個有著細膩手感的歐洲中鋒,約基奇在場上就是個超級軸心。出色的身高臂展和傳球嗅覺讓他場均送出6.8次助攻。在戰術體系中,策應和傳切通常被放在一起。有了軸心後,球員只有不斷地移動來牽制防守,最有利的空位機會才能被創造出來

比如當年打得行雲流水的國王隊,不少老球迷還記得那個戰術的名字:普林斯頓,和他們的主教練阿德爾曼。普林斯頓體系的核心在於需要有一個會傳球的高個內線(比如韋伯)在罰球線附近做軸,其他4名球員拉開空間圍繞軸心跑位。擋拆、反跑和傳切,要想進攻打得流暢,所有球員都要具備水準以上的投籃和傳球能力。通過無數掩護和跑動來尋找內外線的機會。

而現在,已經沒有球隊在使用正統的普林斯頓體系了。作為21世紀初期傳切、策應打法的集大成者,普林斯頓體系被摒棄,在於對中鋒的要求實在太高。另外,繁密的穿插跑位更是對球員的傳球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現階段有細膩傳球能力的內線是在稀缺,想打出花樣實在太難。

金州勇士的升級版本:

少數能夠滿足這一打法要求的就是5年3個冠軍的金州勇士了格林扮演了其中的軸心位置,但體型更小,在防守端的機動性更強。這樣的軸心只是勇士隊戰術體系下的重要一環,但絕非是唯一的核心支柱。說白了,勇士隊的傳切和策應都更接近籃球的本質:把球放進籃筐。不拘泥於普林斯頓的大框架,而是追求極致的效率

在前幾個全員健康的賽季,格林最大的作用就被球迷戲稱為「弧頂發牌」的軸心站位。由格林在弧頂持球觀察,其他球員通過不斷的掩護和繞掩護找機會。即便是進攻水準逐年下降,但格林的傳球功底還是能確保在出機會的時候及時輸送到位。

但沒有了格林做軸,勇士還保留了其他進攻手段:庫裡持球擋拆,被包夾後傳給優秀的二傳手(伊戈達拉、格林、利文斯頓),由他們再傳給內線或射手完成終結。或在關鍵時刻直接擺出5小陣容推反擊,瘋狂地尋找三分球機會,這在過去是他們關鍵時刻的制勝戰術。

掘金隊:愛傳球的約老師是普林斯頓體系的「繼承者」嗎?

相比於曾經的宇宙勇,拿掘金隊來對比策應和傳切體系的變化更加合適。

全隊5人得分上雙,最高分的約基奇也就將將20.8分,全隊26.5次助攻全聯盟第4,13.59次失誤卻只排在聯盟24位。這不就是一個現代版的普林斯頓嗎?約老師目前會長傳球快攻,懂弧頂策應,在擋拆後可以外移做遠射,遇到小型內線能在籃下強吃對手,一手把掘金帶到現在的高度。

而掘金隊遇到的困難則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籃球風格變化。

掘金隊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效率還不夠高,他們的整體命中率處於聯盟第6的位置,但得分只在第18位。掘金隊的三分出手和命中都在聯盟的25名開外,約基奇搭上了一幫不怎麼擅長遠射的外線球員,進攻在各路三分大隊的對比之下就顯得讓人著急了。

目前為止,掘金隊的勝場建立在他們還不錯的防守效率上,約基奇利用體型去延堵傳球路線,鋒線群積極輪換來補上籃下防守的空檔,而一旦遇到快船隊這樣的超級進攻強隊,掘金隊的對轟就跟不上了。跑位能夠創造出來的機會,還要結合球員的個人能力來看。在效率至上的時候,追求過於精細化的跑位卻沒法在高效的得分領域(籃下、三分)貢獻太多,就很容易出現關鍵時刻啞火的局面。

跑位的變化,創造出更大的進攻空間

時代交替,新生代的球員們從前輩那裡接過權杖,用自己的籃球方式統治比賽。

金州勇士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球隊開始追逐三分球,隨之帶來的是利用跑位來創造出更大的進攻空間。經過對比可以得出幾點變化:

一、更高大的持球人正在改變擋拆藝術

以往,運球、傳球和控場的活往往是交到傳球優先的後衛手中,像克裡斯-保羅、拉簡-隆多和洛瑞這樣的控球者。儘管有魔術師這樣的先例,但身高超過2米的控球者仍是少數。

隨著各位置逐漸模糊,球隊開始發現大個控球者的好處:視野開拓不容易被限制、身高臂展更有利於出球、在對抗上佔據優勢,面對傳統的陣型時候能形成天然的錯位優勢。於是,東契奇、西蒙斯這樣的控球者開始佔據舞臺的中心位置。他們更難被限制,能夠輕鬆製造出一對一得分的機會而掛一下就走的假掩護開始流行起來

二、內線球員做軸心的戰術不再流行,但傳切、策應的戰術思想被更多球隊融合

內線球員逐漸成了吃餅和防守的角色,內線做唯一軸心打傳切和策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目前,內線軸心的作用在於增添更多的戰術可能性。在內線軸心,其他4名球員圍繞軸心跑位,做掩護和繞掩護找機會之外,更多的戰術體系被融入進來。無論是哪種體系,人動球動,內線策應,空切,無球跑位等戰術已經成為現代籃球戰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了。

換句話說,純粹的普林斯頓或三角進攻已經不存在了,但這兩種戰術的影響卻無處不在

三、無論哪種跑位,三分球的比例正在加大

在近幾個賽季總是不乏這樣的聲音:三分球太單調了或者三分球讓比賽變「軟」了,但三分球的上分速度之快又讓教練們不得不做出改變,這是必須要做的妥協。當馬刺隊或者灰熊隊都開始投起了三分球,就知道這樣的大勢已經不可阻擋。

在這樣的環境下,中投被認為是一種低效的選擇。除了在樣本更少的季後賽舞臺上發揮出一錘定音的作用外。常規賽,為中距離和其他2分投籃制定的跑位戰術幾乎難尋蹤影,同樣是2分,幹嘛不走籃下呢?而投籃則優先選擇三分球。

這就給跑位做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們要在三分線外和籃下油漆區快速做出抉擇。通過繞掩護的方式來擺脫防守人,然後到三分線等傳球,再抓住機會快速出手。現代的進攻體系下,已經很難有球隊主動放棄對三分球的探索。以往的跑位主要集中在三分線內,而現在在三分線附近及以外的跑位大幅度增加起來。

是球員們改變了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了球員。NBA的規則一直在變化,聰明的球員懂得順勢而為,而強勢的、跨時代的球員則促使聯盟改變風格,比如奧尼爾之於籃下進攻,庫裡之於持球三分進攻。其實,NBA的主題從未變過,追求更高效的產出一直是各球隊的核心追求,而跑位的變化正是最能反映出這些變與不變的「歷史年輪」。

相關焦點

  • 讓你「瞠目結舌」的籃球戰術
    老科點破的殺人誅心戰術啊。 這個估計很多人看過。我就憑印象回憶一下。 之前一次採訪中,科比自述在湖人的時候,他和奧尼爾研究過一種包夾戰術。 針對的對象不是對方的超級球星,而是進入合同年的潛力球員。 眾所周知,NBA裡合同年對球員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球員在合同年都跟打了雞血一樣。
  • 什麼是電梯門戰術?強到讓NBA禁止?
    今天分享:電梯門戰術視頻。
  • 在NBA這口「火鍋」裡,哈登變身小蠻椒
    而NBA賽場中,10個彪形大漢汗流浹背地為了一個只有巴掌大的籃球進行長達兩小時的肉搏對抗,但球場上的每一個戰術策略,都是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就連犯規也經常是戰術犯規。 NBA就是一個「大火鍋」,能夠包容下太多太多的內容,其滋味也能品出千萬種。要說這口大火鍋中的猛料,哈登絕對算得上是辣中的極品——朝天椒!
  • NBA五大球星坐騎!喬丹是山羊,科比是曼巴蛇,而庫裡卻有點特別
    NBA常規賽正在進行,近日有球迷創作出了一組NBA球星坐騎漫畫,每個球星的坐騎都有不同的含義在裡面,下面一起來看看!首先喬丹的坐騎是一隻山羊,堂堂nba籃球之神怎麼騎一隻山羊呢?原來這裡面的門道都在一組英語單詞裡!
  • 那些從國內籃球打進了NBA的有哪些人 你知道有幾個呢
    對於nba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非常清楚,這可以說是現如今籃球的殿堂了,不少人都是在nba之中開始喜歡上籃球,當然nba之中也看到了很多非常強悍的人物,也是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感動甚至是震撼。一直以來,nba就算是現如今最強的籃球聖地了,而當然其中也不乏很多國外的選手,而在其中,中國就有很多曾經在nba之中的選手,可以說能夠走進nba的中國選手,也是將很多的經驗帶回到了我能的國內。
  • 這些NBA球星們,都畢業於哪所大學?
    提到美國大學生籃球,就不得不提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是由美國各大學和學院組成的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各種體育項目聯賽,其中男子籃球自然是最受矚目的項目之一。
  • 一天投了808個三分,「三分至上」的時代在傷害籃球嗎?
    強者們依然繼承著傳統籃球的衣缽,靠著強硬的身體素質與個人技巧衝擊內線,用華麗矯健的姿勢突破上籃,伴隨著山呼海嘯的歡呼和青筋暴起的怒吼,說實在的,我個人認為那個時代的籃球觀賞性比現在強了不知多少倍!
  • 杜蘭特談論籃球戰術遭球爹教訓:我沒打過NBA也能破你的防守戰術
    而籃網球星杜蘭特非常鍾愛社交媒體,他特意邀請球爹參加了自己的播客節目,兩人進行了激烈爭論。杜蘭特邀請球爹參加了自己主持的《The ETCS》播客節目,他們就全場防守戰術進行了討論。杜蘭特認為成功防守的秘訣在於實行「全場緊逼防守」,而鮑爾自己反駁稱杜蘭特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 籃球場上最簡單的「錘子戰術」,你真的了解嗎?
    在群雄爭霸的NBA聯盟,更多球隊看重的是成績,而一支球隊想要取得優異成績,進攻戰術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尤為重要。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即使是偉大的麥可-喬丹也不能憑一己之力奪得總冠軍。一支球隊的進攻出色,就能調動防守的積極性,而一支球隊的戰術完成順利,得分就如同探囊取物如魚得水,取勝自然輕鬆得多。
  • 步行者中文網:今天跑位演練的是費城三寶,搭上Donald Sl
    今天跑位演練的是費城三寶,搭上Donald Sloan和Solomon Hill。Frank Vogel說,戰術層面球隊不會太複雜,都是些基礎的戰術跟費城差不多,只是稱呼不一樣,所以悟性高的話不需太長時間磨合。對了,Evan Turner練習穿那款 @李寧籃球 ?
  • NBA為什麼20年來,幾乎沒有一點進步,還退步?反自然規律啊
    而籃球這樣的團隊運動,無法用量化來衡量,所以就導致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我個人的觀點就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會應用到籃球中去,比如訓練器械、訓練方法,科學飲食,特別是計算機和大數據在訓練和比賽中的應用,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因此NBA的提升是全面的。
  • NBA已逐漸成為籃球的「代名詞」,而這樣的定義不無道理!
    說個最為簡單的,球員們在球場上追逐勝利,就是希望用球場表現展示自己,從而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最終實現利益上的收穫,至於籃球夢想,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定義籃球,籃球前列,NBA變化速度要遠超於整體籃球發展,前者也是促進籃球進步,能引導籃球發展的這項體育賽事,可見NBA有著其極為出色的運營之道,從而一步步領導到現在。
  • 推書:NBA籃球小說 總有一款適合你
    還有兩個月,NBA才能重新拉開大幕,那這兩個月裡,小編給大家推送幾本NBA籃球方面的小說,排名不分先後,純以個人喜好,推介書為正在連載中或剛完結。No.1:我想當巨星起點作家臨河羨魚翁著,簡介:我想當巨星,一個nba獨一無二的超級巨星!
  • 關於籃球,剛開始怎麼寫的一點思考
    我看籃球是從2013年那會兒上大學的時候,一直到工作以後的現在遊戲也扔了,空閒時間唯一的愛好的就看球,看別人評球。這個時間不算長,甚至說比較短。去年年初的時候正好有一段時間工作不那麼忙,就想還是寫點什麼吧,哪怕是自己淺顯的認知也可以。
  • 「滿滿的回憶殺」,細數NBA史上7大武林絕學
    而在籃球歷史已如此悠久下,聯盟無疑有著許多傳奇球星的武林絕學,這都是每個時代的球迷極為珍惜與回味無窮的記憶產物,有些後繼有人,持續在發揚光大;有的則已經失傳,逐漸消失在聯盟,未來想要復刻的難度越來越大。我們就以這篇就來簡單回顧一下NBA歷史上讓人嘆為武林絕學,滿滿的回憶殺!
  • 籃球常用戰術介紹:手槍戰術
    手槍戰術,這個在當今的職業籃球比賽上經常能看到,無論是NBA還是CBA,還是國際籃球。在去年的籃球世界盃,中國男籃的表現令人失望,李楠主帥的一些口號也成為了很多球迷們的笑柄,有「鑽石」、「牛角」、「西班牙」,其中也包括今天要提的「手槍」。但實際上,多數人都不懂「手槍」到底是什麼。
  • 幾種常見的籃球進攻戰術
    跑轟戰術跑轟戰術通常被當成是一種進攻戰術,但它實際上包含進攻與防禦兩方面的思考。跑轟戰術主要的關鍵在於快速進攻,球隊以半場運球方式,儘可能以最快的方式到達對方半場,之後快速出手投籃,以求得分,通常是以三分球進攻。
  • NBA球星尼克揚看了《籃球火》後,一句英文道出了網友的心聲
    還記得那些年關於籃球的電影電視劇嗎?它的神奇之處不比抗日神劇差,只要你是演員你就能從三分線起跳;只要你是明星,你就能全場百發百中,距離不是問題,只要你出手;在球場上,裁判算個毛。今天,就來看看那些年一起追過的籃球神劇。
  • 籃球比賽+垃圾分類 幼兒園「小球星」玩起花式籃球有模有樣
    △小球星。你看過NBA比賽,但你看過兒童「花式籃球」比賽嗎?12月1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兒童趣味籃球」運動會在重慶渝北區黃桷坪幼兒園舉行。「小球星」有模有樣地拍球、運球、彈跳、投籃,還在比賽中加入了「垃圾分類」的環節,玩起了「花式籃球」。運動會開始前,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儀式,小運動員代表和裁判員代表在國旗下宣誓。一聲哨音,黃桷坪幼兒園第三屆「趣味籃球友誼賽,垃圾分類新時尚」運動會正式拉開帷幕。運動會場上,充滿活力,迴蕩著孩子們的笑聲。
  • 籃球名校杜克大學,都出了哪些NBA球星?
    籃球名校杜克大學,都出了哪些NBA球星? 2019-07-05 12:29  杭州留學360 杜克大學籃球名人在」老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