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槍戰術,這個在當今的職業籃球比賽上經常能看到,無論是NBA還是CBA,還是國際籃球。在去年的籃球世界盃,中國男籃的表現令人失望,李楠主帥的一些口號也成為了很多球迷們的笑柄,有「鑽石」、「牛角」、「西班牙」,其中也包括今天要提的「手槍」。但實際上,多數人都不懂「手槍」到底是什麼。今天是周三,按照慣例,每周三我們都會給大家帶來籃球戰術解析。今天,我們就借著這個機會,介紹一下「手槍」到底是什麼。
之前我說過,很多戰術都是有代號的,場邊的教練或者是場上運球過半場的球員喊出某個口號,或者是做出某個動作,就是告訴大家執行這個戰術。「手槍」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戰術的代號。
「手槍」是一個戰術系列,這個名字的由來已無從考證。這個戰術系列也叫「21」,因為是1號位跟2號位之間做的一個配合。
先看一下基本打法:
這個戰術更多用於提前發動進攻(early offense),04-05賽季主打跑轟的太陽隊將其發揚光大,隨著NBA進入小球時代,用它的球隊也越來越多。1號位運球過半場,2、4、5號位落到弧頂,3號位落到無球側底角。1號位將球傳給2號位,然後2號位跟1號位做手遞手配合,1號位持球上籃。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很簡單。但這就是跑轟的特點所在,在防守球員歸位之前就發動進攻,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我想,這也就是「手槍」的來歷吧,輕快,好用,戰場上手拿著槍,隨時開槍。
當然,這個戰術也出現了很多種變化。畢竟籃球場上千變萬化,球員需要根據場上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就比如下面這種:
2號位接1號位傳球後,可以不跟1號位做手遞手,可以直接跟4號位發起擋拆。
在擋拆的過程當中,弱側也可以做一個無球掩護配合。
這是北控隊的一個回合,用的就是這樣一個變種:
雙掩護後STS(以獨行俠為例)
這是獨行俠隊用的一個戰術。1號位不把球傳給2號位,而是1號位跟2號位打擋拆,2號位拆到三分線外。5號位再給2號位做一個掩護,2號位出投三分的機會(這有一個專有名詞叫Screen-the-screener,給掩護的人掩護,簡稱STS)。
這是掩護質量不高之後的情況。2號位接球後,沒有投籃機會,他可以再跟5號位打一個擋拆:
也可以1號位直接跟5號位打擋拆:
雙掩護後分別拆開(以快船為例)
再看這個快船隊用的戰術。與前面不同的是,這個戰術4號位是落到底角的,不是落在弧頂。1號位把球傳給2號位,2、5號位給1號位做雙掩護,然後5號位順下,2號位外彈。
今天介紹的也僅僅只是「手槍」系列的一部分。「手槍」還會演變出很多種打法,這個我們以後有的是機會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