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經濟多元化的進程加快,尤其是電商行業更是「如魚得水」。網購成為了大眾的不得不選擇的購物方式,隨之衍生的「產品」就是阿里推出的支付寶,這種簡單而方便的支付方式也很快被消費者所接受。
十年前,支付寶沒有對手,但是在2014年騰訊推出了微信支付。之後微信和支付寶在國內市場佔據了94%的市場份額,說是壟斷了行動支付也不為過。
按照常理來說,央行的數字貨幣的測試應該由支付寶或者微信來擔當,畢竟穩定的市場和強大的網際網路巨頭的加持下,支付寶和微信更有話語權。但是根據前幾天央行的最新消息,數字貨幣的線上支付能力的測試交給了京東。這個結果讓很多人想不明白,馬雲也有點坐不住了。畢竟是行動支付的先驅者,電商行業的帶頭「大哥」。
為什麼央行沒有選擇實力更勝一籌的支付寶來運作數字貨幣的測試工作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其一,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時間螞蟻金服的上市風波,鬧得沸沸揚揚。支付寶的螞蟻金服想通過ABS不斷加槓桿,顛覆傳統金融,其風險可想而知。之所以在上市的關鍵時刻被叫停,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和央行的利害關係。在這個節骨眼上,央行也只能選擇比較保守的京東,來測試數字貨幣。
其二,因為央行的測試地點是在江蘇。京東的劉強東本來就是江蘇人,有句話說得好,熟人好辦事。也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央行才把數字貨幣的測試資格給了京東。最起碼,江蘇人更容易能接受劉強東的京東,數字貨幣的測試會更加順利。
其三,劉強東的京東數科也在規劃著上市的計劃,雖然和螞蟻金服使用的手段和服務的大致方向都差不多。但是對於央行來說,劉強東的京東規模遠比馬雲的螞蟻金服小得多,所以一旦出現問題,還是在可控的範圍內。況且京東數科的能力也是數一數二的,並不差。
前幾天在雙十二購物節,京東發放了2000萬數字人民幣和10萬個紅包,從目前發布的數字人民幣的消費情況來看,京東數科並沒有讓我們失望,所以說,央行的選擇是對的。
話說回來,不管是馬雲,還是劉強東,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有競爭才有創新和發展。而央行和京東的合作,對馬雲來說也是一種鞭策,而對劉強東來說更是一種鼓勵。
不管怎麼說,數字貨幣的順利實施和測試結果的圓滿完成,都將被歷史所銘刻。按照當下的發展進度,數字貨幣將對行動支付領域進行大洗牌。未來是好還是壞,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在未來的行動支付中,微信、支付寶、數字人民幣,你會怎麼選?
低調超過美團、阿里,這家民營企業市值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