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孩子是騙局?別讓錯誤的教育方式毀掉孩子的一生

2020-10-06 阿凱媽媽

文/阿凱媽媽

窮養孩子的理念曾經一度盛行,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窮養似乎成了唯一正確的標準。然而事實上,窮養孩子的弊大於利,對孩子的負面傷害不容忽視。相關研究證明:童年的貧窮將會給人的一生留下深刻的烙印,讓孩子無法在以後的人生中獲得真正的快樂。

李先生是窮養孩子的忠實擁護者,他和愛人收入不錯,但是孩子出生後一直堅持著樸素的生活作風,害怕優越的家庭環境讓兒子沒有上進心。李先生一直灌輸給4歲的兒子自己家裡條件不好的理念,本意是讓兒子能夠懂事聽話,好好學習。但是沒想到兒子反而變得非常不自信,被欺負了也不敢開口。

最近幼兒園開學後,李先生的兒子就和小夥伴發生了衝突。原來別的小朋友開學都有新衣服和新書包,只有他還在用舊的,引發了同學們的嘲笑和排擠。看著幼兒園監控中,兒子一個人孤零零的獨來獨往,被同學排擠也不敢爭辯,李先生懊悔極了:「難道窮養孩子不對嗎?」

過去的年代物質水平比較貧乏,人們的生活普遍窮困,窮養孩子也因此成了備受推崇的教育理念。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收入增加了許多,如果此時還刻意窮養孩子,苛待孩子的生活水平,無疑是十分不合理的。那麼,究竟怎樣的教育才是適合孩子的好教育呢?

一、為什麼傳統教育認為要窮養孩子?

傳統教育賦予了「窮養」孩子很多積極的意義,這是由當時的社會現狀和經濟水平所決定的。好的教育應該與時俱進,貼合當下的發展狀態。

1、艱苦樸素的作風。

窮養孩子可以讓孩子習慣貧窮的生活,養成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避免浪費奢侈。因此許多家長刻意隱瞞自己的收入,故意讓孩子生活在樸素的環境中,人為了降低孩子的生活水平,反而激發了孩子對於充沛物質的欲望。

2、抗挫折能力。

有些家長認為窮養孩子可以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讓孩子遇到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因此變得堅強勇敢、不懼失敗。然而這些家長忽略了孩子的自身發展規律,人為的拔苗助長,強迫孩子早熟,對孩子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正面。

3、增加責任感。

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窮人孩子早當家」,窮養的孩子可以更能了解到家長的幸苦,早早的學會為家庭負責,具有強大的責任感。其實這種想法有些片面,責任感的培養需要多個方面的聯動,並不是「貧窮」一項就能達到的。

二、窮養孩子有哪些危害?

窮養孩子除了會讓孩子無法享受到應有的快樂童年,也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嚴重傷害。讓孩子降低自我認知,縮小了自己的內心體驗,變得不敢去爭取。

1、感覺低人一等。

有些家長經常叮囑孩子自己家裡非常窮,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在社交中受到欺負也不敢發聲,遇到屬於自己的機會也不敢爭取,從心底裡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2、無力享受好的生活。

窮養的孩子習慣了儉樸的生活,並且在內心認定了自己「窮」,這個思想上的烙印將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即便孩子以後擁有了錢財,也沒有辦法放心的去享受生活,反而會從心裡覺得忐忑,讓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

3、不看重自我。

窮養的孩子往往不看重自我感受,忽略了內心的真實訴求,一切以利益為先。這樣的孩子內心力量會比較渺小,缺乏對自己的認同,凡事以委屈自我為優先項,無法達到內心的真正強大和滿足。

父母一直強調家庭條件的貧窮,本意是想促使孩子變得堅強來改變命運。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以承擔這種情緒,反而會變得失去了信念,甚至會自暴自棄。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理念,取其精華,讓孩子在真正適合的教育中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一味的窮養或者是無條件滿足的富養,都不是真正適合的教育方式。好的教育,應該是尊重孩子的內心感受,適應孩子的發展需求,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信任。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家裡貧窮,也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是堂堂正正的掙錢,暫時的貧困並不能決定人生。讓孩子不必擔憂家裡的經濟,父母會盡最大可能養育他長大成人。

若是家庭條件優越,那麼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家裡的富足是父母的努力,並不意味著你也可以擁有。鼓勵孩子自己去開創自己的未來,學會用勞動來滿足自己的心願。

2、教給孩子悲憫之心。

無論窮富,家長都應該教會孩子悲憫之心,讓孩子具有共情能力,能夠理解他人的不幸。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與一些公益活動,讓孩子親自接觸一些生活貧困的人。鼓勵孩子進行思考,用悲憫讓孩子學會責任和獨立。

3、讓孩子懂得分享。

家長可以教育孩子樂於分享,不要害怕失去。樂於分享的孩子,往往內心充盈,擁有強大的力量和底氣。分享也可以讓孩子變得大氣開朗,思考問題更具有全面性。

幼兒其實對於窮富並沒有什麼概念,家長也無需過於強調這一點。只要教育孩子不浪費、不奢侈、愛惜糧食,教會孩子合理的看待物質差距,同樣可以讓孩子具有優秀的品質。

北京師範大學的李君教授認為:「窮養孩子重在培養堅強的意志和責任感,而不是在物質上苛待孩子。

因此家長應該更多的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採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通過苛待孩子的方式人為的給孩子製造苦難,否則將會給孩子留下一生無法消除的陰影。

您是窮養孩子嗎?您的教育方式是怎樣的?歡迎各位家長分享自己的經驗。

相關焦點

  • 孩子需要「窮養」?別弄錯了!這兩種方式的窮養或毀掉孩子的一生
    很多人的經濟條件開始慢慢地變好了,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孩子的教育當中,一些家長主張富養孩子;而一些家長則主張窮養孩子,對自己的家境進行刻意的隱瞞,希望孩子能夠從小學會勤儉節約可以更好地自力更生。但其實長時間窮養孩子,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甚至會讓他的心態出現變化。
  • 永遠別讓孩子穿「舊衣服」,錯誤的「窮養」,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因此,張女士的孩子變得格外內向和自卑,既不敢主動去交朋友,即使別人和他主動聊天,表現也是唯唯諾諾無法露出熱情開朗的一面。對於張女士的帖子,有網友在下面直接點評:永遠別讓孩子穿"舊衣服",因為錯誤的"窮養"對孩子的傷害很大。有哪些是錯誤的窮養方式?
  • 再窮不能窮孩子?「窮養富養」的2個誤區,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
    」的教育觀點,這讓很多父母覺得「窮養孩子」是對孩子的磨鍊,是我們家長送給他們的能讓他們走向獨立的一筆財富。所以家長們的教育理念也實現了從「富養孩子」到「窮養孩子」的轉變。還是應該像原來一樣「窮養」孩子,注重對孩子精神的培養而忽略孩子的物質生活。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分別存在利弊的,所以不管家長如何選擇都要避開兩種教育方式的誤區。
  • 家長應該怎麼培養孩子?不要讓錯誤的方式毀掉孩子的一生
    這是一個越來越重視孩子素質教育的年代,所有的父母都在苦苦思索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這個成功不僅僅意味著事業的成功,更多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在生活、事業、學習和為人處世上都能成功,希望孩子全方位的發展,具備多項技能。
  • 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從窮養開始
    很多家長認為「窮養」可以鍛鍊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但心理老師卻發現越來越多的窮家孩子出現「金錢焦慮」。雖然窮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孩子驕縱奢侈的可能,但更多的家長把過度窮養變成「精神窮養」。「精神窮養」易造成自卑、抗壓性差、格局眼界小、內心孤僻和過度敏感等性格缺陷,這些負面像藤蔓死死糾纏在骨子裡,伴隨孩子們終身。
  • 被「窮養」的男孩,會毀掉他的一生(父母要看看)
    飯畢剛剛走出餐廳門口,那位發小就迫不及待地向眾人炫耀起剛才從餐廳「繳獲」的叉子、勺子等各種戰利品,絲毫不懼周遭朋友們鄙夷的目光。每每與家人去參加他人的婚禮,他們總能從宴席上「賺」回來一套未拆封的消毒餐具和各種喜宴上留下的飲料、香菸。就算是閒來無事他去網吧上網,都可以在他人不注意的時候用隨身攜帶的小刀把耳機的線割掉帶回家裡備用。
  • 別讓「作秀式窮養」毀掉孩子
    有人誇讚這位母親高明的教育方式,卻也有不少人抨擊她不應該故意欺騙孩子。這個詞就是——「窮養」。關於窮養還是富養的話題,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爭議的話題。有些父母提倡應該給孩子最好的,這樣才能培養他的審美觀,尤其對於女孩子來說,長大才不會被小恩小惠所迷惑。但堅持窮養的父母所持的觀點卻同他們完全不同。
  • 我國三大教育騙局,正一步步毀掉孩子,還有父母盲目吹捧
    文|好孕姐對家長來說,教育好孩子,是上天賦予的責任,必須要盡心盡力。不過,近些年屢屢傳出教育失敗的案例,比如2018年,國內一對家長帶8歲孩子去旅遊,航班上孩子不斷騷擾其他乘客,引發罵戰;某13歲中學生跳樓案件等等。目前國內教育理念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國外也有一些教育理念傳到我國,如此多教育理論教家長怎麼把孩子教育好,為什麼還會有很多失敗的教育案例?
  • 別讓你「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
    別讓你「自以為是」的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文:高能能1文學院的老師在課堂上給大家分享了一件最近親身經歷的事兒:鄰居家孩子媽媽來請教她,怎麼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呢?可當人爹媽的全然不理會這些,畢竟一個小孩子的認知遠遠不及一個成年人,更何況這個什麼都是不知道的「傻孩子」還是自己的娃兒,怎麼可以放過這個「為人師」的好機會。於是便打著教育的旗號對孩子橫加幹涉,用自己「自以為是」的理念,毀了孩子一生。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 你還在窮養孩子嗎?小心害了孩子一生
    在很多老一輩人的觀念中,孩子就應該窮養,以便讓他們學習刻骨耐勞和節儉的美德。但是窮養真的是對孩子最好的育兒方案嗎?根據研究發現,窮養的孩子更容易自卑和產生焦慮情緒,甚至在面對委屈的時候傾向於選擇忍氣吞聲,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也不擅於爭取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力,總是認為自己配不上這個配不上那個等。看到這麼多負面的後果,你還認為孩子應該窮養嗎?
  • 戚薇「富養」女兒,李小璐「窮養」女兒,如今兩個孩子差距明顯
    很多人覺得窮養孩子好,窮養長大的孩子,會比普通孩子更懂得珍惜,但其實窮養孩子也是存在不少弊端的。窮養長大的孩子,的確很懂得珍惜,可是如果家長掌握不好分寸的話,是很容易培養出一個自卑且沒有遠見的孩子。至於富養孩子,也是有利有弊的。富養長大的孩子,的確可以見到更大的世面,也的確會因為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而成為更出色的人。但是,富養長大的孩子,也很有可能會變得鋪張浪費,很可能會不懂珍惜,也可能會非常任性,被家長寵壞,最終走上錯誤的道路。
  •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毀掉孩子的一生現在眾多家庭裡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孩子」成了一個家庭中的核心,作為父母,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為什麼說「別讓你的驕傲,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有些家庭裡家庭關係並不是那麼和諧在父母心中,「如果不選擇這些職業,組建這樣的家庭」,那麼他們的面子和一生驕傲該如何存放。這樣的現象,相信大家是知道的,其實孩子選擇怎樣的人生,過怎樣的生活,是他(她)們的選擇。也許你們用自己的能力驕傲的過了一生,可是強迫自己的孩子去選擇不喜歡的一生,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 11種愚蠢的教育習慣,毀掉孩子一生
    2.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後果:寶寶將來絕對思維錯亂,沒有底線。3.父母經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後果:將來父母感情破裂離婚時,孩子一點都不意外。4.孩子要多少零錢都照給不誤,也不要自己幹活掙錢,千萬別節省,別像父母當年一樣受苦受累。
  • 教育最大的騙局,正在毀掉孩子!
    關於教育的三個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扭曲著孩子的成長。釋放天性。在電影院裡,當大家都在認真觀影時,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大笑一聲,鬧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而他的媽媽就坐在旁邊不管不問。旁邊的一個大人受不了,讓孩子的媽媽說管一下孩子。這位媽媽卻說「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啊,我不能抑制他的天性。」
  • 有男孩的家庭,無論經濟條件如何,最好別在4個方面窮養孩子
    窮養兒,富養女。關於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一直都是一個讓家長們分外糾結的問題。因為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如果我們掌握不好最佳方法,那孩子以後的人生就可能會被我們毀掉。如果要太富養孩子的話,孩子是很可能會被寵壞的。可教育男孩也不能處處都窮養,如果家長在每個方面都堅持窮養男孩的話,孩子將來很難有出息。
  • 小S因469元項鍊罰跪女兒: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
    在家庭經濟能力尚可的情況下,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為什麼不要刻意窮養在全民富養的年代,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生活以及教育問題,抱有這樣的態度:花錢絕不手軟!這種情況下,父母不富養孩子,而選擇窮養孩子,確實有「慧眼獨具」的感jio。沒錯,舉全家之力供養一個孩子的富養模式,確實弊端多多;但,明明有錢卻不捨得給孩子花,同樣不對!
  • 李玫瑾:新型「教育騙局」正在毀掉孩子,但很多父母仍然信以為真
    李玫瑾:新型「教育騙局」正在毀掉孩子,但很多父母仍然信以為真對於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始終不能找到一個完完全全最適合孩子的方式,於是有些父母就信任某些所謂的「快樂教育、釋放天性」,但是在李玫瑾教授看來,這種教育方式完全就是一個新型「教育騙局」,但無奈很多父母仍然信以為真。
  • 新生兒父母十大教育方法可能毀掉孩子一生
    原標題:父母十大做法毀掉孩子一生  一、永遠不要讚美他。無論他有什麼優點,無論這個優點多麼優秀。  二、永遠否定人而不是批評事情。孩子一犯錯誤就「究根」,這不是一件事情錯了,而是這個孩子完了,孩子曾犯過的錯誤全部背誦一遍,並堅定地下結論:將來,男必為盜,女必為娼!  三、永遠相信拳頭。棍棒出孝子,而且自己的孩子,打錯了也不要緊。  四、永遠不改自己的錯誤。不但不改,永遠不認帳,當場抓住都不認,急了瞪眼。  五、永遠不要跟孩子溝通。孩子懂什麼?溝通也沒有,我都知道!
  • 清華教授:這種「教育騙局」正在毀掉孩子,不少家長還信以為真
    但如果你盲目照搬了,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清華教授:這種「教育騙局」正在毀掉孩子,不少家長還信以為真一位清華教授在演講時怒斥:中國教育存在的最大騙局,就是被人誤解的「快樂教育」,正在一步步扭曲著中國孩子的成長,就像一種「新型癌症」,迅速席捲而來,毀了無數孩子。
  • 大小s養娃方式截然不同,被小s「窮養」的孩子,現狀怎麼樣
    現在很多人開始「富養」孩子,家長甚至省吃儉用,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但有些人也依然堅守「窮養」孩子的原則,平時除了正常的開銷,不會給孩子買一些特別昂貴的東西,並且會教育孩子省吃儉用。而家長的教育方式一般跟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有這麼一對明星姐妹,她們養育孩子的方式卻一點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