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國際教育圈都會更新迭代。
2020年雖然是個特殊的年份,但是國際教育發展的步伐卻沒有停滯,新開的國際學校和分校也是遍地開花。
據播播老師不完全統計,目前上海16個區已經有130餘所國際化學校,遍布上海的各個角落。這些國際化學校不僅有美高、AP、IB、A-Level、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流國際課程,還有紐西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各式各樣的小眾國際課程。
可以說,在上海的國際化教育舞臺上,是真正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那麼多的國際學校,上海國際學校入學條件是什麼呢?非戶籍如何選擇呢?
家長們又該應該如何選擇呢?
國際學校簡介
外籍子女學校
只招收純外籍學生,不收中國籍學生的國際學校,全英文授課,不參加高考,只參加國外的AP、A-Level或SAT考試,即可直接申請國外大學。
特點:班主任及各課老師均為外教,中教可能只負責教中文。學校氛圍活潑西化,學生們平時的交流語言為英語,學校注重各類活動,相當於把國外學校全套搬到中國。
孩子不僅能在一個全英文環境中學習,且在一個純歐美的文化環境中,未來孩子能順利的融入歐美的國際文化。
私立國際學校
對於學生的戶籍沒有要求,採用全英文授課,不參加高考,學習國際課程。一旦拿到國際通用的高中文憑,即可以直接申請國外大學,不需再參加當地的大學會考即可直接入學。(目前選擇國際高中最多的一類)
特點:中國團隊管理體制,中教居多,英語及部分文科由外教授課,理科由中教授課。也有學校所有學科都由外教授課,管理團隊仍為中方。校內雙重文化,學生平時既說英文也說中文。
優勢:班主任和家長溝通及時且密切;校園文化中既有中國根,又能接受國際課程與理念。
劣勢: 知名的好學校申請人數越來越多,名額有限,很難擠進門,入學後可能競爭依然很激烈,學習強度大。新成立的學校又很難判定優劣。(如果您想要諮詢關於國際學校的全面信息,請撥打18930844524;或添加擇校小助手[ID:yb114zhushou]為好友,進行一對一諮詢)
公立學校開設的國際部
通過中考成績作為錄取條件。大部分招生以滬籍學生為主,不參加高考,需要完成開設的中國課程,並通過參加AP考試、SAT考試和託福考試,申請到國外大學就讀。
由於國家規定公立學校國際部收費標準需等同非國際部,導致一批國際部經濟上無法運營而退出這個舞臺,留下的國際部對學生入學要求非常高,要求中考需達到重點分數線。國際部的氛圍會更為傳統,不乏學習認真努力的學生。
但是中考需達到提前錄取線,不然進不去!
國際課程(中心)
通常是隸屬於國內教育機構,但有獨立的校園。通過國際課程認證機構註冊,並以該課程作為教學主體,採用由雙語向全英語授課過渡的教學方式,(此類學校較多以A-Level、IGCSE課程教學為主。)
戶籍限制
但在嚴控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背景下,沒有當地戶口的打工子女上學門檻越來越高,來滬打拼不易,孩子上海上學更難。
除了最基本的居住證社保要求,上海幼兒園入學還有額外的「隨遷子女積分打分表」,按父母在本區繳納社保、有住房等條件打分,然後優先安排分數高的外地子女入學。
不同的區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
靜安區最重視家長的上海居住證積分達標,一旦達標就有120分的基礎分,比未達標整整多80分!五個區中,只有黃浦區非滬籍居住證積分滿了120標準分就不用參與打分,滿標準分值優先一級錄取;嘉定區由各街鎮根據自己的學位情況劃定積分標準,每個街鎮的打分劃線都不一樣;奉賢是唯一有減分政策的區,今年開始還會取消加分政策得分的5分!……可以看到相對於本地學生來說,外地學生和在上海生活的非滬籍學生的家長都面臨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有不少家長另闢蹊徑,尋找既能讓孩子在上海上學,又能夠讓孩子得到優質教育。
國際教育,近年來因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日益成熟的教育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尤其是上海的國際學校,近年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吸引了眾多家長的目光。
現在不僅僅是本地的家庭選擇上海國際學校,還有更多非滬籍家庭選擇就讀,不再將「高考作為孩子唯一的出路」,限制也沒有公辦學校那麼多。
那麼非滬家庭上上海的國際學校有沒有什麼限制呢?
關於家長們最關心的這個問題,學習君幫家長們匯總了一下:
1. 外地中國籍學生,不能考的兩類上海國際學校:
公立學校國際部(如:華師大二附中)
純外籍國際學校(如:惠靈頓、德威)
2. 外地中國籍學生,可以考的兩類上海國際學校:
民辦國際學校(如:星河灣、領科)
中外合辦國際學校(如:七寶德懷特)
上海國際學校入學條件
條件一:國籍
上海的國際學校類別:
外籍子女學校:只招收純外籍學生,不收中國籍學生的國際學校。
私立學校:對於學生的戶籍沒有要求。
公立學校國際部:通過中考成績作為錄取條件,大部分以滬籍學生為主。
國際課程(中心):通常是隸屬於國內教育機構,但有獨立的校園。
條件二:分數
私立學校則一般分為上海生源和非上海生源兩種。
若是上海生源那就直接參加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即可,而分數達到市統一規定的高中「提前錄取」最低分數線即可。
而非上海生源的學生則沒有中考分數的限制,只需要參加該校自主招生的筆試和面試。
條件三:社保、暫住證
關於入讀國際學校是否需要居住證,不同學段情況是不同的。
對於小學和初中的義務教育階段,家長需要居住證和社保,孩子也需要居住證,才可以在上海申請入讀民辦國際學校,這是必要條件,沒有居住證和社保學校也是無法辦理入學手續的。
對於高中的非義務教育階段,則不再限制戶籍,非滬籍學生的申請也無須提供居住證等條件,孩子通過學校的入學考試即可入讀。
TIPS:居住證的辦理需要至少半年社保,所以需要至少提前半年準備。同時,滿足居住證等條件,也可以在上海入讀公立學校,如果有在上海上學的規劃,社保和居住證務必要提前準備。
條件四:入學測試(筆試+面試)
自主招生的筆試和面試是大多數學校主要的入學條件,筆試考核的科目大部分為數學、英語和科學等,面談的內容豐富、形式靈活,能多角度地對孩子們進行評測。
從名校面試題來看,考查方式十分靈活,看重孩子6歲敏感期語言表達,數理邏輯、行為習慣、情緒情感、團隊合作、運動協調、生活常識等多項綜合能力的考察,很多孩子為了考入理想的學校,會從中班甚至小班就開始就進行相應的準備和訓練。
鑑於這種情況,家長平時應多陪孩子閱讀,鼓勵孩子多開口,培養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敏感、好奇、觀察、思維、記憶等等,這都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和想像力的提升,但切忌進行刷題式的突擊準備。
tips:國際學校錄取除了「靠成績說話」,軟實力也是國際學校非常看中的一點,學生的軟實力不僅代表其興趣和特長所在,還能看出他對未來規劃的格局大小。
學制與轉插班:上海的小學學制是體制內5年,初中4年;而外地很多小學是小學6年,初中3年。所以外地家長在學生6年級畢業後,想要來上海讀初中,其實這個時候已經不屬於小升初,而是屬於6年級轉插班。所以想要在上海讀初中的話,5年級就要準備上海的小升初活動。上海的高中一般是三年,但國際高中的學制是不固定的,按照學制可以分為三種:三年制、三年半制、四年制。轉插班其實很簡單,一般來講,有兩個時間節點,春季的話就是5、6月份,秋季的話是在12、1月份。光學制這一點,就會有很多家長搞不清楚,可能原本覺得現在是初二,還不是很著急。但這個時候馬上就要面臨擇校和升學了,而外地家長完全沒有這個意識,所以就會錯過升學擇校的最佳時期。此外,非滬籍學生想就讀國際學校,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放棄國內學籍,只拿國外學籍;二是保留國內學籍、雙學籍準備,即參加高考又打算出國。很多家長傾向於雙學籍準備,但是學生學習壓力會很大,不僅要學習國外課程知識,還要學習國內課程知識,參加會考、高考等,雙向學習學生會比拿國外學籍的同學來說更辛苦。
國際學校應該如何選擇呢?
為什麼選擇國際教育?送孩子去國際學校?相信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但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
那這麼多選擇,家長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在選擇國際學校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綜合情況(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性格、未來的目標)+留學目標大學的具體招生要求+學校開設課程的具體情況去了解。
第一步:選方向和課程
首先就要學生確定自己之後想去哪一個國家。
>>>>IB
從小寶寶到高中生都可以學的「成熟」、「國際化」「精英」教育體系,是非常精英化的教育體系。
學生持有IB高中畢業文憑,可以直接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大學,在面試時尤其具有競爭力,不少名校還為IB學生提供許多優惠政策,如學分可以帶到大學,優秀學生可免修大一課程等。
適合對象:全面而全能的孩子,且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體系、做到時間管理、自我管控,閱讀量,英文水平高。
>>>>A-level
英國高中課程,是英國全民課程體系,是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就像我國的高考一樣,A-Level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擁有A-Level課程成績,可以申請英國本土大學和美國,澳洲等其他國家大學,全球不同大學,不同專業的入學標準對於A-Level的成績要求不盡相同。
適合對象:如果孩子的小學初中都在體制內,高中才轉的國際課程的話,A-level是最容易銜接和適應的。另外,假如家長已經決定了要接受英系教育的話,A-level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更多相關文章點擊查看:英國留學迎來大爆發!A-Level學校火到爆?滬上A-Level課程方向有哪些優質國際學校?
>>>>AP
AP不是一種課程體系,只是美國大學課程的高中預修。
但只有AP是能夠抵換大學課程學分的,例如你在高中學了AP微積分,而且分數不錯的話,你可以抵大學的微積分學分。
增加GPA成績。平均每門AP課程成績可增加GPA分值0.1分。而GPA恰恰是美國一流大學錄取學生時的第一考慮要素。
適合對象:在標化、GPA等也很優秀,這樣加上AP就更好,如果其他的都不行,那麼AP幾乎沒有作用。另外如果要申請美國30名以內的大學,四門以上才有用,最好是滿分,而且AP課程的選擇一定要文理平衡。
嚴格意義上來說,IB,A-Level是學術課程;AP,跟SAT,託福一樣是標準化考試課程。
雖然三大主流課程IB、美高+AP、A-Level被全球名校接受度高,但學生如果已經對留學國家很明確,再更有針對性的選擇意向國家所認可的課程體系,如常見澳大利亞的VCE課程、加拿大BC省課程等,未來在申請意向國家大學時會更加順利。
第二步:看學校
選好了方向,就要開始看對應方向所適合的學校了。
1、看生源。
孩子在國際學校學習,優秀的同學可以形成更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考察生源可從學校的錄取率和錄取門檻來看,同時外學生比例、在校學生人數、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也是值得考慮的方面。
2、學校資源和背景。
一個學校資源豐富,那麼不僅能提供學生優質的師資,並且會有各種資源提供給學生,例如優質的夏令營,升學指導,與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合作。
3、學校的風格是否適合。
有些學校學習抓得非常緊,作業量也不少,學業壓力較大,學習並不輕鬆。有些學校會更注重活動及各方面的發展,老師不會打電話總說分數的事。有的家長認為學習就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長更希望孩子快樂,全面發展。那麼您在選擇時需要做一定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