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推廣」即可充值成為VIP會員
「好了先講到這裡,我下次再給你細講。」浙江大學化學系分析測試平臺主任、浙江省化學會競賽委員會主任何巧紅教授接了二十分鐘電話,趕緊要把電話掛掉。這通叫何教授略頭疼的電話,那頭是她去年下半年偶然結識的「學生」。那上氣不接下氣的聲音,一直在問問題:「硼酸為什麼寫成H3BO3?是不是存在超氯酸?……」
跳轉閱讀→化學加網肖文華:呼籲國家儘快加大化學領域專業大資料庫建設的投入!
「去年十月份有一天,這個小孩來我們實驗平臺參觀,問了很多很多問題,一個人在實驗室的電鏡旁邊看了很長時間……」
何教授在大學當了30年老師,嘴裡說的這個「小孩」,真的是一個小小孩——袁萊維。
今年6歲半,京杭幼兒園大班在讀。
袁萊維。背後是他媽媽給他繪製的元素周期表
「我一次碰到這麼小、懂這麼多化學的學生。」因為對化學有如此深厚的興趣,袁萊維引起了這位大學教授的重視。
何教授馬上把小朋友推薦給了學軍中學拔尖創新辦公室副主任、金牌教練姚琪老師。姚老師給袁萊維找了一位學軍年輕的化學競賽教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黃山老師。
黃老師「扔」給袁萊維一本《無機化學》,讓他回去看書。從去年底開始,袁萊維大約每半個月去見一次黃老師。黃老師通常每節課提四個問題,與袁萊維一邊討論一邊學習。
2019年3月5日,我決定去見見這個想當化學家的小朋友。
浙江少兒圖書館二樓閱覽室,我很快就感到頭暈了。
這是採訪袁萊維之前就想到的結果,他只會對跟你聊化學感興趣。
一堂天馬行空的化學課開始了,講課的是2012年出生的袁萊維,他的教材是《基礎有機化學》;聽課的是1985年出生的我,年齡大到可以當袁萊維的媽,文科生。
《基礎有機化學》,袁萊維目前自學到這一章
「我們先從最簡單的甲酸開始講,甲乙丙酸為什麼能互溶?」
我自然答不上來。
小袁老師也不指望,自問自答:「因為它們都有羧酸基。」
他給我講的是有機化學。他自己學到第十四章。
「再來看看雜環吧。」
我心裡叫苦不迭。袁萊維的媽媽毛偉佳給我解了圍:「袁萊維,你看書看了大半小時了,眼睛休息一會兒。」
這中場休息也是必需。袁萊維看書多,今年年後已經戴上了眼鏡。鏡片看上去挺厚的。一問,度數果然不低:300度+散光。
當袁萊維進入看書模式的時候,他在一個平行世界裡:
他一定會需要紙和筆。紙上做的筆記對大部分人來講是密碼——不是化學分子式就是結構式。在袁萊維學習的過程中,旁人在一邊聊天,都不會對他產生任何影響。
在浙圖少兒館,在寫超氯酸分子式
袁萊維現在最喜歡的科學家是霍金。「霍金研究的太空宇宙是宏觀世界;他喜歡的的化學更多的是微觀世界,但是兩者很多地方是相通 。」
我問他:
「為什麼喜歡化學?」
「因為好玩。」
「你覺得化學是什麼?」
「化學是萬物的基礎。」
袁萊維對化學的這種理解,貫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這個身高115cm,體重38斤的小小夥子,在同齡孩子中算瘦小。
「吃飯的時候,你跟他說多吃點,聽不進去的。」跟袁萊維交流,你最好跟他講他喜歡的化學,「你今天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補充量夠不夠?」毛偉佳說。
2018年10月25日,袁萊維6歲生日前夕。
已經無法通過網絡搜索解答兒子在化學領域提出的問題,毛偉佳決定帶兒子去浙江大學化學系看看。
「我們也不認識化學系在哪個樓,一路找,找到圖書館。」袁萊維一眼看到圖書館裡的兩個模型:一個DNA,一個C-60(碳60)。再依照地圖,他很快找到了化學樓的位置。
袁萊維的化學基因哪裡來的?媽媽說「不知道」的時候,袁萊維幫她回答我:「我是基因突變了。」
毛偉佳是全職媽媽,先生是普通公司職員。再往前推,袁萊維媽媽爸爸都學文科,化學成績都不怎麼樣,對化學也不太有感。
「突變」的苗頭,出現在2017年6月。
那時候毛偉佳給兒子買了一本《兒童科學大百科》。
《兒童科學大百科》
袁萊維最喜歡的一頁就是「元素周期表」,上面介紹了門捷列夫發表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律。
袁萊維最愛的一頁,元素周期表
「在這之前,我不知道他對化學有興趣。」在成為化學超級少年之前,袁萊維的最愛是天氣預報,他對閃電和龍捲風情有獨鍾。不過他很快搞清楚了原理,於是體內有新的好奇種子在萌發。
「一開始他只是問我許多元素的字怎麼讀。」問著問著,毛偉佳發現有一天袁萊維開始背得出元素周期表了。「第幾族、第幾周期搞得清清楚楚。」毛偉佳也才知道,元素周期表有這麼豐富奇妙。
母子倆之後去了趟浙江圖書館,袁萊維自己選了兩本書——《化學元素綜論》、《基礎有機化學》。
書借來以後,袁萊維自己看書,有不懂他問媽媽。媽媽答不上來,上網查。直到娘招架不住,他們去了浙大玉泉校區。
袁萊維看書寫的筆記
毛偉佳琢磨,袁萊維強力的社交能力也是天生的。「誰也不像。」爸爸媽媽都沒有兒子能搭訕。
這種社交突破能力,可能把很多巧合湊到了袁萊維的人生地圖上。
「我其實也不知道到浙大該找什麼人,就想著帶他先來感受一下氣氛。」毛偉佳沒有想到兒子自己打開了一條路。
安安靜靜的實驗室裡,袁萊維走進去開始跟實驗室的小姐姐作自我介紹,表達他對化學的興趣,以及自己最近學到的知識:比如,預測元素周期表中119號、120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雜化軌道.
小姐姐很快被他吸住,聊著聊著,剛好何巧紅路過看見。據說袁萊維朝著何巧紅背元素周期表。
去年何巧紅遇到袁萊維的時候,消防栓上是他的筆記
「他對化學的興趣非常人所比。」何巧紅心裡只想一件事情,「希望保持他那份對化學的熱愛,不拔苗助長。」
今年春節前,為了感謝何教授,袁萊維要媽媽帶他再去玉泉校區找何教授。當時何何教授不在,袁萊維留下一張字條:
何老師您好!我是您介紹到學軍中學姚老師那去學化學的那個小朋友。快放假和過年了,我來看看您,但是您不在,我想跟您說,我現在在跟學軍的黃山老師學化學,非常開心,也非常非常謝謝您給我這個機會。
所以我要把我喜歡的棒棒糖分享給您。甜甜的讓您開心,謝謝!
袁萊維留給何巧紅的字條
我把這封信打出來的時候,也被這個小男生給甜到。
袁萊維的社交水平不止有暖男的一面。
前幾天,知道自己要接受採訪,袁萊維決定理個髮。他之前在爸爸老家嘉興理過一次發,15元,他記住了。
「他在杭州家裡的小區附近找理髮店,都要20塊錢剪個頭,他嫌貴。」毛偉佳說,小朋友連跑5家店,都差不多價格,他決定換個策略。
袁萊維走進最後一個詢價的理髮店,跟老闆娘說;「我在嘉興剪個頭只要15塊。」老闆娘意思是杭州沒有這個價格的。
小袁先生是不放棄的,他不卑不亢:「杭州不是浙江嗎?不屬於中國嗎?全中國要團結起來的。」
老闆娘吃不消這般曉之以理,「好好好,15塊給你剪。」
此前袁萊維頭髮長,喜歡扎小辮子。聽說要採訪,表示重視,決定去理髮
袁萊維是個天蠍男。離開化學,合上書本的時候,袁萊維就會回到一個6歲小男孩的狀態。什麼狀態呢?滿天蠍的。
固執
「他從小一根筋。」毛偉佳可以舉出無數例子,「小班時去極地海洋公園玩,走出門口的時候,他要求抱,我們沒有抱他。」袁萊維當時跟在爸爸媽媽身後走到車邊上。當大家準備上車回家的時候,他開始哭,他的要求是:你們必須重新走回到出口處,抱我到車庫來我才能走。不依他,他能哭個一兩小時。
毒舌
袁萊維去年參加過一個「天才計劃」的比賽,得了數學組的最高獎。
賽後有女記者採訪他,問他志向。他自然洪亮地說:「我長大了要當化學家。」
「那等你成名成家了,阿姨還來採訪你好不好?」
「不能。」
「為什麼呢?」
「因為那個時候你已經退休了呀。」
神秘
這個男孩子自然還有太多我們無法想像的內心世界。
離開圖書館的時候,我跟毛偉佳商量,要不要寫袁萊維的真名。毛偉佳問兒子:「袁萊維,阿姨寫把你寫到報紙上,用你自己的名字還是換個名字?」「自己的。」
萊維的名字,是爸爸取的,在德語中,這是「獅子」的意思。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章咪佳 (ID:qianjiangwanbao)
點擊下方關注化學加小程序
專業、方便、實用
投稿分享 | 轉載聯繫 | 廣告推廣 | 商務合作
聯繫化學加編輯部 :18676881059(手機/微信)
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
更多精彩,關注本號後,點擊菜單欄或回復字母查看
回復 V:Nature/Science 回復 W:有機化學
回復 T:科研動態 回復 i:美麗化學
回復 P:化工應用 回復 L:科普知識
回復 C:漫畫化學 回復 D:化學趣史
回復 F:化學視頻 回復 Z:科技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