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氧育的新知第93期推送
編譯 | 曹靜 圖 | 來源於網絡
資訊來源:澳大利亞獨立新聞網站對話
「我寶寶這個月體檢長了4斤重,身長增加了3cm, 你娃呢?」
「哎,我家的這個月好像都沒怎麼長啊,最近都在愁這事呢。」
一聽就知道,新手媽媽們剛去做了每月一次的例行體檢,又開始焦慮了。
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增長達標,是新手媽媽們最喜歡交流的話題。
孩子誕生的第一年,媽媽們會頻繁參考生長曲線圖來檢驗自己的育兒成果,如果身高、體重、頭圍不達標,很多媽媽都會有挫折感。
但其實,除了少部分情況外,大部分「不達標」的情況都是正常的,生長曲線圖只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參考標準。但孩子的具體發育情況如何,要結合多種因素來衡量。
嬰兒生長曲線圖是衡量什麼的?
嬰兒生長曲線圖測量:
體重
頭圍
身高
由世界衛生組織編制的嬰兒生長圖是根據19000名母乳餵養的兒童的綜合數據得出的,這些兒童分布在五個國家的五個不同城市中,他們都在最佳的餵養條件下長大。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和美國兒科學會(AAP)都建議,醫生給兩歲以下的嬰兒做體檢時,需使用世衛組織發布的嬰兒生長曲線圖。這一圖表分別有男孩版和女孩版,因為男孩的體重往往更重,增長也更快。
兒科醫生們在給寶寶測量完後,會在這張圖表上找出你家寶寶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的百分位數。例如,如果你家孩子體重在第75個百分位,那麼可以理解為,有75%的其他小女孩的體重比她輕。
什麼是「正常」百分比範圍,
什麼時候應該擔心?
不要擔心你寶寶的數據是否高於或低於平均水平。
因為世衛組織都是選取正常、健康的孩子的數據進行繪製的。
也就是說,在生長曲線圖的5條線當中,無論孩子的數據是處於最低的3%,還是處於最高的97%,都是正常發育的健康的孩子。
除了參考這張圖表,兒科醫生還會參考多種因素來考慮你的孩子的成長狀況,這些因素包括: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來觀察孩子的生長趨勢。
你寶寶的身體檢查結果。
你的孩子是否正處在重大的發育轉折期,如學爬、學站、學走等。
你的孩子是否有正常的睡眠和飲食。
寶寶的情緒是否正常,並且和父母的親子關係良好。
生長速度突然加快
如果醫生在綜合考慮了所有這些因素後仍然感到不對勁,他們會讓你知道的。
在嬰兒成長圖上,
更高的百分數最好嗎?
生長圖表上的讀數更高不一定是件好事,也不一定是壞事。
孩子的發育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因。如果父母體格高大、健壯,那孩子也更有可能讀數偏高。
人類在嬰兒期的體重增長最快。在4到6個月期間,大多數嬰兒的體重會增長到出生時的兩倍。到他們1歲時,體重則增長為出生時的3倍,身高也會增長約25釐米以上。
一歲到兩歲期間,這一快速生長趨勢才開始慢慢減緩。在這段期間,他們的體重通常只會增長2公斤左右,因此平均到每個月,很難稱量出寶寶體重的變化。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更活躍,但吃的量並不多。大多數兒童在2至5歲之間,繼續以這種比較平緩的速度增加體重。
如果你的孩子在連續幾次的體檢中體重迅速增加,醫生還會擔心餵食過量。
你可以和醫生討論給寶寶餵食的次數和頻率,以及防止過度餵養的方法。
如果你的寶寶在上次檢查後體重下降了很多,醫生可能會詢問他們的相關飲食情況,例如吃了什麼,吃了多少,是否有任何健康問題,比如慢性嘔吐或腹瀉,當然也要進行相關身體檢查。
了解頭圍圖
測量頭圍是衡量寶寶的大腦是否正常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兒科醫生通常只會給2歲以下的寶寶測量頭圍,因為頭部在囟門關閉後不會再長多少。
同樣,頭部的大小主要源自遺傳,所以如果父母的頭偏小,孩子也可能腦袋偏小,反之亦然。
為了測量寶寶的頭部,護士會在嬰兒前額最寬的部位,就在耳朵上方和後腦勺的中點,輕輕圍上一條測量帶。大多數寶寶不喜歡做這個測量,特別是當他們滿了9個月,開始對陌生人感到焦慮時。不過,別擔心,這個步驟很快,而且一點也不疼。
如果你寶寶的頭很小,醫生可能會擔心他們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或者他們的身體不能充分利用這些營養物質。但更有可能的是,醫生會注意到成長圖上孩子的體重和身高趨勢出現猛然下降,然後才會注意到頭部的偏小。
只有極少數情況,過小的頭部是大腦畸形的信號。
正確理解身高生長圖
嬰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成長最快。
嬰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約為50釐米。出生第一年內,身高增長速度最快,平均增長約20~25釐米。從兩歲到青春期,孩子的生長速度通常是每年增高5至7釐米。
如果,你的寶寶測量的身高值很高,而且體重也在迅速增加,你有可能給寶寶餵食太多或太頻繁了。醫生會詢問你寶寶的飲食習慣,如果有必要的話,他還會提出建議,教你如何避免餵食過量。例如,學會掌握寶寶的飢餓暗示,避免用餵奶來安撫寶寶的情緒等。
總之,新手媽媽們一方面要多學習,爭取科學育兒,一方面也不要過度解讀各類數據。
因為寶寶的發育狀況,受基因、環境、餵養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畢竟我們養的是孩子,而不是追求快速出欄、快速上市的小豬啊。
三步快速設置
☆星標☆
方便大家快速找到氧育
Copyright
氧育原創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