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2021-01-19 澎湃新聞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澎湃訊

2014-10-02 18:51 來源:澎湃新聞

       作為圖書編輯,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最近有什麼好看的書?薦書這種事,壓力很大的,閱讀是私人的,你覺得好看的書,別人可能並不這麼認同。

       長假來臨,不管宅在家,還是踏上旅程,總想有本書相伴。不要再問別人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了出版社編輯們在國慶長假讀的書,看看他們的書單,根據喜好做一份屬於自己的國慶書單吧。

顧曉清(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

長假回家針灸,沒打算看很多書。

重讀書:保羅·格雷厄姆《黑客與畫家》(做新的文庫有疑惑了,拿出來重看其實就是再找找「如果你不愛一件事,就不可能把它做得真正優秀,要是你很熱愛它,你就不可避免地會開發你自己的項目」的共鳴)

阿瑟·克勒曼《疾痛的故事》(平時很少意識到「身體」的存在,生病了才會想到善待它,疾痛連接著自我與社會)

新看的書:李婷《離線·開始遊戲》(朋友在《1024·人與機器共同進化》之後做的新Mook,依然是站在技術與人文的交叉路口)

植村直己《遠山在呼喚》(因為打算做一本介紹喜馬拉雅登山嚮導夏爾巴人的人類學著作,所以近來就養成了翻看登山紀實小說的新習慣,還挺好看的)


嶽衛華(新經典文化編輯)

南懷瑾《論語別裁》

時寒冰《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

翁貝託·艾柯《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

植村直己《遠山在呼喚》

渡邊淳一《紫陽花日記》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比目魚《刻小說的人》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

(我喜歡幾本書同時看,只看一本太累。)

朱志凌(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

蔣勳《蔣勳說宋詞》

餘西(浦睿文化編輯)

安·比蒂《紐約客》故事集第一本《一輛老式雷鳥》和最後一本《洛杉磯最後的古怪一日》。(估計這兩本看完,長假也差不多了。)



沈衛娟(南京大學出版社文化圖書編輯部編輯)

麥可·伍德《沉默之子》

菲利普·索萊爾斯《一部真正的小說——回憶錄》

劉宇婷(上海譯文出版社社科編輯)

傑弗裡·尤金尼德斯《中性》

遠藤周作《狐狸庵食道樂》

楊英姿(上海書店出版社編輯)

褚盟《謀殺的魅影》

蔡雅妮、張愛球《一人食》

翁貝託·艾柯《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

楊絳《洗澡》

張愛玲《小團圓》

陳文君(紅旗出版社編輯)

高軍《橄欖成渣》

A·S·拜雅特《隱之書》

E.T.A.霍夫曼《雄貓穆爾的生活觀》

伊姆雷·拉卡託斯《證明與反駁》


何家煒(99讀書人文化公司編輯)

劉志俠、盧嵐《青年梁宗岱》

黃運特《陳查理傳奇》

陳樂民《歐洲與中國》

阿德裡安娜·莫尼耶《奧岱翁街》


劉志凌(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張愛玲《少帥》

周向榮(灕江出版社編輯)

韋涅季克特·葉羅費耶夫《從莫斯科到佩圖什基》

亞當·瓦特《普魯斯特評傳》

海達·科瓦莉《寒星下的布拉格:1941-1968》

維舟《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格非《雪隱鷺鷥》

鄭越文(復旦大學出版社編輯)

羅傑·霍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

魏宏巖(浙江人民出版社編輯)

王人博《法的中國性》

袁曉琳(世紀文景編輯)

唐諾《八百萬零一種死法》

稻泉連《重生的書店: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

塗子沛《數據之巔》

顧錚《城市表情:19世紀至21世紀的都市攝影》

漢娜·阿倫特編《啟迪:本雅明文選》

保羅·法蘭奇

Betrayal in Paris:How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Led to China's Long Revolution


倪詠娟(商務印書館編輯)

高居翰《圖說中國繪畫史》

王鼎鈞《文學種子》

葛兆光《且借紙遁》

周方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編輯)

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失敗的帝國》

格羅斯主編《編輯人的世界》

託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

尼爾·弗格森《世界戰爭:二十世紀的衝突與西方的衰落》

餓發(楚塵文化營銷總監)

W. H. 奧登《奧登詩選》

格奧爾格·特拉克爾《特拉克爾全集》

竇蘋《酒譜》

蘇菲·卡爾《痛》


顧杏娣(廣西師大出版社上海貝貝特編輯)

葦岸《大地上的事情》

約翰・康諾利《失物之書》

奈吉爾·巴利《天真的人類學家》

妹尾河童《河童旅行素描本》

林夕《曾經——林夕九零前後》


索馬利亞(99讀書人文化公司出版編輯)

索爾·貝婁《拉維爾斯坦》

史蒂芬·金《寫作這回事》

E.L.多克託羅的《詩人的生活》

格非《雪隱鷺鷥》

陳宜楠(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

史景遷《曹寅與康熙》

蘇立文《中國藝術史》

葛兆光《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講》

安吉拉·卡特《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陳忠實《白鹿原》

張文禮(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

沈昌文《也無風雨也無晴》

陳燮君主編《紙》

《紫禁城》雜誌2014年第9期



陳詩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

孔飛力《叫魂》

閻連科《風雅頌》

章詒和《鄒氏女》

劉捷《花》

方方《漢口的滄桑往事》、《到廬山看老別墅》

羅貝託·波拉尼奧《地球上最後的夜晚》



劉瑋(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喬納森·弗蘭岑《自由》

張新穎《沈從文的後半生》

金宇澄《繁花》

沈從文《湘行集》

三崎亞記《鄰鎮戰爭》

谷崎潤一郎《臺所太平記》

松浦彌太郎《旅行的所在》

北島《給孩子的詩》

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亨利·馬西、內森·塞恩伯格《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陳以侃(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

約書亞·費裡斯

To Rise Again at a Decent Hour

亨利·詹姆斯

The Ambassadors


於伊莎(譯林出版社編輯)

李長聲《美在青苔》

查建英《弄潮兒》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懷舊的未來》

楊葵《過得去》

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古典神話》

楊學德《我在屋邨長大》

張雋(世紀文景文學編輯)

蔣曉雲《百年好合》

白石一文《一瞬之光》

安·比蒂《一輛老式雷鳥》

薩拉·沃特斯

The Paying Guest


安小羽(中央編譯出版社營銷主管)

張愛玲《少帥》

唐諾《八百萬零一種死法》

陳雪《蝴蝶》

艾莉森·威爾《伊莉莎白女王》

伊莉莎白·阿伯特《婚外》

楚戈《咖啡館裡的流浪民族》

蘿拉·穆爾維《公民凱恩》

木草草(讀客圖書編輯)

向田邦子《女人的食指》

小川洋子、河合隼雄《生きるとは、自分の物語をつくること》

Nam Le《THE BOAT》(這本最近重新在讀)

Doug Dorst、J.J.Abrams《S》

金宇澄《繁花》

劉峰穎(湖南文藝出版社營銷宣傳主管)

王躍文《愛曆元年》

關建(中信出版社編輯)

託尼·朱特《戰後歐洲史》

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

賈樟柯《天註定》



白明輝(未讀品牌總監)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德約科維奇:一發制勝》

鈴木成一《裝幀之美》

克萊爾·康威爾、利茲·霍格德、薩拉-簡·洛維特《你要愛上自己,給她飯吃,給她水喝,給她情書》

巴勃羅·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蘇靜主編《知日·料理之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編輯,書單

相關推薦

評論(28)

相關焦點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3本書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的編輯們提供給大家的一份書單,每月更新一期。在這本書中,作者描述它為以「臨界狀態為特徵的開放性場域」,衝繩人「需要持續性地生活在非常狀態之中」。從歷史的變遷到當下的災難,衝繩社會被不斷地拋入危機狀態的臨界線,但因此產生了足夠警醒的社會意識,衝繩有識之士一次次的呼籲,讓日本社會中被刻意遮蔽的臨界狀態不斷凸顯。看標題仿佛是一本專寫衝繩的書,其實「日本的教訓屬於人類」。歷史永遠不會重複,但是危機對人類的意義不會改變。
  • 出版人的冬季書單:40位社長、總編輯在讀的149本書
    【編者按】       繼王安憶、朱天文們的「作家夏天在讀什麼書」,姚大力、劉瑜們的「學者暑假讀了什麼書」,翻書黨的精品書單又來了!這回,是「出版人冬天在讀什麼書」,從響噹噹的三聯、商務、中華等老牌出版社,到藍獅子、磨鐵等新銳出版社,徐俊、吳曉波、沈浩波等39位出版人的在讀書單,都在這裡了。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4本書,中年人的童話故事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的編輯們提供給大家的一份書單,每月更新一期。巧合的是,本月大家在讀或讀過的書中,有幾本是童話或者關於童話的,且都是中年童話。班傑明·德雷爾(Benjamin Dreyer)大學畢業後機緣巧合地入了文字編輯這一行,在工作中為語言的魅力所俘獲,一晃三十年,如今已是蘭登書屋的副總裁、執行總編輯和文字總監。文字編輯(Copy Editor),指通常不涉及文章內容,僅負責將文字打磨得準確、清晰、更具表達力的編輯。聽起來並不高深莫測,要做好卻並不容易,甚至是一門略帶神秘色彩的技藝(唯一的已知法門是從童年時代就開始大量閱讀)。
  • 湃書單|夏日書展,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4本書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以及評論部的編輯們最近在讀或讀過的14本書,正值上海書展期間,希望能給大家一點逛展購書的指南。《光與暗的故事》選取了愛德華·霍普的18幅畫作,由17位作家每人選一幅配上一個故事(有一幅因為作家未能交稿而輪空了,就配給了作為組織者的勞倫斯·布洛克所寫的序言,列在故事開始之前)。這些作家們回應霍普的方式,自然也是體現著他們一貫的寫作風格。
  • 兩百多份書單告訴你:宣傳幹部在讀什麼書
    為了了解廣大宣傳幹部讀書的現狀,中國文明網微信訂閱號與「文明中國」微信矩陣成員聯合開展「宣傳幹部的春季書單」微信徵集活動,邀請各地宣傳部部長、文明辦主任曬書單。本次徵集從4月17日至4月22日,共收到來自26個省(區、市),涵蓋89個地市、43個縣的272位宣傳幹部(宣傳部部長或文明辦主任)提供的272份春季書單,包含圖書978部。
  • 國慶有書讀:32位教授學者最近在讀的110本歷史書
    一位接到「暑期在讀」書單徵集邀請的青年教師表示,有一種被檢查作業的感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徵集了32位學者近期在讀的110本書,歡迎諸位各取所需。提前祝各位假日愉快!本書即圍繞於此展開。羅志田先生是少數對近代中國有整體性思考的學者。此書以見之於行事的方式來展現近代的新舊之爭,具體、綿密而眼光四射。       2、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民國大家劉鹹炘曾說:「班、範而後,史識漸亡,作史者重朝政而忽民俗,詳實事而略虛風。」
  • 3人32本書,我們的書單分享
    分享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家已讀、在讀、將讀的書,不僅是我自己的,也有爸爸和孩子的。我和爸爸的比較聚焦,我集中於教育、父母成長,爸爸集中於經濟、金融。兒子的不確定方向,只要喜歡的、想讀的都可以讀,但我們儘量引導他讀經典。 我不建議孩子讀雞湯書,這對指導行動並沒有實際的長效的幫助。
  • 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4本書,中年人的童話故事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的編輯們提供給大家的一份書單,每月更新一期。巧合的是,本月大家在讀或讀過的書中,有幾本是童話或者關於童話的,且都是中年童話。
  • 國慶8天長假精選書單:商業營銷必讀的50本書
    國慶疫情防控不鬆懈,加上周邊好玩的地方並不多,當出門旅行已無法滿足時,只有通過讀書提升自己。國慶別人逛街我逛書,老少皆宜在家其樂融融,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推薦的增進幸福的好方法。在人類所有的娛樂休閒中,閱讀是唯一帶給人愉悅而非空虛的極簡生活方式,畢竟愛讀書的人運氣通常不會太差。在近期的讀書推薦中,有5G與人工智慧方面的,有職場方面,更有很多商業營銷方面的。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6本書(其實我們是來曬貓的)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編輯們的在讀書單,也是喵星人專場——中心裡的鏟屎官們請出各自的主子,來為自己在讀的書代言。因為我們發現,本部門大概是澎湃新聞裡人均擁有貓最多的一個部門。來,與我們一起擼貓,讀書。
  • 6-12歲必讀的《奇想文庫》,這8本書,32次入選中國推薦書單!
    這大概是市面上唯一一套32次入選國內各類專業閱讀機構推薦書單的兒童文學。不僅如此,兒童文學作家彭懿老師,著名兒童文學教授林文寶,兒童閱讀推廣人、特級教師周益民、冷玉斌、付雪蓮等紛紛發聲推薦。▲中國臺灣著名兒童文學教授、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林文寶老師推薦▲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冷玉斌老師推薦 團購信息《奇想文庫》全8冊,32次入選中國書單
  • 國慶書單!人民日報推薦給0-12歲孩子看的24本書,家長收藏
    國慶書單!人民日報推薦24本好書,適合0-12歲孩子閱讀,家長收藏離2020年結束不到100天了,國慶假期沒有出去玩的家長,不妨帶著孩子一起在家看書。書是孩子的精神糧食!孩子多閱讀書籍,可以發揮想像、開發智力、學會成長。不過家長要遵循幼兒身心發育規律,根據兒童發展特點和閱讀需求,為孩子選擇適齡書籍。
  • 3人32本書,我們的書單分享
    分享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家已讀、在讀、將讀的書,不僅是我自己的,也有爸爸和孩子的。我和爸爸的比較聚焦,我集中於教育、父母成長,爸爸集中於經濟、金融。兒子的不確定方向,只要喜歡的、想讀的都可以讀,但我們儘量引導他讀經典。 我不建議孩子讀雞湯書,這對指導行動並沒有實際的長效的幫助。
  • 猴年的第一本書:16位一線評論人的新年開工書單
    這份書單,來自於一個「評論人」微信群的日常讀書交流,最終我們選擇了16位活躍在媒體的評論人和專欄作家正在讀的書,用評論解讀中國的他們,在這份書單裡呈現了這份他們所理解的時代精神。李方(網際網路媒體人)在讀:《耶路撒冷三千年》( 西蒙•蒙蒂菲奧裡 著)推薦理由:一日七次郎,悉數為投降這本書的Kindle版超過10000頁,但絕對生動活潑。
  • 書單|讓這三本書治癒你的內在小孩
    推薦以下三本書,先學會自我排解吧。推薦書單1擁抱你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就是孩子般的敏感、直覺力、好奇心、想像力、天賦智慧和感受感覺的能力克裡希那南達&阿曼娜/著2家為何會傷人或許你看到這本書會覺得詫異
  • 書單推薦——5本書讓你明白如何讀書比讀什麼更重要
    這是我第一個主題閱讀——【如何閱讀】的推薦書單,總共有5本,都是我看過之後覺得能幫助建立正確閱讀習慣的書。只有懂得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讀書,才能打好基礎,更好更高效地去讀更多的書。我這個書單是有順序的,請按照順序讀哦。
  • 「四史」學習教育速遞‖必備書單來了!學好「四史」,這28本書你...
    「四史」學習教育速遞‖必備書單來了!學好「四史」,這28本書你值得擁有!元《鏗鏘序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王萌萌 著丨定價:32元《新漁陽裡六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成長之路》陳晨 著丨定價:32元《上海早晨——記中共創辦的第一所大學(1922—1927)》吳越 著丨定價:32元
  • 私藏書單|這6本書,讓你擁有強大的內心
    作者將自己和心理醫師的12周對話都完整錄音,每天回家聽著錄音,重溫自己的治療過程,讀者在讀的時候會有很強烈的現場感。從自費出版到熱賣40萬冊,這本溫暖的小書,在韓國創造了出版界的奇蹟。作者介紹:白世熙,1990年生於韓國首爾,文藝創作系畢業,有5年出版社工作經驗。
  • 徵集|HI,你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什麼?
    徵集|HI,你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什麼?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寧夏日報客戶端及寧夏日報微信公號自本日起至4月30日,面向廣大市民徵文「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如果您熱愛讀書,我們期待您將您近期讀過或在讀的一本書推薦於讀者,將您的所想所感分享於我們,讓我們一同在書香中品生活、讀人生。
  • 美國常青藤的學子都在讀什麼書
    在所有學校的數據中,《寫作風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是最頻繁出現的一本書,以3000多次的出現頻率高居榜首。第二位則是是柏拉圖的《理想國》(Republic);排第三的是鴻篇巨著,長達1500頁的醫學教科書《坎貝爾生物學》(Campbell Biology);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排在第四位。   與之相比,常春藤學生的書單則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