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安
閨蜜小麗已經懷孕八個多月了。前幾天小梨的表姐生娃了,因為胎兒缺氧,在生娃過程中,醫生給胎兒使用了產鉗,結果表姐家的娃臉上就莫名其妙的帶了一塊「鉗印」,看著白胖的小傢伙臉上帶著一塊印記,小梨開始擔心了,如果自己生娃時也要用產鉗,會不會也會給娃留下印記呢?
一直打算自然生產的小梨,開始盤算著要不要更改生娃計劃,以防到時候給娃造成傷害。於是小麗在產檢時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醫生。醫生聽了小麗的擔心,笑著解釋說:「你太多慮了,不是每個娃都會用產鉗的,這只是生娃過程中的特殊情況,不用提前進入戒備狀態。」
生娃時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產鉗?
1.胎兒缺氧情況嚴重,可能有損胎兒健康時
自然生產過程中,胎寶寶陪著產婦一起經歷了陣痛、宮縮一系列過程,好不容易熬到要和媽媽見面了,但是若此時產婦子宮不能有力的收縮或者出現了其他意外情況,都可能導致胎兒不能及時娩出導致寶寶缺氧的情況發生,此時醫生會根據胎心和經驗判斷是否需要使用產鉗,協助胎兒快點從媽媽肚裡出來。
2. 產婦有「特殊問題」時
如遇到產婦有心血管疾病、子宮不能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或者產婦沒有力氣支撐整個生產過程等特殊問題時,醫生可能會藉助產鉗讓胎兒快點脫離媽媽的肚子,目的主要是保護產媽和寶寶的生命安全。
3. 胎兒有「特殊情況」時
如果胎兒在第二產程時發生胎兒不正(如橫位),胎兒體積過大很難從陰道娩出或者臍帶繞頸等特殊情況時,醫生可能會使用產鉗給胎兒「助力」,讓胎寶寶儘快出來和媽媽見面,避免出現窒息或者死胎的情況。
但是若產婦是小鳥依人類型的,即骨盆比較窄小,或經過醫生檢測頭盆不對稱時一般,就不能使用產鉗來「助力」了。產鉗雖然有協助生產,避免寶寶出現缺氧的優勢,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對產婦和胎兒都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
對產婦的風險:由於產鉗屬於金屬器械,操作人員的技術也有高有低,所以對產婦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有可能導致產後出血、會陰受傷、陰道受損、嚴重者還能能導致攻擊宮頸裂傷。
對胎兒的風險:產鉗「助力」時,一般是夾在胎兒的頭部,所以有可能會導致某些部位的神經受損,還有可能在身體或者臉部留下產鉗印記,若操作不當,還可能導致胎兒窒息。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產鉗在生產過程中的使用頻率正在降低,但是若遇到特殊情況,醫生還是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使用產鉗。因此,準媽媽不用為到底用不用產鉗提前擔憂,只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就好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