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使用「產鉗」,後果都印在孩子臉上

2020-09-27 90育兒

準媽媽在分娩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比如在順產時,宮口打開特別慢,或者宮口打開以後孩子卻很難娩出等等。在此時任何一種緊急情況,都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所以才有人說生孩子是往「鬼門關」走了一遭。

在面對這些危急情況時,醫生會採取一些助產的方法,來幫助順利娩出胎兒,可是這些臨時的方法也會有一定的副作用。

比如在順產的時候用產鉗來幫助分娩,就很可能弄傷寶寶,如果傷口在臉部,還可能留下疤痕,影響孩子的顏值。寶媽麗麗就遇到了這種情況,當初生孩子的時候,醫生告知麗麗和家人,胎兒的體格比較大,並且詢問麗麗是否堅持順產。

婆婆說順產對孩子好,所以堅持要讓麗麗順產,麗麗也覺得一切都正常,也選擇了順產的方式。

可沒想到在分娩的時候,眼看宮口已經完全打開,可是寶寶的頭就是出不來,因為頭比較大,如果繼續耽誤時間的話,可能有難產的危險。

醫生建議麗麗使用產鉗來幫助分娩,這樣孩子會更快娩出,麗麗和家人當時也都同意了。用了產鉗以後,孩子果然很快就出來了,但是小臉上卻有了一個明顯的傷口,醫生在處理過後說不要緊,會隨著時間慢慢癒合。

沒想到一年過去了,孩子臉上的傷疤一點都沒有要消退的意思,為此婆婆還整天埋怨麗麗,說是麗麗沒本事把孩子生出來,才讓孩子受了傷。麗麗感覺特別委屈,明明當初是婆婆要讓自己堅持順產,為此還差點難產,結果最後反而是自己受埋怨。

用產鉗幫助分娩,會帶來一定風險

產鉗顧名思義,形狀很像一把鉗子,是在分娩過程中,由於一些特殊原因,不能順利將胎兒娩出,從而使用到的一種助產工具。使用時一般都會夾住胎兒的頭部,所以難免會碰傷頭皮或者臉部。

在使用之前,醫生都會徵求產婦和家人的意見,同意以後才會來使用。這種傷口一般都屬於皮外傷,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一般也會隨著時間慢慢癒合,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有些孩子的傷口確實會劉秀疤痕。

在什麼情況下要使用產鉗

在順產的過程中,宮口完全打開以後,胎兒即將娩出之時,如果出現了一些特殊情況,就會用到產鉗來幫助儘快娩出胎兒。比如胎兒頭部過大或者位置過低,產婦有妊娠高血壓或者其他疾病,導致胎兒窘迫或者難產。

還有胎兒缺氧等緊急情況時,用產鉗幫助將胎兒儘快娩出,能夠縮短產程,減少產婦和胎兒的痛苦,降低發生意外的風險。

如何應對產鉗傷

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了產鉗來幫助分娩,並且也給孩子的皮膚造成了一定損傷,那麼就要格外留意,小欣地處理和呵護傷口,以幫助儘快恢復。

首先保證孩子的營養攝入,特別是母乳或者配方奶,其中復函多種營養元素,可以幫助傷口癒合和修復。在孩子可以吃輔食之後,可以適當補充復函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肉泥等,適量吃一些水果,補充維生素。

另外要避免接受陽光暴曬,因為傷口如果長時間接受紫外線的暴曬,就會難以癒合,。還可以使用一些溫和的祛疤產品,幫助疤痕儘快消失。

如何避免使用產鉗

如果在分娩之前,能夠做好充分的準備,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不但可以讓產程變得更加順利,減少一些意外的發生,也能儘量避免使用產鉗等輔助工具。所以在懷孕期間,在飲食和生活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1、慎重選擇分娩方式

順產固然對產婦和胎兒有好處,但是也病不適合所有的產婦。因此在選擇生產方式時,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風險最小的一種。

2、懷孕期間注意飲食

懷孕的時候不要大吃特吃,避免胎兒發育過大或者肥胖,減少高郵、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果蔬和優質蛋白質。孕期的飲食做到合理搭配,能夠讓產婦和胎兒的身體更健康,分娩的過程也就會更順利。

3、適量運動

懷孕之後最好不要整天躺著不動,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每天要進行適量的運動。運動一方面能夠讓產婦的身心愉悅,使胎兒發育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能鍛鍊到產婦的肌肉和骨骼,對分娩有非常大的益處,達到縮短產程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白巖松:「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住校」,其中的傷害不容小覷
    此前看過一篇關於孩子住校的採訪:父母表示讓孩子住校後,一周打了5次電話,每一次孩子都在電話裡哭。確實,住校可能並沒有父母們想像的那麼好,其中也有很多問題會浮出水面。白巖松:「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關於住校的問題,白巖松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確的表面出來: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要讓孩子住校的看法。
  • 順產分娩最怕醫生用「產鉗」?媽媽要摒棄誤解,致傷率沒那麼高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順產分娩中,助產鉗是孕媽媽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畢竟產鉗是婦產科醫生最常用到的一個工具,大多數媽媽都會比較擔心使用這樣的機械工具,甚至有些媽媽在生孩子之前還會特地跟醫生商量,儘可能的不要用到產鉗來助產。
  • 「不要用產鉗,再讓我試試」產婦的一句懇求,為孩子繞開產鉗之痛
    撕裂、側切、難產……這些都是順產可能遇到的狀況。在少數情況下,產婦會遇到難產,那胎兒「卡」在半路怎麼辦?這時,醫生會用一種叫「產鉗」的工具助產。「不要用產鉗,再讓我試試」產婦的一句懇求,為寶寶繞開了產鉗的痛瑜兒日盼夜盼總算熬到了預產期
  • 寶寶臉上留下產鉗印,婆婆不要指責寶媽,這幾種情況需要用產鉗術
    最常見的意外情況就是難產,這其實是很危險的,醫生會通過各種方法來保護產婦和寶寶的安全,有時候會使用產鉗術,雖然產婦和寶寶都安全了,但是寶寶的臉上卻會留下產鉗印,有些婆婆看到後會很心疼,也因為此事而引起了婆媳之間的矛盾。
  • 當然不是了,小心孩子臉上留「刀疤印」
    但是如果留下的刀疤較嚴重,就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有的甚至一輩子都消除不下去。當然,如果孕婦選擇順產,在必要的時候,醫生會使用產鉗,這時候也有可能會給寶寶的臉上留下一個很深的紅印子。一大部分家長都擔心這個印記,將來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無法抹去的陰影。但是在生命面前,一切都不值得一提。只要孩子能夠健健康康出生,無論使用任何方式進行分娩,都是對孩子的一種幫助。
  • 卡債很重的時候,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選擇信用卡帳單分期
    比如你卡債很重的時候但還能周轉維持的時候,就應該學會拒絕,千萬不要被甜美的聲音和滔滔不絕的營銷話術所「誘惑」。為什麼呢?先說非重點原因——費用高,資金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因為每期都要還款,也就是從第二期開始,你實際可以利用的資金已經不是1萬塊錢了,而且越往後越少,實際的資金利用率都不到55%。再說說重點原因。先給大家說一個真實案例。
  • 害怕醫生使用產鉗,產婦拒絕順產,醫生:多慮了
    前幾天小梨的表姐生娃了,因為胎兒缺氧,在生娃過程中,醫生給胎兒使用了產鉗,結果表姐家的娃臉上就莫名其妙的帶了一塊「鉗印」,看著白胖的小傢伙臉上帶著一塊印記,小梨開始擔心了,如果自己生娃時也要用產鉗,會不會也會給娃留下印記呢?一直打算自然生產的小梨,開始盤算著要不要更改生娃計劃,以防到時候給娃造成傷害。於是小麗在產檢時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醫生。
  • 女性順產時使用「助產鉗」傷害有多大?大夫說了實話,孕媽要知道
    助產鉗通常是在孕媽生孩子順產出現困難時,大夫會用到的一種幫助孕媽順產的工具。在孕媽生孩子出現困難時,大夫就會使用助產鉗,讓助產鉗的兩側夾住孩子得到頭部,將孩子從孕媽肚中拉出來。但這樣的手術方式,都是需要大夫有很高的技術,能不使用這樣的方式最好就不使用。
  • 高齡產婦堅持順產,醫生緊急通知上產鉗,孩子出生後全家人後悔
    本以為孩子終於平安出來了一切都皆大歡喜了,沒想到在幾個月之後這名產婦和家人一起來到了醫院說要找醫生們"討一個說法"。原來她的女兒因為在生產的過程中是動用了產鉗,所以臉上一直有一個印記。當時醫生說的這個印記會隨著新生兒細胞新陳代謝很快地恢復,沒想到都過了幾個月了,孩子還沒有恢復。
  • 「醫生,能不用產鉗嗎」順產媽媽為娃毅然轉順為剖,決定讓人感動
    「產鉗」這兩個字一下刺激到了慧慧,她不知道從哪來的力量,虛弱卻堅定地喊住醫生:「醫生,不用,我不用產鉗,不用產鉗!」醫生彎下腰,隔著口罩,邊比劃邊跟她解釋,現在胎兒有點大,不用產鉗恐怕出不來,大人小孩都遭罪!必須上產鉗!
  • 高齡產婦不聽醫生意見堅持順產,被迫下產鉗,女兒如今仍「毀容」
    孩子開心的時候,父母也會跟著開心,孩子難過的時候,父母也會跟著感到難過。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舉動,都牽動著家長的心。而孩子從胚胎到長到,一直都是有危險伴隨著的,就像下面這個案例一樣。周女士當時在分娩的時候,因為順產的條件不是很好,在生孩子的時候用了產鉗,但是下產鉗的位置正好是女兒的臉,以至於現在女兒一歲了臉上還有一個明顯的產鉗印記,這對於女孩來肯定是致命的缺陷了。周女士一直都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內心掙扎多次還是決定到醫院去要一個說法。
  • 寶寶即將滿月,臉上的產鉗印還未消,婆婆的一句指責遭寶媽回懟
    下來飛機後我立馬去買了禮物趕奔閨蜜家,一進門看到她正躺在床上陪孩子,小傢伙睡得特別香甜,白白胖胖的甚是可愛,但是不知為什麼臉上有一道淺淺的紅印?閨蜜告訴我,當初分娩時遭了大罪,由於孩子體型比較大,順產有一定的風險,可是考慮到順產對孩子的將來有好處,閨蜜就堅持採用順產。
  • 「別給寶寶用產鉗,我再試試」,產婦的一句懇求,讓醫生無奈
    生產的過程充滿未知和不確定,在極少數情況下出現難產時,醫生會使用產鉗幫助孕婦生產。醫生建議使用產鉗幫助孩子出來,果果卻拒絕了,「別用產鉗,我再試試,不要讓孩子受傷」。實際不管用不用產鉗,順產都是會傷害產婦產道,造成出血現象的,只不過使用產鉗造成的傷害會大一些,產後產婦的身體恢復也會慢一些。不過只要做好產後護理,也不會對產婦的身體造成過大的影響。
  • 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選擇剖腹產
    剖腹產屬於人為創傷,如果後期護理稍微不太注意,很容易導致傷口發炎嚴重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後果比較嚴重。剖腹產基本要三天以後才能進食,平時都是直接補充營養液,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乳汁分泌減少,出現母乳量不足,跟不上孩子的食量,後期不能保證完全的母乳餵養。
  • 產房內媽媽拼命為寶寶擋下產鉗,爸爸卻果斷決定用!醫生:好老公
    許多媽媽們在臨近分娩前都會有緊張焦慮的情緒,因為在分娩過程中,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連專業的醫生都難以預料。如果順產時出現困難,醫生會用側切、順轉剖等方式,幫助寶寶降生,有的時候,一些助產工具,也會派上用場,比如產鉗。
  • 產房內媽媽拼命為寶寶擋下產鉗,爸爸卻果斷決定用!醫生:好老公
    產房裡,前期的產程都比較順利,可到了後期,卻遭到了沒預料的困難,晴雨太瘦弱,產力不足,寶寶的個頭相對比較大,被卡在產道,沒法出來。這時晴雨聽到醫生說了一句,「用產鉗吧。」晴雨一聽就著急了,忙用盡力氣對醫生說:「千萬別用!」
  • 「你都可能下不來」寶寶臉上留下產鉗印,寶媽急得找醫生「算帳」
    轉眼寶寶1歲了,這印子在臉上還是很明顯。每當親戚朋友來做客,看到孩子臉蛋,露出惋惜的表情時,都讓劉美無比憤怒。按捺不住抱著寶寶去醫院,討個說法,醫生毫不客氣:「當時情況危急,要是不用產鉗,不說孩子,連你都下不來。」劉美這才冷靜下來,感受著其他病患的目光,慚愧的說不出話。
  • 你都可能下不來寶寶臉上留下產鉗印,寶媽急得找醫生算帳
    轉眼寶寶1歲了,這印子在臉上還是很明顯。每當親戚朋友來做客,看到孩子臉蛋,露出惋惜的表情時,都讓劉美無比憤怒。按耐不住抱著寶寶去醫院,討個說法,醫生毫不客氣:「當時情況危急,要是不用產鉗,不說孩子,連你都下不來。」劉美這才冷靜下來,感受著其他病患的目光,慚愧的說不出話。
  • 「你都可能下不來」寶寶臉上留下產鉗印,寶媽急得找醫生「算帳」
    家屬得知母子平安喜不勝收,可看著抱出來的寶寶,臉上那道猙獰的印子,卻笑不出來。醫生告訴他們,好好養著不出一年就能消褪。轉眼寶寶1歲了,這印子在臉上還是很明顯。每當親戚朋友來做客,看到孩子臉蛋,露出惋惜的表情時,都讓劉美無比憤怒。
  • 分娩時娃被「產鉗」夾傷,1年後寶媽來鬧,醫生解釋後寶媽逃走
    但如果自己拼上性命生下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就要承受著"破相",又有哪個寶媽能夠承受呢?前段時間有一件寶媽因為嬰兒"產鉗傷"而醫鬧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寶媽和家人找到了當初為孩子接生的那位產科醫生,醫生無奈地向眾人解釋,原來這個孩子出生的體重超過了8斤重,已經能算是巨大新生兒了,寶媽生孩子的時候已經痛到快要休克的程度,為了母子的生命安全,醫生們達成一致意見建議寶媽使用產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