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們在臨近分娩前都會有緊張焦慮的情緒,因為在分娩過程中,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連專業的醫生都難以預料。
如果順產時出現困難,醫生會用側切、順轉剖等方式,幫助寶寶降生,有的時候,一些助產工具,也會派上用場,比如產鉗。
晴雨是位新晉媽媽,回想起上個月生寶寶的經歷,還是覺得心有餘悸。
產房裡,前期的產程都比較順利,可到了後期,卻遭到了沒預料的困難,晴雨太瘦弱,產力不足,寶寶的個頭相對比較大,被卡在產道,沒法出來。
這時晴雨聽到醫生說了一句,「用產鉗吧。」
晴雨一聽就著急了,忙用盡力氣對醫生說:「千萬別用!」醫生看著晴雨蒼白的臉,說:「你要想好,如果不採取措施,你和孩子都會有危險。」
晴雨的態度很強硬:「堅決不用!我不想孩子恨我一輩子!」
醫生和護士都陷入了為難,護士出去詢問晴雨的老公,老公想了幾秒鐘,「用!」果斷地在產鉗術的通知單上簽了字。
過了一會兒,寶寶和晴雨都順利出來了,寶寶很健康,只是小臉上有一個紅紅的印記,晴雨為這事兒沒少罵老公。
可是醫生護士卻紛紛為這位爸爸豎起大拇指:真是好老公!
為什麼媽媽如此懼怕產鉗?
媽媽們都不願意用產鉗,聽到這個名字就不由得打哆嗦,對產鉗的懼怕並不是因為媽媽有多怕疼,而是心疼寶寶。
所謂產鉗,就像一個夾子一樣,在無法順利娩出的時候,醫生必須用這個夾子把寶寶的頭固定住,藉助外力,把寶寶拉出來。
這樣一來,必然會在寶寶身上留下痕跡,媽媽都是不希望寶寶一出生就破相的,更不想讓寶寶一直背著這個印記長大,所以對產鉗的抗拒情有可原。
必要的時候產鉗能幫大忙
●如果像晴雨一樣,出現難產的緊急情況,是必須用產鉗幫助寶寶脫困的,如果時間耽擱太久,寶寶容易缺氧,造成大腦損傷,媽媽的生命也有危險。
所以像晴雨老公的做法是值得稱讚的,關鍵時候不能想那麼多,生命最重要。
●其實產鉗也沒有像媽媽們想得那麼可怕,產鉗對寶寶的影響跟產道擠壓差不多,可能會給寶寶頭部留下印記,但這印記在產褥期中基本就可以消失了,有的寶寶會持續的時間久一些,也會隨著慢慢長大,被皮膚逐漸自主吸收,完全看不出痕跡。
當媽媽要面對產鉗術的時候,不必抗拒,不必擔心,在緊急關頭,醫生還是要以保護媽媽和寶寶的生命健康為第一原則。
在實施產鉗術的之前,會徵得家屬同意籤字,所以就算媽媽再反對,做爸爸的要當機立斷,信任醫生,遵循醫生的建議,對媽媽和寶寶都好。
如何避免遭遇產鉗術?
產鉗術畢竟是迫不得已才會使用的助產器具,媽媽們還是儘量能避則避。
不想遭遇產鉗術,在孕期就要做好預防。
1)控制體重,防止寶寶個頭過大,體重過重
在懷孕期間,媽媽不要毫無節制地吃吃吃,需要注意自己的體重增加是否過快過猛,體重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內,整個孕期體重增長應該在12斤左右,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在6斤—7斤左右就正常。
媽媽平時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得過多,但要吃得夠精,夠細,營養搭配均衡全面。
2)堅持孕期鍛鍊,增強產力
孕期的體育鍛鍊也很重要,媽媽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液含氧量,對寶寶的發育極有好處。
同時媽媽的肌肉、關節、韌帶都得到了鍛鍊,分娩的時候產力足,產力大,讓順產更輕鬆。
另外,媽媽堅持鍛鍊對產後恢復也有益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