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除了最初的播種,剩下的全程都要由女人獨自承擔。男人一輩子也體會不到因為孕吐噁心到看到食物就打怵是什麼滋味,也不會明白突然被肚子裡的寶寶一腳踢到肋骨有多痛,不過這些跟宮縮比起來,都不值一提。
分娩日,是產婦既害怕又期盼的一天。有些孕媽媽非常害怕,生怕自己撐不過這個過程,希望在分娩過程中老公能陪身邊,給自己一些支持和鼓勵。
但問題來了,男人真的能忍受生孩子這個血腥場面嗎?
老公答應陪產,結果暈倒在產房
笛媽媽已經懷胎37周了。自從知道這個小生命到來的那一天起,林先生一直積極的陪伴在她身邊,下了班第一時間跑過來噓寒問暖,小心翼翼呵護著妻子和寶寶。
因此,在聽說丈夫可以陪產的時候,笛媽媽想都沒想就心動了,說服了林先生陪著她一起經歷寶寶誕生的過程。
一開始林先生握著笛女士的手,深情地看著她的眼睛,小聲鼓勵她。笛媽媽堅持了許久,也沒有順利分娩,醫生眼看胎兒頭部出不來,決定實施剖腹產,血腥的場面讓林先生感到眩暈,沒等手術結束,他就暈倒在了產房,被護士抬了出去。
陪產後老公態度大變,哭著說要離婚
笛媽媽終於順利生下了足足七斤重的健康寶寶,出產房以為迎來的是老公欣喜若狂的笑臉,卻敏感的發現老公好像沒那麼高興。之後的月子裡,林先生雖然也在盡心盡力的照顧,態度卻冷淡了很多。
笛媽媽忙著學習照顧寶寶,沒顧得上詢問老公的變化。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忙碌的過著,終於在半年後,林先生再也忍不了內心的煎熬,對笛媽媽說:「我們離婚吧」。
笛媽媽驚呆了,看著深愛的丈夫的臉,突然間感到陌生,「你在說什麼呢?小寶還不到一歲呢,你就想讓他沒有爸爸嗎?」
林先生面對妻子的質問,承受不住內心的愧疚,痛哭流涕的跪下對妻子說:「對不起,但是我真的接受不了,你生他時血淋淋的場景,這半年來我只要一閉上眼都是那天的那一幕,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但我就是承受不了,我們離婚吧」。
只是因為當初生娃前的一個決定,笛媽媽搭上了自己的婚姻。男人,真的不應該陪產嗎?
男人應不應該陪產,聽聽大家怎麼說
● 網友秦嶺說,我才不要老公陪產,給彼此留一點遐想的空間不好嗎?
● 網友淼淼說,我倒是想讓他陪,死活不同意,說是怕自己接受不了暈倒在產房。
● 還有網友小茜說,必須陪產!省的他老覺得女人生孩子就跟上廁所一樣輕鬆,就應該讓他見識見識生娃有多血腥。以後才會懂得珍惜孩子。
● 也有同命相連的網友斯奈德說,陪產後老公明顯變了,生孩子之前噓寒問暖的生怕我難受,陪產之後就天天夜不歸宿的,不想面對我。
那男人到底該不該陪產呢?69歲經驗豐富的婦產科醫生說,永遠別讓男人進產房。
在美國,男人陪產比例曾一度飆升至97%
其實在上個世紀中期,因為生孩子的過程過於孤立無援,很多產婦無法忍受,向醫院提出陪產的申請,在女人們的不斷努力下,男人陪產這件事逐漸被世人所接受,醫院開始允許男人進產房陪伴妻子分娩。在1990年,美國男人陪產的比例甚至一度升高至97%。
聽起來是很浪漫,但男人進產房,真的對分娩有好處嗎?
男人陪產有可能延長產程
男人進了產房是非常緊張的,而這種神經緊繃的感覺會傳染給孕婦,讓孕婦無法放鬆。
丈夫在一邊觀看會讓妻子關注自己的狀態,生怕面容太過猙獰嚇到丈夫,從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專心生產使得產程延長,孕婦承受的痛苦更多。
寶媽們還是打消讓另一半陪產的念頭,專心配合醫生,早點把寶寶生出來為好。
除了陪產,男人還能做哪些事?
1)了解分娩過程和育兒知識
能說出「生孩子很容易」這種話的男人,基本都對生孩子這件事一無所知。
不如趁寶媽被孕吐折磨的天昏地暗的時候,多學習一些分娩知識和育兒理念,理解妻子的難處,準備好待產包,等寶寶出生後多承擔一些照顧寶寶的責任,做一個有擔當的爸爸吧!
2)開導和安慰妻子,適時充當妻子的「撒氣桶」
孕育一個生命聽起來很美好,實際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伴隨著身體上的各種不適,媽媽心理也會出現一些問題,甚至還會失眠抑鬱。
如果老公發現妻子懷孕後性情大變,一定要體諒對方的辛苦,理解對方只是因為懷孕才會情緒多變,幫助妻子排解情緒,包容和理解會讓妻子冷靜之後更加愛你。
3)幫妻子按摩,緩解肌肉酸痛
懷孕對媽媽的身體造成很大負擔,腰酸背痛腿充血都是常事。雖然準爸爸無法替妻子承擔身體上的痛苦,但是可以學一學按摩手法,幫妻子揉揉捏捏,減輕身體負擔。
4)陪伴在她身邊,給她支持和鼓勵
準媽媽行動不便,丈夫可以多陪伴妻子,聽她講這一天的點點滴滴,你的傾聽和鼓勵是準媽媽最大的安慰。
就算不陪產,她也會明白,你就在外邊,和她一起期盼著寶寶的到來。
小編有話說:
陪不陪產,終究還是每個家庭自己的決定。就算不陪產,準媽媽也應該鼓勵老公積極參與到生育過程中來,和他一起閱讀育兒書籍,購置寶寶的物件,分享胎兒的動態,讓他也有為人父母的實感。
這樣等寶寶出生時,他才不會感覺寶寶像是一件從天而降的禮物,而會更從容的接納和照顧寶寶,分擔更多育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