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2020-07-25 想做好科普的醫生

哈嘍,各位美媽們,歡迎觀看我們的《走進產房》欄目,今天,我們將帶您走進產房,探究它最深的秘密~~~

我想各位美媽們到了孕晚期最擔心的是:我到底能不能順產?我會不會試到最後還是要剖宮產?

其實,為了防止部分的順轉剖,產房裡有把終極武器——產鉗。

一聽到什麼什麼鉗,不少美媽已經腦補了這樣的畫面~~~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而產鉗助娩的畫面是這個樣子滴~~~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在這裡,小編想說的是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歷史上產鉗曾經作為一個家族的秘密武器保守了近一百年。錢伯綸家族靠著這把神秘的、操作時能發出叮叮噹噹響聲的武器救活了無數的母嬰,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為了當時紅極一時的助產家族。

想像一下在當時的倫敦深夜,無助的孕婦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時,聽到了由遠而近的馬蹄聲,那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在被蒙上眼睛之後周圍再無他人,卻聽到了一陣叮叮噹噹的聲響,再加上她的屏氣用力,她的孩子,已被其他接生者判定無法見到明日的太陽,卻活生生的依偎在她的懷抱~~這種絕處逢生的感受只有生過孩子的女人才能體會到。直到1813年,人們從錢伯綸曾經居住的房屋閣樓地板下找到了5把設計優良的產鉗,才徹底揭開了這個秘密(當然,現在有些學者在批判錢伯綸家族為什麼不把這個技術公之於眾,這樣又能救活更多的母嬰)。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歷史的功過任人評說,現實中的產房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助產士或一線醫生發現一位病人已宮口開全,頭也快看到了,但是卻出現了必須儘快終止妊娠的情況,他會扭頭說一句:通知上級醫生~~這個時候,上級醫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趕到現場。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經過一番檢查之後,如果上級醫生判斷準備產鉗助產,那恭喜你,你免去了順轉剖的二茬罪。

什麼情況是要使用產鉗呢?

專業術語很多,總結起來就是在第二產程出現了不適合繼續分娩的情況,胎兒的原因常見的就是胎兒缺氧、胎心慢,孕婦原因則是本身疾病不適合長期的屏氣用力或者第二產程已經過長了。

可不可以在這個時候去剖宮產呢?

我們先來看看如果醫生建議產鉗助娩的時候你的寶寶大概在這個位置~~~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好,看不懂

沒關係,圖片轉化成文字就是,這個時候的胎頭已經在骨盆的深處,接近出口了,這個時候的剖宮產風險及損傷並不比產鉗小,而且需要的時間甚至可能更長。

而且,剖宮產常有,但產鉗不常有,產鉗助產作為產科的進階技能,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get的,一定是具備更多的經驗及技能水平的醫生操作,所以當醫生決定為你進行產鉗時,那是醫生判斷產鉗對母兒更為安全及有效,那是醫生在放「大招」,讓你免受了「二茬罪」。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那又有美媽們要說了,既然要產鉗為什麼早不給我剖了?

。。。。。。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未卜先知,出現問題,有辦法解決問題,這才是你們選擇醫院分娩的原因。既然選擇了我們醫院,就請儘量相信我們。

好了,說了這麼多,是時候看看它們的真面目了~~

走進產房之產鉗的秘密

圈起來的部分固定在胎兒頭部。當產鉗順利扣合後,它這部分所形成的心形空間是固定的,也就是不會形成所謂「夾」的動作,而更像是「含」著胎兒的頭部將它往出口的方向帶,可以讓胎兒頭部免受陰道的擠壓,是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的。所以,請你們自行將腦袋裡「腦漿迸裂」的畫面刪除~~~

到這裡就有孕媽又發現了:等等,我都選擇剖宮產了,怎麼還會被產鉗?

是的,剖宮產產鉗是用在胎兒頭部高浮,無法在切口位置形成支點而進行的操作,它與陰道助產的產鉗區別在於它沒有陰道彎,當然,它的損傷更小,基本跟手娩胎兒沒什麼區別。

最後,希望通過這期科普讓大家對這個產房的秘密武器有些許了解,冰冷堅硬的「鋼鐵俠」,跟握住它的醫生一樣,也有一顆溫柔的心~~~

各位小夥伴們還想知道產房什麼秘密,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男性助產士家族與產鉗的故事
    「只有張伯倫一家才能進入鎖著的產房,驚訝的親戚們在門外聽到鈴聲和其他一些奇怪的聲音,他們認為張伯倫家的「秘密」工具開始起作用了。」在產房裡,在腹部開刀之前,張伯倫就會把準媽媽的眼睛蒙上,這樣她就看不到工具了。接生婆用毯子蓋住女人的下半身,然後他會通過觸摸的方式來完成他的工作,因為在毯子下面看是不合適的。這些毛毯為他們的秘密工具又增加了一層保護,以免產房裡走動的勞動婦女看見這秘密工具。
  • 「不要用產鉗,再讓我試試」產婦的一句懇求,為孩子繞開產鉗之痛
    這時,醫生會用一種叫「產鉗」的工具助產。到醫院後,瑜兒的宮口已經開得足夠,情況緊急之下馬上送進了產房。生產1個多小時後,瑜兒已經精疲力盡,可不料寶寶卡在了產道半截。原本虛弱至極的她,被這句話驚醒,生怕冰冷的產鉗夾傷了寶寶,為了讓孩子不受產鉗的疼痛,瑜兒硬撐著對醫生說:「不要用產鉗,再讓我試試吧。」醫生看到產婦這樣堅持,瑜兒早在生產前做過功課,聽說過跪式分娩的姿勢。
  • 文字直播生產全過程,準備上產鉗的那一刻孩子生出來了
    >就這樣我被推進了產房,老公買來了巧克力和紅牛,也進來陪產了。」 籤署產鉗風險告知書又過了40分鐘,醫生們站在旁邊著急的商量著「實在不行,只能用產鉗了,用產鉗牽拉胎兒頭部來幫助產出」,我已經不能思考,只想快點結束這場痛,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有人生著生著選擇了去跳樓,用產鉗就產鉗吧。
  • 產婦拒絕用產鉗,丈夫不顧離婚威脅偷偷籤字,醫生:這才是親老公
    一大早,一個產婦就以死抵抗,堅決不讓助產士給她使用上產鉗,可她的情況已經很危險了,再不著手將孩子取出來,胎兒隨時會窒息死亡。考慮再三,醫生還是拒絕了產婦的堅持,到產房門外徵求丈夫的意見得知產房裡的情況,丈夫二話不說立即籤字。寶寶安全降生了,產婦因為體力不支而昏睡過去。再起來時,她已經和寶寶一同住進了產科病房。看看眼前的丈夫,這位打死不讓醫生使用產鉗的「硬漢孕婦」問道:你同意醫生用產鉗接生兒子的?丈夫點點頭。
  • 順產巨大兒,用產鉗把孩子夾出來,寶寶缺氧有淤血
    6點半的樣子護士把我叫醒讓我出產房在待產室外面多走走,8點多又進產房,助產士檢查宮口只有5指,開始打縮宮素,宮縮的頻率更高,每一次宮縮感覺肚子都要裂開一樣。然後她就出去叫我家屬進來接我出去,我出去肚子實在太痛,一直在哭,婆婆看到我那麼難受她也哭,說我太遭罪了,早知道一來就告訴醫生剖腹,老公也哭了,讓我剖腹,我說不,我要順,他們扶著我走了幾圈,護士叫我進產房,到了下午4點,接班的護士來了,她們都說守了我一天到接班護士來了我還沒生下來。
  • 她因事業終生不嫁,一生接生5萬嬰兒,臨終還在找產鉗
    1983年4月22日,我國著名的婦產科醫生林巧稚躺在病床上,彌留之際,她朝著身邊的護士招了招手,艱難得說道:「產鉗,拿產鉗來……」身旁的護士立刻淚流滿面,她知道林巧稚已經陷入了幻覺之中,她以為自己還在產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以為自己正在迎接新的生命。
  • 產房內媽媽拼命為寶寶擋下產鉗,爸爸卻果斷決定用!醫生:好老公
    為什麼媽媽如此懼怕產鉗?媽媽們都不願意用產鉗,聽到這個名字就不由得打哆嗦,對產鉗的懼怕並不是因為媽媽有多怕疼,而是心疼寶寶。所謂產鉗,就像一個夾子一樣,在無法順利娩出的時候,醫生必須用這個夾子把寶寶的頭固定住,藉助外力,把寶寶拉出來。
  • 產房內媽媽拼命為寶寶擋下產鉗,爸爸卻果斷決定用!醫生:好老公
    果斷地在產鉗術的通知單上簽了字。過了一會兒,寶寶和晴雨都順利出來了,寶寶很健康,只是小臉上有一個紅紅的印記,晴雨為這事兒沒少罵老公。可是醫生護士卻紛紛為這位爸爸豎起大拇指:真是好老公!為什麼媽媽如此懼怕產鉗?
  • 楊仟嬅產頭吸引器、胎頭吸引器、胎頭吸引器、產鉗夾住寶寶
    其實像楊仟嬅這類生養時用產鉗夾寶寶的案例比力多,1般都是在危急突發狀況下運用,首要是為了幫助寶寶飛速娩出。2、產房常見的2、產鉗產鉗是1種類似於鉗子的助產用具,首要用於胎位不正、產婦疲乏臨盆或胎兒產生呼吸窘迫等危及狀況,夾住寶寶頭部幫助娩出。不外因為產鉗運用時會波及到力度問題,而新生兒寶寶的皮膚柔嫩,所以會看到很明顯的青腫陳跡。但哪怕小孩用產鉗夾出也不需要擔憂,基本上大多數都會在短時間內隱沒。
  • 「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繼續用?原來是這樣,產婦別忽視
    現在大家都知道用產鉗助產是比較危險的,會對胎兒和孕婦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正常順利生產的孕婦根本不需要用到這種助產手段,只有出現生產困難的時候,才會不得以採用,那麼,「產鉗」助產危險,為何醫生還會繼續用?原來是這樣,產婦別忽視。
  • 揭秘產房裡的助產器具,希望你用不到,可碰上這些情況卻逃不過
    揭秘產房裡的助產工具1、產鉗產鉗(如下圖)是最常用的助產工具,它遠看像一個夾子,頭部是鉗子形狀,左右兩側是環狀匙形,使用時夾住胎兒頭部,協助其娩出。那麼什麼時候會用到它呢?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產鉗的使用條件1、必須弄清楚胎頭具體位置方能使用產鉗,在胎頭位置沒有降低到能保障操作安全的位置之前,不宜使用;2、使用產鉗前必須宮口開全;3、為使產鉗前葉牢固地握持胎頭
  • 妻子在產房分娩,丈夫拍了一組圖片,產房外哭得稀裡譁啦
    斷十根肋骨之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有親身體會後,才能深刻領悟到痛不欲生的感受,一輩子刻骨銘心。遇到陣痛後,老公開車把她送到醫院,辦了住院,結果指檢未到三公分,不讓進產房,只好在徵得醫生的同意下,在醫院走動。一晚上沒怎麼睡覺,不疼的時候吃了點麵包和飲料。凌晨兩點時候,陣痛加劇,喊來護士,檢查後發現已經開到五公分了,馬上推進產房分娩。
  • 妻子在產房分娩,丈夫拍照記錄分娩過程,產房外哭得稀裡譁啦
    斷十根肋骨之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有親身體會後,才能深刻領悟到痛不欲生的感受,一輩子刻骨銘心。小美從婚前60天就開始吃葉酸,婚後卻沒有懷上寶寶,她懷疑是自己的身體原因。因為老公常年出差,回來的時間不固定,不一定趕到排卵期回來,急於懷寶寶過於緊張。
  • 秀洲婦保院有LDR產房啦
    為了讓準媽媽們從「待產」到「生產」都能有親人陪伴,在醫院中也能享受「在家」溫馨生產的環境,近日,秀洲區婦幼保健院分娩室開設LDR產房啦!  什麼是LDR產房?  LDR產房擁有賓館式的服務,家庭般溫馨的環境,可以使產婦在舒適的氛圍中接受待產、分娩「一站式」的服務。
  • 準爸爸在產房陪產,他的過失舉動讓醫務人員很不淡定
    important}在進入產房那一刻,產婦是最需要的就是來自愛人的呵護與陪伴,有很多產婦都想帶著老公陪產,夫妻一起見證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可在有些情況下,一些比較奇葩的陪產準爸爸卻讓醫生特別頭疼。這天醫院接到一位產婦,醫生在與產婦和家屬溝通時,發現這位孕婦談吐不凡,並且很懂事,這讓醫生很高興,產婦非常的配合醫生,省了不少麻煩,在產房裡面產婦在醫生的指導下
  • 廣西婦幼保健院家庭式"無痛"產房360°呵護暖人心
    為把「生娃兒」的美好生命體驗還給產婦,廣西婦幼保健院、廣西婦產醫院產科著力打造家庭式「無痛」產房,以精湛的技術和親情式服務,實現以產婦為中心,重視家庭的支持,受到越來越多孕產婦和家屬的青睞和讚譽。在廣西婦幼保健院、婦產醫院廂竹院區產房安全、溫馨的家庭式分娩單間,醫護人員輕聲開展新生兒早期保健以促進第一小時母乳餵養,剛出生的寶寶正舒服地趴在寶媽雙雙胸前練習吮吸,寶爸則在一旁溫柔陪伴。房間裡全然沒有普通產房裡此起彼伏的嘈雜和人來人往的忙碌,讓人倍感舒適和生機。
  • 「別給寶寶用產鉗,我再試試」,產婦的一句懇求,讓醫生無奈
    生產的過程充滿未知和不確定,在極少數情況下出現難產時,醫生會使用產鉗幫助孕婦生產。醫生建議使用產鉗幫助孩子出來,果果卻拒絕了,「別用產鉗,我再試試,不要讓孩子受傷」。我們不能不感嘆母愛的偉大,願意幫助自己的孩子承受所有傷害,但是感動之餘
  • 進產房後,醫生拿出幾樣助產工具,暗示分娩有難度,希望你用不上
    我在生產時,由於中途沒有力氣,最後醫生不得不使用產鉗來助產。留言二:我在生產的時候,不知道努力了好久,助產士一直讓我加油,使勁,最後醫生拿出器具,借著疼痛用了好幾波力,才成功誕下寶貝女兒。留言三:到了預產期,但是我沒有一點生產的痕跡,後來被護士推進產房後,還是藉助器具人工破水了。
  • 害怕醫生使用產鉗,產婦拒絕順產,醫生:多慮了
    前幾天小梨的表姐生娃了,因為胎兒缺氧,在生娃過程中,醫生給胎兒使用了產鉗,結果表姐家的娃臉上就莫名其妙的帶了一塊「鉗印」,看著白胖的小傢伙臉上帶著一塊印記,小梨開始擔心了,如果自己生娃時也要用產鉗,會不會也會給娃留下印記呢?一直打算自然生產的小梨,開始盤算著要不要更改生娃計劃,以防到時候給娃造成傷害。於是小麗在產檢時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醫生。
  • 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使用「產鉗」,後果都印在孩子臉上
    醫生建議麗麗使用產鉗來幫助分娩,這樣孩子會更快娩出,麗麗和家人當時也都同意了。用了產鉗以後,孩子果然很快就出來了,但是小臉上卻有了一個明顯的傷口,醫生在處理過後說不要緊,會隨著時間慢慢癒合。用產鉗幫助分娩,會帶來一定風險產鉗顧名思義,形狀很像一把鉗子,是在分娩過程中,由於一些特殊原因,不能順利將胎兒娩出,從而使用到的一種助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