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強烈無力感,在為定點醫院床位不夠買單」

2020-12-11 南方周末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1月30日,醫護人員在工作間隙為自己鼓勁打氣。 (新華社 陳晨/圖)

據我所知,有的社區醫院醫生已經被打了,這讓我們很心寒。我們一天接幾十個諮詢電話,這沒有問題,但我們接到的電話有時候是侮辱性的。電話裡說,你們不管我們,我們就把病人扔到你們醫院,朝你們護士吐口水……我們真正的壓力其實在這裡。

這次我們從一月初就開始儲備物資。首先我要後勤給食堂搶購了一批食物,後來我在定點醫院的師兄弟告訴我有醫護人員感染,我又搶購防護用品,像N95口罩我準備了一萬個。

這兩天來我們中心分診的病人發生了一些變化,發熱病人中的疑似病例在下降,但是不發熱的疑似病例在增多。我們給一些不發熱病人檢測以後,發現除了發熱不吻合,其他三項都吻合——白細胞不高,淋巴細胞降低,肺部有毛玻璃一樣的改變。

2020年1月24日,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第7號通告,對全市發熱市民進行分級分類診療篩查,由社區進行初篩診斷。自此,武漢市兩百餘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成為戰「疫」的第一線。

一周過後,南方周末記者採訪了四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掌門人」,聽他們自述個中甘苦。他們的所作所為和所見所思,勾勒出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醫療系統的毛細血管真實運作的圖景。

「矛盾在我們這裡激化了」

秦琪(化名)武漢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我們作為一個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前對這種傳染病的接診能力基本上是沒有的。衛健委這次突然指定我們社區醫院作為分診單位,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我們立刻成立了分診臺,發熱病人只要來了我們都不推諉,連軸轉。從大年初一(2020年1月25日)早上開完會,一直到昨天(1月31日)下午,我們工作量比平時翻了很多倍,我們也不覺得累,能為武漢市盡一份職責,我們很驕傲。

但是現在……我們不是因為工作量大而傷心,我們是(因為)經常被病人騷擾。

30日那天有篇媒體報導出來,說社區醫院會給疑似病人開轉診單,然後調度車輛送到指定醫院。我馬上問衛健委領導,哪裡有「轉診單」這回事?後來我把這篇文章給舉報了,因為它介紹的情況和我們現有流程是不符合的,我不願意我的居民朋友被誤導。果然,這文章一發,第二天來我們這裡鬧的病人就有四個。

按照流程,我們只能在病歷上寫「轉發熱門診」,但是我們和定點醫院是沒有對接的。定點醫院不夠,發熱病人找不到病床,就認為社區應該負責,居委會幹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該送他去看病。他們的心情我們能理解,但是現在矛盾確實就積壓到我們這裡,在我們這裡激化了。

據我所知,有的社區醫院醫生已經被打了,這讓我們很心寒。我們一天接幾十個諮詢電話,這沒有問題,但我們接到的電話有時候是侮辱性的。電話裡說,你們不管我們,我們就把病人扔到你們醫院,朝你們護士吐口水……我們真正的壓力其實在這裡。

我們每天其實有很強烈的無力感。定點醫院床位不夠這個突出問題,現在由我們社區醫院、居委會在為此買單。

這一次,基層醫療機構起了很大作用。我們在電話裡安撫了很多病人,也分診了很多輕症病人,指導他們居家觀察,不要到發熱門診,減少感染風險。但後期問題解決不了,我們前期工作做再好也白費。

每次有新的定點醫院出來,我都拼命打電話,想幫我們手上住不了院的病人留床位。但是公開電話都打不進去,只能自己努力找熟人。我們也想幫病人解決問題,但實在是太超出我們的能力了。結果病人質疑我們,說我們故意要把床位留給自己人……我們不怕做事情,但我們怕被冤枉。可能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起來了,情況會好很多吧。

我知道很多基層醫生現在都很崩潰,有的為了節省防護服,一整天不敢吃、不敢喝。因為我們還要上門隨訪,本來根據規定,上一家隨訪完再到下一家需要換新的防護服,否則我們自己就成了移動的傳染源。但現在物資缺乏,做不到。

這次疫情也非常考驗我們基層醫生的水平和膽量。前幾天社區有個老人在家去世,他沒有確診,但以防萬一,社區要求我們上門去處理屍體。我和公衛科主任兩個人過去,用消毒的棉球把他七竅封起來,用床單打包,再給他房間全部消毒。這麼專業的事情,我們以前從沒幹過。

「一月初聽到消息,搶購一萬個N95口罩」

譚偉 洪山區青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我們是武漢市最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二級醫院的資質,三百多名職工。我們轄區內的戶籍人口、流動人口加起來接近20萬,流動人口多,管理複雜。因為就在高速路口,有時候高速上下來一個病人,他管不了你只是個社區醫院,病都要你看,逼著我們把醫療能力提高了。

這次我們從一月初就開始儲備物資。我是湖北省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的副主委,又兼任三級醫院影像科的學科帶頭人,所以我知道消息比別人早。首先我要後勤給食堂搶購了一批食物,後來我在定點醫院的師兄弟告訴我有醫護人員感染,我又搶購防護用品。像N95口罩我準備了一萬個,平常一個7塊錢,我搶的時候最高價是20塊,再後來就買不到了。因為有這個敏感性,我們的防護可能在社區(醫院)裡面是最好的。

到一月十幾日,(武漢市)衛健委開始布置我們做網格管理。但當時管理得並不緊,只是讓我們給發熱病人做個登記,登記完了就完了。市裡也沒有定我們為發熱門診,但我們的位置又很特殊,周圍半徑七公裡沒有其他二級、三級醫院,那我們就開設了呼吸疾病門診,給普通的發熱病人做治療。

到(1月)23日,發熱病人就瞬間增長了,一天要看發熱病人一百多個。先給他們做實驗室檢測,再做CT,逐步發現疑似病例越來越多。

大年二十八,接到政府任務,取消所有休假。有的人是之前已經回老家了,另外還要把懷孕、哺乳期的女同志剔除出來,最後我們集結了270多號人。

最忙就是大年初一。因為武漢市發熱病人劇增,政府要把新冠治療的定點醫院擴大。那些醫院裡原來有一些住院病人,就要轉移出去。我們從兩個三甲醫院轉運了一百多個住院病人,其中有剛做完手術從ICU轉出來的,另外還新增了五十個重症透析的病人。這樣醫療壓力就非常大了,原來我們是不會收(病情)這麼重的病人的。不過我們也和三甲醫院溝通好了,我們做不了的手術還是讓他們的醫生親自過來做。

從初一到初三,每天來的發熱病人還有一百多人,最多的一天我們給160人做了CT檢查。做CT發現肺部有改變的疑似病例的比例,從20%升到30%,最高是初三那天到了50%。

發現疑似要轉到發熱門診和定點醫院,但一直到初三,這都是很難的。床位還沒擴容,都住滿了。而且疑似病例必須救護車送,但救護車根本沒有(空閒的),只能我們給他們一些藥,讓他們回家去隔離。那是武漢最混亂的幾天。

到初四情況就好些了。武漢市要求各個區建立隔離點,洪山區有三個,其中有一個是一棟酒店,交給公安、我們和街道。當天給了半個小時讓我準備人和物資去接收這個隔離點,我在裡面劃分了隔離區域和醫護人員、工作人員區域,派進去16名職工,三班倒。一個晚上,我們把散居的疑似病人和發熱病人集中到隔離點,每個人一間房,現在裡面有將近一百人。政府給他們提供吃的,我們每天上午給他們做檢測,提供一些抗病毒的藥。

現在我們防護物資雖然不太缺,但缺人手。隔離服本來要4小時一換,因為人手不夠,還是六七小時才換一次,喝水、上廁所都要忍著。醫護人員壓力太大,我們把音響搬到了食堂,讓他們吃飯的時候聽聽音樂。

「不發熱的疑似病例在增多」

胡振波 青山區新溝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社區醫院這一層,整體上還是缺防護物資的。我們還稍微好一點,春節前採購了一批物資,但還是有缺口,主要是缺防護服。後來我們通過捐贈渠道籌集了一些防護服,但都是沒有達到國標的。

這兩天來我們中心分診的病人發生了一些變化,發熱病人中的疑似病例在下降,但是不發熱的疑似病例在增多。發熱的病人是社區派車送過來,不發熱病人是自行過來的。結果我們給一些不發熱病人檢測以後,發現除了發熱不吻合,其他三項都吻合——白細胞不高,淋巴細胞降低,肺部有毛玻璃一樣的改變。我們要再觀察一下,看這是我們院的個別性問題,還是各個社區醫院面臨的普遍性問題。

武漢不同社區醫院的差距很大。我們轄區五萬人口,醫院的硬體不算好,只有兩千多平米的業務用房,但門診能力還比較強,門診量在全市算比較大的,比如今天(1月31日)門診來了一百三四十個。往上報疑似的,有時候一天報七八個,有時候兩三個。

其實24號發文以後,來我們中心門診的反而比前段時間少一些了。主要原因是通過各種宣傳,大家知道非特殊情況、緊急情況儘量不要上醫院來。但我們做入戶的工作量增大了,每天都要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做入戶隨訪,有症狀的觀測症狀,沒症狀的主要是測下體溫。密切接觸者的數據是由疾控中心下發到街道,街道再提供給我們。

轄區內居家隔離治療的輕症患者,也需要我們每天入戶追蹤。除了常規檢測症狀和體溫,還要指導他們在家裡怎麼防護,怎麼自我監測。很多輕症患者是很恐慌的,所以我們還要給他們做心理上的(疏導),一方面是把他們的病情講解清楚,另外告訴他們有社區醫院和各級醫院給他們提供醫療保障,讓他們放心,不要悲觀。

入戶工作本來以我們的公共衛生團隊為主,現在忙不過來,又抽調了行政人員和其他科室的醫務人員。我們的醫生護士對於被感染的心理壓力還是比較大。克服這種壓力主要靠培訓,讓大家對疾病要有正確認識。然後班子成員、黨員要做示範,衝在前面,不恐慌,不害怕……其實說完全不怕是不可能的。

很多社區醫院都是第一次面對這麼大的壓力和挑戰。本來社區醫院的基礎就比較差,醫學畢業生根本不願意到社區醫院來工作,我們招人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次疫情給我的啟發是,平時還是要加強社區醫院的建設,關鍵時刻才能不亂陣腳。

「希望疫情結束後學生再返校」

金科 武漢理工大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我們是高校裡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0%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學生放假走了,來我們這看病的人就少很多。我們兩個校區加在一起,每天來看發熱的也就5到8人。

學生放寒假離開學校,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極大的緩解。如果學生還在學校,他們住集體宿舍,集中上課,食堂、廁所都是公用的,人群密度高,流動性又大,疫情一旦傳播就難以控制。

學校已經通知學生,不準私自返校,如果回來了不安排住宿。當然,如果真有學生回來了也不可能不管,這麼通知就是要傳達一個信息:別回來。而且武漢都封城了,他們也回不來。

我們的物資還是比較充足的,主要來自校友捐贈。我那天在校友會看了一下,校友捐贈物資折合將近兩百萬元,口罩、防護服、酒精、消毒液、溫度計都有。應該說,我們的「武器裝備」還是很好的。

如果有多的(物資),我們也會支援別的醫院,但說實話,這場仗要打多長時間我們不知道,所以還是要儲備著。

什麼時候開學,這要聽指揮部統一安排。從醫生的角度,我當然是希望疫情徹底結束了學生再返校。

(感謝湖北省基層衛生協會原秘書長郭曉玲對本文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合肥有21家定點醫院生孩子不花錢 附定點醫院名單
    「我今年30歲,因具備臨床剖宮產手術指徵而實施剖宮產手術,在定點醫院合肥民眾醫院,能足額享受生孩子不花錢政策報銷費用5000元,醫院護理又很精心,我們母子平安健康,我非常滿意了」剛當媽媽的合肥市某單位職工呂女士欣慰地說。醫院負責人表示,作為定點醫療機構,我們就是要讓老百姓住得起,花得起,還能享受到高端品質的服務。
  • 蘇州明基醫院:「臺商醫院」有了「醫保定點」
    (記者 周建越)「一般門診等同三級公立醫院收費,臺商門診以臺灣標準做定價」。昨天,受眾多臺商及市民關注的蘇州明基醫院發布信息稱,經過3個月的試運行後,該醫院正式成為蘇州市醫保定點醫院,這也就意味著該院也能「劃卡看病」了。  蘇州明基醫院是明基友達集團與高新區共同出資建設的一家中外合資合作醫院。
  • 地段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已排到2013年
    近日,七旬翁張老伯的全家,都在為一張「床」焦心。重陽節將至,記者對本市中心城區地段醫院和護理醫院床位展開調查,發現條件好、收費合理的公立醫院床位非常緊俏,有的醫院床位已預約到2013年。不少已經住進去的老人不願出來,甚至有老人「借」病床養老。[事件回放]老人骨折,難求一張治療床位一個多月前,年過七旬的張老伯在青浦被起吊的貨櫃撞傷。
  • 上海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排到2013年(圖)
    ,護理醫院的床位緊張程度比地段醫院有過之而無不及。近日,七旬翁張老伯的全家,都在為一張「床」焦心。  重陽節將至,記者對本市中心城區地段醫院和護理醫院床位展開調查,發現條件好、收費合理的公立醫院床位非常緊俏,有的醫院床位已預約到2013年。不少已經住進去的老人不願出來,甚至有老人「借」病床養老。
  • 22家三甲醫院參評奧運定點醫院須開中英文處方
    昨天,奧組委、市衛生局等單位聯合公布了奧運定點醫院的評估標準,目前包括中日友好醫院在內的22家三甲醫院開始參加考評。根據標準,奧運定點醫院在奧運期間必須開具中英文對照處方、設兩張以上外賓床位,同時所使用的藥物也一律不準含有任何興奮劑。
  • 浙江預留77個方艙醫院場所 可拓展收治床位2萬餘張
    張煜歡 攝中新網杭州11月30日電(張煜歡)11月30日於杭州舉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樂介紹,目前浙江全省共有93家新冠肺炎疫情定點醫院,100家後備定點醫院,可收治床位31102張。同時預留77個方艙醫院場所,可拓展收治床位23031張。
  • 獨家調查丨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定點醫院 疫情期間經歷了什麼?
    24小時改造出的定點醫院  呼吸科,原先只有40張住院床位。1月7日,紅會醫院連夜將二樓體檢中心改建為呼吸科第二病區,增設床位30張,第二天,床位全部收滿。  去年6月,35歲的海歸博士、神經科醫師熊念出任新院長。上任僅半年,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
  • 無錫公布這些定點醫院!疫情期間保障母嬰安全
    要規範高危孕產婦管理,認真進行孕產婦妊娠風險篩查和評估,根據孕婦孕周、產檢內容、妊娠風險評級以及孕婦的自我管理能力等情況,確定下次隨診時間,如有異常應及時就診。對孕晚期和有妊娠合併症/併發症等高危孕婦,要指導其按時接受產前檢查。4.
  • 正興醫院定為三級綜合醫院
    ­  日前,福建省衛生計生委已批覆同意認定漳州正興醫院為三級綜合醫院,核定總床位800張。­  正興醫院總佔地150畝,規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設計總床位1600張。醫院於2011年3月12日奠基、動工,2013年6月18日通過漳州市衛生局驗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013年12月25日正式營業,開放床位200張,2014年9月床位增加到500張;2014年10月正式成為醫保、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120急救網絡醫院,市直單位幹部醫療保健定點醫院,聘用外國專家資質醫院;2016年4月成為福建省立醫院醫療聯合體成員單位。
  • 河南省調整公立醫院床位價格 簡易病床床位費有標準
    原標題:我省調整公立醫院床位價格公立醫院床位價格應體現公益性據河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河南省公立醫療機構病房床位價格調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價格放權,醫療機構病房床位價格實行分級管理,由省、市兩級管理;二是規範定價,公立醫療機構床位價格體現公益性,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兼顧群眾和基本醫療保障承受能力的原則核定。
  • 北京部分大醫院急診科床位緊張 患者無奈租買摺疊床
    ­  現場­  急診科床位緊張­  病人過道鋪上摺疊床­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送姥爺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一院」)急診科就診時,因為醫院床位不夠,只能讓姥爺暫時睡在摺疊床上。>­  在北醫一院急診室內,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至少有4位手提摺疊床的病人家屬從北青報記者面前經過,這些床均為同一款式,與行軍床類似,用金屬架綁著帆布做成,布面上有軍綠色花紋,床兩頭沒有護欄。
  • 記者探訪沙區定點醫院隔離病區:12個病房20張床位 醫護人員每天...
    -28 11:30:53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1月21日,沙坪垻區中醫院被確定為沙坪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區級定點救治醫院、「最近有沒有去過武漢?」不管是病人或家屬,他們對所有來訪者,都要測量體溫。等測量和詢問結束後,他們會給病人或家屬開具一張紙條,指引其正確掛號。沙坪垻區中醫院門診部主任劉妍青介紹,預檢分診工作看似簡單,卻是醫院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這個環節要求工作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就是對每一位到醫院的病員和家屬都要細緻和耐心。
  • 大理200名餘名醫護連夜支援瑞麗 已設立定點收治醫院
    據介紹,按照新冠疫情防控預案,瑞麗市中傣醫院將作為定點收治醫院,目前已全部進行清空,設計床位400張,實際容量床位291張,現已備好80張。從瑞麗市抽調的第一批醫療隊已經全部到崗就位,隨時可以開診。
  • 合肥現有21家定點醫院
    據合肥晚報訊 「我今年30歲,因具備臨床剖宮產手術指徵而實施剖宮產手術,在定點醫院合肥民眾醫院,能足額享受生孩子不花錢政策報銷費用5000元,醫院護理又很精心,我們母子平安健康,我非常滿意了」剛當媽媽的合肥市某單位職工呂女士欣慰地說。
  • 捐家電送裝同步,北京4家定點醫院改造擴容
    2月24日一早,國美北京分公司北太平莊門店和國美北京安迅物流金盞物流園門前,8輛物流車和19位送裝工程師集結完畢,滿載著首批援建北京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的物資出發了——這是國美繼援建武漢5家方艙醫院後,通過捐贈家電支持北京4家定點醫院改造擴容。
  • 床位夠嗎?醫護人員缺嗎?防護物資充足嗎?——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回應...
    這些人能不能都住上院,床位夠不夠?為他們治療的醫護人員缺不缺?諸多問題牽動人心。  床位:緊缺有所緩解,武漢2月初將達1萬多張  【直擊】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湖北已組織騰退床位上萬張,設立112個定點醫院,一律無條件收治患者。
  • 戰勝無力感,做一個明智的決定!
    朋友認同我的說法,畢竟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的房貸車貸都在提醒自己,你要健健康康地賺錢。 可能是屁股決定腦袋,跟朋友同一個病房的姚女士就是個例外。 她和老公都是來深圳打工的普通人,同樣上有四個老人、下有兩個還沒上小學的兒子。
  • 唐山在遷建的一座著名醫院,預計2023年建成,將會設立700張床位
    ,預計2023年建成,將會設立700張床位。近年來,隨著河北省的快速發展,唐山市在不斷提高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在建設更加便捷舒適的居住環境,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家正在搬遷的唐山市著名醫院,就是唐山市豐潤區中醫院,唐山市豐潤區中醫院作為唐山市乃至河北省的著名醫院,始建於1979年12月,後來不斷發展,不僅被評為首批「二級甲等中醫院」、「國家中醫藥示範醫院」、「新成果新技術推廣示範基地」、「天使工程」定點單位,還榮獲
  • 產檢醫院成收治「新冠」感染的孕產婦定點醫院怎麼辦?看專家建議
    一直去產檢的醫院成了收治的定點醫院後,還能不能去?醫院對正常孕婦產檢有保護措施嗎?2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各省(區、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疑似或確診孕產婦產檢和住院分娩定點醫院,共1774家。據記者了解,截至2月11日,廣東省定點醫院包括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等12家醫院。對於孕媽們的疑問,專家表示:醫院會對感染和正常患者實行路線分流,孕產婦仍然可以去定點醫院進行產檢和分娩。
  • 四川省三甲醫院床位費有了最高限價
    四川省三甲醫院床位費有了最高限價 》,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等4家三級甲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部分住院床位費進行了最高限價。  通知強調,各醫院不得再按任何形式上浮此最高限價的床位費,否則將會依法受到嚴處。通知還規定,各醫療機構各類病床的項目內涵應符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其中所需要的空氣淨化、電子消毒等設備不得再另行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