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揭原蘇聯領導人翻譯:克宮的美國之聲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臺媒揭原蘇聯領導人翻譯:克宮的美國之聲
2014-08-15 14:01: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勃列日涅夫(左)訪美時,在白宮和尼克森(右)會談,只有蘇柯德瑞夫(中)一人擔任傳譯。(資料圖)

  中新網8月15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5日刊文稱,東西陣營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重大談判和交涉都是透過一名蓋世無雙的蘇聯英文譯員蘇柯德瑞夫(Viktor Sukhodrev),此君英文之好有「克裡姆林宮美國之聲」的稱號。蘇君今年5月病逝於莫斯科,享年81歲。美國媒體對他的死有大幅的報導,儼然是冷戰年代的重要歷史人物,一位「舌人」身後享此殊榮,可謂不虛此生。

  文章摘編如下:

  我見過蘇柯德瑞夫,也在白宮親聆過他卓越的翻譯。他長得一表人才,說一口地道的美式英文,而且表情十足。我雖不懂俄文,但從他生動的翻譯中,知他必是精通英俄兩種文字的上上人才。

  他的英文是從小在英國學的,他母親是二戰時蘇聯貿易代表團派駐倫敦的官員,一直到戰後才返回蘇聯,儘管他在倫敦上的是蘇聯學校,但玩伴都是英國學童,加上他喜歡跟著英國郵差每天送信,因此學了一口英國口音的英文,據說他一口倫敦腔的英文純粹到可以混進英國駐莫斯科大使館,英國警衛竟不知他是俄國人。他能從英式英文立即轉說美國腔和習慣用語的美式英文,令人對他的語言天賦嘆為觀止!

  蘇柯德瑞夫從赫魯雪夫時代即擔任蘇聯領導人的翻譯,一直到80年代後期的戈巴契夫為止,前後長達30餘年,1956年赫魯雪夫對西方外交官誇口蘇聯制度的優越終將埋葬西方國家,當時的翻譯即是蘇柯德瑞夫。1960年赫魯雪夫出席聯合國大會,憤怒到脫鞋子敲桌子,隨行的翻譯也是蘇柯德瑞夫,只是這次不需要翻譯。他認為老赫受教有限,語言粗鄙,對譯員是種挑戰。

  尼克森當政時,勃列日涅夫訪美,在白宮和尼克森會談,只有蘇柯德瑞夫一人擔任傳譯,美方沒有翻譯,因為尼克森認為美國的譯員比不上蘇,而且尼克森信得過蘇聯翻譯。

  不過美國的翻譯有時確實不稱職,最為人知的例子是1977年卡特總統訪問波蘭,說對波蘭的未來寄予厚望,卡特的用字是desire,但美方翻譯竟把desire譯為肉慾,使卡特成為對波蘭人充滿色慾的總統,一時美國的輿論大譁,變成傳遍世界的大笑話和醜聞。

  像蘇柯德瑞夫這種天才型的翻譯,在他死後,恐怕將成絕響,就此而言,他是一位值得懷念和頌揚的語言大師。(傅建中)

相關焦點

  • 原蘇聯領導人長壽揭密(圖)
    原蘇聯領導人長壽揭密(圖) 報紙列舉了原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雪夫的食譜:魷魚500克、鮮雞蛋10個、紅魚子醬100克、螃蟹、香芹菜、蔥頭、蒔蘿、蛋黃醬……另外佐以普通配料:幹奶酪、圓白菜和帶皮的熟馬鈴薯。不難看出,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質,如維他命、胺基酸、微量元素等等。包括赫魯雪夫在內的原蘇聯高層領導人為了能健康長壽、更有精力地從事繁忙的工作,日常服用一些天然的生物激素,用目前的說法就是天然滋補品。
  • 領導人翻譯怪癖:蘇聯翻譯必帶《花花公子》
    不過,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中,像他這樣精通外語的畢竟是少數,即使懂外語的領導人,也無法像用母語一樣清晰表達所思所想。所以,領導人之間會談和外事活動,總是有「中間人」。他們很少被注意,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他們就是翻譯。他們的人生故事,充滿著傳奇色彩。蘇聯翻譯愛帶《花花公子》蘇聯時代的「第一翻譯」 蘇霍德列夫如今早已退休。
  • 領導人翻譯,了解不少秘密
    從赫魯雪夫會見艾森豪,到戈巴契夫會晤裡根,整整30年,蘇聯領導人與美國總統會面時,身邊站著的永遠是面目清秀、又高又瘦的蘇霍德列夫。他參加過的峰會、經歷過的風雨比誰都多。他最後被派往美國,任聯合國秘書長特別助理,並以公使頭銜退休。蘇霍德列夫在倫敦長大,父親是軍方情報人員,母親在蘇聯駐英貿易代辦處工作。
  • 外媒: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之子被發現死在美國家中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據美聯社羅德島州科蘭斯頓消息,當地警方24日宣布,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的兒子謝爾蓋·赫魯雪夫死在自己羅德島的家中,享年84歲。謝爾蓋是1999年成為美國公民的。羅德島州醫療檢查部門發言人說,死亡原因是頭部槍傷。
  • 克宮:普京將在美國正式宣布大選獲勝者後祝賀當選總統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克宮:普京將在美國正式宣布大選獲勝者後祝賀當選總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祝賀美國當選總統應等到圍繞美國總統選舉的訴訟結束
  • 前蘇聯中文翻譯追憶中蘇關係崢嶸歲月和分歧
    拉赫馬寧為赫魯雪夫等眾多蘇聯領導人擔任過中文翻譯,與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有過多次接觸。他以自己的親歷回顧了20世紀50年代中蘇關係史上令人難忘的歲月。俄羅斯《蘇維埃俄羅斯報》9月1日刊登了他撰寫的文章。
  • 前蘇聯的領導人都有誰
    蘇聯 一個「偉大」的國家。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強悍的紅色帝國,應該說在世界現代史上留下了最凝重而遺憾的一筆。蘇聯曾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是冷戰的主角。和美國爭霸長達數十年之久。在其最巔峰的時期,蘇聯戰略上 ,國防外交等諸多方面都壓倒了美國,迫使美國不得不採取戰略守勢。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不到七十年的時間裡。冰消瓦解煙消雲散。真是眼見他宴賓朋,眼見他起高樓。轉眼間又見他賓朋散。又見他樓倒塌。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 外事翻譯尷尬事:蘇聯代表氣極了,中國代表居然罵蘇聯是「蟲子」
    【導讀】在外事領域,翻譯是一項十分基礎但又特別重要的工作。在《黨史博覽》雜誌刊登的「為領導人做翻譯時的卡殼與疏通」文章中,記載了不少外事翻譯領域讓人哭笑不得的有趣故事。任何一種語言,都與中文一樣,有古代、近代與當代之分,而且都有自己的成語、諺語、俗語、歇後語、古詩詞。如果領導人在講話時喜歡用上述詞語,這對翻譯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各種語言之間有差異,很難百分之百地對上。在這種情況下,意譯為首選,如果強行按字面直譯,會造成己方白說和對方不理解的結果。
  • 臺媒:蔡英文遠遠不如柯文哲 光嘴炮就能揭其荒謬
    臺媒:蔡英文遠遠不如柯文哲 光嘴炮就能揭其荒謬 2017-06-26不,柯文哲沒有變,但他有個貴人,就是上任一年,施政左支右絀,爭議不斷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臺媒:蔡英文遠遠不如柯文哲,光嘴炮就能揭其荒謬。(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縣市首長不必負全臺施政之責,因此柯文哲可以盡情嘴炮,評東評西而不必負責。只是他許多的發言,點出了蔡處理臺灣當前重大困境的盲點。
  • 譯史|給國家領導人當翻譯這麼驚心動魄!
    編者按:擔任國家領導人的翻譯,進入各大高級別場合無疑是光鮮亮麗的,是眾多翻譯學子所夢寐以求的目標。張璐、孫寧、周宇等外交部高級翻譯用他們的專業和專注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領導人御用翻譯承受的責任和壓力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原來,給國家領導人當翻譯這麼驚心動魄!
    擔任國家領導人的翻譯,進入各大高級別場合無疑是光鮮亮麗的,是眾多翻譯學子所夢寐以求的目標。張璐、孫寧、周宇等外交部高級翻譯用他們的專業和專注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領導人御用翻譯承受的責任和壓力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今天,Yee君就來帶你了解那些國家級高端會議口譯員不為人知的一面
  • 譯史||雙語:給國家領導人當翻譯這麼驚心動魄!
    擔任國家領導人的翻譯,進入各大高級別場合無疑是光鮮亮麗的,是眾多翻譯學子所夢寐以求的目標。張璐、孫寧、周宇等外交部高級翻譯用他們的專業和專注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領導人御用翻譯承受的責任和壓力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翻譯曝領導人趣事:勃列日涅夫離了文稿說不出話
    不過,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中,像他這樣精通外語的畢竟是少數,即使懂外語的領導人,也無法像用母語一樣清晰表達所思所想。所以,領導人之間會談和外事活動,總是有「中間人」。他們很少被注意,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他們就是翻譯。他們的人生故事,充滿著傳奇色彩。蘇聯翻譯愛帶《花花公子》蘇聯時代的「第一翻譯」 蘇霍德列夫如今早已退休。
  • 二戰未結束,蘇聯就已控制波蘭,12位波蘭領導人被「綁架」
    早些時候,史達林答應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蘇聯紅軍將在戰後撤出波蘭,使之恢復為自由國家。但是伴隨朱可夫的勝利進軍,蘇軍統帥部開始醞釀戰後在波蘭的統治工作。蘇聯人給已經與入侵的德軍戰鬥了近5年的波蘭地下組織領袖捎話,說朱可夫元帥要與波蘭地下組織領導人協商波蘭的安全及戰後重建的問題。大多數波蘭領袖對這樣的安排心存疑慮,他們害怕這是蘇聯人設下的一個圈套。
  • 蘇聯7任領導人:第2任給世人留下1模式,而最後1任卻把蘇聯整沒了
    蘇聯7任領導人:第2任給世人留下1模式,而最後1任卻把蘇聯整沒了當今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強,只有一個超級大國,那就是美國。而在這之前,世界的格局卻是兩極對立的。要說兩極對立是哪兩極,基本上世人都是知道的,美蘇啊!一個社會主義陣營最強者,一個資本主義陣營最強者,兩者怎麼可能不對立呢!
  • 蘇聯領導人的葬禮,1982年,中國參加,關係緩和的第一步?
    1982年11月,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勃列日涅夫先後管理蘇聯18年時間,見證了蘇聯從發展到鼎盛的一系列階段。勃列日涅夫的葬禮過程中,中國派遣了高規格代表團參加。雖然,當時的中蘇關係還非常緊張。但從這個葬禮開始,我國與蘇聯的關係開始逐步緩和。
  • 美國中情局最成功的特工,僅憑一己之力,就毀了蘇聯整個戰機工業
    隨後幾年,託爾卡喬夫藉助職務之便,源源不斷地向美國特務部門提供蘇聯戰機信息。這些信息都是蘇聯最先進的、最機密的、最尖端的信息。他傳輸的數據實在太多,翻譯都趕不上信息傳來的速度,直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依然忙著翻譯這些資料。
  • 俄媒:俄德兩國領導人討論納卡地區局勢
    克宮指出,堅持不懈地執行亞塞拜然、俄羅斯、亞美尼亞領導人三方聲明,有助於納卡地區局勢的穩定。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 王鴻薇稱呼蔡英文為「領導人」,民進黨當局玻璃心又碎了
    (圖片來源:臺媒)近日,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臺北市議員王鴻薇在央視《海峽兩岸》節目上批評蔡英文對美政策時,稱呼其為「領導人」,叫美國總統為「川普」(臺灣翻譯為「川普」)。未曾料想,這平平常常的稱呼,卻刺痛了民進黨當局及部分綠營人士的玻璃心。
  • 夢想的動力:美國資深槍迷復刻成功蘇聯OTs-12微聲步槍
    DanielFisher是KNSPrecision研發部門的一名員工,他自己根據蘇聯/俄羅斯OTs-12步槍,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使之性能得到提升。OTs-12是蘇聯研製的短步槍,使用9×39mm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