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各地也相繼開啟「中考模式」。初中起點的「3+4」本科往往會在第一批次錄取。有些家長問:初中起點的「3+4」七年制本科,和普通高中畢業後報考本科,兩者相比有哪些不同?哪一種更好?
通常說的「本科」是指普通統招本科,普通高中畢業生參加全國統一的夏季招生考試,憑藉成績高低填報高考志願,然後被本科高等院校錄取。
初中起點的「3十4」本科也稱為「中本連讀7年一貫制」, 包括中職3年+本科4年。中考結束後,按照省有關規定劃定錄取控制線,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
"3+4"本科學制是7年,培養的重點方向是「職業性」, 有些地方也稱為「3+4」本科和中等職業學校職教高考班,是高職和普通本科結合的一種學業形式。
錄取的學生先期接受相關專業3年職業教育,國家減免學費,提供助學金等補助。學生獲得中職畢業證後,參加當地舉辦的春季高考。
與普通高中參加的夏季高考不同,「3+4」本科推行「上下貫通」的職業式教育,所以,"3+4"學生中途難以轉換專業,只能報考專業對口的省內本科大學,考核測試進入本科大學學習4年。
重點大學基本不會招收「3+4」中本連讀的學生。也就是說,「3+4」本科,無論是院校的數量,還是院校的檔次,都不能與普通高中生參加的夏季高考相提並論。
但是,「3+4」中本連讀的學生經過考核測試,合格後進入本科高校學習,學業成績達到相應標準後,可以取得正規的全日制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享受普通高校同類畢業生的同等待遇,畢業生也可以參加考研,與參加普通高考的本科生沒有區別。
普通高中畢業生培養方向是「理論性」,考取的本科就讀時間是7年,三年花費大約在4~6萬元。
在普通高中就讀,就意味著考進大學這條路。如果沒有優異的成績,發揮不好,也可能考不進一本院校,只能考專科,或者是民辦三本。
「3+4」本科的錄取分數略低於普通高中的分數線,那麼,哪些初中畢業生適合報考「3+4」本科?
一類是中考成績高於「3+4」本科錄取線,但是沒有達到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另一類是學習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適應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的學生,即使參加高考,也難以考取理想的本科。這兩類學生經過三年中職教育後,比較容易通過本科考試。
這是因為3+4本科的學生人數遠低於普通高中的學生人數,升學考試由對應的本科院校出題,考試內容以「知識+技能」為主,難度比普通高考要低很多,參考其技能測試成績,按照高分到低分進行錄取。
所以,中考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報考「3+4」本科以後,如果在中職三年不放鬆學習,基本上考取本科院校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3+4」的本科,和高中三年後考入的本科,兩者文憑的含金量不同,後者的理論性突出,但是前者的動手能力更強,貼近需求,一些「技能化」單位比較青睞相應專業的學生。
如果孩子成績沒有達到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或者是智力、天性不能適應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與其三年後參加普通高考,最後考上三年大專、或者民辦三本,不如初中畢業後報考「3+4」本科一貫制,學一門技能傍身。當然,唯一的挑戰,是如何度過中職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