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分的邏輯思維,訓練起來異常簡單

2021-02-13 培訓人社區


很多讀者在後臺問我如何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確實,雖然我多次推薦過《金字塔原理》,但這本書的理論性過強,讀起來生澀難懂,從閱讀體驗上來說實在不夠友好。

因此這次,我想分享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關於邏輯思維的心得,以及訓練它們的方法。想要說明一點的是,這些都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並且簡單易行的辦法。在兼顧理論的同時又不失趣味。今天選出三條,以饗讀者。

下面進入正文。

作者:張良計 來源:張良計

ID:zhang_liangj

1. 分層思維:像收納房間一樣整理信息

很早以前,我在《純乾貨:解構法幫你提高事物的邏輯分析能力》這篇文章中介紹過通過拆解事物的基本組成元素,來逐步分析的方法。掌握了這個技巧,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就能夠迅速理清思路,找到突破口。

然而拆解只是一項技能而已,它並未成為植根於我們大腦中的思維習慣。這次Boy 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分享一下如何通過長期、不斷的思維訓練,來培養我們的這項思維技巧,也就是今天我要介紹的第一項:分層思維。

所謂分層思維,就是將事物的基本組成元素進行拆解和歸類,並且分類後「層」與「層」之間沒有重疊和幹擾。這是非常基礎卻重要的思維分析方法。

我曾經在圈外的一次線下分享課上舉過一個例子,當時我拿起一桶薯片問在座的各位同學:

「這個薯片的外包裝由哪幾個視覺部分組成?」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分層思維訓練。如果仔細看,我們不難發現,這桶藍色薯片的包裝設計,基本包括:

品牌Logo、主視覺圖案、標題文字和底色背景這4層組成元素。

在生活中凡是看到這樣的圖像,我在腦海中都會不自覺地將它們進行拆解和分層。再比如我在日本旅行的時候,在地鐵上看到一個廣告牌:

第一眼看到,我就對這張圖進行分層:

1. 標題宣傳文字(黃色和黑色的大字);

2. 說明文字(褐色背景中的小字);

3. 輔助文字(底下白色長條紋中的文字)

4. 主視覺背景(奔跑的豬和跑道);

4. 產品圖形(銀行卡);

會用Photoshop的同學,應該更熟悉這裡的分層概念,其實就是Photoshop裡的圖層。而如果再深究下去,每一個大層下面還能分出眾多的小層(比如說明文字那一塊就可以分成使用說明、優惠說明等)。這種分層的底層邏輯,是事物的屬性(文字和圖形)。

上面兩個例子,是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分層思維的絕好素材。實際上這樣的素材我們隨處可見:商場裡的宣傳冊、淘寶上的廣告圖、小區裡的告示欄、電梯裡的海報等等。只要有心,看到了就默默在心裡「分個層」,長此以往就會形成習慣。

除了圖形,文字也可以分層。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研究報告或者書籍目錄。

比如上面這張報告的目錄,就可以分成起碼三個層次:

1-3:大數據的基本概念和背景(過去);

4-6:大數據的實際運用以及發展狀況(現在);

7-8:大數據目前的困局以及未來趨勢(未來);

這種分層的底層邏輯,是時間。

分層思維的好處,是將雜亂無章的信息條理化,將無關緊要的信息屏蔽。這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收納房間非常像。關於這一點的訓練,我並不推薦大家去看一些邏輯思維訓練的枯燥書籍,而是推薦大家去關注一位叫近藤麻理惠的日本女生。她非常擅長收納和整理房間,被稱為「收納女王」。

她出版過一系列教人整理房間的書籍,圖文並茂,妙趣橫生。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裡面介紹了許多整理房間的思路,其實和我們整理信息是非常類似的。


她在書裡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整理不是學來的,而是熟能生巧。

邏輯思維也是同樣的道理。

2. 推理思維:找到事物之間的內在規律

喜歡看偵探小說的人,往往沉浸於對案件抽絲剝繭的推理之中。這就像解一道迷人又充滿挑戰的難題,苦心找到答案後的興奮溢於言表。

然而,推理技巧並不僅限於偵探探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樣也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推理的意義,在於發現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然後通過合理的推測找到深藏背後的事實。它是一種發現問題本質的方法。


我們在讀書時學過的「演繹歸納法」就是一種推理方法。通過假設-論證-推翻假設-重新假設-再論證的正向循環,來不斷推演出滿足所有條件的結論。

而通常,這種思維的訓練非常枯燥乏味(天知道以前上數學課的時候Boy是多麼痛苦)。但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訓練推理思維非常容易,也非常有趣的方法:

密室逃脫。

是的,密室逃脫正是一種基於推理思維而設計出的遊戲。一個合格的密室解迷過程幾乎囊括了推理思維的所有關鍵技巧,比如:

1. MECE(完全窮盡,沒有重複);

2. 假設-論證循環;

3. 排除法(當所有可能性都無效的時候,剩下的那一個必定是正解);

4. 逆向思考(由結果來推導原因);

5. 指代和對應(密室逃脫裡最常見的手法,將兩類或多類元素一一對號入座,從而由一個已知的規律推導出新的結果);

我幾乎玩過上海所有線下的密室逃脫,發現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思維鍛鍊方法。

拿上面第一條MECE來舉例,這是我在之前介紹金字塔原理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的概念。MECE 看起來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卻很難。而這個思維反應在密室逃脫遊戲中,就是玩家需要在有限場景裡找到所有線索。

而為了找到這「所有線索」,你可能需要翻開地板,爬上樓底,翻過桌面,拉扯門帘.總之,你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視覺盲點。長此以往,在腦海中就會自覺形成這樣的思維慣性,面對任何一個問題時都會反覆問自己「我真的找到了所有的信息嗎?」 「我還有沒有遺漏的地方?」。反應在職場工作中,這就是細心。

再比如排除法,這簡直是思維走到死路時的最佳解藥。在面對複雜問題時我們往往會提出不同的解決思路假設。在反覆嘗試幾種方法依然得不到結果時,我們會陷入煩躁不安的境地。但這個時候如果用排除法,將每一種失敗的思路都一一排除掉,那麼剩下的最後一個,「無論它是多麼違背常理,多麼不可思議,它一定就是真相」(這句話來自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

可如果最後剩下的那一個依然沒有解決問題怎麼辦?回到上一層,在MECE 的聖光指引下找出更多的可能思路,重新推理。

這種「找出思路,驗證思路」的思維循環在密室逃脫中非常常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用一個木棍來拉開牆壁,關上燈看到床上的夜光字跡,或者是根據星空規律在桌上拼出對應的圖形. 如果你只把密室逃脫當做遊戲,那就太浪費了。把它當做一種日常思維的訓練,長此以往能夠潛移默化地規範我們的思考習慣。運用在職場工作中,能極大提高我們的思維效率。

這裡介紹一個我很喜歡的密室逃脫遊戲,沒時間去線下體驗的朋友們可以下載這個App 玩一下。它叫Cube Escape, 是一個系列。

遊戲的畫風精緻,密室的機關設計巧妙,並且它還有故事劇情。蘋果商店搜索「Cube Escape」 就能找到。最重要的,它是免費的。

3. 全圖思維:學會界定邊界

最後這一點來自於我遊覽博物館的一次經歷。不知道各位在遊覽博物館或遊樂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應該如何制定遊覽路線?


之所以會想到這一點,是因為當我和朋友去遊覽的時候,我發現我倆的路線是截然不同的風格:我的朋友屬於細節控,每到一個展室必定細心觀摩,不放過任何一件展品;而我則恰恰相反,我更喜歡先把每一個展室都粗略地走一遍,然後再從自己最感興趣的展室開始看起。

再比如看房子的時候,我也是喜歡先將每一個房間都走一遍,心裡先形成一個大致的平面圖,然後再挑選自己鍾意的部分進行觀察。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發現正是這種「全圖思維」在潛移默化影響著我看待事物的方式。

「全圖思維」是我自己起的名字,這來自於我打遊戲時的習慣:沿著邊緣將地圖全部探索完畢。而這背後的本質,是對邊界的界定。

你會怎樣去探索這個遊樂園?

邊界,用最簡單的話解釋就是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哪裡可以去,哪裡不能去。

當我們面對一個未知的新事物時(比如一個新的工作項目,或者全新的遊戲地圖),如果首先能做到界定邊界,就能大大節省我們的思考時間。

而邊界的作用,是制定規則,規範行為,從而減少無用功的產生。高效思維的人,一定是先了解邊界的人。

舉個例子,有一天老闆丟給你一個任務:

「小王,給我做一份中國汽車銷售現狀的調研報告。」

你如果沒有去界定邊界,這差不多要花掉你一個月的時間。但如果你這麼去界定邊界,將大大減少你的無用功:

1. 報告的數據採集時間從哪一年開始?(時間的邊界)

2. 報告需要涵蓋的汽車廠商有哪些?(研究對象的邊界)

3. 報告要求的銷售數據包含哪些汽車類型和銷售渠道?(數據採集的邊界)

界定邊界,就是自己先在心裡畫一幅「全貌圖」,之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圖中的區域內,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瞎找。

而「全圖思維」的訓練,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樣,異常簡單。去到一個新的旅遊景點、商場、美術館、寫字樓、遊樂園,都嘗試著在心裡描繪出它的全貌圖。長此以往這會變成一個習慣,反應在你思考問題的方式上,這都是融會貫通的。

以上就是Boy關於邏輯思維的一些心得。一路看下來,無論是分層思維,推理思維還是全圖思維,都是在生活中非常容易培養的方法。還是那句話:

邏輯思維不是技巧,而是熟能生巧。

感謝大家的時間 =)

相關焦點

  • 邏輯訓練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這麼多年來對思考提升的孜孜不倦的學習和實踐之後慢慢的發現邏輯思維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一項知識,也不是一項能力,而應該是一項技能,因為技能是需要長期訓練才能提升的,而知識是可以學習獲得的。對於市面上大多數的關於邏輯思考的書基本上對於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各種的思考模型,什麼三段論,什麼歸納法演繹法等等這些基本上對於提升邏輯思維是幫助不大,甚至是很多人推崇備至的系統思維、思考快與慢這類書對於前期想要快速的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來說,都沒有多大意義的。
  • 孤獨症兒童邏輯思維訓練 僅僅利用簡單「配對」遊戲!
    「配對」訓練本是針對孤獨症兒童的ABA訓練項目中最為基礎的一種,目的則是訓練寶寶能夠「求同存異」,認知同類物品。由於本人對ABA訓練也是初入門廳,我的寶寶一開始並沒有訓練這個項目。當我現在開始給寶寶彌補之前缺失的基礎訓練的時候,寶寶進度是很快的。
  • 上萬元的邏輯思維課,訓練的不過是這些,不如用這4個方法免費練
    兒子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幾個媽媽聊起來都給孩子報了哪些培訓班,有位媽媽特別驕傲:「我們報了邏輯思維訓練課,要上萬呢!這個對以後學數學,特別有幫助!」這位媽媽在某種意義上說還是相當有眼光的,邏輯思維訓練不但對孩子今後的數學成績有幫助,對語文的閱讀和作文成績、孩子的自理能力、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在仔細了解邏輯訓練班的課程內容之後,卻會發現許多邏輯訓練,在某種意義上也成了「刷題」。
  • 什麼是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好邏輯思維,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我一直以為編程班就是學習電腦那種,直到我那天去他家看到孩子一直在玩樂高,我才明白,原來編程能力也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而拼積木就是為了訓練他的編程能力,這既有助於孩子空間想像力的培養,又有助於孩子探索能力、創造力的挖掘,對他以後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 邏輯思維訓練究竟從何時啟蒙
    孩子的邏輯思維訓練究竟從何時啟蒙?3月11日,我們特邀江蘇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張老師上了一節 「如何培養低齡段孩子數學邏輯思維」的公益課。兩個小時的公開課裡,從比較數字大小,到數列邏輯排列,再到圖形面積比大小,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讓大班的小記者輕鬆地掌握了最基礎的數學邏輯思維力。
  • 乾貨丨邏輯思維自我訓練三步曲(1)
    通過自學和訓練自己的思維全方位成長,得到了老闆的最終肯定,她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點,我覺得不是學習能力有多強,而是一種態度,對於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放棄,就算受到打擊,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以下作者為小白:我是小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邏輯思維「自我訓練之路。
  • 【少兒邏輯思維訓練】找錢
    【少兒邏輯思維訓練】找錢 有一天,小趙的店裡來了一位顧客,挑了20元的東西,顧客拿出50元,小趙零錢找不開,就到隔壁小韓的店裡把這50元換成零錢,回來給顧客找了30元。過一會,小韓來找小趙,說剛才的錢時價錢,小趙馬上給小韓換了張真錢。 請問,在這一過程中,小趙一共賠了多少錢?
  • 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越早訓練越好,是真的嗎?
    孩子可能會說:我們回去趕緊把水存起來,這樣就可以澆花了呀!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就會養成積極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的習慣,從而養成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不僅是學習理科必備的能力,也是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必須的能力。所以,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孩子的邏輯思維額能力並不是越早訓練越好,而是根據思維發展的不同時期,有針對性地練習。
  • 邏輯思維訓練:簡單的數字記憶(記憶)
    各位家長朋友,這片推文給大家介紹簡單的數字記憶遊戲。練習一:致家長:把這頁的右半部分用厚紙遮蓋起來,讓小朋友用20秒的時間記住左邊有什麼東西。然後把左邊的圖遮蓋起來,讓小朋友從右邊的圖形中選出剛才看到的那個。遮住的部分注意不要讓孩子看到。指令:看清楚這幅圖,等一會兒會讓小朋友回答問題哦。小貓、小豬、和浣熊分別有幾個蘋果、有幾個就在方框裡花幾個圓。練習二:方法如上題。
  • 99%的邏輯思維大神都是訓練出來的!
    可不要以為邏輯思維能力只在動畫裡有用,在現實生活裡,邏輯思維的培養對孩子也是至關重要的。舉例來說,數學就是非常考驗孩子邏輯思維的學科。同樣一道數學題,有的孩子會用普通的方法套用公式和各種運算方法解答,但有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就可以通過空間、分類、排序等邏輯性更強的方式尋求解答。與前者的循規蹈矩比起來,後一種孩子的發展空間往往更大。
  • 團|IQ HOUSE邏輯思維訓練套裝,學習顏色、空間、數字、常識……2歲就可以玩起來!
    的確,邏輯思維訓練屬於一個人的底層能力訓練。雖然孩子的成長自有其天然規律,但就像學語言一樣,如果能抓住最佳窗口期進行有效且足夠的刺激,良好的思維能力對孩子未來吸收知識、獲得成長的實在是太重要了。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呢?
  • 如何系統地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上次,羅媽媽重點給各位家長介紹了強化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具,不少粉絲反饋,因為是剛關注的羅媽媽,都還不清楚如何如何給孩子做啟蒙的邏輯思維能力,突然一下子就到了強化的地步,有些受不了。鑑於這部分粉絲的建議,羅媽媽今天特地插入一起來專門給大家分享系統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 巧用積木訓練寶寶邏輯思維
    培養寶寶的思維能力是有跡可循的,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強不強會有7大表現,我們可以利用「積木遊戲」來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寶寶擁有好的思維邏輯,是每個父母夢寐以求的,這樣可以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可是,怎樣鍛鍊寶寶的思維邏輯能力,也是每個父母所頭疼是事情。
  • 怎樣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過程。邏輯思維是一種確定的,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前後一貫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的能力。
  • 關鍵一招就在邏輯思維訓練
    原來,3-4歲的小朋友正處在邏輯思維敏感期,他們在一次次的發問並得到解答的互動過程中,開始出現邏輯思維,在所見即所得的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發展起來各項思維能力。因果思維就是邏輯思維方式之一。對於6歲小朋友要解答這樣的題目,我個人的體會是,不簡單啊。要解決這些題目,會應用到比較、因果、遞推、逆向、抽象與概括、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7大邏輯思維方式。
  • 布布邏輯訓練兒童邏輯思維,輕鬆解決幼升小難題
    隨著兒童逐漸成長,需要開始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雖然有些家長在兒童很小的時候開始教加減乘除,卻忽略了培養兒童的思維模式。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款訓練兒童邏輯思維的創意型產品——布布邏輯,由葡萄科技旗下數位化教育品牌布布樂育與浙江大學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聯合開發,同時還有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大學的強勢名校作為顧問團。
  • 邏輯思維訓練日常小遊戲
    今天給寶媽們安利幾個在家就能進行的邏輯思維訓練日常小遊戲!同時也是不同的能力方向鍛鍊哦!包括:分類練習、排序練習、計數練習、守恆練習、幾何練習、辨別方向練習等等...目的: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材料:彩色卡紙、對應不同顏色的積木要點:1、將所有彩色卡片裁剪好,做成火車的形狀。2、在家長的提示下,先讓姐姐上,取對應的顏色積木放在對應顏色的車廂裡,可以讓姐姐一邊擺一邊數車廂裡積木的樹林1-10。
  • 十一鏈化英語:如何寫出一篇高分的高中英語作文
    英語作文對於考生而言,呈現出兩極分化,英語基礎好的人覺得拿中上的分數異常容易,英語基礎差的同學英語作文總是拿個墊底檔次的分數,連寫出來都異常困難。其實這很正常,這是英語作文的開放性所決定的,告別了客觀題生硬的選項和運氣因素,作文實打實地考察了英語的基礎知識,完全沒有辦法憑藉運氣拿到高分。十一鏈化英語發現同學們有一種錯誤的英語寫作思路:只要背好高級句型和詞彙、背名人名言和範文,語言質量高就能得滿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講書稿寫作方法和邏輯思維訓練要點
    今天李子規老師給大家講解《講書稿寫作方法和邏輯思維訓練要點》。整節課信息量蠻大的,特意歸納總結了一下,理清自己的思路,以及自己後續需要在哪方面去提高。今天主要講解了如何寫講書稿、沒有頭緒時如何去尋找突破口、如何建立邏輯思維、邏輯思維訓練要點、如何提高文筆以及如何表達情感。
  • 18套邏輯思維專項訓練,輕鬆練就最強大腦
    我們可以趁著孩子還小,更多地重視孩子邏輯思維力的訓練,以便讓孩子在以後各學科的學習和升學考試中,更加得心應手。要問這幾年,哪個綜藝最燒腦,牛娃最多,我想非《最強大腦》莫屬。 節目開播之後,女兒就成為《最強大腦》的鐵粉,之前一到時間,就會讓我陪她倆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