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7日鹽城訊 平均6秒鐘清關一單商品、日清關能力達萬件以上。在鹽城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通過進口、出口和海關這3個作業單元,進出口貨物從卸載、數據推送、掃碼上機、現場查驗和通關放行「一氣呵成」。
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變化,鹽城市部分外貿企業出口遇阻、壓力倍增。為繼續有效拉動全市產品出口,解決「多頻次、小批量、碎片化」的國際貿易痛點,促進外貿優進優出,2016年,江蘇世紀新城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受鹽城市委市政府和經開區管委會委託,在鹽城綜保區投資建設和運營跨境電商服務中心,全力打造中韓跨境貿易新通道。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總投資1500餘萬元,建築面積約1100平方米的服務中心順利建成。2017年4月1日從韓國首爾發往國內的首單貨物經南洋機場轉運至平臺順利清關,至去年底,不僅累計進口業務量躍居全省第一,還在全省率先完成「訂單、支付單、物流單」三單對碰測試,成功與海關系統數據交互;今年7月,從服務中心清關經南洋機場空運出口至韓國的出口貨物順利完成配送,打通了鹽城跨境電商出口新通道,11月份出口業務量超過3萬單,出口貿易額超600萬元,目前業務量還在持續倍增。至此,鹽城成為我省為數不多,同時具備進出口功能的跨境電商口岸。
「自接受任務以來,我們倍感壓力,同時也清醒認識到,沒有思想上的破冰,就沒有發展上的突圍。」在世紀新城集團負責人看來,鹽城作為跨境電商非試點城市和綜試區,必須挖掘優勢,揚長避短,錯位經營。為此,集團發揮距離日韓地域較近、南洋機場全貨機開通和中韓自貿區政策優勢,大膽創新,用網際網路思維解決傳統外貿痛點,就近開展服飾、服飾、玩具、家紡等本地特色產品對韓出口銷售,避免在進口業務上與試點城市保稅備貨業務「血拼」。
本著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的理念,今年上半年,集團成功招引韓國aini公司落戶鹽城,在短短三個月內迅速籤訂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招引外資並成功打造國內商品在鹽採購、封裝、清關、空運出口和韓國落地配送業務模式。這一業務模式克服語言障礙、不改變韓國人網購和支付習慣,將中國優質產品通過快遞包裹直接銷售到韓國消費者手中。
由於產品質量好、價格優、速度快和服務好,該業務模式受到韓國消費者極大歡迎,業務量出現「井噴」,有效地解決了國內產品以網購小包裹方式出口全球的技術難題和政策障礙,為後續在日本、歐美澳非等國家和地區複製開展類似出口業務打下基礎,真正實現「鹽城買、全球賣」跨境電商銷售新模式,有效提升鹽城全市外貿企業出口競爭力和知名度,集聚大量客商和資源落地中韓鹽城產業園。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中韓鹽城產業園發展目標,進一步集聚跨境電商上下遊鏈條和產業要素,努力將鹽城口岸打造成具有生產製造、貿易銷售和清關物流全產業園區、鹽城特色鮮明的跨境電商集散中心和中韓貿易集聚區。」世紀新城集團負責人同時表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從市級層面完善全市跨境電商組織架構,明確牽頭、協助部門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給予起步期政策扶持,以便高效推進全市跨境電商業務整體發展,迅速放大鹽城跨境電商和中韓鹽城產業園影響力。(高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