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上17歲男孩打開後座車門,衝到橋邊迅速跳了下去,對這個世界仿佛沒有一絲留念;
2020年9月17日,武漢一名14歲男孩在教室外被母親扇耳光後,沉默3分鐘遂決絕跳樓結果了自己,沒有一絲猶豫;
2020年12月5日, 瀋陽一位26歲研三女生擠開僅僅20cm寬的賓館窗戶縫,因為一個渣男,離開這個她曾經眷念的世界;
2020年12月23日,長沙湘府路大橋上31歲男子棄車後,翻越護欄跳進了湘江,把生命定格在2020年年末。
這一幕幕悲劇,看一次痛一次,孩子的情緒該是悲憤到了頂點吧,不然怎麼會用短短的幾秒鐘結束這一生所有未知的美好?我總是想跳下去的那一瞬間,孩子們會不會也有哪怕0.01秒的後悔,但或許這一切都太快了,快到了連後悔都來不及到訪。是啊!13歲到18歲的年華,是青春中一道明媚的憂傷,沒來由的糾結痛苦,猝不及防地想與全世界為敵,自我意識瘋狂覺醒,可又沒能力獨立也保護不了自己的尊嚴,又怎麼忍受得了那麼多明晃晃地斥責與辱罵呢?
26歲,嗯!為情所困!是啊,8年啊,18歲跟著的男生,終於長成了男人,期待的是婚禮與未來的幸福,卻迎來了渣男與小三的苟合;31歲,穩定的家庭,穩定的工作,有車有房,去意已決地自我了結在2020年年末的奔湧湘江裡,是啊!枕邊人連苦悶到要自殺的情緒變化都沒有察覺,連自殺的確切原因都不甚了解,這個男人的心裡一定積累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鬱悶與絕望!
當人的憤怒達到了臨界值,當失望超越了絕望逼近情緒的最大承受能力時,人是會選擇自我毀滅,或以此來報復這看似冰冷的世界,或用以逃避現實生活中無處可逃的疼痛,是啊!死,仿佛成了黑暗盡頭唯一的出路,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原因有三。
1. 死亡是不是終點,你我都未可知。
死亡是肉體歸於塵土,活著的人,不曾知道死後的世界,但是人們出於強烈的好奇進行了很多瀕死研究,其中最著名的當屬AWARE實驗(心臟驟停期間的意識研究),該研究旨在研究在心臟驟停期間大腦和意識的活動,包括檢測瀕死體驗中所包含的「離體體驗」(out-of-bodyexperience)的真實性。在總共2060項心臟驟停病例中,有140名病人存活下來並能夠接受訪談。在這些病人中,有101人完成了部分訪談,其中有9人被證實出現瀕死體驗,甚至有人的知覺體驗被其他人證實。
在該病人的瀕死體驗中,他聽到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發出了「電擊病人,電擊病人(shock the patient)」, 他上升到天花板附近,朝下看到了自己的物質身體,他發現房間裡除了一個護士,還有另一個男醫生,禿頂並且「相當矮胖敦實」,他穿著藍色的外科手術服,帶著藍色的手術帽,病人透過帽子能看見他沒有頭髮。甦醒後,病人在眾多醫生中認出了這位參與搶救的禿頂醫生。醫療記錄證實,在搶救中使用了AED,這個機器自動發出了病人聽到的指令(「電擊病人」),並且那位禿頂的醫生正是操作它的人。
瀕死的研究還在持續地進行中,萬一,哪怕是億萬分之一,我們死後還有靈魂,我們在靈肉分離的那一刻,看到了這個世界,我們不舍,我們留戀,我們不願離開,我們後悔了怎麼辦?!草會枯,花會謝,每個生命仿佛都有盡頭。然而,花謝了,還會再開;草枯了,還會再榮。而如果人一時衝動放棄了生命,卻再也無法回來,退一萬步講,即算可以再回來,鬥轉星移,歲月變遷後的那個世界也早已不是這一個了。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如果我們回想起家人溫馨的瞬間,朋友溫暖的鼓勵,愛人無條件的相伴,甚至是陌生人不經意的關心,甚至是養過的貓貓狗狗花花草草…..這繽紛可愛的世界,難道真的一無所戀嗎?
2. 不被情緒所控制,才可以真正的自由。
日常生活中,生氣的時候我們會說出讓自己後悔的狠話,做出讓自己不願回首的錯事,每當此時,我們便活成一團情緒。美國作家奧裡森·馬登在 《一生的資本》一書中提出:「任何時候,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去努力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這很好的印證了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同樣是面對母親在校園裡鋪天蓋地不分青紅皂白地追打,《小歡喜》中的方一凡跑得比誰都快,穿著高跟鞋的老媽董文潔,跑也跑不過,追也追不上,只能虛張聲勢地大喊著「方一凡,你給我站住!」誠然,影視作品有其誇張之處,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孩子見了媽就如老鼠見了貓一般,不敢反抗,任人宰割,這樣是很不公平,也讓人憤怒。換個角度想一想,你媽只是上頭了,她被她的情緒控制了,說不定等她冷靜下來,她就意識到自己有多過分了,然後跟你道歉,就算她死鴨子嘴硬不道歉,也會默默用其他方式補償你的嗎?畢竟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你受了委屈,她咋能不心疼呢?忍一忍,就柳暗花明了,為什麼要把自己留在黑暗裡呢?!
青春期很講自尊,在哥們面前,在老師面前,甚至在暗戀的女生面前。被一件事擊中了心底的傷,比如渣男告訴小三女孩曾三次流產,讓26歲研究生的自尊碎了一地。誠然,自尊的破滅是劇痛的!可是什麼是自尊?自尊是「自我尊重」啊!什麼是「自我尊重」?依我拙見,自我尊重是指自己內心敞亮,碰到任何傷害性的語言,都能堅定自我,根本受不到打擊也不會糾結,讓負面情緒如清風般消散,讓自己的心體驗坦蕩和舒適,這才是真正尊重自己的心,因為尊嚴是自己賦予的,與他人無關!
3. 你的痛苦真的一點都不孤單。
我始終相信人類沒有孤單的痛苦,這地球上有70億人口,這世上一定有遠超過我們想像的人和我們一樣,遭受著相似相同甚至更慘痛的悲歡離合,感受著雷同一樣甚至更加撕心裂肺的疼痛!
2016年10月23日,新加坡一對父母將身高105公分的兒子,強行囚禁在只有70公分高、91公分長和58公分寬的貓籠內;用高達98.7攝氏度的熱水燙兒子,導致他全身疼痛,起水泡,出現白斑出膿。10月22日(兒子死前的一天),母親要為兒子洗澡,但他不願脫褲,母親就把丈夫叫醒,讓其好好「對付」兒子。父親用掃把打了兒子的頭手腳之後,又用「淋熱水」懲罰兒子,隨後兒子虛弱得癱瘓在廁所地板上,動也不動,直到停止心跳,那一年他只有5歲。
2020年12月05日,俄羅斯男子Stas Reeflay,職業是YouTuber,在一次直播中,Reeflay收到一位粉絲打賞的1000美元,代價是要在直播中把近乎全裸的懷著孕的女友丟到零下天氣的戶外。於是,Reeflay強迫僅穿著內衣褲的女友離開出租屋,將其反鎖在室外陽臺。接著,他坐回電腦前繼續直播打遊戲。疑似數小時後,他才將女友遺體倒立著拖進屋內。但是很顯然,女友早已經被凍得不行了。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後,確認其女友已經當場死亡。
……
行文至此,我已經寫不下去……
總之,我們要好好活著珍惜這美好的人間……
註:圖片來自於網絡,個人所思所想,不喜勿噴,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