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焦慮應該怎麼樣來調節

2020-09-23 跳躍街聚好課


1、極度焦慮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首先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老年人對自己的一生所走過的道路要有滿足感,對退休後的生活要有適應感。不要老是追悔過去,埋怨自己當初這也不該,那也不該。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穩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要心寬,凡事想得開。

2、極度焦慮要進行自我疏導

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不要用自認為合理的其他理由來掩飾它的存在。其次要樹立起消除焦慮心理的信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及時消除焦慮。

極度焦慮怎麼辦

3、極度焦慮要懂得自我放鬆

如果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運用自我意識放鬆的方法來進行調節,具體來說,就是有意識地在行為上表現得快活、輕鬆和自信。運用意識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鬆,處在一個松和靜的狀態中,隨著周身的放鬆,焦慮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緩。


4、極度焦慮要適時叫停

一旦你感到有某種身體的不適(比如心跳加快、頭暈),同時有某種不祥的預感時,立刻說「停止」。如果你曾經發作過焦慮症或正處於焦慮症發作時期,可以在手腕上套一個橡皮圈,在你說停止時,拉一下橡皮圈彈自己的手腕。

5、極度焦慮要控制呼吸

焦慮症發作時病人呼吸急促,這會導致二氧化碳減少,進一步加劇身體症狀,如頭暈、四肢刺痛。對於沒有進行過呼吸訓練的病人來說,簡單的方法是用雙手將一個沒有漏洞的紙袋(不能用塑膠袋) 緊緊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


焦慮症患者飲食禁忌

1、焦慮症患者忌高脂食物

冰淇淋、炸雞、薯條、漢堡等食物脂肪含量高,吃後容易讓人昏昏欲睡,更加提不起精神。若和含咖啡因的咖啡、奶茶一起吃,不但讓人覺得非常疲憊,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2、焦慮症患者忌高鹽分的調味食品

一些罐頭食品,還有香腸、滷味等醃製品,只要是含鹽量較高的食物你在焦慮的時候食用都會讓你的身體循環能力不減弱,從而造成體內新陳代謝減慢,讓你的精神顯得更加疲憊。

極度焦慮怎麼辦

3、焦慮症患者忌太甜的食物

加糖巧克力、奶酥麵包、精製蛋糕及含糖飲料等含糖量高的甜食,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發揮鎮靜情緒的作用,但因為含糖食物會快速被腸胃吸收,造成血糖急劇上升又下降,反而會讓精神更加不濟,也影響情緒的平穩。


4、焦慮症患者忌咖啡因飲料

適量飲用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飲料可使精神變得愉快,也能舒緩緊張感。但是當你喝的太多的時候,你的腎上腺素就會增加分泌,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讓你更加容易感到煩躁,更加有壓力的乾結。

預防焦慮症要注意哪些

1、別在辦公室吃午餐

社會節奏的加快,很多上班族都是在辦公室吃的午餐。但研究表明,在辦公桌前吃午餐會使人緊張、缺乏創造力。因此,建議大家午飯一定要到食堂或餐館吃。


極度焦慮怎麼辦

2、別把體重看太重

體重增加會讓很多人不開心,但許多研究表明,微胖是健康又有魅力的身材。日本一項研究顯示,40歲時體重稍微超標的人能多活6~7年;英國一項調查發現,87%的男人更喜歡曲線優美、豐滿圓潤的女性。所以,別再為體重問題煩惱了。

3、休息時離手機遠點

到公司突然發現沒帶手機,這是許多人的「噩夢」。201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73%的美國人會因手機沒在身邊而焦慮。因此,不妨試著遠離手機這個「焦慮源」,尤其是在休息的時候。其實,讀本書,看個電影,做手工,甚至做頓飯,都比玩手機更愉悅,工作時效率也會提高。

相關焦點

  • 極度焦慮的時候怎麼辦,調節方法?
    極度焦慮的時候怎麼辦,調節方法?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不要用自認為合理的其他理由來掩飾它的存在。要樹立起消除焦慮心理的信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及時消除焦慮。下面聽聽心博士心理諮詢的詳細介紹。
  • 上海交大團隊: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來緩解焦慮
    去年發表在《General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中,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患有焦慮症的人可以通過益生菌及其補充劑和非益生菌食物來調節腸道菌群,以緩解其焦慮症狀。
  • 當我們感到焦慮時,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調節?
    異常的焦慮,不但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過強、過長,與個人和現實的實際情況不相稱,而且情緒反應的強烈異乎尋常最終不能自控,必須獲得醫學幫助。  還有些人無明顯原因而不適當地焦慮,焦慮的程度嚴重,持續時間過長,而且多次自行服藥試圖解除焦慮,並導致社會或生理功能損害,為此病人明顯感到痛苦,甚至走上輕生的道路。
  • 《我是怎樣擺平焦慮的》/ 超實用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
    那麼我們就會明白焦慮的真相:1. 焦慮不存在治癒方法(永遠不存在)2. 焦慮不可能根除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接受焦慮,把他當成你一生的伴侶。既然焦慮是生存所需,你就應該學會舒適的與焦慮共處,把他當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所謂的與焦慮舒適共處就是作者講的再平衡概念——回到正常的焦慮水平,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自由的過一種快樂積極,充實的人生。
  • 青年焦慮:焦慮不只是單一的情緒反應,找到焦慮的暫停鍵
    這時候的焦慮是合理正常的,它是人體調節情緒的一部分,我們在遇到困難時產生了這樣的刺激,可以讓自己提前作出反應來應對通過治療或合理的調節我們完全可以克服焦慮。但是當我們無法控制,類似神經症的人格的時候產生的焦慮最難處理。可能由於渴望他人的認可,對美好的追求,很早之前的小事,種種未知的因素組成了這種焦慮。
  • 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父母可根據孩子氣質類型,調節娃入園焦慮
    這3類類型孩子分別是怎麼樣的?如何根據先天氣質調節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呢面對寶寶入園這個「人生第一關」,很多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儘快地、開心地接受幼兒園,早點融入幼兒園生活。其實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氣質類型,根據孩子的先天氣質調節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
  • 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父母可根據孩子氣質類型,調節娃入園焦慮
    這3類類型孩子分別是怎麼樣的?第1類:易教養型就如上面琦琦小女孩就是這類型的孩子,這類型的孩子 對新環境產生正常的不適應反應,但是負面情緒不強烈,持續時間不長,願意接受周圍人的關懷,容易獲得他人的安慰、幫助和喜愛,負面情緒調節得比較快,這類型的孩子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
  • 焦慮怎麼辦呢?學會自我調節
    焦慮症怎麼自我調節 對病人焦慮症狀發作時,可採用分散其注意力的方法緩解症狀。教會病人掌握"森田療法"的理論和方法,必要時可親自帶領病人去體驗。 鬆弛療法的應用對焦慮症狀有幫助。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明顯時應對症處理。 2、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的痛苦和自己的朋友說一下,這樣能夠有效地改善下焦慮。
  • 疫情當前,出現焦慮情緒該如何調節?
    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最近,隨著疫情逐步得到一定控制,不少企業也陸續復工,不少上班族為此感到焦慮,一方面需要復工掙錢維持家庭開支,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在復工期間患上新冠肺炎。有了這種焦慮的情緒,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調節呢?一起來看看。緊張、擔憂、恐慌、不安、煩惱這些不愉快的複雜情緒,是我們在面對「危險」時會產生的心理反應,這種心理反應會提醒我們要提高警惕做好自我保護,遠離傷害。
  • 產前焦慮是什麼?要怎麼調節自己,才能平安度過產前焦慮期呢?
    產前焦慮是什麼?要怎麼調節自己,才能平安度過產前焦慮期呢?越是臨近分娩,媽媽們越緊張,在期待孩子到來的時候,也會開始焦慮,會開始擔憂分娩的過程,會害怕未知的事物等,如果孕媽的產前焦慮過於嚴重,那麼也會對分娩產生影響,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產前焦慮的那些事。
  • 了解焦慮,才能和焦慮「和睦相處」
    可分為廣泛性焦慮和驚恐發作兩種形式。患者持續性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合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廣場恐怖或社交恐怖,方可確診為廣泛性焦慮;而驚恐發作患者平時生活中與常人無異,驚恐障礙每月發作三次以上,一旦發作,患者會突然出現極度恐懼的心理。
  • 產前焦慮是什麼?要怎麼調節自己,才能平安度過產前焦慮期呢?
    越是臨近分娩,媽媽們越緊張,在期待孩子到來的時候,也會開始焦慮,會開始擔憂分娩的過程,會害怕未知的事物等,如果孕媽的產前焦慮過於嚴重,那麼也會對分娩產生影響,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產前焦慮的那些事。
  • 高考情感:高考前一周內,如何調節學生與家長的焦慮情緒
    在前一周的這個時間段,學生高度緊張和極度焦慮的狀態即使不會被表現出來,但學生家長也能從學生睡眠不足、日漸消瘦等方面看出學生的焦慮。學生為什麼會焦慮:其實學生這時候是迷茫的,他們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懷疑自己的能力。
  • 音樂能調節焦慮情緒,剛出版的這本書來指路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通訊員 周晉安近日,《方艙之聲——音樂調節情緒手冊》正式出版。該書是一本實用、小巧的音樂治療欣賞指南。實踐證明,這些精心挑選的樂曲可以平復焦慮、安撫情緒、平衡身心,是調節情緒和改善睡眠的「良藥」,這些樂曲通過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就可以進入「方艙之聲」微信小程序收聽。「方艙之聲」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三院)和人民音樂出版社(人音社)合作推進的線上音樂治療平臺。
  • 準媽媽出現產前抑鬱和產前焦慮,該如何調節情緒?
    在我們的想像裡,準媽媽本應該是美好和幸福的,但是調查研究表明,約有64%的女性在孕期會出現不良情緒,甚至出現產前抑鬱和產前焦慮等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問題產生呢?
  • 快來了解你的焦慮根源,調節方法已備好
    疫情沒接觸,我們仍要保持高度重視,更要學會調節個人情緒,緩解焦慮,那我們的焦慮是怎樣產生的呢但是現實世界不可能讓本能立即獲得滿足,因而便產生了焦慮。在弗洛伊德看來,人格動力過程的核心概念是本能和焦慮。
  • 焦慮障礙是精神疾病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近年來,從政府官員、企業員工到學生,因焦慮抑鬱自殺輕生的個案頻發,各類因精神疾病而放棄生命的新聞不絕於耳。「適度焦慮是生活中的一個正常部分。」廣東省神經心理學組組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指出,「當焦慮嚴重幹擾每天的生活,持續存在、不合理且無法抵抗,影響個體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時,便有可能是焦慮障礙,需要引起重視。」
  • 看似高大上的背後,可能是極度的焦慮
    可一個幸福的婚姻真的是靠學歷得來的嗎?我想大家可能都聽過兩個成語,一個是情投意合,一個是志同道合。意思是說,這談戀愛的男女,大家的」三觀」還是要合的,比如有相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話題等等,不然,如果只是唯學歷為重,那結婚後,大家豈不是很悶?
  • 現在,可以治好你「焦慮」的解藥來了
    當我們焦慮的時候,我們需要覺察這是別人傳遞來的焦慮,還是自己產生的焦慮。就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在我每次大型演講或者節目錄製之前,會有一些輕度焦慮,這種焦慮中還混合著一些小緊張小興奮等一種複雜的感受,這也是很好的,也是應該的。
  • 「焦慮」也是件好事?7個問題檢測你的焦慮程度,超過5分的人要注意了
    在職場中,擔心出錯;臨近考試,膽戰心驚;處理人際關係,糾結為難...總之,比較焦慮!這種情緒處理不好,很可能進一步導致焦慮症!焦慮症所帶來的後果很嚴重,不僅會心情煩躁、做事效率降低、身體極度疲勞等,不及時治療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每個人都應該引起重視。我們怎麼判斷自己的焦慮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