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父母可根據孩子氣質類型,調節娃入園焦慮

2021-01-09 琦想媽媽

小區裡的林林、琦琦、宏宏都是同一年出生的孩子。轉眼他們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面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3個孩子情緒反應很不一樣。

林林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反應比較強烈。林林每天上幼兒園都哭,每天早上一到幼兒園門口都大哭大鬧,拉著媽媽的衣服不肯進去學校。老師過來抱他,他就用手抓老師的衣服和臉。經常幼兒園的園長、主任出來幫忙才能將他帶回課室。

琦琦是個嬌滴滴的小女孩,總想與媽媽在一起。琦琦自己能吃早飯,但還要媽媽餵;自己能上樓,還要媽媽抱。到了幼兒園以後,還要求媽媽陪她玩一會兒。老師說,其實媽媽走後不久,琦琦就沒事了,很快能和小朋友玩在一起。

宏宏是個安靜的小男孩,每天早上媽媽送他上幼兒園時,他表現得並不是很情願,也不是很不情願。老師說他在幼兒園也是這個樣子,老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打不鬧的,但是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輕鬆活潑。

晚上媽媽去接宏宏,他並不像有的小朋友那樣興奮地撲向媽媽,也不跟媽媽講幼兒園的事情。宏宏的喜怒哀樂表現得並不是那麼明顯。

其實林林、琦琦、宏宏是3種不同的氣質類型的孩子。

什麼是氣質?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氣質(Temperament)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人的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經系統活動過程的特性所制約。孩子剛一出生時,最先表現出來的差異就是氣質差異,如:有的孩子愛哭好動,有的孩子平穩安靜。

A.託馬斯和切斯提出兒童氣質的九個維度,即活動水平、節律性、主動或退縮、適應性、反應閾限、反應強度、情緒質量、分心程度、注意廣度和持久性,並據此劃分三種氣質類型:易教養型、困難型和緩慢發動型。

這3類類型孩子分別是怎麼樣的?

第1類:易教養型

就如上面琦琦小女孩就是這類型的孩子,這類型的孩子 對新環境產生正常的不適應反應,但是負面情緒不強烈,持續時間不長,願意接受周圍人的關懷,容易獲得他人的安慰、幫助和喜愛,負面情緒調節得比較快,這類型的孩子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

第2類:困難型

如上面林林小男孩就是這類型的孩子,這類型的孩子對新環境比較抗拒,負面情緒較多,反應強烈並且反覆體驗,比較執拗地拒絕別人的幫助,容易使親子關係、師幼關係和同伴關係有所疏遠,按照自己的節奏和速度適應新環境。

第3類:緩慢發動型

如上面例子中的宏宏小男孩就是這類型的孩子,這類型孩子適應環境緩慢,情緒通常不甚愉快,常常靜靜地觀察別人,對新環境慢慢感興趣,慢慢活躍起來;不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媽媽和老師不易明白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

Tips: 氣質是天生的,而且具有穩定性,氣質的基本特徵會始終伴隨人生。氣質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之分,不同的領域和職業需要不同的氣質,所以氣質並不決定孩子的智力高低和將來的社會價值,家長不必枉費心思地矯正孩子的氣質。

如何根據先天氣質調節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呢

面對寶寶入園這個「人生第一關」,很多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儘快地、開心地接受幼兒園,早點融入幼兒園生活。

其實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那麼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氣質類型,根據孩子的先天氣質調節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

一、易教養型寶寶的情緒調節方法

容易型孩子的家長是比較幸運的,這樣的孩子適應新環境比較快,但是他們的分離焦慮也同樣讓家長感到揪心。鑑於這類氣質的孩子對新環境的抗拒性並不劇烈,家長要鼓勵孩子大膽地接受別人的幫助。

例如,讓老師多抱抱孩子,讓孩子接受老師的擁抱,支持孩子借用外力來安撫自己的情緒;在此基礎之上還可以鼓勵孩子抱抱老師,抱抱新夥伴,學會主動以某種方式緩解自己的情緒壓力。

家長還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在新環境中的真實感受,傾聽他們的心聲,接納孩子所表達的擔心,讓他的不安全感得到釋放。

二、困難型寶寶的情緒調節方法

孩子面對新環境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要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或者懲罰,而是蹲下來,平靜地看著他,儘量放慢聲調和語速,但是不放鬆要求,讓寶寶聽清楚並記住「寶寶要上學,媽媽要上班」「早上上學,晚上回家」等,使他慢慢接受外在的規則與要求。

家長不要因為寶寶的壞情緒而隨意改變要求,這樣寶寶比較容易養成任性的性格。

Tips :困難型孩子的家長需要特別耐心和充分的愛,做好心理準備,接納寶寶敏感、強烈甚至火爆的反應,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急躁和煩惱,否則孩子的壞脾氣和家長的壞脾氣相互作用,導致兩人的脾氣都將越來越壞,親子關係也越來越緊張。

如果家長的壞脾氣「壓服」了孩子的壞脾氣,孩子以後將變得要麼攻擊性強,要麼退縮性強。

三、緩慢發動型孩子的情緒調節方法

困難型的寶寶通常被理解為外向的情緒反應,遲緩型的寶寶則為內向的情緒反應。

對於遲緩型的孩子,關鍵是讓他按照自己的速度、節奏和特點去適應環境,家長不要給他們施加壓力,因為別人的熱情、主動、好意和幫助,他未必會放心地接受,所以不要強迫一個遲緩型的孩子入園第一天就去抱老師、親老師。

如果孩子拒絕老師第一天的親熱動作,家長要向老師解釋孩子的氣質特點,採取適宜孩子接受的方式來幫助他。

困難型的孩子容易引起家長的關注,遲緩型的孩子整天不哭也不鬧,好像沒什麼事,顯得聽話乖巧,很少大聲表示抗議,也很少大聲表示需求,容易讓家長覺得孩子沒什麼問題,因而放鬆了對他的關注,逐漸成為被忽視的孩子。

實際上,這類孩子缺乏熱情和主動性,雖然對新環境沒有反抗,但也不是輕鬆和愉悅的,有的孩子甚至是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

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積極的暗示和鼓勵,激發孩子的活力與動機,使他能在新的環境中漸漸地活躍起來,對新的刺激慢慢地產生興趣,與新的同伴漸漸「混熟」,為他平靜、穩重的氣質特點增添一些積極性和主動性。

結語:其實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這是很正常的事!家長們也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克服焦慮,這樣孩子們就早點適應新環境。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父母可根據孩子氣質類型,調節娃入園焦慮
    其實林林、琦琦、宏宏是3種不同的氣質類型的孩子。,這類型的孩子 對新環境產生正常的不適應反應,但是負面情緒不強烈,持續時間不長,願意接受周圍人的關懷,容易獲得他人的安慰、幫助和喜愛,負面情緒調節得比較快,這類型的孩子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捨不得父母離開,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隨著2020年秋季開學通知的出臺,新學期開學即將到來,今年9月份將又有一批滿3歲的寶寶要走進幼兒園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高興,手中的小寶寶終於長大了,終於盼來可以上幼兒園了,家長可以解放了。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還有不到一個月,九月開學季就來臨了,不少寶貝們要開啟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了,此時此刻寶媽寶爸一定比寶貝還緊張吧?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入園第一天,是幼兒園最壯觀的一天,新入園的小朋友哭得聲嘶力竭,有可能會尿褲子,也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趁著老師不注意,從教室裡跑出來,總之,各種狀況百出,幾個老師都忙不過來。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分離焦慮很嚴重怎麼辦?請查收這份入園攻略
    作為一名曾經的幼兒園園長,今天我想結合自己孩子入園的經歷,和大家分享幾點經驗。一、孩子上幼兒園,不得不面對的「分離焦慮」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總是哭,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環境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變造成不適應和焦慮。孩子在上學以前,他們的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幾乎是由父母、爺爺奶奶或者保姆來照顧。
  • 又是開學季,幼兒園新入學的娃碰上入園焦慮怎麼辦?
    第二天一大早樂樂就哭著不要去幼兒園,爸爸只得把樂樂抱起來去幼兒園,交給老師後離開了。接下來一個月孩子都在哭鬧不去幼兒園,十月份孩子就生病了。樂樂的表現就是我們常說的入園焦慮了。為了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我們家長已經焦慮了。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又能怎麼辦呢?
  • 怎樣處理好孩子剛入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
    每年入園季,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不想和家長分開,大哭大鬧的悲情一幕總會在許多幼兒園門前上演。孩子們在入園時的哭鬧行為源於和自己的家人分別時產生的分離焦慮。在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時,由於與親密的依戀對象、熟悉的照顧人相分離,一定會產生分離焦慮。其實,在兒童入園時,不僅孩子幼兒有分離焦慮,成年人也有。很多父母在與孩子分離之後,也會產生擔心、緊張、難過這樣一些情緒感受,還有不少家長在送園之後還待在幼兒園門口引頸張望,徘徊不去,甚至還會哭泣。因此,親子分離必然會產生焦慮情緒。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怎麼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呢?
    上次寫了一篇《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解決這三大問題就行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來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當孩子與最親近的人、最熟悉的環境分開,引起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依戀關係的好壞,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了巨大的差異,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要從嬰兒期就與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幼兒入園分離焦慮除了依戀關係,還有一下幾個原因:1、陌生的環境。2、與親人的分離,這是根本的原因,導致孩子哭鬧的原因是與媽媽分離。3、與陌生人相處。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 轉給新入園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和家長自己的分離焦慮
    歡迎關注「幼兒園裡孩子王」,和我一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新學期開學了,幼兒園迎來新入園的孩子們!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而不適應,也怕什麼都還不太會的他們,離開了家庭的呵護,在眾多小朋友的集體中,得不到細緻的照顧。
  • 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分離焦慮是娃和父母共同挑戰
    他覺得新冠疫情還有,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像家裡那樣的照顧,容易生病,加上第一天送沐沐上幼兒園,沐沐也出現了哭鬧,孩子的分離焦慮也加重了娃爸的焦慮。「反正家裡又有人照顧,上幼兒園有那麼重要嗎?讓孩子自由自在,不受幼兒園的約束不好嗎?」所以沐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焦慮,對爸爸說:「老爸,你幫我退學好不好?」
  • 新小班幼兒入園須知,家長提前準備,開學後可緩解分離焦慮
    這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的本能: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後,就需要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汲取安全感。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從過去可以隨時回到親人懷抱的習慣,突然變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狀態,這樣巨大的變化,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分離就會產生焦慮。
  • 致家長,新小班幼兒入園須知,開學後可降低分離焦慮
    這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的本能: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後,就需要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汲取安全感。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從過去可以隨時回到親人懷抱的習慣,突然變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狀態,這樣巨大的變化,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分離就會產生焦慮。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紅黃藍教育機構入園預科班的專家老師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的分離焦慮有不同的類型,家長們需要「對症下藥」。
  • 幼兒園開園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其實,不管是中班、大班的寶寶們在家呆了9個月後重新入園,還是小班的寶寶初次入園,都有可能會處於「分離焦慮」中,而且家長們也同樣會面臨這樣的問題。01 / 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哭鬧、間斷性哭泣、沉默、不吃飯不喝水……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在幼兒園門口抱著媽媽大聲哭鬧,表示不願意上幼兒園;
  •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首先需要家長改變對孩子入園問題的態度,並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如果經過上述處理仍然恐懼上幼兒園,需要尋找有無其他特殊原因,必要時接受相應的心理行為治療。
  •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分離焦慮」是一個繞不不去的門檻。一般來說,「入園焦慮期」的持續時間為一到兩周,在此期間,孩子可能會出現哭鬧、賴床、生活技能倒退、性情改變等現象,也有可能出現頻繁生病的現象,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家長們往往身心俱疲。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擔心孩子入園後哭鬧怎麼辦?睡覺踢被子怎麼辦?被人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防護措施吧!新生入園前,不光要做好環境準備、教師心理準備,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
  • 孩子上幼兒園,真正焦慮的是媽媽,了解這五點,緩解入園焦慮
    因此寶媽和孩子需要朝夕相處將近四年的時光,等到了娃不得不上幼兒園的年齡。對於這部分媽媽來說,真正需要接受分離狀態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不少父母對這個說法都深以為然,因為孩子的接受能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好。但是有時候,家長的焦慮會直接影響孩子入園的情緒。本來在逐漸熟悉幼兒園生活規律的孩子,會被家長的焦慮節奏打亂自己的成長節奏。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幼兒園終於開學啦!寶寶也陸續準備入園!這對每天和娃鬥智鬥勇的爸媽來說終於是熬出了頭!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