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新小班幼兒入園須知,開學後可降低分離焦慮

2020-09-03 園長幼師通

親愛的家長:

您好!

轉眼到了8月下旬,新小班的寶寶們再有大半個月就要正式進入幼兒園啦。

相信很多家長現在正「坐立難安」,生怕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而不適應,也怕小小的什麼都還不太會的他們,離開了家庭的呵護,在眾多小朋友的集體中,得不到細緻的照顧。

別擔心,讓這份「新小班入園須知」給大家一顆定心丸,在開學之前,請家長做好以下充分的準備,相信寶貝們,一定會以最棒的狀態,邁出他們人生的第一步!

一、了解孩子的入園焦慮

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

這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的本能: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後,就需要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汲取安全感。

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從過去可以隨時回到親人懷抱的習慣,突然變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狀態,這樣巨大的變化,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分離就會產生焦慮。

所以,分離焦慮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

這個焦慮也不僅僅出現在孩子身上,孩子和家長都可能引起不安,大部分孩子會慢慢調節適應。

焦慮情緒會傳染,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太擔心,孩子可能更難安心,這也是建議家長自己先放鬆再去處理的原因。

分離焦慮可能的一些表現:

1、怕 生

不願意與老師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躲避集體,縮在角落,或只黏著一個老師。

2、強烈抵抗

表現為哭鬧、打人、咬人、摔東西等。

3、拒絕吃東西、喝水

有的家長平時在家裡使用不恰當的強化手段,讓孩子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這些孩子來園後,容易表現為拒吃、拒喝。

4、「說謊」

如回家告訴父母「老師(小朋友)打我」、「沒有玩具」、「不給飯吃」等。

5、階段性體質敏感

由於新環境使孩子情緒波動較大,加上哭鬧、緊張,體能消耗也較大,出現代謝紊亂,進而在一定階段內引起體質敏感、易生病。

6、尿褲子、尿床

由於老師掌握孩子的習慣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自理能力弱的孩子而言,來到一個新環境有可能會出現尿褲子的情況,只要家長多帶上幾套換洗衣褲就行。

二、提前消除孩子入園障礙

1、心理準備

1)給孩子多提供獨立與他人交往的時間與機會;

2)要和孩子經常談論幼兒園。

2、生活準備

1)會自己用勺進餐;

2)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服裝鞋襪及其它用品;

3)教孩子敢於向成人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如想喝水、大小便等,而不要以哭代替;

4)請給孩子備二套替換的衣褲(最好做好標誌或寫上名字)放入書包帶到幼兒園,以便孩子弄髒衣物後老師能及時更換。

3、交往準備

1)教孩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

2)平時不要唯孩子獨尊,避免孩子只習慣於接受別人的關照。

4、行為訓練

1)培養孩子的文明行為,不抓人、打人,傷害同伴;

2)教育孩子遇事不任性、亂發脾氣。

三、家長請「不必擔心」

1、孩子要喝水、大小便問題

剛入園時,老師會不時地提醒。

過了一段時間,常規穩定之後有固定的時間去喝水、如廁,但小朋友如有要求仍可以隨意去。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喝水、如廁時老師都會幫忙,直至孩子能獨立完成為止。

2、午睡問題

(擇床、換環境不適應、睡覺不老實)

老師不會強迫剛入園的孩子午睡,而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誘導孩子午睡,如:先隨聲附和孩子「等媽媽」的要求,請其安靜地到床邊坐下,等孩子有了睡意,再勸他睡到床上等。

3、吃飯問題

吃飯時,老師會對新入園的孩子予以特別照顧,教他們使用勺子進餐,對個別能力弱的,老師還會餵飯。

為了激起孩子的食慾,幼兒園的飯菜均是色、香、味俱全。盛飯時,以少量多次為原則。

4、在幼兒園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怎麼辦?

小朋友之間發生爭執(包括吵架甚至打架)是很正常的。

老師會按照站位要求,用自己的專業經驗,儘量保證每一個孩子都在自己的視野內,在發生爭執時第一時間避免肢體的衝突。

停止肢體衝突後,老師會排解糾紛,引導小朋友正確的交往方式,家長可儘量放心。

四、開學後家長一定做到這幾點

1、愉快地與孩子說「再見」

父母送孩子入園,將孩子交給老師後,應儘快離開。千萬不要聽到孩子哭聲又回頭去望望孩子,甚至將孩子帶回家。否則,孩子有此「經驗」,第二天入園只會哭得更加厲害。

2、不要否定孩子的焦慮情緒

避免批評或否定孩子的分離困難。

例如,避免說「你真沒用」或」不要你這樣的孩子了」等氣話。

3、堅持送孩子入園

吃飯時,老師會對新入園的孩子予以特別照顧,教他們使用勺子進餐,對個別能力弱的,老師還會餵飯。

為了激起孩子的食慾,幼兒園的飯菜均是色、香、味俱全。盛飯時,以少量多次為原則。

4、在幼兒園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怎麼辦?

孩子適應新環境需要一個過程。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不讓他上幼兒園。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鬧最厲害的時間,家長一旦把孩子交給老師,就要及時離開。

五、分離焦慮的家長治療秘籍:

心中默念「老師帶娃是專業的」!

多念幾遍心裡就淡定了。

家長們要先從自己做起,克服焦慮才是正解。

等孩子入園後,咱還是別扒窗戶偷偷看了,

我們給孩子所有的教育及期待,

是為了培養孩子更加獨立,

學會放手,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聲明:本文來源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整理編輯,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小班幼兒入園須知,家長提前準備,開學後可緩解分離焦慮
    別擔心,讓這份「新小班入園須知」給大家一顆定心丸,在開學之前,請家長做好以下充分的準備,相信寶貝們,一定會以最棒的狀態,邁出他們人生的第一步!這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的本能: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後,就需要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汲取安全感。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從過去可以隨時回到親人懷抱的習慣,突然變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狀態,這樣巨大的變化,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分離就會產生焦慮。
  • 二幼緩解小班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有招兒
    每年秋季都有大量的小班幼兒入園,做好小班幼兒入園工作是幼兒園領導、教師應該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大部分孩子入園會產生心理學上稱之為「分離焦慮」的症狀:焦急、不安、愛哭、恐懼、情緒波動大。面對哭鬧、不肯上幼兒園的孩子,許多家長感到心疼,焦躁、困惑、一籌莫展,一些沒帶過小班的和剛剛參加工作的幼兒園教師也常常束手無策。
  • 「致信家長」家長這樣做,可緩解小班幼兒分離焦慮
    別擔心,讓這份「新小班入園須知」給大家一顆定心丸,在開學之前,請家長做好以下充分的準備,相信寶貝們,一定會以最棒的狀態,邁出他們人生的第一步!這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的本能: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後,就需要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汲取安全感。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從過去可以隨時回到親人懷抱的習慣,突然變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狀態,這樣巨大的變化,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分離就會產生焦慮。
  • 馬上就要開學了,如何幫助小班幼兒渡過分離焦慮?
    每年的9月1日,幼兒園都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哭鬧聲,這是幼兒分離焦慮的一種情緒反應。孩子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內心是焦慮的、彷徨的、膽怯的。我們應正確認識什麼是分離焦慮?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緩解分離焦慮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過好入園第一關。
  • 怎樣緩解小班幼兒的入園焦慮?
    9月開學季,是幼兒園小班新入園幼兒上演哭鬧戲大片的熱鬧季節,遠遠就可以聽到喊爹叫媽找奶奶的非凡聲音,孩子在幼兒園裡哭,爸爸媽媽們爺爺奶奶在幼兒園外徘徊,更孩子分離焦慮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開始不哭,後來哭;有的開始哭,後來不哭;有的到了幼兒園不哭不鬧,不說話,什麼也不幹;還有少數一直不哭,這類孩子比較少。
  • 【教師篇】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在小班新入園孩子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持續三周以上的佔20%,由此可見,幼兒的分離焦慮問題比較普遍,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不同幼兒分離焦慮的表現是不同的。這反映在痛苦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上,也反映在焦慮情緒表達的方式上。
  • 小班幼兒入園適應調查研究
    對於幼兒來說,陌生的環境會對幼兒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由於是第一次與家人分離,第一次步入社會,進入陌生的情景,他們往往會感到失落,並有消極焦慮情緒反應,這時候的幼兒往往已經產生了對母親的依戀,會有哭鬧不止,情緒緊張,離開群體單獨活動等反應。能否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已經成為幼兒家長,老師幼兒園極為關心的問題,是幼兒能否克服分離焦慮,形成獨立性格的重要基準。
  • 開開心心上幼兒園——消除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案例分享
    分離焦慮是焦慮的一種,通常出現在與家長、與所愛和依賴的人分離或面臨分離的威脅等情況下。九月份,適齡幼兒離開父母和家庭進人幼兒園,邁出了其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在這一過程中,由於直接面臨著與家長的長時間分離,幼兒經受著分離焦慮所帶來的情緒變化衝擊,有些幼兒能夠順利適應,而有些幼兒卻適應不良。
  • 幼兒園開學在即,如何緩解幼兒分離焦慮?
    9月開學季,對於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來說,進入集體生活,是一次與親密看護人分離時間較長體驗的開始。每到開學時候,幼兒園裡小班小朋友們哭聲一片,場面失控的視頻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便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
  • 轉給新入園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和家長自己的分離焦慮
    新學期開學了,幼兒園迎來新入園的孩子們!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而不適應,也怕什麼都還不太會的他們,離開了家庭的呵護,在眾多小朋友的集體中,得不到細緻的照顧。別擔心,讓這份「新小班入園須知」給大家一顆定心丸,請家長做好以下充分的準備,相信寶貝們,一定會以最棒的狀態,邁出他們人生的第一步!
  • 9月新小班家長注意:這些入園準備再不開始就晚了
    八月已經開始了,請注意開學時間哦!現在最焦慮的莫過於新小班的家長們了,你們是在抓耳撓腮毫無頭緒,還是已經萬事俱備只等開學?無論你的新小班入學準備工作到哪一步,都來看看這篇《新小班入園須知》吧!解惑答疑、查缺補漏!
  • 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
    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果雪兒推出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主題指導課程。在幼生入園開學之際,總會看到一些小朋友哭得昏天暗地、天塌地陷。作為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建設者和推動者,果雪兒攜手北京師範大學幼兒國學教育課題組,推出了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繪本,果雪兒認為: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幼兒因為上幼兒園,所產生的一系列的焦慮情緒及焦慮症狀。
  • 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教師艱辛的考驗
    開學已經兩周了,大部分幼兒算是適應了幼兒園一日生活,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在慢慢步入正軌。回顧開學以來兩周的生活,哈哈,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啊!第一天入園,一團糟,哭聲連綿不斷,玩具撒滿地,幼兒聽不懂老師口令,甚至聽不到你叫他的名字,小火車拉不起來,校園裡撒腿就跑……午睡也不適應,少數幼兒沒有午睡,而且都醒的特別早,原本兩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不到兩小時就結束了。
  • 開學之際,幼兒分離焦慮現象劇增。幾個方法讓幼兒遠離分離焦慮!
    這是因為孩子因離開家人感到極度不安而產生了分離焦慮現象。孩子從被無微不至的關懷的環境到偶爾被關注到的環境,孩子肯定一時適應不了。這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 ,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何幫助讓孩子度過這段充滿焦慮的日子呢?1、首先在入園前半年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入園分離焦慮是年滿三歲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人和環境進入幼兒園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幼兒最初離開親人.家庭.對新環境會產生不適應的現象。孩子帶著這份愛和期待,就趕走了一半的分離焦慮。家長切忌一步一回頭,將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切忌以威脅的方式嚇唬孩子「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這樣更加增加分離的不安全感和恐懼感。也切忌遷就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曬網多於打魚。這樣不但無法幫助孩子降低分離焦慮,還給孩子得到哭鬧就可以得到滿足的錯誤信息。
  • 又到「分離焦慮季」家有萌娃真鬧心 專家建議:六招緩解入園焦慮
    眼下,咱厝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不少家有萌娃將上小班的家長既期待又忐忑:孩子終於要邁出獨立的第一步了,不知能適應嗎?作為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幫孩子儘快克服分離焦慮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主任蘇海雲,為家長們分享實用的建議。
  • 又到「分離焦慮季」家有萌娃真鬧心 專家建議:六招緩解入園焦慮
    眼下,咱厝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不少家有萌娃將上小班的家長既期待又忐忑:孩子終於要邁出獨立的第一步了,不知能適應嗎?作為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幫孩子儘快克服分離焦慮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主任蘇海雲,為家長們分享實用的建議。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依戀關係的好壞,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了巨大的差異,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要從嬰兒期就與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幼兒入園分離焦慮除了依戀關係,還有一下幾個原因:1、陌生的環境。2、與親人的分離,這是根本的原因,導致孩子哭鬧的原因是與媽媽分離。3、與陌生人相處。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的時候,每所幼兒園門口,新入學的小班幼兒和父母、爺爺奶奶都會上演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場景,新生入園是幼兒離開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每位幼兒獨立生活的開始。
  • 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與對策
    他們會感到無助、焦慮和不安,也算是孩子第一次進入了社會性的環境。會出現許多反常的現象,有的孩子哭著吵著要媽媽,有的孩子不吃也不喝,還有的不能午睡等等。這都是孩子不適應,而造成許多家長為孩子入園而煩惱。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兒童與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顧他的人分離時,表現出的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