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教師艱辛的考驗

2020-09-16 雨中薔薇1908

開學已經兩周了,大部分幼兒算是適應了幼兒園一日生活,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在慢慢步入正軌。回顧開學以來兩周的生活,哈哈,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第一天入園,一團糟,哭聲連綿不斷,玩具撒滿地,幼兒聽不懂老師口令,甚至聽不到你叫他的名字,小火車拉不起來,校園裡撒腿就跑……午睡也不適應,少數幼兒沒有午睡,而且都醒的特別早,原本兩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不到兩小時就結束了。一日三餐也是一片狼藉,自己能吃完的只是少數幼兒,大多數需要老師幫忙喂。所以第一天孩子們沒怎麼吃好,水量倒是可以。大小便需要老師教怎麼扶欄杆、怎麼上去下來……總之,第一天內心是崩潰的~

第二天,出乎意料,比第一天有很大進步,哭的少了,小火車拉起來了,大部分幼兒能聽懂老師的口令了,可以安心用餐了……午睡大多數孩子能聽著輕音樂自主入睡,少數幼兒需要老師安撫或抱著才能睡著,而且我們能排著隊出去做操啦落了一點,其實第一天絕大多數孩子就能找到自己水杯了(這一點很厲害,充分體現了孩子強大的記憶能力)。

之後這幾天,孩子們一天比一天有進步,總體來說,算是正常了。但畢竟是小班幼兒,規則意識還沒形成,坐不住,所以到現在還沒有進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學之中。常規方面需要慢慢加強,滲透到幼兒園一日生活當中。

孩子的適應能力無疑是非常好的,這一點家長不用焦慮。新入園的孩子,考驗的是教師的耐心、愛心、責任心。有了這些堅持,孩子們才能按時來園、才能願意來園;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堅持,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加油吧!

相關焦點

  • 【教師篇】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在小班新入園孩子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持續三周以上的佔20%,由此可見,幼兒的分離焦慮問題比較普遍,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不同幼兒分離焦慮的表現是不同的。這反映在痛苦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上,也反映在焦慮情緒表達的方式上。
  • 二幼緩解小班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有招兒
    每年秋季都有大量的小班幼兒入園,做好小班幼兒入園工作是幼兒園領導、教師應該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大部分孩子入園會產生心理學上稱之為「分離焦慮」的症狀:焦急、不安、愛哭、恐懼、情緒波動大。面對哭鬧、不肯上幼兒園的孩子,許多家長感到心疼,焦躁、困惑、一籌莫展,一些沒帶過小班的和剛剛參加工作的幼兒園教師也常常束手無策。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安全依戀型的幼兒,媽媽在場,他就感到足夠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媽媽離開時,幼兒明顯會表現苦惱,回來時也會平靜下來。反抗型依戀:也稱矛盾型依戀,對依戀對象,是矛盾的,媽媽離開時,表現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但媽媽回來時,既尋求媽媽的接觸,又抗拒,也不容易平靜下來。迴避型依戀:和他人沒有明顯情感鏈結,媽媽在場和離開對孩子沒有太大影響。
  • 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與對策
    他們會感到無助、焦慮和不安,也算是孩子第一次進入了社會性的環境。會出現許多反常的現象,有的孩子哭著吵著要媽媽,有的孩子不吃也不喝,還有的不能午睡等等。這都是孩子不適應,而造成許多家長為孩子入園而煩惱。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兒童與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顧他的人分離時,表現出的焦慮情緒。
  • 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是什麼?
    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是什麼?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就是有些看上去高高興興入幼兒園的小朋友,在他們剛離開父母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分離的焦慮,只是因為那種焦慮不明顯或者焦慮時間不長而不被重視罷了。據悉,西方有知名的心理學家,專門做了一個幼兒進入陌生環境的測試實驗,結果顯示幼兒分離的過程中產生焦慮是一種必然。
  • 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
    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第二個部分,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第三個部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接下來,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分享其中的第一部分。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入園分離焦慮是年滿三歲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人和環境進入幼兒園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幼兒最初離開親人.家庭.對新環境會產生不適應的現象。家園合力,合理過渡幼兒園應把保護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應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園新生入園,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很難免的,要處理好這個環節,需要家園共同協作。比如為了讓孩子有個適應過渡,頭幾天園方可以允許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相處。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防護措施吧!新生入園前,不光要做好環境準備、教師心理準備,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今天學前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以及影響幼兒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
  • 教師、家長如何緩解和消除幼兒的分離焦慮
    據調查,幼兒在入園初期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較為普遍,至少有65.33%的孩子在入園一個月中出現過不同表現程度和不同時間長度的分離焦慮症狀。幼兒的分離焦慮反映各有不同,有的呈發洩狀,如緊抱家長不放、大聲哭鬧,甚至會拳打腳踢、伺機逃跑。有的呈消極狀,如沉默不語、不吃不睡。有的相對積極些,願意接納保教人員,但緊跟其後寸步不離。其中部分幼兒是好幾種現象兼有。
  • 高臺縣第一幼兒園:多舉措破解新入園幼兒焦慮難題
    為引導新入園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學習生活,有效解決新入園幼兒及家長焦慮難題,高臺縣第一幼兒園聚焦開園工作重點,積極開展策略研討,有效實施多項舉措緩解新入園幼兒及家長分離焦慮。專題研討,明確工作策略。及時召開了新入園幼兒儘快適應新環境有效策略研討會,組織教師圍繞新入園幼兒及家長的焦慮問題,結合近幾年的工作經驗和各種實踐做法,從幼兒心理的變化引導、一日常規活動中幼兒習慣的培養、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與幼兒交流時的語態和體態、帶領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注意的事項、家長的有效配合等方面對解決策略進行了研討交流,明確了搭建高效家園共育平臺,開展混齡一對一、手拉手幫帶,大圈子裡樹榜樣,小範圍內提建議的有效解決策略
  •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的時候,每所幼兒園門口,新入學的小班幼兒和父母、爺爺奶奶都會上演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場景,新生入園是幼兒離開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每位幼兒獨立生活的開始。
  • 幼兒新生入園,緩解分離焦慮三「不要」
    家長這種制止孩子哭鬧的方法,表面上似乎可以讓孩子快速停止哭泣而變得「聽話」,實際上,會進一步增加其恐懼而延長分離焦慮。所以爸爸媽媽不要讓自己焦躁的心情影響孩子,而應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有許多小朋友,老師很愛你們」,幫助孩子對教師產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如何應對?看看這些妙招
    同事晴一大早紅著眼眶回來上班,大家嚇了一跳,以為她發生了多大的事,上前一問,原來是因為她的女兒上幼兒園後分離焦慮嚴重,早上送過去時,小傢伙緊緊地抱著她的大腿,撕心裂肺地哭著喊著要回家。哪個媽媽能受得了這個?她是心碎一地,眼淚掉了一路。
  • 寶寶「入園難」,開學產生分離焦慮,寶媽應該怎麼做?
    寶寶「入園難」,開學產生分離焦慮,寶媽應該怎麼做? 金秋九月,天氣爽朗,又到了孩子們開學的季節。被疫情困在家中幾個月的神獸終於能夠返校了,家長也算能夠放鬆一點,但是家長們又要開始憂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寶寶的分離焦慮。尤其是對於新入學的幼兒來說,大多數幼兒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雖然這是很普遍,並且正常的情況,但是分離焦慮處理不好,會對寶寶產生很大的影響。無論是情緒上的變化,還是入園以後的學習狀況,甚至之後對於學校的喜愛和厭惡,都會受到影響。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寶寶新入幼兒園,看到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自己的爸爸媽媽卻沒有陪在身邊,會哭、會鬧、會發脾氣。看著寶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們心疼不已。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紅黃藍教育機構入園預科班的專家老師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的分離焦慮有不同的類型,家長們需要「對症下藥」。
  • 緩解幼兒分離焦慮,老師有高招
    每年開學的這段時間,分離焦慮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尤其是對於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及其家長而言,分離焦慮更是必須面對並解決的第一問題。今天,我們從幼兒園老師的親身經驗出發,來看看在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方面,家長和幼兒園該如何配合,共同努力吧。分離焦慮表現出來的形式有很多種,但起因相似,都是與家人分離而表現出不適應、不習慣等一系列情感反應,實屬正常現象。
  • 孩子上幼兒園了 如何幫助幼兒應對「分離焦慮」?
    開學前,全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寧波市寶韻幼兒園副園長侯魯萍在網上直播為新入園幼兒家長答疑解惑。她發現,家長們最揪心的是分離焦慮,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最拿捏不好尺度的是與教師的相處,最容易犯錯的是怎麼和孩子聊幼兒園。
  • 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消除策略 | 巧手教育
    一、幼兒出現分離焦慮現象的原因  幼兒從出生起,逐漸發展和形成了對父母或其他養護者的依戀,依戀的對象成為幼兒安全的象徵,是幼兒得以信任、依賴的人  二、消除幼兒分離焦慮的策略  要及時消除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使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 你的童年是如何克服入園分離焦慮的呢?
    #分離焦慮大作戰#到了要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很多寶寶都會有哭鬧、不愛去幼兒園的情況,那麼家長們該如何改善這樣的情況呢? 貝拉先跟大家談談這個分離焦慮的問題,其實分離焦慮並不是從上幼兒園開始的哦,寶寶在6個月到1歲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屬於親子依戀關係的一種。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新入園的幼兒大多數會對幼兒園這一新環境感到不適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園分離焦慮會掛在爸爸媽媽身上哭鬧 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