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終於開學啦!
寶寶也陸續準備入園!
這對每天和娃鬥智鬥勇的爸媽來說
終於是熬出了頭!
同樣
又是一場「生死離別」大戲!
新入園的幼兒大多數
會對幼兒園這一新環境感到不適應
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園分離焦慮
會掛在爸爸媽媽身上哭鬧
幼兒入園焦慮是一個普遍現象
因去幼兒園導致寶寶周邊環境
及其生活規律發生變化
給寶寶心理造成負擔
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看見爸爸媽媽時又會出現悲傷。
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
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
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面對與父母的長時間分離,寶寶獨自承受分離焦慮所帶來的痛苦煩躁的情緒,大多數寶寶都有能力隨時間推移慢慢適應此過程。
正確面對分離焦慮的對應方法
1、思念的寄託:作為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塊小手帕,手帕上可以繡上孩子的名字,媽媽的名字,媽媽在寶貝面前在小手帕上親一口,並告訴孩子:這塊小手帕媽媽給你放在書包裡,當你在 幼兒園想媽媽的時候,就拿出小手帕親一親。
2、在離開的時候,把孩子抱起來,親他一口:寶貝,媽媽愛你,媽媽會想你的,再見!把孩子交給老師,不要逗留,直接離開。
3、不要給孩子任何承諾,不要跟孩子講過多的條件,你會發現這些在日後會成為孩子二次反覆哭鬧的緣由。
4、堅持讓孩子連續入園一周5天,因為這是一個周期,一旦中途停止再想送孩子入園就很困難了。
5、準時來園接孩子,不要讓孩子在園裡等待,這樣會加劇孩子的恐懼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犯,聯繫刪除。
其實入園分離焦慮並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只是家長過多的擔憂和疑慮,造成了孩子對園所的不信任感,所以孩子入園前,父母家人的心理建設一定要成功,肯定孩子上幼兒園是必然的。
相信自己選擇的幼兒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出現任何疑問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樣,我們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情緒就會很快的轉變。越來越好!
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會順利的過度到幼兒園生活!加油寶貝爸媽們!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