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暑假已經過去,9月已經開始。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送寶寶入園了呢?
入園,是每位寶寶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不少寶寶在入園前都會哭鬧不止,尤其是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
那媽媽們應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過度,更好得適應幼兒園生活呢?小K也為媽媽們準備了超全的寶寶入園指南,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上幼兒園,很多媽媽都非常擔心寶寶的心理狀態,往往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情緒。
其實,寶寶初次入園,面臨分離焦慮的不僅僅只有寶寶。很多媽媽關心則亂,反而在寶寶入園的時候踩了不少雷區
有些媽媽在送寶寶入園後,會由於擔心寶寶而躲在門口偷偷觀察一會。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一旦被寶寶發現媽媽在門口注視著自己,自己卻不能立刻回到媽媽身邊,反而會加重寶寶的委屈感,更加容易哭鬧。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媽媽把寶寶交給老師,在愉快正式地和孩子告別後,儘快離開,不要把擔憂不安的情緒傳遞寶寶。
這個也是很多媽媽容易犯的錯誤,由於害怕說再見的時候寶寶哭鬧不止,而選擇趁著寶寶不注意偷偷溜走或者哄騙寶寶說「媽媽去買玩具給你,馬上回來」等話,然後直接離開。
這兩種方式都是非常錯誤的告別方式,偷偷溜走會容易激發寶寶內心的不安,甚至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而經常的哄騙則很容易讓寶寶對新環境產生不信任感,甚至有敵對情緒。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愉快地和寶寶正式地說再見,給予孩子信任與尊重,給寶寶傳達正面的情緒。
有些寶寶比較抗拒上幼兒園,不願意離開媽媽。即便是第二、第三天依舊提到幼兒園就哭鬧不止,甚至衝媽媽撒嬌表示不想上幼兒園。有些媽媽可能一心軟就同意了寶寶的要求。
殊不知,媽媽的這種妥協反而留給寶寶這樣一種想法:撒撒嬌就可以不上幼兒園了,從而導致寶寶更不願意上幼兒園了。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媽媽可以和寶寶有意識地討論在幼兒園發生的有趣的事,增加寶寶對幼兒園的好感,碰到寶寶撒嬌不想入園時,也應當理智,堅持按時送寶寶去幼兒園。千萬不能由於寶寶撒嬌,就放棄了讓寶寶入園的堅持。
那麼,寶寶入園,媽媽需要準備什麼呢?除了寶寶的必備物品,還有哪些也需要媽媽特別注意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讓寶寶入園前,媽媽們就應該讓寶寶提前熟悉幼兒園生活。比如說,可以帶寶寶去幼兒園附近玩耍,甚至入園參觀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也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提前了解幼兒園,比如,把幼兒園編進睡前故事裡,或者給寶寶買一些幼兒園繪本,讓寶寶對幼兒園產生好奇與好感,減少入園排斥的心理。
提前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能夠幫助寶寶減少挫敗感,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比如,培養寶寶獨立進食的習慣,有些寶寶在家吃飯都是大人喂,導致入園之後很難適應。所以,提前培養寶寶自主進食很有必要。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另外,媽媽們很容易忽視的一點就是寶寶睡眠作息的調整。不少寶寶在家的睡眠作息都比較隨意,但是幼兒園的時間安排都是固定有規律的。
建議媽媽們提前了解好幼兒園的活動時間安排,提前按照幼兒園的大致作息培養寶寶獨自入睡的能力,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節奏。
寶寶一旦進入幼兒園,就正式開始了集體生活。寶寶如何和小朋友、老師互動交流,如何處理矛盾和衝突,這些都是寶寶在入園後需要面臨的難題。
媽媽們可以在入園前,給寶寶找找小玩伴,在寶寶和其他小玩伴的遊戲過程中,觀察孩子的行為,教會寶寶一些基本的社交規則,讓孩子學會分享和表達,學會尋求幫助等等。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另外,媽媽們也要讓寶寶學會保護自己,比如,讓寶寶知道哪些隱私部位是不能被觸碰的。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要勇於和老師或者爸爸媽媽表達等等。
入園,是每位寶寶必然經歷的一段人生旅程,媽媽們大可不必過分擔憂或焦慮。
或許,其間可能有小小的不順利,但是媽媽們只要和寶寶一起做好充分的準備,相信寶寶一定能成功邁過入園的這個坎,勇敢地迎來真正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竹茜茜.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0(39):103.
[2]倪海燕.做好入園前「三熟悉」,讓分離不再焦慮——情感學園中入園適應的思與行[J].當代家庭教育,2020(22):51-52.
[3]陳鳳.運用繪本教學有效緩解小班幼兒的分離焦慮[J].兒童與健康,2020(06):58-59.
[4]周秀娟.新入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現狀及相關建議[J].文理導航(下旬),2020(09):90-91.
[5]楊寧.新入園幼兒哭鬧行為的現狀分析與策略探討[J].山西青年,2020(13):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