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今年秋季該上大班了,由於上半年疫情的緣故,基本上沒去過幼兒園,大寶暑假的時候,二寶也跟著在家沒有上學,開學季之前,我們一直引導二寶去幼兒園,但是說一次哭一場,好像又回到了兩年前剛入園的時候。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入園焦慮,那我們該如何緩解孩子和家長的入園焦慮呢?
你是不是也想去偷窺一下剛入園的寶寶?
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開學的前幾天,幼兒園的門口都會上演「生離死別」的戲碼,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長心裡心亂如麻,真正的分離焦慮,這才剛剛開始。送完孩子回到家,你會擔心孩子是不是還在哭著找媽媽,與此同時,幼師正在安撫哭成淚人兒的孩子們。午飯時間,孩子不在家,做飯都沒了動力,還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吃飽,與此同時,幼師正在幫助孩子好好吃飯。午休時間,你在擔心孩子能不能睡著,會不會不敢上廁所尿褲子,於此同時,幼師已經使盡渾身解數哄孩子們入睡。孩子們入睡後,終於等到了幼師在家長群裡發的照片和視頻,你在一遍一遍的翻看,想找自己家的孩子,確認孩子一切都好。終於等到放學,你興高採烈的去接孩子,問老師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老師說孩子今天表現很好,很乖,你的心裡突然竟然有了一種失落感,原來我不在寶寶身邊的時候,孩子這麼乖,是不是我已經不是寶寶最需要的人了。
其實,剛送孩子入園的時候我們都會寢食難安,坐立不定,家長的焦慮來源於孩子的焦慮,只有幫助孩子消除分離焦慮,家長才能更安心。如何消除孩子的分離焦慮,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方法一旦用錯,反而會起反作用。
送孩子入園時,一定不要說的4句話:
1、「好吧,算了,那我們明天再來」
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哭鬧就心軟,要知道萬事開頭難,如果孩子哭鬧就帶孩子回家,明天再送,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要知道小孩一個個都是「小人精兒」,明天他還會以同樣的方式來「要挾」你。
2、「我保證第一個來接你」
有的家長為了緩解孩子當時的分離焦慮,給孩子一點「安全感」,會給他一個類似的承諾,能做到還好,如果一旦做不到,孩子將失去對家長的信任,也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
3、「下午四點我就來接你」
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下午四點我就來接你」或者「我下了班就來接你」等等,這些話看似沒什麼問題,實際超出了孩子的理解範圍,只會讓孩子進一步陷入疑惑,不如對孩子說「你不要著急,我肯定會來接你」。
4「如果有人欺負你,一定要告訴我」
有的家長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受欺負,擔心老師會兇孩子,可是這種話語會給孩子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讓他們覺得幼兒園很可怕,所以孩子就會更加不願去幼兒園了。
那除了這4句話不能說,還有3件事必須做:
1、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來提前解釋
孩子的恐懼一般都來自於未知,要想讓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要提前打好「預防針」,提前在恰當的時機告訴孩子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遊戲,一起玩玩具,還可以睡午覺,吃點心等等,提前將幼兒園的生活習慣跟孩子解釋清楚,他入園後就會很快的熟悉幼兒園的生活,不能因為孩子恐懼上學而「避而不談」。
2、多和孩子聊幼兒園的事情
和孩子聊天也是一門技巧,別問「今天表現好不好?」,改問「今天有什麼開心的是呀?」別問「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改問「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了什麼呀?」用正面積極的容易理解的問題去跟孩子交流,
3、建立一個「分別儀式」
分別時一個擁抱、一個親吻或者直接乾脆歡快的說個「寶貝,再見」,這種小小的分別儀式就像用行動告訴孩子,好了,你應該勇敢的自己去面對了!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而是家長捨不得孩子,所以各位家長,放手讓孩子勇敢的去面對吧,要知道這是孩子人生路上必經的一關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