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的幾個分離焦慮階段,家長提前熟知,孩子不哭不鬧去上學

2020-10-03 圖圖爸爸

文丨圖圖爸爸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應該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年齡啦,而在去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很多家長都有各種各樣所擔心的。

而其中最擔心的就怕孩子離開了自己會非常的不適應,從而在幼兒園裡面調皮搗蛋,又或者是生活的不好,種種都成為了家長所擔心的問題。

那麼,各位家長是否知道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嗎?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

從寶寶一出生開始,就一直和媽媽呆在一起沒有分開過,上幼兒園是寶寶和家長第一次分離,所以,出現分離焦慮是非常正常的。

前段時間,我就送孩子去上了幼兒園,本來孩子非常的期待和新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但是沒想到剛剛把寶寶抱下車,寶寶就開始變臉了,開始哇哇大哭,死活也不願意走進校門,我當時好話,壞話也說盡了,也沒有任何的作用,最後還是只有硬著把孩子交給老師,就匆匆離開了。

雖然我離開了,但是腦海中依然浮現著孩子哭鬧的場景,我也害怕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就調查了一些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就是為了給各位爸爸媽媽提供一些好的建議。

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這幾個寶寶的分離焦慮階段,家長一定要熟知

不管是寶寶的成長,還是寶寶的各個方面,其實都分為了很多個階段,家長如果想要幫助寶寶成長發育,就一定要把握這些重要的階段,寶寶入園的分離焦慮也分為了三個階段,只要各位家長能夠把握,對孩子進行應有的教導,那麼就能夠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反應。

①分離焦慮的第一個階段:寶寶入園的第一周

寶寶剛入院的第一周,對於孩子來說是他們反應最強烈的一個階段,因為孩子剛剛和自己最親近的人所分離,又和周圍都是陌生的人一起學習生活,肯定會非常的不適應,並且很多家長平時都讓孩子待在家裡面玩耍,幾乎不讓寶寶出門和別的孩子接觸,那麼對於這類寶寶來說,這樣的幼兒園環境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恐懼的,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非常的思念自己的家長,從而產生非常強烈的分離焦慮。

②分離焦慮的第二階段:入園後的第二周

對於那些剛剛經歷了第一個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不再那麼渴望得到家長的陪伴了,因為他們慢慢的已經開始適應周圍的環境,並且由於一周的接觸,孩子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都有了一定都熟悉,所以慢慢的就會減少自己的分離焦慮。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適應情況可能還並不是特別的穩定,會出現情緒反覆的情況,比如說一天非常的開心,而另一天就一直哭,一直想爸爸媽媽,家長這個時候需要做的並不是去幹涉孩子的自愈能力,而是讓寶寶自己呆在一邊學會自我調整,慢慢的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已經慢慢的開始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

③分離焦慮的第三個階段:入園後的半個月

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小瞧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因為越小的孩子,他們的可塑性就越強,在進入幼兒園大概半個月之後,其實寶寶就已經基本上能夠完全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的,而且情緒也慢慢的變得非常的穩定,在開始適應這樣生活之後,孩子就會慢慢的融入其中,每天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學習。

而且由於家長每天堅持接送孩子上學,孩子也養成了一種習慣,他們在心裡清楚,到了時間點,家長就會按時來學校接自己,所以就不會特別的焦慮。

而各位家長此時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也是分學期的,所以孩子在放假後入園的第一個月可能也會存在一些情緒反覆的情況,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家長只要注意適當的安撫寶寶,不要傷害到寶寶的心裡就足夠了,寶寶他們會慢慢地再次適應,最後完全適應這樣的生活。

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助寶寶克服這樣的分離焦慮呢?

很多家長如果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一開始哇哇大哭就會變得不知所措,也許在家裡面的時候,面對孩子的哭泣,家長會把孩子抱在懷裡一直哄,但是在這麼多陌生人的面前,家長也希望孩子有一定的擔當,所以很多時候都選擇不管孩子,讓孩子「自力更生」,但是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嗎?這樣做可能稍微不注意可能就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危害,所以為了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我現在就教各位家長一些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的方法,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採納。

1)學會理解寶寶,讓寶寶釋放情緒

有的時候家長可以換一個立場想,如果自己突然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肯定也會有一些的不適應,只不過自己的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心裡也非常成熟,所以不會把情緒外露出來,但是孩子不一樣,他們不會想那麼多,他們離開自己溫暖的家庭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肯定會非常的害怕和恐懼,如果這個時候寶寶哇哇大哭的話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時候,家長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制止寶寶的哭泣,比如對寶寶說:「哭什麼哭,不就上個幼兒園嗎?又不是不要你了!」

爸爸媽媽這樣說,其實並不能夠制止寶寶的哭泣,反而會讓哭聲更加的嚴重。作為家長,應該學會理解寶寶,允許寶寶哭泣,同時也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明白自己是理解他的,這樣才會儘快的停止寶寶的哭聲,也可以緩解寶寶難過的情緒。

2)對孩子允諾接送時間

很多孩子之所以怕去上幼兒園,就是怕家長不來接自己回家,所以為了解決這樣的情況家長就應該在事先就和寶寶說好幾點接送她回家,家長可以說:「你先在幼兒園裡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晚上五點鐘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準時來接你回家的哦。」

其實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就簡單的兩句話,就已經向寶寶傳達了父母的態度和心情,允諾了接送時間,這給了寶寶非常大的安全感,而且也讓孩子對於幼兒園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認識,幼兒園的生活就是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減少孩子對於幼兒園的恐懼。

3)家長注意離開時不要回頭

有的家長花了很大的功夫才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把孩子好好的交給了幼兒園的老師,本來孩子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了,但是有的家長走著走著突然非常的擔心孩子,擔心孩子沒有自己的照顧會非常的不適應,所以就扭頭觀察孩子的情況,其實這樣做反而更加容易引起孩子情緒的崩潰。如果孩子因為這再次哭泣的話,就不是那麼容易收得住的了。

但是如果家長這個時候轉頭離開不回頭的話,是向寶寶傳達了一個信息,就是爸爸媽媽已經下定決心讓孩子去上幼兒園了,並且幼兒園是一個讓爸爸媽媽所放心的地方,這樣也能夠讓寶寶有一定的安全感。

不僅僅是孩子,大人也需要克服分離焦慮

有的時候說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孩子,但其實這並不僅僅存在於孩子當中,家長也有分離焦慮。前段時間我就見到一位媽媽在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之後,哭得聲嘶力竭,生怕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出什麼意外,所以我認為,幫助各位家長解決一下分離焦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 選擇相信幼兒園

如果家長對幼兒園的環境始終抱以懷疑的態度,那麼在寶寶哭鬧甚至是威脅媽媽把自己帶回家的時候,很多時候家長都會有所妥協,最終成功被成功把孩子帶回家。

所以我建議各位家長,既然已經選擇了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應該遵從自己的決定,要相信幼兒園的老師是有專業知識的,是能夠好好安撫和照顧寶寶的。

  • 相信自己的孩子
  • 每次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後,就會各種擔心,擔心孩子不能好好睡午覺,不能好好吃飯,不能和周圍的孩子打成一片。

    但是這些擔心對於現實情況來說,大多數情況都是杞人憂天。而且根本的原因是,各位家長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脫離家長好好生活的能力。

    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學會相信自己的孩子,堅信孩子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和適應去學會如何在幼兒園裡面好好的生活。

    • 家長應該學會妥協

    有的家長見不得孩子傷心,所以一旦孩子一哭,就立馬送孩子回家,不想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受苦,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如果長期如此的話,對於孩子來說有什麼好處呢?孩子去上幼兒園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

    比如說如何和各種不同性格的小朋友交流,學會學習的方法,這些都是家長沒有辦法專業教會孩子的,而且送孩子去幼兒園,其實就是讓孩子初入的踏入一個社會,也是教會孩子獨立,孩子總不可能永遠待在父母的身邊。

    所以,有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向現實妥協,有的時候,妥協並不是一種錯誤的選擇哦。

    送寶寶去上幼兒園,是每一個家長都會經歷的事情,雖然很多家長在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但是我依然想說,各位爸爸媽媽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家長想要孩子開開心心的去上幼兒園,首先就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其次也要學會安撫寶寶的情緒,讓寶寶開開心心去上學,快快樂樂回家來。

    相關焦點

    • 入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寶寶,大多來自這種家庭,3招緩解分離焦慮
      入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寶寶,大多來自這種家庭分離焦慮,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是一種和親近的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情緒,歸根結底是內心缺乏安全感,不敢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大人都難以面對分離,更何況孩子。
    • 「入園焦慮」是洪水猛獸?掌握四個過渡階段,孩子高高興興去上學
      想讓寶寶脫離「分離焦慮」,先了解這三個必經階段每一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所有的寶寶克服「分離焦慮」都會經歷三個階段:反抗、失落和接受。掌握四個過渡階段,孩子高高興興去上學上文中三個階段,是孩子在對上幼兒園逐漸脫敏的過程,如果家長能夠在入關鍵的節點做一些幫助小朋友緩解焦慮的小事,那麼脫離「入園焦慮」就會事半功倍。1.
    • 秋季入園:你的寶寶是哪種分離焦慮?
      不論如何表現,家長應對寶寶入園焦慮,都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 不在寶寶不知情或受騙的情況下,從幼兒園悄悄溜走。如果送入園時媽媽表現出焦慮和擔心寶寶,寶寶會感受到並更加焦慮。很多媽媽並未察覺自己也有分離焦慮,甚至有些爸爸送完孩子後也會哭得稀裡譁啦的呢!這些父母都要先療愈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才能真正幫助到寶寶應對好分離焦慮。
    • 寶寶入園焦慮,不想上幼兒園?4招應對,孩子不哭不鬧乖乖去上學
      文丨飯飯媽對於小寶寶們來說,來到這個世界上總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而對於三歲左右的寶寶來說,他們要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學會獨立,與父母分離,自己勇敢的去幼兒園上學。可是這個挑戰對於大多數的小寶寶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如果你曾經送過孩子去上幼兒園,那麼一定見過這樣的場景:孩子在校門口哭的撕心裂肺,不願意和爸爸媽媽分離,或者是前一秒高高興興的,當媽媽要準備離開的時候,孩子馬上就會跟上去抱住媽媽的腿,不願意讓媽媽離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寶寶對上幼兒園焦慮總哭鬧怎麼辦?
    • 不哭不鬧是乖寶?分離焦慮:讀懂孩子沉默的反抗
      孫儷文:我覺得有必要送爸爸回幼兒園重新學習一下,怎樣克服分離焦慮…….分離焦慮這幾天充斥在每個小萌新的家庭裡,表現卻千差萬別。豆包屬於進門就開始嚎,撕心裂肺,滿臉通紅。豆包媽跟著一起哭,老師很淡定,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直接從豆包媽手裡接過孩子和她說:沒關係,你走吧。看不見你他就不哭了。
    • 寶寶入園哭鬧,家長該怎麼解決?這些方法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寶寶新入幼兒園,看到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自己的爸爸媽媽卻沒有陪在身邊,會哭、會鬧、會發脾氣。看著寶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們心疼不已。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紅黃藍教育機構入園預科班的專家老師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的分離焦慮有不同的類型,家長們需要「對症下藥」。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開學季又要到了,很多家長開始考慮如何送寶寶上幼兒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聽說寶寶上幼兒園頭1-2個月很不易,就有點犯難了。下面聽聽一些家長反映的一些情況吧。「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入園兩年的老母親,親述讓孩不哭不鬧度過分離焦慮的4個秘訣!
      歸納總結,問的最多的是這幾點:1、怎麼幫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2、如果孩子一直哭著不上幼兒園,該怎麼辦?3、孩子上幼兒園被欺負了怎麼辦?今天就來分享分享糖妹入園前,我都做了什麼,讓我和糖妹都可以從容應對入園,希望對正經歷入園焦慮的媽媽有所幫助!
    • 娃不哭鬧也會遭遇入園分離焦慮,快來領悟幫助孩子順利上學的方式
      入園分離焦慮是什麼樣子的?怎麼緩解分離焦慮?還可以做什麼幫助孩子適應學校?怎麼了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而且入園分離和很多人預想的不一樣,並不僅僅發生在入學的第一天或者前面幾天,也不一定是去學校大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像我家娃上幼兒園。第一天就可以順利和我們告別。前面很多天在幼兒園的表現也很不錯。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看看心理學家如何應對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第二天一聽到要去幼兒園又開始哭的撕心裂肺的。相信很多家庭都在為孩子即將到來的入園準備書包水杯之類的物品,但是今天我們要談談入園前的心理準備。為孩子做好入園前的心理建設,理解孩子入園的心情,為雙方的情緒反應做好功課,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 克服分離焦慮 寶寶入園so easy
      對於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症您都做了什麼呢?如何能讓寶寶少遭罪、媽媽少煩惱呢?一起來聊聊吧~ 我不是教育專家,只是一名普通寶媽,小兒齊齊也不是超人寶貝,現身說法講述普通母子的入園經歷,如何從新奇到焦慮最終快速順利過關,感興趣的親們圍觀啦。
    • 入園哭不停?分離焦慮了解一下
      ☆ 什麼是分離焦慮?  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這是一個正常的情感發展階段。一般情況下,在寶寶6~7個月就可能表現出分離焦慮的徵兆,在10-18個月左右會達到頂峰,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時也會有所表現。
    • 入園焦慮?孩子哭鬧不願意上學?這幾個方法輕鬆解決,父母必備
      ,在這一刻,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分離哭鬧很正常柵欄內,第一次離開家的寶寶們哭著喊著「媽媽別走,我要回家」柵欄外,第一次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們紅著眼眶因為擔心孩子吃飯、睡覺等適應的問題,父母們同樣也會或多或少患上分離焦慮。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幼兒入園焦慮是一個普遍現象因去幼兒園導致寶寶周邊環境及其生活規律發生變化給寶寶心理造成負擔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看見爸爸媽媽時又會出現悲傷
    • 寶寶入園在即,家長學會這6招,搞定分離焦慮,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第一周:強烈反應階段這一周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明明在家的時候跟孩子說的好好的:「在幼兒園乖乖的,下午爸爸媽媽就來接你」,孩子也答應的好好的,可是一到幼兒園門口,一切都變了,孩子會摟著家長的脖子不鬆開,哭喊著:「我不要上學、我不要上學!」
    • 剛入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背後的家庭。
      成長意味著分離,開學季在即許多家長都忍痛割愛的將自家小寶貝送到了幼兒園,當你放開手的那一刻是煎熬的,但這一步卻不得不經歷,每天上學的時候幼兒園就像一個「演藝圈」,裡面各種「小戲精」在裡面賣慘,整得大人鼻涕一把眼淚一把,但也有的寶寶就像沒睡醒一樣,在一大片哭聲中「屹立不倒」,格外出眾。
    • 寶寶是否適應幼兒園了?不哭不鬧並非判斷標準,家長得看這幾點
      在孩子入園前,林女士就想到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不想要入園而哭鬧,自己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能夠輕易妥協。可是到了入園當天,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林女士最終還是心軟了。就這樣反反覆覆地送孩子去了幾次幼兒園,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了,看著鄰居家的孩子已經習慣背著書包去上學了,林女士覺得心裡有一些著急。
    • 孩子入園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才能讓寶寶不哭不鬧,愛上幼兒園
      ,把孩子接回來馬上就送到幼兒園,即使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已經「達標」,但是在心理上,孩子還是沒能避免分離焦慮。才能讓寶寶不哭不鬧 ,愛上幼兒園。一、給寶寶做好心理準備寶寶上幼兒園,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是件大事,任何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因素都會使寶寶不願意去幼兒園。要使寶寶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入園前的心理準備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