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兩年的老母親,親述讓孩不哭不鬧度過分離焦慮的4個秘訣!

2021-01-08 鄭州媽媽邦

如果時間倒流回兩年前,我和米媽正為了給娃們擇園,帶著挑剔的眼光一家一家實地探訪。

終於選定了幼兒園,又為如何更好的讓孩子適應幼兒園做準備。

大量翻書聽課,還請來知名園長做了兩場關於幼兒園分離焦慮的線下講座。

兩年之後回頭看,雖然覺得當時做的都沒錯,但焦慮的情緒確實有點誇張。

▲ 第一天上幼兒園

糖妹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場景,如今還歷歷在目:

一進教室就和小朋友們玩的火熱,糖奶奶本來準備了一眶眼淚,沒想到根本沒用上,最後尷尬的忍了回去。

第一天只上半天幼兒園。中午全家人興師動眾去接她,等來的卻是班主任:糖妹說她不想回家,想在幼兒園睡覺。

所以,糖妹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回憶裡,滿滿全是家長過度緊張的尷尬!

孩子們比我們想像中更容易融入新的環境,那些老師吵孩子怎麼辦、在幼兒園哭不停怎麼辦的被害妄想,也一次都沒有發生過。

直到現在,糖妹都非常喜歡上幼兒園,喜歡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

今年9月,馬上又有一批小豆丁要上幼兒園,後臺關於幼兒園分離焦慮的提問有很多。

歸納總結,問的最多的是這幾點:

1、怎麼幫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2、如果孩子一直哭著不上幼兒園,該怎麼辦?

3、孩子上幼兒園被欺負了怎麼辦?

今天就來分享分享糖妹入園前,我都做了什麼,讓我和糖妹都可以從容應對入園,希望對正經歷入園焦慮的媽媽有所幫助!

父母的心態準備

為什麼把心態準備排在第一位,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對幼兒園的牴觸情緒,可能不來自於自己,而是來自於媽媽焦慮情緒的映射。

避免受害者心態

如果你整天擔心孩子上幼兒園,離開媽媽會不會很傷心一直哭呀,老師會不會體罰呀,其他小朋友會不會欺負呀,那就小心受害者心態了。

在和幼兒園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之前,受害者心態的家長還是挺多的,包括我也難以避免。

在糖妹剛剛入園的時候,隨便聽到一個虐童新聞,心都會抖一下。

雖然知道受害者心態會影響孩子對幼兒園的看法,還是會忍不住問糖妹:今天老師對你好嗎?

在糖妹上幼兒園一段時間後,逐漸和糖妹的三個老師都熟悉起來。

糖妹的班主任不是善於奉承家長的老師,但跟她交流一些教育觀時,能從她語言裡感受到是一位張弛有度、真正懂孩子的老師,慢慢也就很放心了。

這是我踩過的坑,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再犯同樣的錯。

受害者心態下的媽媽,如果每天追著孩子問:今天受欺負沒有啊?/ 今天老師有沒有吵你啊?

本來孩子可能只是覺得換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略有不適應,然而從你的情緒裡,孩子感受到了焦慮和不安,慢慢的她有可能真的不喜歡幼兒園了。

即使有受害者心態也要學會忍耐,不要問孩子負面的問題,試著選擇相信老師,時間是化解焦慮的最好利器。

避免為我獨尊心態

唯我獨尊心態,是個別家長的可能出現的心態。

我身邊就有朋友總是對幼兒園的老師不滿。

我問過原因,她說:「我家孩子天生睡眠困難,一個月好幾千的幼兒園,都不能尊重下孩子的意願嗎?或者我家孩子今天褲子有一點溼,老師都沒有及時給他換。」等等諸如此類的小事。

我說,不是幼兒園的問題,是你的心態出了問題。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一塊寶,送進幼兒園之後,當然希望得到老師獨一無二的照顧。

但現實情況是,現在鄭州的幼兒園少則十幾個孩子,多則三四十個孩子,老師只能盡力給到每個孩子關注,但絕對比不上家人給予的關注多。

而孩子第一次踏進幼兒園,也意味著她/他要學會處理自己和集體的關係。

比如,其他孩子都在睡午覺,自己是不是一定要睡;如果不睡的話,應不應該保持安靜,不要打擾到其他人。

這無形中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和大局觀的好時機。

如果家長是唯我獨尊型家長,上來就指責抱怨老師,那孩子即將產生的一點點規則意識、全局觀,會在家長的影響下慢慢迷失,在幼兒園生活中也會面臨不能融入集體的困境。

避免過度焦慮心態

好多媽媽到送園那天,焦慮感爆棚,孩子還沒哭,自己已經聲音哽咽,眼眶發紅。

看著孩子哭著進幼兒園,腦補的全是孩子在幼兒園哭也沒人管,還可能被老師兇,被同學欺負,吃不飽睡不好,總之就是很慘。

前面講了糖妹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還沒到校門口,我已經悲喜交加,內心全是感情戲。

沒想到,還沒來得及上演母女抱頭痛哭的戲碼,糖妹已經掙脫我的手,飛奔進教室了,尷尬。

你看,孩子的適應能力和應對陌生環境的能力比我們想像的要強的多。

雖然,大部分孩子還是會哭,但我從很多幼兒園園長那兒得到的普遍反饋是:

在媽媽懷裡哭到斷氣的孩子,在媽媽離開以後不到五分鐘十分鐘就開始全身心投入幼兒園的遊戲裡了(大部分孩子都是如此)。

這麼一說,有沒有覺得孩子不想上幼兒園也沒那麼嚴重。

縱然我們心裡有萬千不舍,請記得和孩子告別時,保持微笑,並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孩子,放學媽媽就會來接你。

孩子作息時間調整

美國的幼兒園,在孩子上學之前,園方會格外強調家長提前兩周到一個月開始調整孩子的作息,儘量調整到和幼兒園同步。

我也從中受益匪淺,別看只是作息這件小事,它意味著孩子的入園焦慮中,少了很重要的一項: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節奏。

這將有利於孩子儘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糖妹在入園前每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和晚上也沒有固定的睡眠時間,困了就睡,作息時間相對自由。

入園前兩個月,我提前了解了幼兒園的日常作息時間。

把她的起床時間調整到跟幼兒園一致,比如早上7點,中午12點和晚上9點入睡。

連活動和加餐時間也基本跟著幼兒園的節奏走,甚至還演練了每天晚上提前整理書包,挑選衣服的小環節。

所以糖妹在入園的第一天,很自如的跟著小朋友一起睡覺,一起吃飯,完全沒有不適應。

給孩子提前做心理建設

雖然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但如果給他提前做一些入園前的心裡建設,會減少他對未知的恐懼。

提前讓孩子了解,幼兒園是什麼,在幼兒園都幹什麼

我們都遇到過上幼兒園第一天或者第一周沒怎麼哭,但一周以後開始狂哭,每天都鬧著不去幼兒園的孩子。

這是因為孩子沒有提前明白上面兩個問題,第一周對幼兒園還有新鮮感,沒哭。

等到第二周發現還得上,不是像以前去遊樂場一樣去幾天就行了,才開始牴觸大哭。

所以,提前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什麼,在幼兒園都幹什麼,每周去幾天幼兒園這些信息至關重要。

下面是我用過的很有效的方法:

1 多帶孩子參加幼兒園體驗課

如果有條件,可以提前一段時間帶孩子去幼兒園上體驗課,提前跟同班的小朋友認識。

一方面讓她熟悉校園環境,知道自己將來每天要去的地方長什麼樣子;另一方面,可以見到同學和老師,對他們沒有陌生感。

糖妹在正式入園之前,幼兒園舉辦了一次讓孩子們提前體驗幼兒園生活的遊園會,讓她對幼兒園留下了非常令人留戀的第一印象。

▲ 糖妹幼兒園的遊園會

後來我又帶她去上了幾次體驗課,讓她提前體驗了幼兒園的日常上課流程。

剛開始她看到大鬍子外教,嚇得直往教室外面爬,幾次體驗課後不光上課很開心,和外教相處的也其樂融融。

2 拍幼兒園的照片

如果沒有上體驗課的條件,我從別的媽媽那裡也得到了靈感,就是提前幫孩子去幼兒園拍下和她將來上幼兒園相關的照片。

比如校門、晨間大廳、教室、午睡的小床、經常玩耍的遊樂區域,回來把這些照片,當成一次幼兒園之旅,按照順序講給孩子聽。

通過繪本,了解幼兒園的規則

關於上幼兒園的繪本有很多。

比如《寶貝愛上幼兒園》,不只講了幼兒園都有什麼,還生動的講了遇上各種問題,小朋友之間應該怎麼處理。

其中有一節是小兔子不遵守規則,霸佔滑梯不讓其他小夥伴玩,鱷魚寶寶就張大嘴等在滑梯下面,小兔子再滑下來時,一下滑進了小鱷魚的嘴裡。

小兔子從此知道了,幼兒園的玩具是公共的,要排隊按順序來。

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我們強調很多遍的事情,不如用繪本更有效。

我給糖妹講完每一本,她都樂的哈哈大笑,並對其中的幼兒園生存法則記憶猶新。

如果孩子有帶安撫物的習慣,提前跟老師溝通

有些孩子從小對某些東西有很強的依賴性,比如一個小毯子或者一個公仔。

安撫物某種程度上說,是連結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橋梁。

如果有這個習慣,記得一定要重視跟老師的提前溝通。

之前很多幼兒園不允許孩子帶安撫物,現在隨著鄭州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兒園對孩子安撫物的看法更加開放,通過溝通多數老師會特殊照顧。

糖妹同班有個小姑娘,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必須要抱著她的大兔子,一時看不到都會著急。

經過一年的幼兒園生活,她越來越獨立,上中班的時候不再抱了。

正確的看待安撫物,也是讓孩子慢慢走向獨立的過程。

提到安撫物,我在後臺留言裡也看到了一些很聰明討巧的做法。

比如通過讀《媽媽心媽媽樹》、《魔法親親》等繪本,媽媽疊了很多愛心放在孩子口袋裡,想媽媽的時候摸一摸就能緩解思念的焦慮。

這些都是讓分離焦慮得到緩衝的好方法。

孩子想媽媽是很正常的情緒,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正視孩子的情緒,疏導情緒,而不是壓抑情緒。

學會和老師的理性溝通

孩子在幼兒園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怎麼跟老師溝通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的一大課題。

日常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方法,很容易發生兩個極端:

孩子回家說被老師吵了,家長想想以後孩子還得在老師手裡呢,忍忍吧。

另一種是孩子回家說被吵了,家長第二天就拎著孩子,氣勢洶洶去幼兒園指責老師不該吵孩子。

這兩種方法都沒有站在理性且平等溝通的角度來處理。

帶著有色眼睛跟老師溝通,最多算發洩情緒,而不是理性溝通,更不能解決問題。

正確的溝通方式有一個大前提:不要預判老師!

預判相當於還沒了解清楚事實,已經在心裡對老師定了罪。

多陳述事實,不帶情緒,不大吼大叫

比如孩子回家,臉上多了一條傷痕,先找孩子了解情況。

第二天再去跟老師陳述孩子的傷情,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描述,然後詢問老師看到的事實是什麼。

最後,一定要真誠的表達,希望在老師的幫助下,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儘量用尋求幫助的態度來溝通

我們首先要明白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發洩情緒,而是問題發生後,尋求老師的幫助,避免未來傷害再次發生。

當客觀陳述孩子的情況後,專業的老師會給出很專業的建議和幫助;

如果遇到的老師不夠專業,拿不出解決方案時,再拋出自己提前預想好的建議,這個時候老師通常會很尊重你的建議。

只有不卑不亢,理性客觀的態度才能獲得平等溝通的契機。

理性溝通是我在糖妹兩年的幼兒園生活裡,最有感觸的。

剛開始糖妹遇到的很多問題,我也有畏首畏尾,不敢溝通的時候。

後來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我慢慢試著多陳述事實,還原實情。

如果是糖妹做錯的,我回家跟糖妹復盤問題所在;如果不是她的問題,我也會和老師討論更合理的方式。

當你更冷靜的陳述事實時,也更容易獲得老師的認可和尊重,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是有雙贏效果的。

我懂你望著孩子遠去的背影,會有萬般不舍。

但「母愛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在這場旅程裡,孩子終會獨立,我們要做的不是抓住這段關係死死不放,也不是停在捨不得的心痛裡不能前進,而是真正幫助讓孩子擁有面對分離焦慮的能力。

換個角度想,入園不只對於孩子來說進入了新的人生階段,也標誌著媽媽終於從屎尿屁中騰出時間,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邁出舒適區,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去找回那個曾經更好的自己!一起加油吧!

相關焦點

  • 入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寶寶,大多來自這種家庭,3招緩解分離焦慮
    入園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寶寶,大多來自這種家庭分離焦慮,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是一種和親近的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情緒,歸根結底是內心缺乏安全感,不敢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大人都難以面對分離,更何況孩子。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我家寶寶上幼兒園小班,最近因為生病,接近1個月沒去幼兒園,現在死活不肯上幼兒園了。」入園焦慮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開學季,幼兒園裡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門口媽媽一邊抹淚一邊帶著擔心離開或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戶上…… 這種情景我們在開學季的幼兒園裡時常見到。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入園分離焦慮呢?
  • 新生入園,不哭的孩子不焦慮嗎
    每年9月份是幼兒園新生入園時間,而剛入園的新生大都避免不了哭鬧的情況。哭鬧讓幼兒無法正常活動,同時也會讓教師感到無力。只有解決幼兒哭鬧的問題,教師才能更好地組織日常活動。所以,新生入園期間,教師都會更多地關注哭鬧的孩子。那麼,那些看起來平靜的孩子呢?他們就不焦慮嗎?事實並非如此。我的女兒第一天入園,她在進門時很小聲地說了一句:「老師早上好!」然後進入教室洗手、吃早餐。
  • 不哭不鬧是乖寶?分離焦慮:讀懂孩子沉默的反抗
    孫儷文:我覺得有必要送爸爸回幼兒園重新學習一下,怎樣克服分離焦慮…….分離焦慮這幾天充斥在每個小萌新的家庭裡,表現卻千差萬別。豆包屬於進門就開始嚎,撕心裂肺,滿臉通紅。豆包媽跟著一起哭,老師很淡定,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直接從豆包媽手裡接過孩子和她說:沒關係,你走吧。看不見你他就不哭了。
  • 別不承認!入園分離焦慮,父母比孩子還嚴重,認清這5個現實吧!
    其實,相比孩子,咱們這些老母親老父親,才更是容易患分離焦慮的人!——「他入園就沒哭過!天天對我說,媽媽你快走吧!然後就高高興興找老師小朋友玩去了,我想多囑咐幾句,人家瞬間跑沒影了!是我之前的依戀關係建立得不夠好嗎?還是說他不夠愛我?」——「我特別擔心她哭!
  • 寶寶入園的幾個分離焦慮階段,家長提前熟知,孩子不哭不鬧去上學
    而其中最擔心的就怕孩子離開了自己會非常的不適應,從而在幼兒園裡面調皮搗蛋,又或者是生活的不好,種種都成為了家長所擔心的問題。那麼,各位家長是否知道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嗎?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
  • 入園哭不停?分離焦慮了解一下
    ☆ 什麼是分離焦慮?  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這是一個正常的情感發展階段。一般情況下,在寶寶6~7個月就可能表現出分離焦慮的徵兆,在10-18個月左右會達到頂峰,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時也會有所表現。
  • 「老母親」上線,寶貝即將入園,如何克服自己的焦慮?
    她在朋友圈裡說:我在柵欄外,像個小偷一樣…聽聽你在裡面有沒有哭…」「我兒子這是送幼兒園的第十幾天,依然哭的天崩地裂的「兒子三周歲了,馬上上幼兒園了,要第一次的分離,一歲的時候就開始擔心上幼兒園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其實知道自己是在杞人憂天,知道他離開我會變得更好,操碎了一顆老母親的心。」「女兒上幼兒園,我要擔心她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心理上會不會接受不了,在學校會不會不合群,會不會被小朋友欺負,會不會被老師吼,會不會受委屈,會不會上火。
  • 新星教育 | 新生入園告別小技巧,緩解入園分離焦慮
    星星姐姐今天為新生家長們分享一些入園告別的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家長孩子們緩解入園分離焦慮,讓孩子們愉快地開啟幼兒園的新生活。>——嚎啕大哭,又踢又鬧(分離焦慮爆發)第二階段:失望——斷斷續續,仍在哭,但大吵大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對悲傷的哀悼
  • 「媽媽,你再抱我哭一會」,萌娃即將入園,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眼瞅著馬上要到開學季,平時在家裡為所欲為、破壞力無敵的「神獸」馬上就要入園,從此踏上漫漫學習路,老母親的心理emmmm,其實還是很興奮的。,請不要批評和否定孩子,如:「你真沒用」,「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氣話,他們是真的愛你才會不捨得和你分開。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寶寶新入幼兒園,看到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自己的爸爸媽媽卻沒有陪在身邊,會哭、會鬧、會發脾氣。看著寶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們心疼不已。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紅黃藍教育機構入園預科班的專家老師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的分離焦慮有不同的類型,家長們需要「對症下藥」。
  • 麗水網丨新生入園哭聲一片 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每年新生入園季,那就是一部大型的親子分離劇。孩子們入園哭、吃飯哭、睡覺哭、睡醒了還哭……這聲聲哭泣,把老母親們的心紮成了篩子。「媽媽,我不想上學」「媽媽,你不要我了麼?」「媽媽,我頭好疼」「我肚子很不舒服,很噁心」……這些都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分離焦慮即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接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
  • 您家小萌友入園哭了沒有?幼兒園分離焦慮期的幾點靠譜解決方案
    九月,神獸們,終於背著書包去上學了,這種蛻掉一層枷鎖的趕腳,太令人愉悅了,作為初級神獸——幼兒園的小朋友,經歷過漫長的休假,之前建立好的分離,估計現在又要開始新一輪的抗戰了,尤其是剛入園的小朋友,家長和小朋友要一起進入分離焦慮期,不同的是,哭了沒有,哭了多久,(爸爸媽媽們
  • 開園第一天,有分離焦慮的是寶寶還是你?快樂入園小竅門
    今天寶寶正式入園了。小傢伙兒很興奮,早早的就睡醒了,張口就提醒我:「媽媽,今天我要去新學校了。」帶著爺爺奶奶一起送到幼兒園,因為第一天入園,老師要求送到教室門口。到了教室門口,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報名字,老師讓進去,接過手裡的書包就奔進去了,快速跑到已經瞅了半天的玩具桌旁邊去了……看都不看一眼在門外的老母親。那一刻我心情蠻複雜的,能體會到當初奶奶送她去託班的心情了。她因為九月份出生,要晚一年上學,3歲的時候就報了託班。老師說她就哭分開的那一下,到中午吃飯的視頻裡就開心的比V拍照了。
  •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前的分離焦慮期(一)
    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會好奇,這個學期就快要結束了,離下個學期開學也還早著呢,現在講什麼入園分離焦慮啊,等到開學再慢慢學也來得及吧。看過了太多太多孩子入園很長一段時間了還哭鬧不適應,短則一星期,多則半個月,一個月,甚至時間長的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才勉強好一點。也看過了太多家長,因為孩子上學哭鬧,不適應等事情跟著煩惱的,更有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的。
  • 秋季入園:你的寶寶是哪種分離焦慮?
    l 有的寶寶第一天入園不哭,後面慢慢覺得不對勁才開始哭;l 有的寶寶完全不哭,可能是性格能力比較適應,也可能是比較內向甚至自閉;l 大部分寶寶一周左右能基本適應,但有的寶寶可能要兩周,甚至一個月之久。這會使得寶寶後續的入園更加困難,因為你會逃跑,會說話不算數,寶寶會感到不安全、不信任,甚至是被遺棄,自然會更加抗拒下次的入園。
  • 新生入園季,「哇」聲一片,專家教你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孩子們入園哭、吃飯哭、 睡覺哭、睡醒了還哭…… 這聲聲哭泣, 把老母親們的心紮成了篩子。 「媽媽,我不想上學」 「媽媽,為什麼要上幼兒園,你不要我了嗎?」
  • 寶寶在幼兒園哭,不一定是因為分離焦慮
    孩子這樣的表現讓家長既無奈又焦慮,已經三歲了,到了這個年級也應該上幼兒園了。可是一聽到孩子在撕心裂肺的哭,家長就會心疼,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02,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會哭鬧要想減少孩子上幼兒園哭鬧事情的發生,就要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產生了這樣的不良情緒。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 寶寶幼兒園即將開學,如何緩解分離焦慮,以下秘訣可以幫到你
    每一次幼兒園開學,總是會看到很多寶寶在門口大哭,拉著媽媽的衣角久久不願意分開,媽媽也被惹得兩眼泛紅。本是寶寶獨立的好時機,怎麼變成一場撕心裂肺的分離大戲,多跟分離焦慮有關。寶寶第一次在陌生的環境待上一天,面對的是陌生的老師和同學,還不能看到熟悉的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有分離焦慮的情況是很正常的。家長所要做的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寶寶緩解入園焦慮。
  • 【教師篇】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每年幼兒園新生入園的時候,一個個從未離開過家庭的孩子,怯生生地走入了幼兒園的大門。幼兒園,也常常是哭聲一片。孩子們和父母親人的分離焦慮困擾著很多家庭,也為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場景一:寶寶第一天來上幼兒園,就一刻不停地哭。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如此,從不參加任何活動。他會一直緊緊拿著自己從家裡帶來的玩具,坐在遠離小朋友的地方,默默地流著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