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承認!入園分離焦慮,父母比孩子還嚴重,認清這5個現實吧!

2020-12-18 沐瀅讀書育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分鐘

閨蜜的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最近一段時間我要被她「煩死」。

先從入園應當準備什麼應用之物,到給孩子進行心理預設,帶她參觀幼兒園,參加一些小朋友的群體活動,看起來一切做得都很完美。

可是我這位閨蜜大人依舊覺得缺了點什麼,只要看著我不是太忙,就肯定會發來疑問三連:

作為一名老母親,我非常理解她的內心。

其實,相比孩子,咱們這些老母親老父親,才更是容易患分離焦慮的人!

——「他入園就沒哭過!天天對我說,媽媽你快走吧!然後就高高興興找老師小朋友玩去了,我想多囑咐幾句,人家瞬間跑沒影了!是我之前的依戀關係建立得不夠好嗎?還是說他不夠愛我?」

——「我特別擔心她哭!看別的小孩哭我心理都跟著難受。我放不下那顆心啊!我總覺得孩子離不開我。」

——「送孩子進幼兒園那一瞬間,就感覺跟嫁女兒似的,真不知道20幾年後她真的出嫁了,我會是啥心情……」

——「我特意選的有監控的幼兒園,剛入園那陣子,我天天對著監控看。還總往朋友圈裡發孩子的動態,孩子吃飯了,孩子睡覺了,孩子看不著了,孩子上課呢,就跟剛生娃那會一樣刷屏,現在一想,真傻!估計屏蔽我的人有不少吧!」

和我的閨蜜一樣,這些跟我吐槽、發牢騷的爸爸媽媽們,都有一顆無處安放的、玻璃般的、時刻都可能被孩子入園一舉一動攪亂了方寸的心!

不過,這5個真相,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們認清:

1 、不哭不鬧,是不愛我了嗎?別給自己強行加戲

看慣了一入園就哭的娃,那些不哭不鬧的孩子,反而更讓父母擔憂——他是不愛我了嗎?

其實,恰恰相反哦!

一直都不哭不鬧的孩子,反而說明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的安全感非常之好。

那份依戀關係,即沒多一點,讓孩子過分依賴父母,也沒少一點,讓孩子覺得看不到父母就意味著永遠分離了。

每個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在經歷了哭鬧之後,都會逐漸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而變得適應。

最終,他們發現幼兒園的吸引力,更更加愛上幼兒園。

但,每個孩子對父母的愛都不會減少一分。

2、每天早晨都是一場生離死別?誰離不開誰啊!

之前有媽媽說,早晨送孩子上幼兒園成了她的一塊心病。

孩子會想盡各種辦法拖著她,就是不進教室。

要麼哭,要麼抱大腿,要麼就是「媽媽好」、「媽媽抱」……

這位媽媽不忍心,看著孩子可憐兮兮的表情,每次都要一哄再哄。

可是越哄孩子越不想進教室,最後媽媽使出殺手鐧:「我生氣了啊!快進教室!好孩子乖!媽媽要走了!」

每次孩子都是在一片哭聲中被老師抱進教室。

雖說孩子是進教室了,媽媽依舊不放心,偷偷趴門縫瞧。

看著孩子不一會就平靜了,掛著淚珠吃早飯的樣子,媽媽心裡不是滋味,自己也偷偷掉眼淚,開始自責剛才對孩子太兇了,覺得孩子「太可憐了」,覺得自己「哪裡沒做到位」……

這位媽媽不是哪裡沒做到位,而是做得太多了!

正確的分離姿勢只有一種:

乾淨利落地送進教室,對孩子微笑,大聲且正式地對他說:再見,晚上你吃完晚飯再玩一會兒,媽媽就來接你了!」

然後就立刻扭頭瀟灑走掉,絕對不要拖泥帶水!

孩子抱大腿?請老師幫忙咯!

媽媽的態度永遠是溫和、堅定。不罵不恐嚇。

沒有誰永遠離不開誰,更何況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意味著要在這一生與我們經歷一場有一場的分離。

我們只能是在他人生的一小段路陪伴他,而今後更長的路,還要他自己走!

3、孩子永遠不是你的唯一,多看看身邊的那個他啊

儘管我們總是在提醒自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在實踐中,我們也總是會忘記這個提醒。

「別管你多大,在媽媽眼裡,你永遠是個孩子」這句話,成了我們的口頭禪。

但這句話暴露了我們永遠無法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而始終將他看成是沒我們不行的一個附庸。

更有不少父母,將親子關係擺在了第一位,在有了孩子之後就忽略了夫妻關係,一切以孩子為重。

這就讓孩子覺得,自己是這個家裡的「老大」。

這樣的觀念和做法,只能讓孩子成為「巨嬰」,而永遠無法自己真正地走出父母的那個小圈子,擁有自己的生活。

比親子關係更重要的是夫妻關係,當你把眼睛從盯住孩子不放中移開,將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你會發現,孩子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依賴你,而一些「劍拔弩張」的夫妻關係也沒那麼不堪。

4、監控就是我的「天眼」!監控也不能解決一切的好伐?

監控是個好東西,就要看你怎麼用它!

我有一個前同事,同樣給孩子選了個有監控的幼兒園。

孩子初入園的那幾天,她整天啥都不幹,到單位來就把手機監控打開看孩子幹啥呢。

吃喝拉撒,一舉一動,都在她的監控範圍內。

除了看她自己的孩子,還要看老師對別的孩子和對她的孩子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還要以上帝視角來擔憂一下:老師這是對孩子做啥呢?

有一天她看監控裡孩子一直在哭,有點擔心是不是又出現分離焦慮了,就趕緊在班級群裡說:老師,我看XX一直哭,我就給接回來吧!

老師發來消息回覆說:放心吧,監控有延遲,XX現在挺好的,正在和小朋友做遊戲呢。

我們雖然理解她的心情,但是覺得她對孩子太有點放不下了。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如何選幼兒園的文章,提到了監控是一把雙刃劍。

一位網友在文章下留言表示贊同,並說了他們幼兒園的例子:

園裡為了方便家長給安裝了監控設備,但是沒想到卻給老師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不便,家長整天盯著監控,在監控裡看到孩子任何不太對勁的地方就立刻問老師咋回事。

其實,有時候我們在監控裡看到的場景和本來發生的並不完全一致,監控畫面也會產生很多誤會。

我們以上帝視角關注自己的孩子,而幼兒園老師要關注一個班的孩子。

老師不停地接家長的電話和信息,喝水少了、衣服穿少了、誰誰拽自己家孩子胳膊了,咋回事?

因為老師的工作沒辦法正常開展,最終不到一個月就把監控停掉了!

善待監控設備,本著人與人基本的善良和信任相信老師,不要把自己家的孩子永遠放在中心位置。

想明白這些,做父母,就一下輕鬆多了!

5、別拿繪本當萬用靈藥

作為一名親子閱讀推廣人 ,我這幾年幹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給不同的家長和孩子推薦各種各樣不同的繪本,倡導親子閱讀。

上幼兒園的繪本是推薦最多的。

可是不少父母總是拿繪本當「萬用靈藥」。

孩子上幼兒園哭,看看繪本裡咋講的,看完就不哭了。

可是當不少父母發現,即便是孩子看了繪本,他依舊會哭,就會產生了深深的懷疑:繪本沒選對還是看的不夠多?怎麼還哭呢?

繪本給孩子的作用,除了培養閱讀興趣之外,那些貼近孩子生活的內容,會起到一定的心理自助作用,會讓孩子因為相似的主人公、相同的經歷和現狀而感受到被接納。

但這並不能意味這繪本能解決所有問題,它僅能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運用的輔助工具。

一本繪本能夠給孩子帶來心靈慰藉固然好,但效果不明顯,也屬正常。

畢竟每個人對一件作品的感受都會不同,孩子的關注點和我們必然存在差異。

更多的時候,那些繪本其實是給我們父母看的。

在類似題材的繪本中,父母才是更應當懂得如何就上幼兒園的問題跟孩子溝通的人。

如果我們依舊用「老師打沒打你」、「今天挨沒挨欺負」這樣充滿了消極心理暗示的問題來問孩子,我們必然會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

不妨從那些繪本中學會積極的問話方式:今天又交了哪些新朋友?玩了哪些遊戲呢?

這才是真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好的引導。

其實,上幼兒園,也是我們跟著孩子再次成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比孩子更需要被治癒!

相關焦點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分離焦慮很嚴重怎麼辦?請查收這份入園攻略
    這其中「入園焦慮」是不少家長和孩子要經歷的第一個門檻。我的孩子是在2歲半的時候入園的,雖然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但是自己的孩子入園也經歷一段漫長的適應期。「入園焦慮」真的是洪水猛獸嗎?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加平穩的渡過這一段時間呢?作為一名曾經的幼兒園園長,今天我想結合自己孩子入園的經歷,和大家分享幾點經驗。
  • 孩子剛入園,分離焦慮嚴重怎麼辦?一個妙招幫助孩子成長
    我說:讓她抱著吧,等到她自己覺得安全了,她就不會整天抱著它了。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孩子抱著小豬不撒手的情況持續將近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裡,她對小豬的依賴程度是以前完全沒有過的,直到有一天,老師告訴我,彤寶已經不再需要小豬了,她已經適應得很好。我知道這是她熟悉了託管班的老師和同學,熟悉了那裡的生活後,她自然就把小豬放下了,這也正是她自我安全感的一種建立,她已經成功克服了分離焦慮症,已經長大了。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反抗型依戀:也稱矛盾型依戀,對依戀對象,是矛盾的,媽媽離開時,表現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但媽媽回來時,既尋求媽媽的接觸,又抗拒,也不容易平靜下來。迴避型依戀:和他人沒有明顯情感鏈結,媽媽在場和離開對孩子沒有太大影響。依戀關係的好壞,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了巨大的差異,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要從嬰兒期就與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 新生入園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把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任務」只交給老師就可以了?」為緩解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除了需要老師在園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幼兒之外,還需要家園互動,共同努力,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找到安全感、歸屬感,消除分離焦慮。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防護措施吧!新生入園前,不光要做好環境準備、教師心理準備,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今天學前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以及影響幼兒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
  • 又是一年入園季,孩子哭喊抱大腿各種不適應,解決分離焦慮有技巧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又是一年入園季,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父母們在家哄孩子都快瘋了吧?目前從新聞上看,各地都在積極籌劃開學事宜,疫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基本9月份開學算是板上釘釘了。初次入園的孩子,分離焦慮是個問題但對孩子來說,初次去幼兒園,沒有家人的照顧和關注,心情難免有些焦慮。一番雞飛狗跳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孩子去幼兒園哭鬧、耍賴是常態。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看著寶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們心疼不已。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
  • 解決孩子入園分離焦慮,從容應對開學季
    馬上到9月份了,又有一部分幼兒準備入園了,「怎麼解決分離焦慮?」,「如何幫孩子過渡?」等成了很多準備入園孩子媽媽最關心的問題。要解決孩子入園焦慮,最好要提取準備,般來說,從開學前一兩周開始做準備,是最合適的時機。
  • 寶寶入園4種哭鬧類型,媽媽做好這5個準備,巧分離才能不焦慮
    每年到了寶寶入園的月份,幼兒園門口都會如期上演母子分離的年度大戲。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庭和家人,不但要長時間和媽媽分開,還要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們,心裡難免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哭鬧也就在所難免了。
  • 孩子入園第一天痛哭流涕,如何克服父母和孩子的分離焦慮?
    好多孩子身邊都站著兩個、甚至三個家長,孩子們的哭聲就像海浪,一浪高過一浪。居然還有媽媽和孩子一起抱頭痛哭的。兒子還開玩笑問我,像不像殺豬?我笑著說,你也是這麼過來的。可第二天早上就不行了,兒子還沒到幼兒園就開始緊緊拉著我的衣服,不讓我離開。其實,孩子這個時候缺乏的是安全感,他怕再也見不到媽媽,不明白一天到底有多長時間,他不能理解爸爸媽媽說的話。儘管我為了兒子能儘快適應幼兒園,提前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給兒子看關於幼兒園的繪本,帶兒子去幼兒園參觀,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帶糖果等,但兒子還是會有分離焦慮。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捨不得父母離開,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不適應,不習慣,甚至哭鬧,這是正常的,這是入園焦慮,典型的入園分離焦慮。為什麼會出現入園分離焦慮呢?孩子離開父母后,對新環境缺乏控制而感到緊張,有著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捨不得父母離開,父母走了就哭鬧不止。
  • 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與對策
    在這期間他們對家人產生強烈的依戀感。當他們脫離家庭,與家人分開,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他們會感到無助、焦慮和不安,也算是孩子第一次進入了社會性的環境。會出現許多反常的現象,有的孩子哭著吵著要媽媽,有的孩子不吃也不喝,還有的不能午睡等等。這都是孩子不適應,而造成許多家長為孩子入園而煩惱。
  • 5點措施減少寶寶入園分離焦慮,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入園
    ——結果他跟對方說了幾次,小弟弟就是不肯還他,孩子就拿起沙裡的小石頭(淚目啊,我不知道為什麼裡面會有石頭!!)砸向小弟弟!簡直嚇死,我趕緊衝過去,孩子見我過來就跑!結果追了一會兒也沒能追回來這臭小子讓他過來道歉;我趕忙和小弟弟、小弟弟媽媽道歉很多次,接著說要不要一起去醫院吧,是我孩子不對!
  • 新星教育 | 新生入園告別小技巧,緩解入園分離焦慮
    但也有一些父母非常焦慮、苦惱,心裡有為孩子終於上幼兒園了感到開心,又會因為看著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哭得雙眼通紅的模樣而難受,非常捨不得與孩子分離。星星姐姐今天為新生家長們分享一些入園告別的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家長孩子們緩解入園分離焦慮,讓孩子們愉快地開啟幼兒園的新生活。
  • 入園焦慮又來了,這5個方法讓媽媽和孩子輕鬆度過
    果媽寫在前面的話緩解入園焦慮的文章和方法網絡上鋪天蓋地,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如何能和孩子建立深層的聯結,其他父母的做法都可以作為參考,但一定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同,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不同,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方法一定各不相同。
  • 諮詢師,也會有「(入園)分離焦慮」嗎?
    「入園(分離)焦慮」一般都是指孩子,因為剛入園的孩子第一次和父母家人分開其實,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背後一般都會同樣有一個「分離焦慮」的家長。平時和誰相處的多,基本就是那位了,我就是其中一個。只是我們的表現沒孩子頭幾天那麼直白和直接,也許是做事分心心不在焉的,在大門口徘徊不願離開的,各種打聽孩子情況的......
  • 寫在開學季—如何緩解入園分離焦慮
    小男孩看起來還不到3歲,個子小小的,背著書包,被媽媽牽著手,一邊哭,一邊擰巴著跟著媽媽的步伐,看樣子是不肯去幼兒園。媽媽不管不顧的拉著小男孩,義無反顧的一路向前。每次看到這一幕,我都會想到在幼兒園門口最常見到「哭戲」。尤其是新入園的小朋友在9月初以及十一後,上演頻率最高。
  • 寶寶入園的幾個分離焦慮階段,家長提前熟知,孩子不哭不鬧去上學
    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 3歲兒子馬上就要入園,應對入園分離焦慮,這5本繪本值得一讀
    今天下午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幼兒園已經順利通過北京市教委的檢查,9月14日可以如期開園,聽到這個消息,我是又期待又焦慮。帶了八個多月的娃,非常想把小神獸送到幼兒園的心情,媽媽們都能理解吧?但是想想他就要第一次真正和家人分離,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獨自去面對一些人和事,心裡還是有點點憂傷的,畢竟是親生的!相信很多家長和我一樣,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幫孩子做各種準備,包括自主進食、自主如廁、作息調整、心理建設等等,當然也少不了帶孩子看各種入園繪本。
  •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前的分離焦慮期(一)
    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會好奇,這個學期就快要結束了,離下個學期開學也還早著呢,現在講什麼入園分離焦慮啊,等到開學再慢慢學也來得及吧。看過了太多太多孩子入園很長一段時間了還哭鬧不適應,短則一星期,多則半個月,一個月,甚至時間長的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才勉強好一點。也看過了太多家長,因為孩子上學哭鬧,不適應等事情跟著煩惱的,更有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