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焦慮又來了,這5個方法讓媽媽和孩子輕鬆度過

2020-12-18 果媽閱讀

果媽寫在前面的話

緩解入園焦慮的文章和方法網絡上鋪天蓋地,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如何能和孩子建立深層的聯結,其他父母的做法都可以作為參考,但一定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同,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不同,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方法一定各不相同。

但相同的是我們都無條件地愛著我們的孩子,我們都希望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有效的聯結。這篇文章回憶了果果當時入園時的經歷和故事,希望今天我的分享,能讓你有所收穫。

1.父母先克服入園的分離焦慮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分離焦慮要比孩子嚴重,孩子哭鬧著不去幼兒園,但一旦進入教室,慢慢地就會平靜下來,在這個時候,很多媽媽還在幼兒園門外徘徊,心裡惦記著,孩子會不會一直哭,會不會因為不適應環境而委屈,老師會不會照顧不到自己的孩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從出生起,孩子就和父母在一起,出生的那一刻是孩子與母體之間的第一次分離,而入園獨立面對社會是孩子與母體之間的第二次分離,父母有著各種的擔憂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不要把這種擔憂傳遞給孩子,父母的情緒就是孩子的晴雨表,孩子對於父母情緒的觀察非常細緻,如果你很擔憂幼兒園老師照顧不到孩子,孩子也會對幼兒園的環境產生不安全的心理預期,他也會和父母一樣有著各種的擔憂,而不能放鬆地去面對這個新的環境。

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應該要考察好,選擇自己最為滿意,最適合自己孩子和家庭情況的幼兒園,一旦選定之後,就要百分百地信任,尊重老師,接納老師,當你能坦然地面對幼兒園的時候,孩子一定也能夠恢復他那有愛心的,與人合作的本能。

我之前推薦給大家一本書就是給家長看的,在這裡再推薦一下,《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一個幼兒園老師寫給家長的66封信》,大家可以提前看一看,裡面的問題非常具體,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穫。

2.提前帶著孩子去考察幼兒園

在選定了幼兒園之後,我帶著果果去了兩次幼兒園,見了主班老師,主要是讓他熟悉一下這裡的環境和老師,告訴他這裡是非常安全的地方,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這裡開心地玩耍。而且之前其他的幼兒園我也帶他去過,他在內心裡對於幼兒園也是有著自我的評價的。

我問他,你喜歡這個幼兒園,還是上次媽媽帶你去的那個幼兒園,果果告訴我,我喜歡這個。我問為什麼呢?他的答案是:那個幼兒園髒兮兮得,一點兒都不好。我問他這個幼兒園乾淨嗎?他無比確信地點著頭說:這個幼兒園好,乾淨。

原來在他的眼裡,一個幼兒園的環境是如此重要。我很高興,他能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我。我跟他說:謝謝你把真實感受告訴我。果果看著我,真的聽懂了,他認真地點點頭說:永遠的配合。

有的家長會問我,公立幼兒園不讓參觀怎麼辦啊?那我想,您就帶著孩子多去周圍看看,熟悉周圍的環境,如果能看到小朋友們在操場玩耍,也是非常好的。或者是如果有鄰居家比較熟悉的小朋友已經去了幼兒園,可以讓小朋友給講講幼兒園好玩的故事。

總之,盡最大可能,讓孩子對於即將面臨的這個環境有更多地熟悉,這樣可以非常好地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3.和善而堅定地決定自己什麼

果果熟悉了幼兒園之後,我們很快就入園了,我選擇了周三入園,而且一開始就是去整天。選擇周三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畢竟孩子要獨立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第一周去三天,可以有一個雙休日在家裡玩玩,讓他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環境。沒有送半天,是因為我感覺如果上半天,就會讓孩子有了期待,以後還想著媽媽會中午來接,最好是一開始就建立起完整的規則,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規則。

果果第一天去幼兒園的時候,在車上一直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有的時候還會用哭鬧來發洩他的不滿。我知道這是孩子都需要經歷的,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在處理著自己的情緒。

首先我很平靜,無論他做什麼,態度都很溫和地跟他交流,但很堅定的一件事情就是今天無論如何都是要去的。爸爸在車上給果果講:爸爸小時候去幼兒園的故事,爸爸也會難過,也會傷心,但幼兒園裡好玩的東西很多,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媽媽就來接了。

我覺得爸爸的處理方式還是不錯的,雖然他小時候根本就沒有去過幼兒園,但是還是講得繪聲繪色。

後來果果說:媽媽,我不去那個髒兮兮的幼兒園。我恍然大悟,原來在他的印象中,我開車的這條路是去那個幼兒園的,我告訴他,以後咱們要去的幼兒園,就是果果剛去過的那個幼兒園,也是果果自己選擇的那個乾淨的幼兒園。

過了一會,果果說:媽媽跟果果一起在幼兒園玩。我告訴他:幼兒園是小朋友和老師待的地方,媽媽不能在裡面,所有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在裡面玩,媽媽不在。果果哭著說:媽媽不跟果果一起玩,果果就傷心了,難過了。我回應他:果果,媽媽不能和果果一起玩,也會傷心的,如果你覺得傷心就哭一會吧!但無論如何媽媽都愛你。

就這樣,果果在路上發洩了一下他的負面情緒,我們很平靜地面對著他的感受,和善而堅定地決定著自己做什麼。

來到教室門口,他知道我要走了,抱著我哇哇大哭,老師來了,說歡迎果果,老師抱抱。果果雖然還哭著呢!但手已經伸向了老師,老師抱著,他跟我再見,進了教室,我就離開了。

第一天的分離,其實我心裡也挺酸酸的,但更多地是為他感到高興,養育孩子的目的就是有一天他要獨立地去面對這個社會,我不能陪他一輩子,也不能保護他一輩子。我相信他能處理好和同學之間的關係,我也相信他能勇敢地去面對這個社會。

中午老師打電話來說,進教室之後,他就不哭了,一天的表現非常好,能自己吃飯,入睡,做工作,秩序感非常好。看著老師發來的照片,真的覺得果果瞬間長大了,成為一個大小夥子了。

4.用共情回應孩子的感受

下午準時去接他,當他看到我的時候,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老師說一切都很好,我放心很多,想問問他在幼兒園有什麼好玩的,看他不想談,我就忍住了。

上車之後,果果自己坐在安全座椅裡,安靜地看著車窗外。我忍不住問他,你在想什麼?他回應我:我在想事情。看他不想再說話,那我就給他一個安靜的空間吧!

到家後,他要下樓去玩,這個時候,完全恢復了在家的感覺,開心地笑著,跑著,我陪著他,觀察著他,接納著他的所有感受。

晚上,他說:媽媽,明天不去幼兒園吧!我說:媽媽不能陪著你在幼兒園玩耍,這件事情真的挺讓人傷心的。他點點頭:嗯,我就是有一點點傷心。我說:那怎麼辦呢?他回應我:沒關係,吃完飯睡覺,再玩一會,媽媽就來接我了,我就又開心了。

看著眼前這個跟我如此順暢溝通的孩子,我真的好開心,他會表達他的感受,他會期待一件事情的發生,而且能真實地體會到自己的感受。當我用共情回應他的感受時,他感受到了我的愛,他感受到了我的接納,於是我們之間建立了有效了聯結,他的心門對我敞開,我能如此清晰地看到他的想法,這種感覺真好。

5.堅定地執行自己的決定

第一周的三天,基本上每天都如此,在車上會不太高興去,但一旦進去教室就開心極了。老師說果果還會安慰其他的小朋友,說不哭了,媽媽一會就來接我們了。

第二周第一天,早上去幼兒園,結果入園晨檢的時候,發現有兩個小皰疹,保健醫生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臨時不能去幼兒園了。看到其他小朋友都進去了,果果跟我說:媽媽,我要去幼兒園。我說:咱們去醫院看看醫生,如果醫生讓你來,咱們就再回來,但現在咱們不能進去了。果果不高興:我就玩一會兒嘛!我耐心地回應他:現在不能進幼兒園去玩,真是讓人難過,媽媽真希望醫生阿姨說咱們可以回幼兒園上學。果果聽了說:咱們趕緊去看看醫生阿姨吧!

第二周在家休息了幾天,果果沒有再提幼兒園的事情,開心地玩耍,小皰疹很快就被自己的抵抗力打敗了。

第三周,我們繼續恢復了幼兒園的生活,當我再離開的時候,他沒有再哭,都是開心地跟我擺擺手再見。

果果的幼兒園生活剛剛拉開帷幕,但這段時間過度的非常好,孩子入園時哭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我們大人不糾結,不焦慮,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去面對,入園焦慮就不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最後,想告訴大家,每個孩子在入園時的表現一定各不相同,每個孩子入園的時間也各不相同,最好在孩子語言表達,自理能力都比較成熟的時候再入園比較合適。

入園前一定要和孩子交流這件事情,一起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一起親子共讀緩解分離焦慮的繪本,用尊重和接納孩子的感受,用共情回應孩子的感受,當你與孩子之間建立了聯結,一切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祝福我們所有的孩子在幼兒園都能開心快樂地成長。

我是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入園焦慮」怎麼辦?家長做到這幾點,幫助孩子輕鬆度過
    正如學齡兒童有開學焦慮一樣,年紀更小的幼兒也面臨著入園焦慮這個問題。入園焦慮幾乎成了每一個小孩子必經的一道坎,也成了每次開學家長朋友們面臨的一道難題。青青今年三歲了,媽媽因為工作忙的原因,想著今年秋天就把青青送入幼兒園,在入園之前,媽媽和青青商量過,青青似懂非懂地同意了。
  • 入園在即,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六句話,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焦慮期
    如果孩子在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裡能夠有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孩子遇到問題後就能夠用語言及時、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感受,這樣就能夠及時的得到老師的幫助和支持,孩子在幼兒園裡就不會感到孤獨無助,能夠輕鬆愉快的度過入園焦慮期。幼兒園老師喜歡孩子會說的話有哪些呢?以下六句話,家長一定要提前教給孩子,這樣能讓您的孩子愉快、高興的去幼兒園。
  • 孩子上學哭鬧不停,入園前看這些繪本,輕鬆擺脫孩子入園焦慮
    對於第一次入園,或者說經歷了長時間的假期之後的寶貝們來說,入園,可能就意味著要離開爸爸媽媽,離開熟悉的家,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身邊是一群陌生的人,有老師,更有其他小朋友。這對於小朋友來說,其實是挺難的,那今天我就給大家準備了幾本,適合在小朋友入園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閱讀的繪本,來幫助孩子度過這段焦慮的時光。
  • 書單推薦:這5本繪本,幫孩子緩解分離焦慮,順利度過入園期
    準備好了,可不止是把孩子準備入園的物品準備好了,還應該提前對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幫孩子順利過渡到幼兒園的生活。上幼兒園這種在我們大人眼裡覺得順理成章的事情,對於即將要離開爸爸媽媽,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的孩子來說,心理上不免會出現焦慮的情緒。入園實際上是孩子的心理斷奶期。
  • 寶寶入園焦慮怎麼辦?媽媽注意這六點,寶寶輕鬆入園
    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都是陌生,而且媽媽只送到門口,把自己交給老師,誰知道她什麼時候來接呢?小寶寶心裡各種擔心,各種焦慮,就哭鬧不止了。4.鍛鍊寶寶與媽媽短暫分離,以緩解入園的分離焦慮。到了幼兒園,寶寶與媽媽一分離就是一天,這讓平時一時都不能離開媽媽的寶寶很難適應,寶寶會被」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這樣被遺棄的念頭所纏繞,因此才出現各種症狀。
  • 入園焦慮?家長別緊張,提前做好準備輕鬆入園
    入園焦慮?家長別緊張,提前做好準備輕鬆入園寶寶小的時候,幾乎時刻處在家長的保護和細心照顧之下,自然不用太過擔心。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總需要學著獨自去適應社會,家長也要學會放手。而孩子需要步入的第一個急集體生活就是幼兒園,說起孩子上幼兒園,應該是有孩子的家庭裡的一件大事了。但是必不可免的,絕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會經歷一段難熬的入園焦慮時期,在心理上也是讓孩子經歷成長,同時也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一種情感上的分離。
  • 家長「九不問」,幫助孩子輕鬆度過入園期
    ,難免會感到不適應,甚至有很多寶寶會有明顯的分離焦慮,爸爸媽媽在放學接孩子的路上、晚上回家後要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掌握技巧和方法,幫助孩子輕鬆度過入園期,一起來看看吧!溫馨提示:孩子剛剛入園,難免會分離焦慮的情緒,從而影響食慾。老師會幫助孩子學會獨立,適應集體生活,也會在加餐時間仔細觀察每個孩子,會適當地幫助孩子進餐。所以家長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有沒有吃飽的問題。不妨換個方式:「今天在學校都吃了什麼呀?」把營養和健康的知識自然傳遞。
  • 孩子哭鬧不上幼兒園,專家支招,如何幫助孩子輕鬆度過焦慮期
    其實,孩子出現這樣的哭鬧,屬於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在被送入幼兒園時,難免會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這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即使媽媽有再多不舍,孩子也總有一天會離開媽媽的臂彎,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正確看待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
  • 輕鬆應對入園焦慮--人民網教育頻道--人民網
    專家建議,做好入園準備,應提前按照幼兒園的節奏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   □開學準備   客觀認識入園焦慮   開學後,很多幼兒園都會上演這樣一幕: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年幼的孩子哇哇大哭,年輕的媽媽也跟著抹眼淚。   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園長李建麗介紹,新入園的孩子都會有一段入園焦慮期,3歲左右的幼兒剛剛度過戀母期,但對媽媽的依賴感仍很強烈。
  • 父母掌握這幾點,輕鬆解決孩子「入園焦慮」
    好不容易熬到了午休時間,豆豆又開始不停的哭鬧,他不願意午睡,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嘴裡一直念叨道:「媽媽接,媽媽接。」但是無論老師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讓豆豆的心情平復下來,為了不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老師只能一次次地打電話讓豆豆媽媽來學校接豆豆。
  • 寶寶入園4種哭鬧類型,媽媽做好這5個準備,巧分離才能不焦慮
    每年到了寶寶入園的月份,幼兒園門口都會如期上演母子分離的年度大戲。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庭和家人,不但要長時間和媽媽分開,還要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們,心裡難免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哭鬧也就在所難免了。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我家寶寶上幼兒園小班,最近因為生病,接近1個月沒去幼兒園,現在死活不肯上幼兒園了。」入園焦慮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開學季,幼兒園裡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門口媽媽一邊抹淚一邊帶著擔心離開或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戶上…… 這種情景我們在開學季的幼兒園裡時常見到。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入園分離焦慮呢?
  • 入園焦慮?孩子哭鬧不願意上學?這幾個方法輕鬆解決,父母必備
    我們家跳跳9月份也要踏入幼兒園,跳爸特別能夠理解家長們的這份焦慮所以今天跳爸就給大家分享,我和跳媽應對跳跳入園焦慮的方法。二、調整作息時間、熟悉入園環境家長可以提前一周到兩周(今天開始勉強來得及)將孩子的生活作息和生活習慣調整到入園的狀態。
  • 「媽媽,不要走」,克服入園焦慮2原則4方法,媽媽要牢記
    看見孩子哭得那麼傷心,媽媽只能一邊抹淚,一邊堅強轉身離開。其實入園焦慮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只要父母做好準備,孩子入園也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了解一下克服入園焦慮的2原則和4個方法,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 如何度過孩子入園焦慮期?
    很自然不少孩子會產生入園焦慮、恐懼,每天哭鬧著不願上幼兒園等現象。那面對寶寶焦慮,家長如何應對?入園焦慮症是雙向的,寶寶和家長都會共同感到焦慮,家長們十分擔心寶寶在幼兒園裡面會不會受人欺負、會不會照顧好自己。而家長們如果不在寶寶面前控制自己的這種情緒,很容易傳導到寶寶身上。寶寶本身非常敏感,很容易從大人的每一次關於幼兒園的語氣、眼神中體會到自己入園遇到的種種風險,從而大大加劇其焦慮情緒。
  • 5點措施減少寶寶入園分離焦慮,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入園
    5點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孩子入園分離焦慮,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入園:1、給孩子閱讀關於幼兒園的繪本,並且通過幼兒園兒歌、動畫片讓寶寶對幼兒園有初步的認識,為真正入園做個預演。4、媽媽可以在孩子入園前,進行短暫分離的鍛鍊,緩解入園的分離焦慮。多帶孩子接觸社會和他人,去公園、遊樂園、家庭聚會、組織家庭遊玩、邀請鄰居小朋友來做客等,讓媽媽短暫離開寶寶視線。5、參加親子班,培養孩子對課堂和集體的感覺。
  • 孩子上幼兒園,真正焦慮的是媽媽,了解這五點,緩解入園焦慮
    她甚至告訴我:「送孩子上幼兒園,一定要送兩天休一天,不然娃會生病的。」她的這個「真理」顯然有問題,到底是孩子會生病,還是媽媽會生病呢?我們一般都是說寶寶入園焦慮,但是現在的全職媽媽越來越多,不少人也在提倡「晚上一年幼兒園對孩子好」的說法。
  • 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巧用6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第一次和父母分開的時候,基本都是離開家去幼兒園。每屆新生入學的幼兒園門口也一次次上演著孩子和父母分離的苦情劇。大部分的孩子在第一次去幼兒園都會大哭好久,不願意媽媽和自己分離,孩子不肯去幼兒園成為了家長們的頭等大事。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呢?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入園焦慮在作怪。
  • 「媽媽別走」,5招解除揪心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很常見的,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我們不必內疚也不必過於擔心,只要用恰當的方法就會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最明顯是在13個月到20個月之間,這個階段的寶寶邁入幼兒階段,慢慢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父母之外的個體,另一個高發期是3歲入幼兒園時,據統計,對於入園的孩子來說,80%以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
  • 教你一招,輕鬆化解入園焦慮!
    又到一年開學季,又有一些小寶寶們可以入園了!說起入園,最讓媽媽們擔心的就是寶寶們的入園焦慮!包括哭鬧,不吃飯,不睡覺,尿床,拒絕上幼兒園,等等等等諸多問題!怎麼化解這個難題呢?要從未入園之前做起!在入園之前一段時間,媽媽們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養成規律作息,根據幼兒園的入園和午休時間調整好孩子的生活,以便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二,灌輸概念,幼兒園很好!入園前,家人就要多給孩子灌輸幼兒園很好,長大的小朋友才可以上幼兒園!寶寶上幼兒園就意味著寶寶長大了,真棒!寶寶會很樂意接受自己的成長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