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焦慮?家長別緊張,提前做好準備輕鬆入園
寶寶小的時候,幾乎時刻處在家長的保護和細心照顧之下,自然不用太過擔心。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總需要學著獨自去適應社會,家長也要學會放手。
而孩子需要步入的第一個急集體生活就是幼兒園,說起孩子上幼兒園,應該是有孩子的家庭裡的一件大事了。
但是必不可免的,絕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會經歷一段難熬的入園焦慮時期,在心理上也是讓孩子經歷成長,同時也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一種情感上的分離。
很多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有哭鬧的現象,畢竟離開熟悉的家,初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尤其是最信賴的撫養人不在身邊,孩子心理上也會產生恐懼的情感。
強強是一個3歲的男寶,一直都是媽媽照顧。而媽媽平時主要都帶兒子在家裡玩,不怎麼外出,所以強強接觸的外人不多,只有爸爸和媽媽。
性格上強強有些內向,也幾乎從來沒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過,所以在外面的時候顯得有些膽小。
眼看著過完年就要上幼兒園了,媽媽一直都很擔心孩子這麼內向,會很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更怕孩子被人欺負。
帶著這種焦慮的心情,媽媽顯得有些急躁,同時也把這種情緒傳染給了強強,甚至幾乎每天都會跟強強講在幼兒園被欺負了要怎麼做。
久而久之,強強認為上幼兒園就是要跟媽媽分離,就會被欺負,心裏面更對幼兒園排斥了,甚至有時做夢都會哭醒,喊著不要去幼兒園。
而到了開園的日子,媽媽如期把強強送去了,果不其然,孩子哭鬧得特別厲害,拽著媽媽的手說什麼都不鬆開。
而媽媽也眼淚汪汪地看著兒子,即使老師再三勸說讓媽媽趕緊走,不要逗留,但是媽媽還是在大門外看了半天,而強強看到了媽媽沒走,本來已經平復的情緒又開始激動了。
不得不說,寶媽的做法很不妥,在孩子入園前就渲染那種會被欺負的環境,讓孩子心生恐懼;而且送孩子入園時又犯了拖拉的大忌,更增加了孩子的焦慮情緒。
那麼想讓孩子輕鬆入園家長需要做到哪幾點呢?
提前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現在很多幼兒園為了緩解孩子的入園的焦慮情緒,都會在特定的日子開放幼兒園,讓那些準備入園的孩子可以進到裡面參觀熟悉一下具體的環境,這樣做也方便了家長了解幼兒園的硬體設施如何。
孩子對熟悉的環境就會減少恐懼感,所以家長可以提前選好孩子要上的幼兒園,然後帶孩子提前熟悉環境。
多跟孩子講幼兒園裡有趣的事像上文中的寶媽一樣,總是跟孩子說在幼兒園被欺負了怎麼辦,雖然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卻會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會有人欺負他,很可怕。
家長平時可以多跟孩子講一講幼兒園裡都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比如老師會帶領孩子們一起唱歌跳舞,一起玩遊戲,一起吃好吃的等等,讓孩子有所期待。
送孩子時不要拖延焦慮情緒不只是孩子有,家長也有,尤其是看到孩子哭鬧,家長就會不捨得,也不放心離開,但是家長越是這樣拖延,孩子就越激動。
如果家長很乾脆的走了,孩子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也就會專心下來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所以家長即使再不舍也要學會去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同時做好正確的引導,相信孩子會度過快樂的幼兒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