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入園焦慮」,家長需要平常心,學會「共情」

2020-09-05 蘇筱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園時間了,面對孩子入園,很多家長情緒都很複雜,或緊張或期待,還有不安和焦慮。面對「入園焦慮」,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

我有一個朋友楊珍,她的女兒昕昕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但是還沒等孩子開始焦慮,她自己卻已經陷入了分離焦慮當中。

昕昕出生後,因為雙方老人不方便帶,她又不放心交給陌生人,只能忍痛辭掉了原來的工作,做了全職媽媽。

從那時候開始,楊珍的生活重心基本都是在孩子的身上。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她了解並培養了昕昕的一切生活習慣:昕昕喜歡早上喝一碗粥,中間要吃水果,午飯喜歡吃麵條配上自己特質的滷汁,中午都是自己陪著睡覺,起床會先喝一杯水,下午必須有零食,不然撐不到晚飯就餓了。

在這三年中,她負責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有簡單的啟蒙。

現在孩子突然要一整天都離開她的身邊,昕昕自己都還沒有開始焦慮,她自己就已經焦慮了。

她總是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還沒準備好,一遍又一遍地去翻之前準備的東西。

孩子離進入幼兒園還有一段時間,現在已經開始一遍一遍地給孩子叮囑:「你馬上就要去幼兒園了,記得到時候聽老師的話,不要跟別的小朋友打架,好好吃飯,多喝水,老師如果讓表演節目記得主動參加……」

當她跟我說起這個的時候,我都笑了:「你太焦慮了,你這樣會把焦慮傳遞給孩子,並不利於她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環境。」

其實,很多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好的,我們可以再孩子入園之前多做一些準備,但是不要過於緊張,以免把焦慮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緊張和恐懼感。

2、

我們鄰居家孩子苗苗是去年上幼兒園。剛開始孩子媽媽以為她會非常不適應。畢竟之前在家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群人圍著他轉,他有什麼需求也都能夠及時滿足。上幼兒園之後,幾個老師對著一群孩子,難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但是沒想到,苗苗就第一天入園的時候哭了幾嗓子,以後都很順利。後來聽老師說,他成了幼兒園裡的孩子王,不僅自己適應的很好,還幫助老師照顧其他的小朋友,表現非常好。

我後來就向她取了取經,以便應對我家這個也即將上幼兒園的小朋友。

她說,其實孩子去到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孩子,難免會有一些緊張焦慮,很多家長其實也很焦慮,那麼,我們可以「共情」以對。

一、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

入園之後,孩子會有固定的遊戲、吃飯、午睡時間,在尚未入園之前,家長要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培養。

另外,入院後,通常一個班內孩子比較多,老師可能無暇顧及所有孩子的需求,所以要儘早讓孩子學會獨立進食,學會穿衣。

苗苗在2歲之後就已經獨立進食了,不到3歲,一些比較簡單的衣物也都能自己穿,只是睡覺時間不太穩定。入園前的那段時間,苗苗的奶奶就儘量上午帶孩子出去玩,基本上玩累了回來吃過飯就能入睡了,這樣就培養了她有規律的睡眠。

二、提前到幼兒園熟悉環境

現在很多幼兒園在孩子正式入園之前都會允許家長帶孩子提前觀察適應環境,而且入園之後也可以先送半天,讓孩子逐漸適應環境,熟悉老師。

帶孩子熟悉的過程中多向孩子介紹幼兒園的情況,描述幼兒園的生活,讓孩子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產生嚮往,會更容易適應環境。

三、提前幫助孩子建立友誼

我們小區有個健身廣場,平時我家孩子的奶奶就帶著她去樓下玩,小區裡面幾個同齡的小朋友玩的特別好,有時候他們不在,我下班回家孩子還會跟我說:「媽媽,沒有小夥伴玩,他們回家了。」有時候也會邀請小夥伴們到家裡來玩。而這些小夥伴基本上都會在同一個時間段升入同一所幼兒園,進入幼兒園後,孩子們有熟悉的朋友,不會有太多的陌生感。

3、除了這些要提前準備的事情,有一些誤區一定要注意規避。

一、送孩子入園之後不要一直站在園外觀察

鄰居苗苗媽媽說:「苗苗第一次入園,我也挺不放心的,於是又在門外待了一會。不過比較隱蔽,我看到苗苗過了一會又到門口來看我還在不在,沒看到我,撇了撇嘴,要哭不哭的樣子。但是隨後又回教室了。但是有幾個家長真的是還在,孩子哭的驚天動地的。」

你的過度關注和緊張可能傳遞給孩子一個信號:幼兒園不安全,我不放心啊。這樣孩子的安全感會缺失,不容易儘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二、用欺騙等手段偷偷離開幼兒園

當孩子捨不得家長走的時候,有的家長因為趕時間或者有急事,會騙孩子說:「我去給你買糖,一會就回來啊。」結果卻一去不復返,這樣會加大孩子的不安和恐懼。

所以,一定要安撫好孩子之後再離開,跟孩子約定好晚點來接他,不要猶猶豫豫。

4、孩子入園之後,作為家長,同樣不能放鬆。

首先,要保持與老師的良好溝通。

及時了解孩子在園中的情況,協助老師對孩子進行有意識地引導。園中孩子比較多,老師也比較忙,如果你不主動問,老師很可能會將一些事情忘記,不能及時反饋。作為家長無法發現問題並及時調整。

另外,多與孩子分享幼兒園中的趣事

比如今天老師教你們玩什麼遊戲了啊,吃什麼好吃的了?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啊等等,強化孩子上幼兒園的快樂,既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讓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充滿嚮往。

入園焦慮並不可怕,科學應對,讓我們與寶寶一起平穩度過吧。

相關焦點

  • 新生入園可能面臨的10個問題,家長學會應對方法,寶寶不焦慮
    Part 1 寶寶入園前的十大焦慮,家長應該怎麼辦?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和媽媽分離時出現哭鬧是正常現象,如果家長能夠態度堅定轉身走開,你會發現孩子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會把情緒調整過來,孩子不會讓自己一直在負面情緒裡,因為一直哭也是一件體力活,老師也會針對這類小朋友,帶著他做遊戲來轉移注意力,家長在這方面可以放心,入園的分離焦慮不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反而會鍛鍊他的心理承受和調節能力。
  • 寶寶入園在即,家長學會這6招,搞定分離焦慮,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長假後,寶寶面臨再次適應幼兒園的情況,這時候部分寶寶會表現出不適應的情況,還會像第一周一樣哭鬧不配合,不過因為之前的經歷,這個時間很短,只需要2-3天,大部分寶寶已經能正常入園了。正常入園,只是孩子順利踏入幼兒園的第一步。作為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入園情況,還要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幫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 轉給新入園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和家長自己的分離焦慮
    別擔心,讓這份「新小班入園須知」給大家一顆定心丸,請家長做好以下充分的準備,相信寶貝們,一定會以最棒的狀態,邁出他們人生的第一步!所以,分離焦慮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這個焦慮也不僅僅出現在孩子身上,孩子和家長都可能引起不安,大部分孩子會慢慢調節適應。
  • 孩子面臨開學,如何解決「入園分離焦慮」,家長要學會這3招應對
    這種孩子不肯跟父母分開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出現入園的焦慮。在入園之前,作為家長一定對孩子實施心理輔導,做好一切入園前的準備,深入地幫孩子緩解這種入園的抗拒心理。孩子出現「入園分離焦慮」,都有哪些行為表現?
  • 入園焦慮?家長別緊張,提前做好準備輕鬆入園
    入園焦慮?家長別緊張,提前做好準備輕鬆入園寶寶小的時候,幾乎時刻處在家長的保護和細心照顧之下,自然不用太過擔心。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總需要學著獨自去適應社會,家長也要學會放手。而孩子需要步入的第一個急集體生活就是幼兒園,說起孩子上幼兒園,應該是有孩子的家庭裡的一件大事了。但是必不可免的,絕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會經歷一段難熬的入園焦慮時期,在心理上也是讓孩子經歷成長,同時也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一種情感上的分離。
  • 家園合力應對幼兒入園焦慮: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  又是一年「入園季」,如何幫助幼兒度過這個焦慮期,再次成為家長、幼兒園關注的焦點。一定不能用消極的情緒,比如「有沒有人欺負你」「今天有沒有哭」,更要杜絕用物質刺激來哄孩子入園「明天不哭,給你買個新玩具」等等。  家長的行為、情緒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入園焦慮,家長也需要「斷奶」。  走好第一步從家訪開始  面對即將進入的「新家」,教師一定要提前拜訪幼兒家庭,與幼兒有個初步的接觸。
  • 入園哀嚎,靳東、鄧超的孩子也沒躲過,學會5招應對孩子入園哭鬧
    從小在父母身邊,被家人精心呵護的寶寶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面對外人,心裡的恐慌和焦慮基本是每個孩子都有的。所以幼兒園開學的前幾天,幼兒園內外哭聲不斷,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緊緊抓住家長的手不進教室,撕心裂肺的哭喊聲讓家長心碎。這種場面在幼兒園剛開學的那幾天經常可以看到。而且孩子剛開始入園的日子,家長們的心情也是焦慮不安,很多時候比孩子都緊張。
  • 新生入園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家長又可以如何配合幼兒園,科學、有效地應對孩子的焦慮情緒?:「孩子入園後,把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任務」只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幼兒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實施統一、和諧的教育。為緩解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除了需要老師在園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幼兒之外,還需要家園互動,共同努力,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找到安全感、歸屬感,消除分離焦慮。
  • 入園焦慮的不止孩子還有家長!緩解入園焦慮家長要明白這4點
    一說到寶寶要上幼兒園,很多家長都不自覺地擔心他出現入園焦慮,不過在擔心寶寶的時候,家長可曾想過,自己的這種擔心又何嘗不是一種「入園焦慮」呢?  寶寶上幼兒園給家長帶來的焦慮感,其實一點不比寶寶自己要承受的壓力少,而且家長這種焦慮也是造成寶寶焦慮的因素之一。
  • 【教師篇】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這類孩子內心安全感較弱,對周圍世界不信任,容易產生較強的分離焦慮。4、家長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分離焦慮不僅會影響孩子,也會影響家長。家長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常識,不能正確面對孩子成長中的變化,或是自身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些都會導致家長分離焦慮的產生。這些家長常常在送孩子入園後,遲遲不願離去,親親、抱抱、摟摟,可謂難分難捨,更有甚者,在送孩子入園時,與孩子一起痛哭流涕。
  • 輕鬆應對入園焦慮--人民網教育頻道--人民網
    專家建議,做好入園準備,應提前按照幼兒園的節奏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   □開學準備   客觀認識入園焦慮   開學後,很多幼兒園都會上演這樣一幕: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年幼的孩子哇哇大哭,年輕的媽媽也跟著抹眼淚。   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園長李建麗介紹,新入園的孩子都會有一段入園焦慮期,3歲左右的幼兒剛剛度過戀母期,但對媽媽的依賴感仍很強烈。
  • 寶寶入園總哭鬧?家長試試這4招,有效緩解入園焦慮
    送孩子上幼兒園對父母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對孩子來說不同,因為他們有很強的分離焦慮,孩子對未知的事情很敏感,尤其是家長離開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異常傷心。寶寶入園焦慮是多方面造成的,大體上可以分為這幾方面:1、陌生的環境孩子對陌生的環境會有很強的戒備心理,從家裡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巨大的環境變化,很多孩子在入園的前2個星期都會有入園焦慮,他們非常牴觸這個新環境
  • 提前做好入園準備,合理應對入園焦慮
    為了消除入園焦慮,把自家寶寶開開心心送進幼兒園,父母有必要提前做好一些準備。為什麼孩子必須上幼兒園?幼兒園,港臺地區稱&34;,是目前社會上成熟的學前教育體制。另外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有些活動是需要輪流和等待的。家長在孩子進幼兒園前,就可以幫助他樹立這種&34;。
  • 幼兒園轉給家長的《寶寶入園焦慮全攻略》
    這類孩子在入園初期最常見,一般哭鬧持續時間較長,最長的大約需要三周時間才能逐漸適應。消除消極心態,堅持送孩子入園,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語言導向。不要問一些帶有消極暗示的問題。如  「有小朋友打你嗎?」  「你今天哭了嗎?」   「幼兒園的飯吃得下嗎?」這會強化孩子的分離焦慮心理。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會對幼兒園這一新環境感到不適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園分離焦慮會掛在爸爸媽媽身上哭鬧 幼兒入園焦慮是一個普遍現象因去幼兒園導致寶寶周邊環境及其生活規律發生變化給寶寶心理造成負擔 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
  • 幼兒分離焦慮,孩子如何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
    幼兒分離焦慮,陪伴未必管用,父母需要協助孩子從家庭環境過渡到幼兒園!一、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親人或依戀對象分離而形成的傷心、痛苦、緊張、恐慌、憂傷、不安、煩躁、等情緒,以示拒絕分離。學齡前期較為常見,但各幼兒的焦慮程度和持續時間也是各不相同。
  • 入園吃不好睡不好?避免寶寶入園焦慮,家長早做這3個準備
    孩子在家裡的時候大小便知道叫家長幫忙或者可以自己上廁所,到了幼兒園卻突然變笨了,經常尿在褲子裡或是床上。有的孩子需要陪伴才能夠入睡,有的孩子會拒絕吃飯。3孩子自身自理能力差由於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的面面俱到,導致很多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並沒有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吃飯穿衣睡覺都需要家長的陪伴。這樣的孩子在幼兒集體中處於弱勢,遇到很多事情都會覺得不能控制,內心中會產生焦慮和不安。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如何應對?看看這些妙招
    同事晴一大早紅著眼眶回來上班,大家嚇了一跳,以為她發生了多大的事,上前一問,原來是因為她的女兒上幼兒園後分離焦慮嚴重,早上送過去時,小傢伙緊緊地抱著她的大腿,撕心裂肺地哭著喊著要回家。哪個媽媽能受得了這個?她是心碎一地,眼淚掉了一路。
  • 萌娃回歸幼兒園,新一輪入園焦慮怎麼破?
    一、99%的家長經常做的入園鋪墊,可能都錯了1. 上幼兒園,對孩子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基本上都是家庭成員。正確姿勢是:共情負面情緒+成為孩子的堅強後盾!幼兒園當然有很多好玩的,值得期待的地方,但是咱們不可否認,孩子會感到不安。
  • 秋季入園:你的寶寶是哪種分離焦慮?
    不論如何表現,家長應對寶寶入園焦慮,都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 不在寶寶不知情或受騙的情況下,從幼兒園悄悄溜走。如果送入園時媽媽表現出焦慮和擔心寶寶,寶寶會感受到並更加焦慮。很多媽媽並未察覺自己也有分離焦慮,甚至有些爸爸送完孩子後也會哭得稀裡譁啦的呢!這些父母都要先療愈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才能真正幫助到寶寶應對好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