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迎來開學季,有些小朋友馬上踏入幼兒園,媽媽們喜憂參半,開心的是可以解脫白天時光,擔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每天哭鬧怎麼辦?
回想起來我家大寶剛入園的第一天,孩子走後我在家就焦慮不安,擔心孩子有沒有被欺負,擔心孩子有沒有吃飽飯,擔心離開媽媽有沒有哭,直到孩子放學接回家我的心才開始安靜下來,而且這種緊張的心態,一直隨著孩子完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才逐漸消失......
其實這種擔憂不以群分,只要是為人父母都會存在,包括平時屏幕上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絲不苟的明星家長們。
早年,靳東的兒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出現痛哭不止,躲在一邊角落裡的麻麻(李佳)發文表現很心疼,最後咬咬牙也沒去抱孩子。
後來,硬漢鄧超也遇到同樣的問題,捨不得孩子離家上幼兒園,又擔心孩子在學校哭鬧,躲在車裡偷偷抹淚。
孩子三歲後就要面臨上幼兒園的問題了。從小在父母身邊,被家人精心呵護的寶寶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面對外人,心裡的恐慌和焦慮基本是每個孩子都有的。
所以幼兒園開學的前幾天,幼兒園內外哭聲不斷,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緊緊抓住家長的手不進教室,撕心裂肺的哭喊聲讓家長心碎。這種場面在幼兒園剛開學的那幾天經常可以看到。而且孩子剛開始入園的日子,家長們的心情也是焦慮不安,很多時候比孩子都緊張。
分離焦慮症,不僅孩子會有,家長同樣會有。
孩子剛入園,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裡,一下子打亂了之前的生活習慣和規律,再加上平時在身邊的家人都離開了,沒有了安全感,這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不安,對幼兒園產生了抗拒。
這是一種典型的入園分離焦慮症,其實不僅孩子會有,家長同樣會有。孩子只能用哭鬧來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以此來告訴家人不想去幼兒園。有些家長則自己偷偷在家抹眼淚。
家長在孩子入園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來緩解孩子入園後的緊張和恐懼感。
第一招、提前調整孩子的生活習慣
一般孩子在入園前半個月,家長需要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安排孩子的生活。早睡早起,一天三餐正點吃飯,中午有一兩個小時的午睡時間。
還要鍛鍊孩子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這樣孩子在一開始的幼兒園的生活裡就不會太受罪了。
第二招、平時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活動,培養孩子溝通能力
幼兒園是孩子與人交往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場所,他們在這裡要和老師打交道,和同齡寶寶打交道,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培訓孩子的與人的溝通交流能力很重要。
孩子的待人接物、溝通交流的能力,很大一部分源於對爸爸媽媽們的觀察模仿。所以,首先家長們要自己做好模範作用,孩子們就會把家長當作榜樣來學習。
其次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早教活動,先和孩子一起,然後慢慢和孩子分開一節課,再到半天課,再到一天,這樣逐漸分開,讓孩子也逐漸克服分離焦慮,從而可以很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過程中,家長尊重孩子的意見是很重要的,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在社交的時候也就會尊重其他小夥伴的意見,這樣孩子之間鬧矛盾、打架的事情就會很少發生了。
第三招、按時讓孩子入園、離園
剛入園孩子,家長一定要按時接送孩子,尤其是放學時,孩子從幼兒園一出來第一眼就能看見爸爸媽媽在等他們,這樣孩子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其次在入園孩子哭鬧不願意進去的時候,家長要狠心離開,一般這種情況,老師會把孩子抱起來,哄哄他,誘導他去想別的事情,孩子的哭鬧就會很快緩解了,家長千萬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不忍心就接孩子回家,這樣再次入園孩子的情況就會更糟。
還有不要隨意給孩子請假,很多孩子剛入園階段,新鮮勁過了,在幼兒園要處處受約束,沒有在家裡自由,就不想去了,然後孩子就找各種藉口,哭鬧不去幼兒園。
我家大寶就是典型的例子,剛開始幾天每天都高高興興去幼兒園,一個星期後就開始不想去了,早上起床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能不能不去幼兒園?」。然後就一直不停的問我,媽媽我能不能不去幼兒園,每次我都告訴她,不能不去,因為幼兒園裡小朋友和老師都在等你,你不去,他們會想你的,這樣慢慢孩子也就習慣了每天早上起來就去幼兒園了。
第四招、入學生病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家都不怎麼生病,可是為什麼一到幼兒園就各種生病,尤其是剛入園的那幾個月,是不是幼兒園有什麼問題?一般情況下,孩子剛入園,會因為心裡的不適應而造成情緒不穩,免疫力下降,於是部分的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會有體重下降、生病等情況出現。
只要孩子出現的問題不是很嚴重,那就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多和老師溝通,一起加強孩子的生活護理和心理的調試,一般都會順利度過難關。
另外,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請假,對於小感冒,家長可以在送孩子入園時將感冒藥交給老師,老師會叮囑孩子按時吃藥。伴有高燒或咳嗽等其他嚴重情況則除外,及時就醫。
第五招、家長自我心理建設
孩子入園,對一部分家長來說工作量非常巨大,不僅要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照顧好孩子脆弱小心靈,更重要的是及時調整自我內心。做好內心建設,告訴自己做好過渡期工作,這一點非常重要。
只有家長表現的樂觀、風淡雲輕,孩子的焦慮會適度減輕。家長若焦躁不安,遇到一點事情就自己先扛不住,那孩子也勢必隨之緊張。
入園「哭鬧」的現象很多小朋友都會有情況,只是每個孩子表現的程度輕重不同。爸爸媽媽要對孩子有信心,也要記得和老師多多交流,及時幫助孩子克服害怕入園的心理障礙。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