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走」,克服入園焦慮2原則4方法,媽媽要牢記

2020-10-03 妖精媽媽育兒經

9月份到了,開園最晚的幼兒園也開始複課了。很多小朋友重新回到了幼兒園,見到了久違的老師和同學,非常的興奮。

不過,對於剛剛入園的小朋友和父母而言,艱難的日子才剛剛開始。上幼兒園是寶寶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獨自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生活,難免會有哭鬧、焦慮的問題。

最近有一些媽媽私信我:每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會哭著喊著說:媽媽,不要走。」看見孩子哭得那麼傷心,媽媽只能一邊抹淚,一邊堅強轉身離開。

其實入園焦慮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只要父母做好準備,孩子入園也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了解一下克服入園焦慮的2原則和4個方法,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處理寶寶入園焦慮,父母應該學會的2個原則

1、父母情緒很重要

剛剛入園的前幾天,孩子不知道父母為什麼把自己留下來,心裡變得非常焦慮、緊張。當孩子不能用語言表達內心的焦慮時,哭鬧就成了最好,最有效的選擇。

如果父母這時候情緒也不穩定,不管是自己哭,還是強迫孩子不要哭,都會增加孩子的不安。

2、有些話,不要說

送寶寶入園,媽媽一定不要用語言恐嚇孩子。這些話不但不會讓孩子擺脫焦慮,反而讓孩子更加恐懼感。

第一句,你再哭,媽媽就不來接你了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哭,就會說:「你再哭,媽媽就不來接你了。」媽媽說這句話,孩子會認為媽媽不要我了,心裡變得更緊張。

第二句,大家都在看,不害臊。

有的媽媽會說:「大家都在看著,不害臊。」媽媽說了這種話,孩子會覺得自己很丟人,不但沒有停止哭鬧,反而變得更黏人。

第三句,你再哭,就讓老師把你帶走。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哭,就會說:」你再哭,我就讓老師把你帶走。「孩子上了幼兒園,老師才是那個整天陪伴他的人。媽媽說這句話會無意識的黑化老師的形象,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恐懼。

第四句,不是說不哭的嗎?怎麼又哭

很多媽媽會和寶寶約定好不哭的,可是孩子還是沒忍住。這時候媽媽會說:「不是說好不哭的嗎?」媽媽這句話就等於給孩子貼上「不乖」的標籤,會無形增加孩子的壓力。

其實,寶寶哭鬧只是想搞清楚媽媽為什麼不要我了,結果媽媽不理解,還用了一些恐嚇的語言,孩子會變得更害怕。

解決孩子分離焦慮的4種方法

1、互動

有時候,看到孩子哭鬧厲害,媽媽會讓老師把孩子強行抱走,以為真的可以做到眼不見心不煩。這種做法會給孩子一個「老師是來搶我的"的錯誤認知,反而增加了孩子對老師的恐懼。

送寶寶入園的時候,媽媽可以多和老師互動,交流,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老師是媽媽的好朋友,這時候孩子才會對老師產生信任感。

2、信任

當我們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媽媽可以告訴寶寶:「媽媽下午四點就來接你回家。」如果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媽媽可以說:「寶貝,你下午睡醒了,媽媽就來接你了。」

媽媽這樣和孩子說話,孩子就有了一個具體的等待目標,自然不會太焦慮了。

幾天後,孩子發現老師可愛,媽媽說話算話,信任也就建立起來了。

3、建立

在寶寶入園的1到2周,父母和老師要幫助孩子建立友誼。大多數孩子的焦慮是因為幼兒園沒有吸引他的東西。

這就需要父母和老師共同觀察,看看孩子這幾天有沒有特別喜歡的玩具、老師、小朋友等。如果是老師,媽媽送寶寶上學時可以說:「走,媽媽帶你去和某某老師玩。」這樣就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降低孩子恐懼和焦慮。

4、練習

在寶寶入園的前一周,媽媽就可以給寶寶分享一些幼兒園的照片。一邊看一邊告訴寶寶幼兒園的飯多好吃,玩具多好玩,老師多可愛。

在寶寶覺得安全的時候討論這件事,孩子的情緒也會比較穩定,自然也不會太焦慮。

當孩子知道了幼兒園是個好玩的地方,媽媽也不會不要我,寶寶自然就不焦慮了。

總結

寶寶入園焦慮,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只要媽媽能細心觀察,找到正確的語言和方法,孩子的成長會讓你刮目相看。

相關焦點

  • 寶寶入園,媽媽學好2原則4方法,做錯一個,寶寶多哭2周
    看見孩子哭得那麼傷心,媽媽只能一邊抹淚,一邊堅強轉身離開。其實入園焦慮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只要父母做好準備,孩子入園也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了解一下克服入園焦慮的2原則和4個方法,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 寶寶上幼兒園5天,回家生病6天,焦慮的媽媽如何克服入園魔咒?
    第2天,午睡醒來後,要求老師抱,說有點想媽媽。第3天,到了幼兒園門口,就哭著不肯進去。第4天,在家裡還沒出門,就嚷嚷著不要去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又是哭著進去。第5天,到了幼兒園沒有哭,老師牽著手走進去。下午去接她時,老師說有點流鼻涕。
  • 「媽媽,我不要上幼兒園」--入園焦慮,你們準備好了嗎?
    隨著入園季的臨近馬上又要有一批小朋友帶著對爸爸媽媽的依戀正式步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這也就意味著寶寶們迎來了他們人生中與父母的第一次小別離幼兒園門口即將上演一場場「撕心裂肺」的別離大戲「我不要去幼兒園」「我不要離開媽媽」「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
  • 寶寶入園哭鬧,家長該怎麼解決?這些方法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看看心理學家如何應對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我不要去幼兒園!」嗚嗚嗚~「媽媽不要走!」嗚嗚嗚~馬上又快到9月入學的季節了,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裡都會聽到各個班級孩子嗚嗚的哭聲:抱著爸爸媽媽的腿不讓走的;哭的聲嘶力竭的要跑出教室找媽媽的;媽媽一步三回頭,走到校門外默默流淚的。
  • 入園第一天克服分離焦慮的15大技巧!這份超強攻略,強薦收藏!
    又到一年開學季,每年九月開學這天,在全國各大幼兒園門口就會上演一出苦情大戲《媽媽不要走》,3歲的男女主角們各個流露出真情實感,在幼兒園門口放聲大哭,用盡各種招數想要抱緊媽媽,不讓媽媽離開。★ 所以說家長要在孩子入園前多引導孩子,使孩子能夠輕鬆的面對入園這件事,能夠儘量從容的面對這項新的挑戰。在這裡我們總結了一些讓孩子順利入園的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家長和寶寶,儘快的克服分離焦慮,適應幼兒園生活。
  • 入園焦慮又來了,這5個方法讓媽媽和孩子輕鬆度過
    果媽寫在前面的話緩解入園焦慮的文章和方法網絡上鋪天蓋地,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如何能和孩子建立深層的聯結,其他父母的做法都可以作為參考,但一定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同,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不同,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方法一定各不相同。
  • 媽媽要復工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媽媽很擔心,因為還準備九月送幼兒園,怎麼樣克服孩子的這種分離焦慮呢?以下是我的回答。孩子兩歲左右就和媽媽形成了非常親密的依戀關係,大約三歲左右開始,媽媽的樣子在他心裡就內化了,孩子也發展出了自我概念,可以和其他家人建立「多重依戀」關係了。 更進一步的,三歲以後,孩子有能力把人際關係擴展到學校,和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建立親近的關係。那麼,媽媽怎樣幫助孩子順利克服分離焦慮呢? 以下是幾點建議,供參考。
  • 又見「孩子哭完媽媽哭」,又是一年入園季,媽媽們要控制住你自己
    尤其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個媽媽把兒子送到校園門口,孩子還咋地沒咋地,媽媽抱著他先哭了起來,然後哭聲就在校門口傳開了……每到入園季,校園門口都要上演幾場「離別苦情戲」和「相聚大歡喜」。上學時孩子哭完媽媽哭,放學時眼角也噙滿了激動的淚水。其實有分離焦慮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大人。
  • 寶寶入園4種哭鬧類型,媽媽做好這5個準備,巧分離才能不焦慮
    每年到了寶寶入園的月份,幼兒園門口都會如期上演母子分離的年度大戲。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庭和家人,不但要長時間和媽媽分開,還要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們,心裡難免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哭鬧也就在所難免了。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要求,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北海市婦聯推出「海姐姐說家教」欄目,邀請廣西兒童青少年心理學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專家,為全市廣大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普及服務。「海姐姐說家教」專欄12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 寶寶入園焦慮怎麼辦?媽媽注意這六點,寶寶輕鬆入園
    當幼兒園老師把撒潑打滾的他好不容易抱起來,他聲嘶力竭地哭著,小手直直地伸著,一副要上刑場的樣子。她說,當時轉身離開時,她也是淚眼婆娑。她鄭重地叮囑我兩點:第一,不要對寶寶說,再不乖,就送你上幼兒園這樣威脅恐嚇的話。第二,這兩個月儘量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想要大小便,知道告訴大人。
  • 九月升學季,這4本繪本,可讓孩子了解幼兒園,克服入園焦慮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九月升學季,這4本繪本,幫助孩子了解幼兒園,克服入園焦慮!暑假已經過半了,每年九月,不僅是開學季,還是升學季,3歲的小寶寶們要準備上幼兒園,上完幼兒園的孩子要準備上一年級,還有升初中、升高中,準備要上大學的。之前蘿爸發過關於孩子入園的文章,我發現了很多媽媽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留言,孩子要上幼兒園了,萬一她不喜歡幼兒園怎麼辦?她哭怎麼辦?別人欺負她怎麼辦?從媽媽們的留言裡,我看到了很多的焦慮。
  • 克服分離焦慮 寶寶入園so easy
    對於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症您都做了什麼呢?如何能讓寶寶少遭罪、媽媽少煩惱呢?一起來聊聊吧~ 我不是教育專家,只是一名普通寶媽,小兒齊齊也不是超人寶貝,現身說法講述普通母子的入園經歷,如何從新奇到焦慮最終快速順利過關,感興趣的親們圍觀啦。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4個方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不願意和自己的家人分開,而產生的焦慮情緒。每一個即將入園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庭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人,必然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通常表現為哭鬧,抗拒,依賴老師,也有很多孩子在幼兒園一天都很乖,回家後發脾氣,什麼都要媽媽幫忙,不幫忙就大哭大鬧。
  • 幼兒新生入園,緩解分離焦慮三「不要」
    如何消除孩子的入園焦慮,使其儘快適用幼兒園生活呢?我兒子從三歲半開始上幼兒園,到現在已整整接送他兩年半時間,根據這幾年的育兒學習與實踐經驗,總結了一些方法提供給廣大家長,希望廣大小朋友每天開心入園,快樂放學!
  • 開學季入園哭鬧?媽媽必知的寶寶入園指南,從容解決分離焦慮
    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送寶寶入園了呢?入園,是每位寶寶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不少寶寶在入園前都會哭鬧不止,尤其是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那媽媽們應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過度,更好得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 搞定分離焦慮,入園第一周很重要!
    其實,分離焦慮,不僅寶寶有,大人也有,有些家長背地裡哭得更厲害。確實,好好的一個孩子,在眼前養了這麼多年,幾乎沒怎麼分開過,驟然分離,誰受得了呢。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早分、晚分,都要分。孩子早晚要受到正規的學前教育,與其沉浸在情緒中,不如接受現實,打起精神,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 「媽媽,你再抱我哭一會」,萌娃即將入園,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眼瞅著馬上要到開學季,平時在家裡為所欲為、破壞力無敵的「神獸」馬上就要入園,從此踏上漫漫學習路,老母親的心理emmmm,其實還是很興奮的。無論你有多沮喪、焦慮,請不要批評和否定孩子,如:「你真沒用」,「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氣話,他們是真的愛你才會不捨得和你分開。
  • 「媽媽,不要走」孩子入園哭鬧不休,只因父母沒做好這3個規劃
    其中蝸牛還是拖拖拉拉,小鱷魚因為想鱷魚媽媽而掉眼淚,還有不肯午休的螢火蟲。小動物們狀況百出,但是卻都能一一克服。 在幼兒園的一天,也很美好。大家一起做遊戲、畫畫、搭積木,互相認識,成為新的朋友,有趣又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