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入園,分離焦慮嚴重怎麼辦?一個妙招幫助孩子成長

2020-12-18 彤媽育兒路

彤寶剛去早教班時,我給她準備了一個他平時最喜歡的玩偶小豬放在書包裡,並且告訴老師,只要孩子哭鬧了,就把玩偶給她,她就不會這麼難受了。

孩子剛去,和其他孩子不熟悉,玩不到一塊去,再加上看不見媽媽,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很是缺乏安全感,不安的情緒變會在她小小的心理蔓延,以至于越來越多,最後抑制不住,便號啕大哭。每次不安的情緒出來的時候,老師都會把小豬遞到她的手上,這是孩子唯一最熟悉的東西,她像看見救命的稻草一樣,緊緊抱著她,生怕一鬆手,這個稻草也會離開。無論是吃飯、玩遊戲、睡覺,孩子都緊緊抱著,不願撒手。

老師問彤寶:你為什麼要一直抱著小豬啊?彤寶說:因為我想媽媽了,媽媽不在,就讓小豬陪我。第一天下午,我去託管班接她,老師告訴我,彤寶只要有小豬的陪伴,情緒就會緩和很多,很想媽媽時,雖然還是會忍不住掉眼淚,但是抱著小豬,從來都不會哭得很難過。我知道這個毛茸茸的玩具給孩子帶來了一定的安全感,是離開我之後她找到的一種慰藉。

回去後,孩子對小豬好像更情有獨鍾,可能是這個小豬陪她渡過了她最難受的時期,有種相依為命的感覺,以至於在家裡睡覺或者玩遊戲,也會對小豬不離手。

孩子爸說:這孩子怎麼老是抱著一個小豬啊?她就不能和別的孩子玩嗎?我說:讓她抱著吧,等到她自己覺得安全了,她就不會整天抱著它了。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孩子抱著小豬不撒手的情況持續將近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裡,她對小豬的依賴程度是以前完全沒有過的,直到有一天,老師告訴我,彤寶已經不再需要小豬了,她已經適應得很好。我知道這是她熟悉了託管班的老師和同學,熟悉了那裡的生活後,她自然就把小豬放下了,這也正是她自我安全感的一種建立,她已經成功克服了分離焦慮症,已經長大了。對孩子的這種成長,我很欣慰。

孩子的分離焦慮症,是入園的必經過程

孩子初上託管班,或者幼兒園,因為對環境的陌生,沒有了家人的陪伴,會存在嚴重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每個孩子入園的一個必經過程,根據孩子的適應能力,時間長短會不一樣,但這都是正常的。

那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呢?

分離焦慮症即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是嬰幼兒焦慮症的一種類型,多發病於學齡前期。

在早託班或者孩子剛上幼兒園,會經常看到有的孩子號啕大哭,甚至在地上翻來滾去,有的孩子哭起來是沒完沒了,嗓子都哭啞了,孩子的這種哭天喊地要媽媽要爸爸的場景,真是讓人心疼。很多父母是轉個身,就在學校一邊偷偷抹眼淚,有的甚至想衝進去把孩子抱回家,孩子哭得太傷心了,家長的心理往往也很難受。

孩子的分離焦慮,可以有效緩解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難道就只能是讓孩子這樣一直哭下去,直到他適應嗎?顯然這種做法,讓家長心碎了。而此時給孩子準備一個她常用的小玩偶就能很有效地安撫孩子的這種分離焦慮。

一個熟悉的玩偶,可以給孩子帶去安全感,當他們需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探索和學習的時候,這個熟悉的玩偶會給他們無窮的勇氣,也能安撫孩子的緊張、焦慮情緒。從某種意義上說,熟悉的玩偶代表媽媽,這是孩子的一種假象,當孩子不能找到自己媽媽的時候,會把這種感覺轉嫁到自己熟悉的玩偶上,已達到心靈上的慰藉,讓他們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否則孩子的焦慮情緒就會一直存在,甚至有的孩子這種情緒會持續一學期乃至更長的時間。

抱著玩偶不撒手,孩子會產生依賴嗎?

孩子抱著玩偶不撒手,你可能會和我老公一樣認為孩子不合群或者長不大,甚至擔心孩子產生依賴。但是沒有哪個孩子是一夜就長大的,當他們真正長大獨立之前,他們需要經過一個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裡,可以給孩子選擇一個他熟悉的玩具或者玩偶給他作伴。對自己玩偶的特別依戀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心理學認為:2到5歲的孩子會根據自己的心理發展需求,開始不再對玩偶過分依戀。

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只要給孩子時間,讓他們好好過渡就可以了。

另外,當孩子睡覺一定要自己的玩偶,看不見就哭鬧的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不可制止孩子,甚至一把將孩子的玩偶奪走,這樣都是在傷害孩子,要知道玩偶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心理慰藉。尊重他們,他們會慢慢不再依戀的。

我們深愛孩子,不忍與他們分離,但是父母和孩子卻是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的是給孩子成長路上的幫助,給他們時間,他們一定會努力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分離焦慮很嚴重怎麼辦?請查收這份入園攻略
    這其中「入園焦慮」是不少家長和孩子要經歷的第一個門檻。我的孩子是在2歲半的時候入園的,雖然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但是自己的孩子入園也經歷一段漫長的適應期。「入園焦慮」真的是洪水猛獸嗎?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加平穩的渡過這一段時間呢?作為一名曾經的幼兒園園長,今天我想結合自己孩子入園的經歷,和大家分享幾點經驗。
  • 新生入園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把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任務」只交給老師就可以了?」為緩解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除了需要老師在園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幼兒之外,還需要家園互動,共同努力,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找到安全感、歸屬感,消除分離焦慮。
  •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分離焦慮」是一個繞不不去的門檻。一般來說,「入園焦慮期」的持續時間為一到兩周,在此期間,孩子可能會出現哭鬧、賴床、生活技能倒退、性情改變等現象,也有可能出現頻繁生病的現象,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家長們往往身心俱疲。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我家寶寶剛上幼兒園 ,送他去幼兒園時總是哭,一聽幼兒園就情緒就很激烈,非常抗拒上幼兒園,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家寶寶上幼兒園小班,最近因為生病,接近1個月沒去幼兒園,現在死活不肯上幼兒園了。」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怎麼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呢?
    上次寫了一篇《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解決這三大問題就行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來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當孩子與最親近的人、最熟悉的環境分開,引起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 如何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幾乎是每一個入園孩子必經的正常過程孩子入園前的心理準備工作有沒有做好,入園當天家長情緒是否平穩、愉悅,該走的時候是不是果斷離開,這些都是相當關鍵的影響因素。 每個孩子的適應狀況都不太一樣,通常分離焦慮會持續一周到一個月的時間。但也有分離焦慮可能會反反覆覆持續一年,甚至更長。
  •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前的分離焦慮期(一)
    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會好奇,這個學期就快要結束了,離下個學期開學也還早著呢,現在講什麼入園分離焦慮啊,等到開學再慢慢學也來得及吧。看過了太多太多孩子入園很長一段時間了還哭鬧不適應,短則一星期,多則半個月,一個月,甚至時間長的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才勉強好一點。也看過了太多家長,因為孩子上學哭鬧,不適應等事情跟著煩惱的,更有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的。
  • 怎樣處理好孩子剛入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
    每年入園季,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不想和家長分開,大哭大鬧的悲情一幕總會在許多幼兒園門前上演。孩子們在入園時的哭鬧行為源於和自己的家人分別時產生的分離焦慮。如果能在幼兒入園時期,處理好兒童的分離焦慮,對於兒童的心理成長和獨立能力的養成無疑有莫大的好處。02送園時孩子哭鬧怎麼辦?
  • 孩子和家長陷入分離焦慮怎麼辦?
    每到開學季,孩子和家長就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當中——分離焦慮。不少幼兒園裡都哭成一片,一些家長剛走,孩子便開始哭鬧不止,嘴裡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回家」......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所謂入園分離焦慮,就是指幼兒進入幼兒園和撫養者之間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焦慮、不安等情緒和行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面臨一次入園分離焦慮。
  • 孩子「入園焦慮」怎麼辦?家長做到這幾點,幫助孩子輕鬆度過
    其實,青青存在的上述問題是幼兒中特別普遍的一個問題:入園焦慮。>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產生不同的入園焦慮表現。中班新生入園幼兒的焦慮情緒較小班幼兒更多地表現在心理方面,他們的焦慮情緒表現的不是特別明顯,主要表現在與父母分離時短暫的情緒波動,如:不舍分離和哭鬧。還有就是午睡時不午睡,但除持續的時間短,入園一周焦慮情緒基本消失和緩解。
  • 孩子反覆分離焦慮怎麼辦?
    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每次經過家周圍的幼兒園時,孩子都十分羨慕地說自己也要去上幼兒園。9月份孩子入園了,看著孩子這麼盼著上幼兒園,朋友一點也不擔心所謂的分離焦慮。多數人都以為分離焦慮就是初入園那幾天的一分別就哭鬧,不哭鬧就說明過去了。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擔心孩子入園後哭鬧怎麼辦?入園焦慮入園焦慮的學術定於是分離性焦慮 ,它是指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多發生在6歲以前,其特徵是當與親人分離或離開他熟悉的環境時,表現出過度的焦慮,擔心與父母或其他依戀者的分離;因害怕分離而不願去學校或幼兒園。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入園分離焦慮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孩子從一個有親人陪伴、熟悉環境,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產生不安全感,擔心害怕各種未知狀態出現,得不到保護而焦慮不安。這種分離焦慮如果家園合力,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緩解、消失。隨之而來,幼兒園愉快有趣的集體生活就會取而代之。
  • 轉給新入園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和家長自己的分離焦慮
    這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的本能: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後,就需要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汲取安全感。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從過去可以隨時回到親人懷抱的習慣,突然變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狀態,這樣巨大的變化,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分離就會產生焦慮。
  • 孩子入園第一天痛哭流涕,如何克服父母和孩子的分離焦慮?
    對於一個從沒有離開媽媽八小時的孩子來說,突然間要一整天見不到媽媽,他們需要時間去適應。對於一個媽媽來說,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獨自面對幼兒園生活,媽媽也不放心,需要適應。孩子的分離焦慮大部分孩子在剛上幼兒園時,都會出現焦慮的表現,我們把它稱為兒童分離性焦慮。
  • 新生入園現場一度失控,面臨孩子的分離焦慮,這幾點要明白
    近幾日,各地幼兒園相繼開學,特別是新生入園,場面一度失控。老師剛安慰好一個,另一個又哭了起來;現場熱鬧非凡,哭聲此起彼伏。哭聲越喊越大,情緒互相感染,老師無奈只能把門鎖上。我們也能預見,以後我們的孩子入園時的場景。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捨不得父母離開,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不適應,不習慣,甚至哭鬧,這是正常的,這是入園焦慮,典型的入園分離焦慮。為什麼會出現入園分離焦慮呢?4、提前給孩子醞釀,告訴孩子長大了,要上幼兒園了,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看著寶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們心疼不已。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
  •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  有一種焦慮叫分離焦慮  崔永華指出,上幼兒園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次分離。孩子離開安全、以他為中心的家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兒童小社會」,這件事情對大多數3歲的孩子來說都需要時間適應。在開始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天裡,他們要學會克服許多以前沒有出現過的體驗,像「媽媽真的會來接我嗎」、「這裡會不會有壞蛋把我抓走」等。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