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一篇《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解決這三大問題就行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來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當孩子與最親近的人、最熟悉的環境分開,引起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成人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接觸新鮮事物,也會有緊張不安的情緒,更何況是各方面發展都還不成熟的孩子呢!
面對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第一,家長要接納孩子的分離焦慮。
理解分離焦慮是孩子正常的情緒反應,在面對孩子歇斯底裡的哭鬧時,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儘量平靜溫和地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的心情,離開媽媽你很難過,你想和媽媽永遠在一起,媽媽也永遠愛你。」幫助孩子想像在幼兒園的好玩的事情:」上幼兒園可以認識好多小夥伴、有很多新玩具,老師還會帶你玩遊戲呢。」並且給孩子承諾:」等到他午睡起床,吃完下午茶,玩一小會,媽媽就會來接你回家。「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上幼兒園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根據孩子的情況自己寬展)
只有充分接納孩子的分離焦慮,你才可能溫和地安撫孩子,幫助他減少分離焦慮。如果不接納孩子的分離焦慮,在孩子哭鬧得厲害時,你會覺得孩子讓你沒面子,或者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覺得自己孩子哪哪都不行,讓自己的情緒陷入失控狀態,從而對孩子發脾氣,不利於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第二,提前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生活
提前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生活的方式很多,讀幼兒園相關的繪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大寶上幼兒園前,我準備了《我愛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幼兒園我來了》、《我好擔心》、《阿文的小毯子》五本繪本。從繪本中,孩子可以了解到幼兒園裡有什麼;幼兒園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幼兒園放學了,爸爸媽媽是會來接自己回家的;別的小朋友對於上學這件事也是很擔心的等。孩子了解了幼兒園的生活豐富多彩,知道了小朋友在幼兒園是如何度過的,那麼孩子對未來的幼兒園生活也就不會一無所知,想起來就害怕了。
除了繪本外,很多幼兒園會有「開放日」或是「親子日」,可以帶孩子去參加,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大寶幼兒園開放日的時候,我們帶二寶去參加了。那天正好是大寶的班主任接待,帶著孩子一起做了蛋撻,結束後我們又帶著孩子在幼兒園逛了很久,玩了很久。二寶回家後,就特別期待上幼兒園,還開始和哥哥搶了:「這是我的老師,這是我的幼兒園。」
有父母在場,孩子的安全感很足,在幼兒園玩得很開心。通過探索和發現,很快熟悉了幼兒園的環境。和老師一起互動的過程中,孩子也隱約明白幼兒園是有約束的,是要遵守規則的。熟悉老師、熟悉幼兒園,讓孩子期待上幼兒園,可以大大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第三,和孩子預演在幼兒園可能遇到的問題
孩子入園焦慮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孩子離開媽媽,擔心自己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想上廁所了怎麼辦、不會穿脫衣物、口渴肚餓了怎麼辦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陪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幫孩子學會解決在幼兒園可能遇到的問題。
在家裡,我經常陪著二寶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二寶跑過來說要尿尿了,我立刻化身為幼兒園的老師,和二寶玩起來。
我:「現在我是幼兒園的老師哦,你要上廁所嗎?那要怎麼辦呢?」
二寶聽了,馬上笑著跑去廁所。
我跟過去問道:「小朋友,你可以自己把小褲褲脫下來嗎?」
她立刻使勁往下拽褲子,然後坐到她的小馬桶上。
尿完後,二寶說:」我不會撕紙巾,我只會擦屁股。」
我引導二寶:「不會自己撕紙巾,那怎麼辦呀?」
二寶大聲的說:「老師,請幫我撕紙巾。」
我也開心地大聲說:「好的,你真懂禮貌。」
二寶自己擦完小屁屁,我鼓勵她自己把小褲子提起來,並告訴她提褲子的技巧:提有彈性的地方,左右前後都試著提下。
她很努力地將褲子往上提,雖然有點歪歪扭扭,但是也無大礙了。
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幫助孩子預演幼兒園可能出現的問題,可以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孩子上幼兒園涉及兩個能力,一是基本的生活技能,二是語言表達能力。我們在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要注意培養孩子這兩方面的能力,而角色扮演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孩子的自我照顧能力強,能說會道,到幼兒園後也能更快地適應學校生活。
第四,幫助孩子提前和班級的某個同學成為好朋友
如果有可能,幫助孩子在上幼兒園前,和即將上同一個班的同學建立友誼。二寶上幼兒園前,我們得知同事家的孩子也上這個幼兒園,還是同一個班。我們立馬邀請同事家的孩子來家裡玩,和同事一家一起出遊,幫助二寶和未來的同學成為好朋友。現在她們兩個已經從陌生人變成好朋友了。二寶知道她的好朋友會和她一起上幼兒園,眼裡滿是期待,因為幼兒園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上學,還是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的時間。
孩子入園有分離焦慮非常的正常,我們接受它,大部分孩子一兩個星期,就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了。作為父母,把自己能做的做了,剩下的就相信孩子自己可以搞定的。
大家還有緩解孩子入園分離焦慮的方法嗎?歡迎分享
覺得不錯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