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份是開學季,三歲小朋友要開啟人生新篇章「上幼兒園」了。作為家長的我們,開始焦慮了嗎?那孩子的分離焦慮源自什麼?來自安全感不夠!那要怎麼破解?
分離焦慮是什麼?百科: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分離焦慮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沒辦法治療,但是可以緩解。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以下方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01首先,了解孩子分離焦慮的主要原因
孩子要邁入幼兒園大門,開啟人生新篇章了。家長很焦慮很擔心,那孩子呢?孩子也很焦慮,造成孩子分離焦慮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孩子害怕和爸爸媽媽分開。從小在父母的身邊,一直是父母陪伴成長,突然要離開爸爸媽媽到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接觸新的事物,孩子自然會覺得緊張。記得大寶去年剛上幼兒園表現出各種恐慌、不安、哭鬧的情緒。孩子擔心自己不習慣。因為在家裡的生活規律和習慣相對自由,而在幼兒園有固定的的生活作息表。幼兒園規定,入園時間、吃早餐時間、吃飯時間、午睡時間、起床時間、活動時間、放學時間等。孩子擔心自己不被照顧。有的孩子在家還不會自主吃飯、獨立睡覺、也不會自己穿脫衣服,甚至不會自己上廁所,孩子擔心離開父母后在幼兒園被老師忽視。畢竟在家裡習慣享受家人的無微不至照顧和關愛,擔心自己沒能得到及時的關懷與照顧。孩子擔心自己不善於社交。因為在家裡的社交圈只有親人,孩子上幼兒園後接觸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所以孩子會不知所措。每個孩子的脾性都不一樣,如果孩子本來就比較內斂、懦弱,那就更加害怕霸道的孩子。
02嘗試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害怕和爸爸媽媽分開?孩子害怕離開父母是正常的心理行為,我們一定要理解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比如孩子哭鬧著囔囔「我不要去幼兒園。」家長可能會一次好好哄,兩次好好說,再多幾次就不耐煩了。那要怎麼辦?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他哭鬧好煩,然後恐嚇他:「你再哭,再哭我就把你留在幼兒園。」或者「你再不乖,我就放學的時候不去接你了,讓你留在幼兒園跟老師一起。」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害怕上幼兒園,更加焦慮。
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沒有半點幫助,反而增加了他的恐慌。我們應該耐心跟孩子說:「寶貝,我們愛你。你要乖乖,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就像爸爸媽媽長大了要上班一樣,我們要勇敢。其實幼兒園很好玩的,有愛你的老師和小朋友哦。」
03培養孩子獨立和自理
孩子擔心自己不習慣?不被照顧?告訴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要學會獨立和自理。比如孩子吃飯,可以給孩子準備有趣的餐盤,不要太在乎孩子吃的分量,也不要在意孩子吃飯過程有多邋遢,首先要讓他有自我進食的興趣。還有,如果孩子還在用奶瓶喝水,我們要趕緊教會他用杯子喝水啦。
有的孩子沒有早睡早起的習慣,也沒有睡午覺的習慣。那在孩子準備上幼兒園前半年,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睡覺時間。比如有的孩子一定要哄睡或者陪睡,那我們要嘗試鍛鍊他獨自入睡。
有的孩子在家上廁所習慣了坐廁,換了環境或換了蹲廁就無法上廁所。那怎麼辦?在家裡換上mini版的蹲廁是不實際的做法,但是可以帶孩子去商場體驗一下蹲廁。或者像我家先生想出來的一個好辦法,在家用四塊磚頭構建一個簡陋的蹲廁。
04鼓勵孩子參與社交活動
孩子擔心自己不善於社交?孩子在新環境除了需要老師的悉心照顧,最需要就是志趣相投的玩伴。有研究證明:性格外向,活潑可愛、大膽勇敢的孩子比性格內向、內斂安靜、膽小懦弱的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並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作為家長,我們要怎麼引導孩子快速交到好朋友?多鼓勵孩子,多表揚孩子。比如,看見一群孩子在玩耍,鼓勵孩子有禮貌地自我介紹、打招呼:「你們好,我是某某小朋友,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
當然有些小朋友會熱情地歡迎,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但也有些小朋友會不搭理,讓孩子感到很傷心。作為大人沒辦法幹涉孩子的交友方式,但是可以從旁鼓勵孩子大膽勇敢表達自己,尋找好朋友。
總的來說,孩子的焦慮源自沒有安全感,對父母的擔心和對自己的擔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培養孩子獨立、自信,你還用擔心孩子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嗎?